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某高架桥的上部结构分别为5*40+4*40+4*40+5*40m先简支后连续后张预应力T梁组成,T梁混凝土标号为50号。
由于该桥座落于U型峡谷之中为完成省交通厅的要求: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按有关要求计算每天要求浇注2~3片T梁,这样混凝土早期7天强度最少要达到50Mpa。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故某高架桥施工需要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
配制高标号泵送混凝土要求早期强度高,靠原有的经验和资料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实践、总结和提高,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正确选材和试验
1.1水泥
要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并与工程实际想结合。
首先要使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塑性,毛组施工工艺的要求,还应注意合理地使用材料,节约成本。
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各厂家水泥情况,对有供货能力的各主要厂家的425号普遍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反复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高,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反之,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低,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多,既不经济,会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率增大)。
配制C50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水泥与混合料的总用量不超过550~600kg/m3。
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用坍落度进行控制。
有人误认为水泥用量愈大则混凝土强度愈高。
配制C50混凝土水泥超过550 kg/m3,我们通过试验得知,超过550 kg/m3时混凝土强度不会有明显增加或者不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强度不能由水泥砂浆和粗骨料共同发挥。
水泥量增加相当于水泥浆增加,减少单位体积骨料,仅用水泥砂浆和部分骨料来承担菏载,因此混凝土强度上不去。
从破坏情况来看,水泥用量过大将是部分水泥砂浆、破坏,骨料部分没有破坏。
完全发挥混凝土强度的破坏是粗骨料全部剪坏,与石材破坏相似。
1.2骨料和砂率
粗细骨料的大小、形状、强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加大骨料尺寸可以是混凝土强度下降,强度等级愈高愈明显。
一般来讲表面粗糙,颗粒小,质地坚硬,并有较大
的比表面积,与水泥浆结大,且受力均匀。
细集料宜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颗粒级配为中砂。
因为中、粗砂空隙小,总表面积也小。
这样可以节约水泥,充分发挥水泥浆的强度。
C50级混凝土中,一般砂率为28%~34%,在泵送混凝土中,砂率过小,可泵性差,砂率宜为35%~45%。
根据项目部调查结果,泰和河砂细度模数大于2.6(属中、粗砂), 0.315mm 粒径以下颗粒含量大于15%,比较适合泵送,且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质量比较稳定。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
粗骨料强度的大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总要因素之一。
对高强混凝土而言,粗骨料强度要高于强度1.5~2倍以上为宜,压碎值指标低于8%,针片状含量小于5.0%,含泥量小于0.5%,泥块含量小于0.5%,小于2.5mm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小于5%的不得混入风化颗粒。
根据钢筋布设情况、T梁断面尺寸情况和泵管的直径以及泵送高度等,碎石统一采用拿山南岸5~20mm规格的机轧碎石,该碎石的特点为级配连续均匀,属中粗粒径,石质为花岗岩。
由于井冈山市地方材料质量和规格不太稳定,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变化,经常会遇到规格超出标准的情况,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及泵送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质量岗位责任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误差因素,并加大检查试验频率,确保工程质量。
1.3外加剂
针对T梁施工的具体情况,高标号泵送混凝土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较大,含砂率要求高,粗骨料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施工中产生反应热较大,混凝土温度较高,终凝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大,极易产生裂缝。
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其终凝后的收缩徐变,进而消除裂缝的产生,决定采用添加外加剂的办法。
高效减水剂的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标准要求。
高效减水剂掺量大小,与强度增长有关。
掺量愈大,减水效果愈好。
但掺量超过某一个极限值时,强度增长率由于过量而降低,而且超量也不经济。
因此,在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一般要通过试验确定掺量,切不可随意掺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0.5%~1.8%。
经过对比,从我项目部以往用的外加剂中选用性能好、质量优的UNF-2A型减水剂作为这次选用的对象,经多次试验,采用山西黄河生产的UNF-2A高效减水剂(减水剂掺量0.5%~
1.2%,减水率为12%~30%,可节省水泥10%~20%),掺量比例为1.0%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满足泵送、早强、高标号的综合施工需要。
加入外加剂后为确保搅拌均匀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拌合物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2 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参数。
为使混凝土高强,就要减少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隙,改善水泥产物的结构,提高水泥石的结构强度,特别是骨料截面上的硬化浆体的结构强度。
满足施工性能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水灰比。
水灰比愈小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愈高。
但随之而来的水灰比愈小,混凝土拌合物越稠,施工愈加困难,混凝土配合比难以制成。
为达到降低水灰比,改善粘聚性,满足施工和易性和耐久性的目的,一般采用高效减水剂,可以将水灰比降至0.29左右。
减水后的用水量足以满足水泥发挥强度的要求,降低水灰比获得高强混凝土的实质是:1.充分利用高标号水泥的富余强度;2.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物的应用,是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减少20%左右,从而是水泥石毛细孔径变小,水泥石提高。
3确定坍落度
我们以往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经验表明,坍落度在90~130mm的情况下均可顺利进行泵送施工。
但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坍落度的损失,输送距离、输送高度、时间、骨料级配差异等因素,因此配制坍落度按100~180mm控制。
4确定配合比
所用水灰比宜控制在0.24~0.38的范围内,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28%~34%的范围内。
根据施工要求,用7天强度和坍落度为评定标准,简单采用正交设计试配。
从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4个因素即每立方米水泥用量、水灰比、含砂率和外加剂入手,每个要素各选3个标准,如(表2)-T梁50号泵送混凝土各因素标准,并分别进行了试配,见(表3)-50号泵送混凝土试配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1m³混凝土用料(kg)
坍落度(cm)水泥水砂石UNF-2A(1%)
C50480 182 622 1156 4.8 16--18
4混凝土配合比的修正
为了缩小室内试验与现场质量控制上的差异,并考虑施工现场材料吸水性、含水量有所不同,为提高最优配合比的准确性、可靠性,我们又进一步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做了多组重复试验。
从重复试验结果看,用施工现场实际使用材料做出的混凝土强度比施工要求的强度
R3-45 Mpa略低,坍落度值略高,考虑到夏季施工天气影响大以及工地与试验室质量控制的误差,经现场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决定把水灰比降到0.32,水泥用量提高到520kg,且考虑到夏季施工的特点另配一组加木质磺酸钙的配合比,经再次试验,即能满足要求且结果比较稳定。
最终确定的配合比见表4-最后理论配合比表。
5混凝土泵送
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快、改坍落度大,振捣时产生的侧压力大。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T 梁竖向钢筋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测量定位,用定做的钢筋固定卡子固定,保证混凝土钢筋位置准确。
预应力梁钢绞线加密定型支架,保证预应力筋的矢高和位置。
1)每车混凝土出料前高速搅拌1分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正式泵送之前,泵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湿润泵体和输送管线。
3)泵送过程中尽量避免中断,因此必须配足罐车,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4)泵送过程中经常检查破坍落度,坍落度过小而无法泵送时适当加人同类型的减水剂搅拌,再进行泵送。
5)夏季高温季节泵送时,输送管采取覆盖遮阳并向泵管上喷洒冷水降温。
6)冬季进行泵送时,对混凝土泵采取挡风措施,用矿棉保温瓦将输送管包裹进行保温。
7)泵送结束后按要求进行管道清洗。
高标号泵送混凝土在施工中应用的不是很普遍,在施工配制后实际施工中可借鉴的经验不是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因时、因地、因材而宜,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地试验探索,逐步使高标号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施工为大家所掌握。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不但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结构工程施工的工期顺利地完成了混凝土浇筑任务,其优越性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