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数学)
发布时间:2010/4/21
Ⅰ.考试要求
命题是在符合盲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国家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高中数学教学,改善盲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数学科目的考试,重点考察初中及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盲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盲生实际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Ⅱ.考试内容
1. 集合、简易逻辑
考试内容:
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并能利用其定义计算集合的交、并、补集等。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并能判断命题间的逻辑关系或存在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2. 函数
考试内容:
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指数与指数函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数及其运算性质,对数函数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2)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并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3)理解反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5)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 不等式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不等式的解法,简单不等式的证明,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考试要求:
(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会解一般的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并会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注:删除定理,二次以上复杂的不等式、复杂的分式不等式解法不作要求。
4. 三角函数
考试内容: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周期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已知三角函数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考试要求: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能正确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对于特殊角,会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
(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会求函数y=Asin(x+)的周期、最大(小)值,了解A、、的物理意义。
(6)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5. 数列
考试内容: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考试要求:
(1)理解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会求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n项和。
6. 直线和圆的方程(艺术类考生不考)
考试内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掌握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并能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4)会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7. 圆锥曲线方程(艺术类考生不考)
考试内容: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
注:需要借助复杂图形才能解决的问题不作要求。
8. 排列、组合、概率(艺术类考生不考)
考试内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排列及排列数公式;组合及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考试要求:
(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4)根据概率计算公式会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注:组合数两个性质的应用不作要求;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展开不作要求。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题型。
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解答题40分。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当,并以中等题为主。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比例约为7:2:1。
参考书目:近几年人教版教材
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物理)
发布时间:2010/4/21
Ⅰ.考试要求
一、考试能力要求
命题是在符合当前青岛盲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体现国家教育部高中物理教学的评价理念,引导青岛盲生的高中物理教学,改善和提高青岛盲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而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
青岛盲生物理学科的考试,重点在于考察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青岛盲生进入高校进一步继续学习的潜能。
青岛盲生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物理考试在考察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察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物理素养。
二、试题命题范围要求
1、试题难度不超出近几年人教版课本中练习题难度。
2、命题范围依靠人教版教材,其中选学内容、课外阅读内容、小字体内容、实验内容、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内容均不在考试范围内。
3、试题以填空、选择、计算为主,要符合盲生的认知特点,不宜出现作图和实验题。
4、由于盲生摸读较慢,计算主要靠心算,试题中不宜出现运算过程太复杂,运算量过大的题目。
Ⅱ.考试内容
一、力学
1、力
考试内容: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考试要求:
(1)掌握力、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概念,掌握相关的术语,并会求解各种力。
(2)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了解力的图示、示意图,不要求画法。
对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主要使学生了解矢量有不同于标量的运算法则。
计算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2、直线运动
考试内容:
几个基本概念、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
考试要求:
(1)掌握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间隔、位移、路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速率的概念,掌握各种速度的求解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求解。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重点掌握运动规律的应用。
(5)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要求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求解。
3、牛顿运动定律
考试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力学单位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考试要求:
(1)掌握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并应用它们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析。
(2)掌握加速度、质量与惯性的关系。
(3)了解的国际单位制。
(4)了解物体的超重和失重。
(5)对受多个力作用以及过程复杂的力学问题不做要求。
4、物体的平衡
考试内容: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5、曲线运动
考试内容:
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考试要求:
(1)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掌握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4)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及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等的关系和求解。
(5)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求解。
(6)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应用实例。
6、万有引力定律
考试内容:
行星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数的测定、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行星的运动。
(2)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引力常数的测定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7、机械能
考试内容:
功、功率、功和能、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的求解。
(2)掌握功和能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的力学问题。
(4)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8、动量
考试内容:
冲量和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冲量、动量的求解。
(2)掌握动量定理的应用。
(3)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热学
9、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考试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物体的内能、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考试要求:
(1)了解分子的大小、阿伏加德罗常数。
(2)掌握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热运动。
(3)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掌握分子的动能、热量、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
