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只有通过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2.采取正确的措施,可减少损失。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为了节约运费,把汽油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3.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
C.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汽化
4.安全警钟长鸣,为防患于未然。
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相符的是()
A.炸药B.氢气
C.白磷D.一氧化碳
5.2019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认识和做法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如果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如果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如果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6.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柱。
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化石能源资源气化应用,可有效降低缓解雾霾天气
D.车用乙醇汽油属于一种纯净物
7.石油被誉为“工业上的血液”。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
B.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C.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露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石油属于混合物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物质燃烧时向外释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9.201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下列生活中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倡导使用节能型生活器具
B.为了上网方便,电脑长时间待机
C.大量网购一些闲置物品
D.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杯子和鞋套
10.某气体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点燃后,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小水滴;②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
下列对该气体成分推断中不合理的()
A.H2和CO B.CO C.H2和CH4D.CH4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科学地利用燃烧反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1)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
从燃烧的条件来看,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2)我国成语“釜底抽薪”中体现的灭火原理为。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3)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炉具或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
(4)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请写出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2.我国将在南海开发第一个超深水天然气田,为南海地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1)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当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城市推广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为了保证安全,燃气公司要求如图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请分析其中的理由为。
(3)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应有(填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4)我国维护能源资源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列举出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为。
13.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为了让煤充分燃烧,工业上将块煤制成蜂窝煤或粉粹,这是为了。
(2)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由于焦炭具有性,常用作炼铁的原料。
(3)煤资源产业化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由煤制取甲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①利用合成气(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燃料甲醇(CH3OH),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省略)
为。
②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甲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14.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冰箭”,采用无毒、无污染、高性能的冷藏的液氧液氢低温燃料。
(1)氢气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填序号)。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B.用煤和水蒸气反应生产氢气
C.用水蒸气与炽热的铁反应产生氢气D.用太阳能和催化剂分解水
(2)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这是利用它们能迅速反应,并放出大量热,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3)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氢能是理想能源的主要理由是。
氢气目前未能大规模使用,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之外,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4)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相似,原因是。
15.某化学小组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改进课本中的图甲。
如图乙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②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实验探究】该小组以图甲为例探究燃烧的条件:
(1)《化学实验手册》说明: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
(2)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实验现象为图中(填序号)对比。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该小组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3)化学实验要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
该装置的管口系牢小气球,其作用是。
【现象与结论】(4)图乙装置中能燃烧的是(填“a”、“b”或“c”),写出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白磷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拓展应用】(6)实验室里物质的保存方法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则白磷保存的方法是。
该实验可进行创新设计,完成课本中的另一个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验证:。
三、计算题(本大题6分)
16.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aCO3+O2+2SO22CaSO4+2X。
(1)该反应原理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1.【解答】解:A、物质不是只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档案的损坏,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档案资料的火灾,故选项
说法正确。
C、不是只有通过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还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有的化学反应不燃烧
也放出热量,如氧化钙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选项说法错误;
B.汽油属于易燃物,鞭炮属于易爆物,不能把汽油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以防发生危险,选项说法错误;
C.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且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发火灾,选项说法错误;
D.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造成危险或引起火灾,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四氯化碳能灭火,说明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汽化。
故选:B。
4.【解答】解:A.炸药属于爆炸品,相符;
B.氢气无毒,不相符;
C.白磷属于易燃固体,不相符;
D.一氧化碳有毒,不易自燃,不能贴自燃物品,不相符。
故选:A。
5.【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不能迅速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
