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1“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部署,我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动员,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月×日前,省、市、县、镇四级共名干部(其中省派名、市派名、县派名、镇派名)全部进驻农村,在较短时间内安好“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办好事实事,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同工作”,以良好的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
我市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特点可用句话概括:市委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氛围良好,督促检查到位。
一、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
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
省委召开动员会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李嘉副书记为组长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各县(市、区)委也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腥俗ァ⒂腥斯堋市、县财政专门核拨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为驻村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
市委书记刘日知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作出重要指示。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嘉亲力亲为,对干部驻村工作精心策划和部署。
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
市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围绕如何组织干部驻村,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制定了干部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组织第一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有关问题的通知》(梅市组字号),明确了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间步骤、工作主题、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
各县(市、区)根据市委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也分别制定出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认真抓好实施。
三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
×月×日,市委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市五套班子领导,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一把手,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
刘书记作了讲话,提出三点具体贯彻意见。
×月×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李嘉出席,对全市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
各县(市、区)也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部署会议,迅速传达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驻村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抓好培训,明确目标任务。
一是精心挑选队员。
我市年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下的村有个,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市要组派个工作组,还有个村要各派名驻村干部,需从市、县、镇三级共抽调名干部。
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精心挑选,严格把关,选派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事业心责任感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年龄一般在岁以下的党员干部驻村。
共选派驻村工作组个,选派干部人,分别比省分配人数增加个和人。
二是层层抓好学习培训。
×月×日,市委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第一批驻村干部共人进行了培训。
通过培训,使驻村干部明确项工作目标和项工作任务。
项工作目标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每个村培养名以上后备干部;每个村发展名以上党员;为每个村办件以上实事;解决一批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一批富余劳动力;建立完善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
项任务即:一是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二是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三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五是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六是培养农村后
备干部;七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八是协助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九是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办实事好事;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此外,针对来自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的驻村干部,大部分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少,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的实际,培训会还专门邀请了梅县县委常委、雁洋镇党委书记丘瑞清,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建祥谈工作体会和经验,为驻村干部讲课,使驻村干部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全市农业、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清楚镇、村工作的基本情况,清楚农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是隆重举行欢送仪式。
×月×日培训会结束后,我市举行了第一批驻村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欢送仪式。
市委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驻村干部赠送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并授旗。
李嘉代表市委寄语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做到工作好、生活好、形象好,让驻村工作成为事业进步的新台阶,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时光。
各县(市、区)也分别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仪式,为驻村干部详细介绍县情、镇情、村情,勉励驻村干部扎实做好工作。
全市驻村干部于××××年月前全部到点开展工作。
三、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
我市是全省贫困村最多、派出驻村干部最多、涉及面最广、工作量最大的地级市。
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干部驻村工作顺利落实。
一是落实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
为加强对驻村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委部署,我市在个省直单位“一把手”挂钩县(市、区)的基础上,安排位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分别挂钩联系全市个县(市、区);安排位县市、区委常委、党员副县市、区长和个市直单位(含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下同)“一把手”挂钩联系乡镇街道。
全市个镇和个含农业性质的街道全部安排市直单位“一把手”和县市、区领导干部挂钩。
至目前止,省直单位领导到县(市、区)指导工作人次;省直单位领导班子
成员人轮流进驻县(市、区)达人次;市领导到联系县(市、区)指导工作人次;县处级领导到乡镇、街道指导工作次;市直单位“一把手”到乡镇、街道联系指导工作人次。
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李炳余,办党组成员谭红儿带队组成调研组,在×月×日和春节前夕两次来到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详细了解镇、村经济发展情况,听取市、镇、村有关领导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走访贫困农户,共同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等问题,为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建立各项工作制度。
结合梅州实际,市委制定了《驻村干部管理办法》、《驻村干部工作纪律》、《驻村干部联系组工作职责》和《驻村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等,并将有关制度统一编进《驻村干部工作手册》里,发至每位驻村干部,使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
大埔县、五华县还为每个驻村干部准备了“五件宝”,即一份《驻村工作实施意见》、一本《农村政策法规汇编》、一本《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和一本《驻村工作日志簿》,为驻村干部转变作风,开展驻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三是解决好驻村干部“吃住”等问题。
市、县(市、区)和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非常重视,尽力为他们解除各种后顾之忧。
各级各部门者投入足够的工作经费,统一为驻村干部购置床铺、床上用品、炊具和热水器等基本生活用品和设施,保证驻村干部有地方住、吃得饱、睡得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
四是明确工作重点。
各工作队员进驻农村前,市委就下发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和××××年工作重点》,提出××××年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抓好五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第二,抓好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
协助当地党组织整顿好软弱涣散的基层领导班子,精心挑选和物色好优秀干
部。
第三,认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抓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协调有关部门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第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把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完成好。
×月×日干部驻村后,市干部驻村办又下发了《××××年驻村工作实施意见》,对××××年驻村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以便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主题和重点,认真开展驻村工作。
四、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我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工具,大力宣传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通过各级《简报》,大力宣传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目前,市发《简报》期,各县(市、区)编发《简报》期,其中被省《简报》采用条。
各县(市、区)印发宣传册份,做到家喻户晓,有力推动了“十百千万”下基层驻农村工作。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我们牢固树立“抓重点、抓特色、出成果”的意识,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分类指导,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
驻村干部由县(市、区)委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具体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街道)党委负责。
县(市、区)委设立“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
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所辖区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群副书记、名副镇长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