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克尔氏憩室的X线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克尔氏憩室的X线诊断
摘要】目的加深对美克乐氏憩室X线征象特点的认识,以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

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氏憩室患者,经小肠插管双重对比造
影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美克尔氏憩室的主要X线表现①“T”字征;
②三角形粘膜皱壁;③狭颈征;④憩室内胃小区粘膜及溃疡。

结论小肠灌肠
双结比法对美克尔氏憩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为首选方法。

【关键词】美克尔氏憩室小肠插管双对比造影
美克尔氏憩室是在胚胎早期,中肠通过卵黄管与黄囊相连接,当肠管回转腹
腔后,卵黄管萎缩成一个纤维索条,可以完全退化而不留任何痕迹,但如果退化
不完全,可遗留不同类型的畸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卵黄管连脐的一端退化闭合,
或留有一个索条,而小肠端的卵黄管仍与肠腔相通,形成Meckel憩室。

憩室一
般位于肠系膜根部对侧距回盲瓣30-100厘米的回肠壁上。

属于真性憩室,具有与肠壁相同的组织层次,其90%的黏膜为回肠型,但移位的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胰腺组织等也可合并存在。

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

憩室常无临床症状,其症状主要是几种常见并发症的表现。

有出血,常为反
复发作的大量便血,出血和胃黏膜移位有关。

其次是肠梗阻主要原因肠套叠和肠
扭转。

另外,炎症粘连带,异物,结石也可引起肠道梗阻。

出现呕吐,腹痛腹胀
等梗阻表现。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憩室穿孔。

作者就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美克
尔氏憩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达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之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

年龄27-68岁,平均45岁。

临床表现为黑便
及鲜血便6例,腹痛5例,小肠低位梗阻1例。

X线检查:本组病例均行小肠灌肠双对比法检查。

自制小肠导管经鼻腔、食道、胃达蔡氏韧带,经导管内注入360gBaSO4加水至600-700ml的混悬液。

灌至
6组小肠时注入适量气体,同时肌注653-2,15mg。

2 结果
8例患者均行小肠灌肠双对比检查,明确显示憩室本身的部位,形态和邻近
肠管的改变。

其中8例可见“T”字征。

4例见“三角粘膜区”,6例见狭颈征;3例
憩室内可见胃小区粘膜溃疡。

2例周围小肠炎症性改变。

3 讨论
美克尔氏憩室为消化道较常见的先天畸形。

多数不引起任何症状。

当发生病
理变化时,可出现炎症、出血、溃疡、梗阻等,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难以确认。

近年来,我科开展小肠灌肠双对比造影技术,多数可良好显示小肠形态及病变。

其技术关键在于正确掌握钡剂浓度,在透视下连续灌钡,充分显示各段肠管
及时加压点片。

充气和低张药的应用,可便小肠形成良好的双对比象,憩室本身
也得以扩张,清晰显示憩室的轮廓,粘膜,以及各种继发改变。

一般完成检查需40-50分钟,较口服法省时。

本组8例均用本法检查,都很好地显示了憩室全貌
和各种继发改变。

我们认为本法可做为疑有美克尔氏憩室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美克尔氏憩室的X线表现,因憩室的大小,肠功能情况,气钡量
的多少而不同。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其X线征象有以下几点:
3.1 发生于回肠远段的与回肠长轴呈垂直的袋状结构,形成“T”字征。

可作为
本病的确诊依据之一。

3.2 三角形粘膜和三角形粘膜皱壁:所谓三角形粘膜区,主要为憩室开口两端
的回肠皱壁同憩室本身的皱壁之间的区域,皱壁构成三角形的边。

3.3 狭颈征本组6例均可见一狭颈区,程度不一。

3.4 憩室内胃小区样粘膜及溃疡:美克尔氏憩室50%可见异位胃粘膜,分泌胃酸形成炎症或溃疡。

参考文献
[1]高育敖,高元桂.《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