选项说法错误。
C、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
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酒精属于易燃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A.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中除含有碳、氢、氧元素以外,还含有硫元素、氮元素,因此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造成空气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将化石能源资源气化应用,使之充分燃烧,可有效降低缓解雾霾天气,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故正确;
B、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和少量硫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故正确;
C、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浪费,故错误;
D、石油属于混合物,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故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光能、热量、电能的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应也会放出热量,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燃烧时向外释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此外还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倡导使用节能型生活器具,会节约利用资源,正确;
B、电脑长时间待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错误;
C、大量网购一些闲置物品,会造成资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错误;
D、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资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A、H2燃烧生成水,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是H2和CO的混合气体,故选项错误。
B、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C、H2燃烧生成水,CH4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H2和CH4的混合气体,故选项错误。
D、CH4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CH4,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解答】解:(1)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热量上升使下端的木条的温度达不到木头的着火点,所以没燃尽就熄灭;故填:小木棒朝上时下部未燃烧的木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2)我国成语“釜底抽薪”中体现的灭火原理为移走可燃物,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拨打火警电话119,故填:移走可燃物;拨打电话119;
(3)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没有充分燃烧,增大氧气的含量能促进燃烧,故需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故填:调大;
(4)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填:C+O2CO2。
12.【解答】解:(1)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故填:不可再生;75%;CH4+2O22H2O+CO2;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漏,房间的上部浓度会更大,所以为了保证安全,燃气公司要求如图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故填: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漏,房间的上部浓度会更大;
(3)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选项说法正确;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选项说法正确;
C.不能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以防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选项说法错误;
故填:AB;
(4)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等;
故填:太阳能(合理即可)。
13.【解答】解:(1)工业上将块煤制成蜂窝煤或粉粹,这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让煤充分燃烧,故填: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由于焦炭具有还原性,常用作炼铁的原料;故填:还原;
(3)①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燃料甲醇(CH3OH),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填:CO+2H2=CH3OH;
②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甲醇作燃料可知,化学对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作用;故填:化学促进资源
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14.【解答】解:(1)A、由热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制氢气,在制取过程中,要消耗另一种能源,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
B、以煤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在制取过程中,要消耗另一种能源,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
错误。
C、用炽热的铁和水反应制氢气,在制取过程中,要消耗另一种能源,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
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环保,资源相当丰富,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是最理想的途径,故选项正确。
(2)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反应的现象为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分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资源广泛;氢气的燃烧值高;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氢气目前未能大规模使用,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之外,氢气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故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不方便。
(4)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相似,原因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要加热。
故答案为:
(1)D;
(2)2H2+O22H2O;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合;
(3)来源广、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储存和运输不方便;
(4)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要加热。
15.【解答】解:(1)由于白磷着火点低,直接在空气切割,容易使其自燃,所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
故填:白磷的着火点低,容易自燃;
(2)铜片上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是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温度均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故填:①②;与氧气接触;
(3)五氧化二磷为有毒物质不等直接排放,污染环境,该装置的管口系牢小气球起到密封收集作用,避免了污
染,从而使实验绿色化;
故填: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从而使实验绿色化;
(4)图乙中,a处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发生了燃烧;b处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中的,所以红磷没有燃烧;c处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雨氧气接触,所以也没有发生燃烧;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故填:a;4P+5O22P2O5;
(5)该处白磷很快熄灭,原因是耗尽了氧气;
故填:B;
(6)避免白磷燃烧,需要根据空气,所以可以保存在水中,以隔绝空气,防止自燃发生;该实验可进行创新设计,完成课本中的另一个探究实验,即探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组同学将试管倒立在水中,小心取下气球,可观察到试管内水面上升至约距试管口处;
故填:保存在水中;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组同学将试管倒立在水中,小心取下气球,可观察到试管内水面上升至约距试管口处。
三、计算题(本大题6分)
16.【解答】解:(1)在2CaCO3+O2+2SO22CaSO4+2X中,反应前有Ca为2,C为2,O为12,S为2,反应后现有Ca为2,C为0,O为8,S为2,缺少C为2,O为4,含在2个X分子中,所以每个X分子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
(2)设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2CaCO3+O2+2SO22CaSO4+2CO2
200 128
90%x 1.6kg
x=2.8kg
答: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2.8kg才能将其中的二氧化硫完全吸收。
故答案为:
(1)CO2;(2)2.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