危重患者的转运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准备
尽早建立人工气道 (2)对有可能发生气道危险或者呼 吸衰竭的患者,在出发前实施气管 插管行机械通气,不建议使用喉罩。 转运前需仔细检査并固定气管内导 管(或气切套管)。
避免途中低血压 (4)低血容量的患者难以耐受转 运,在转运前应保证充足的血容 量。液体复苏后仍然持续性低血 压的患者,在所有可能的因素被 排查并控制后方可转运。
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2021
目录
安全转运的概念 转运的风险因素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途中的监测和治疗 转运的基本流程
转运病人过程前,你有没有清晰的思路应该做哪些相关准备?
• 1,忙于收拾病人东西物品,交给家属? • 2,病情充分评估了吗?患者会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 3,仅遵医嘱行事,医生让带什么就带什么,让干什
★“越快越好”的原则不适用于转运重症病人。
组织因素
目前危重患者转运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情況与不良事件的直 接关联性还有待考究,但转运中良好的组织协调性是减少 等待时间和转运时间的重要部分,提高转运效率,对危重 患者的成功救治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规范安全的转运 流程是提高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的第一步,使转运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促进各环节协调有序地进行,从而减少转运中 的护理缺陷。
么就干什么? • 4,转运过程中携带的仪器设备,你能熟练运用吗? • 5,你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了吗? • 6,你和目标科室沟通了吗?
转运病人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以下突发情况?
• 1,转运途中病人病情恶化,需紧急抢救; • 2,转运途中医疗监护设备断电、故障; • 3,转运途中发生病人导管移位或脱出; • 4,到达目标科室后,科室未做好相关准备;
★ 转运前,接收科室要保证可以立即对来到的患者进行治疗或检查; ★ 及时通知转运的其他相关人员(如电梯等),以便从时间上能配合
转运,并保证所需设备; ★ 主治医师要对转运经过清楚。病历资料由原治疗科室送出,内容包
括转运指征以及转运全过程中患者状况。
转运中的监测与治疗 ★ 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 各管道的监测 ★ 静脉通道的监测 ★ 保证有效氧气吸入 ★ 原发病及并发症的监测
管道妥善固定,做好记录
(6)检查各引流管、胸管、胃管等情 况,清空尿袋。
(7)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以与转运 过程中的变化对照进行。
物品准备
常用转运设备及特殊药物清单
建立转运前核对表,根据表格逐一核查可保证转运安全、顺利进行 转运前准备工作核对表
转运前的交流与合作
★ 应通过医-医、护-护交接以落实治疗的延续性。交接内容包括病情 与治疗计划;
• ........
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危重患者的转运涉及病情、设备、转运人员等多个环节,转运风险普 遍存在,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危险。 有文献报道,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 常高出9.6%的危险。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 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转运前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 设备的准备
转运前患者的准备
稳定病情
(1)转运前首先需要稳定患者的 呼吸与循环功能。转运途中对患 者实施气管插管术非常困难,存 在气道问题的患者在未建立安全 的气道之前不应转运。
适当镇静 (3)当患者躁动并影响转运 安全性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和(或)神经肌肉阻滞剂。பைடு நூலகம்
静脉通路畅通 (5)患者在转运前必须建立静脉通道 并妥善固定,必要时可考虑建立中心静 脉通道。将有创测压通路置于显眼处, 以显著标记标明血管活性药物。
病情
• 危重患者病理生理变化大,转运时失去专业化的医疗队伍,环境和仪器(如呼吸 机、输液泵等)的改变以及护理级别降低等因素致使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性危 险,其中以氧合恶化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最为常见。
★高达15%的病人在转送时,发生影响预后的低血压或低氧血症,而这些是 可以避免的。
★大约10%的病人在转送前就存在未被察觉的异常,但如配备有经验的医护 人员和必要的设备以及仔细的准备工作,病人可安全转运而不致引起病情 恶化。
“转运医学”概念的提出
• 危重患者转运安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
• 2004年美国危重症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正式提出了转运医学( transit care medicine)的概念, 指出转运医学是荟萃护理学和危重病医学以及院内、院外转运技 术的新兴学科,需要高水平的人力、物力资源及不同科室和医院 之间的协作,并强调全局人力、物力管理以及持续更新观念与技 术的重要性
理想情况下,危重患者的转运应当是一个移动的ICU,是ICU环境的无缝延续。 转运途中尽量保证患者接受与ICU同等水平的监测,尤其需要监测呼吸与循环功 能,包括持续的心电、脉氧、血压和呼吸频率监测。
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包括心电、血压、呼吸、潮气量、无创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注意与简单易行 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如病人脉搏强度、 脉率、肢端末梢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再循环 时间,可了解病人循环功能及外周脏器灌 注情况;通过观察皮肤及粘膜颜色的发绀 程度及呼吸运动状态可了解病人的呼吸功 能情况。
• 2015年“患者转运”已被列为美国医疗结构关注的10大患者安 全问题之一。
转运的风险因素
设 备
病情
风险
组 织 因 素
人员
设备因素
• 在相关研究数据中,转运中22%的不良事件与便携式呼吸机不适宜的警报及通 电、通气故障有关。使用这些设备时,如果转运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 不能准确的设置,会明显增加运转风险。设备问题是转运途中风险增加的主要原 因,其中一半以上与通气设备及气道管理有关。
人员
• 危重患者转运由专业团队陪同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经验的转运人员能有 效防范与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因为他们更熟悉设备的使用、更好地预测设 备中潜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处理。
• 与转运人员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不适当的培训、监护和沟通,转运前对患者的信 息了解越多、准备越齐全,会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转运人员是控制危重患 者转运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