(5)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6)掌握热传导的方向性、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
(7)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
10、固体、液体和气体
考试内容:
气体的压强、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气体的压强及其微观意义。
(2)了解气体体积、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三、电磁学
11、电场
考试内容:
电荷、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静电屏蔽、电势差、电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考试要求:
(1)了解电荷、电荷守恒、元电荷,掌握库仑定律,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电场的场强、电场的叠加,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3)了解静电屏蔽。
(4)掌握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的计算
(5)掌握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及计算。
(6)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7)了解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
12、恒定电流
考试内容: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率、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电功和电功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考试要求:
(1)掌握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及其相关计算。
(2)掌握电阻定律、电阻率的求解。
(3)了解半导体、超导及其应用。
(4)掌握电功、电功率、热功率、焦耳定律及其相关计算。
(5)掌握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的相关计算。
(6)了解电压表、电流表和伏安法测电阻。
(7)对电路图、实物的连接不要求画法,对直流电路的计算,只要求会解简单的混联电路题(一般不超过三个电阻元件),会识别简单的电路图,不要求解含有反电动势的题目。
13、磁场
考试内容:
磁场、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考试要求:
(1)了解磁场、磁场的方向、安培定则。
(2)掌握安培力的大小、磁感应强度,了解安培力的方向。
(3)了解洛伦兹力的方向,掌握洛伦兹力的大小。
(4)了解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及其轨道半径和周期。
14、电磁感应
考试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考试要求:
(1)了解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了解楞次定律和感应电流的方向。
(4)只要求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个初步的了解。
感应电动势,只要求掌握L、B、V两两垂直的简单情况。
四、光学
15、光的传播
考试要求: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线、光速、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只做常识性了解。
16、光的波动性
考试要求:对光的干涉、衍射、光的电磁说、偏振只做常识性了解。
五、近代物理初步
17、量子论初步
考试要求:对光电效应、光子、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只做常识性了解。
18、原子核
考试要求:对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只做常识性了解。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的难易度比例7:2:1,以中等题为主。
试卷内容、题量、分数分别如下: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
2、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3、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化学)
发布时间:2010/4/21
Ⅰ.考试要求
命题是在符合盲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国家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化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高中化学教学,改善盲生的化学学习方式,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
化学科的考试,重点考察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盲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盲生实际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素养。
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1. 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化学概念、性质、定律、公式、以及其中的化学思想和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 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考查要求
(l)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化学试卷的主体。
(2)对化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化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化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化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化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对化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盲生实际能力立意”,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化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化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化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化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化学素养的要求。
三、考试内容:
青盲: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考试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试要求:1.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与还原这几对基本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会书写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3.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以及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
碱金属
考试内容:钠;钠的化合物;碱金属
考试要求:1.掌握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主要用途;2.掌握钠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3.了解碱金属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掌握碱金属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
三、物质的量
考试内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考试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能利用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计算;3.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并能进行和相关的计算;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四、卤素
考试内容:氯气;卤族元素
考试要求: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2.掌握卤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3.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考试内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
考试要求:1.掌握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了解1-2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形。
2. 了解元素周期律,能用其讨论简单的问题。
3.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前三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以及同位素的概念。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相关知识,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
六、氧族元素
考试内容:氧族元素;二氧化硫;硫酸
考试要求:1. 掌握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了解臭氧及过氧化氢的构成和性质。
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其对环境的污染。
3.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质。
了解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七、氮族元素
考试内容:氮和磷;氨、铵盐;硝酸;多步反应的计算
考试要求:1.了解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掌握氮气的结构和性质,了解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环境的破坏;3.掌握磷及其氧化物性质、了解磷的用途;4.掌握氨的结构及性质、铵盐的性质,了解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的知识;5.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质;6.掌握多步反应的计算方法。
几种重要的金属
考试内容:镁和铝;铁和铁的化合物;金属的冶炼
考试要求:1.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2.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3.了解金属冶炼的几种方法。
烃
考试内容:甲烷;烷烃;乙烯;烯烃;乙炔;炔烃;苯;芳香烃;
考试要求:
掌握甲烷分子的结构性质,取代反应的概念。
掌握烷烃的结构,性质,饱和烃和同系物的写法,会写通式。
掌握不饱和烃的概念;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聚合反应的概念,会写烯烃的通式。
掌握乙炔的结构性质和炔烃的通式。
会写苯的分子式,了解苯的化学性质。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化学方程式和简单计算为主。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由于盲生书写困难、计算题书写格式不做要求。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当,并以中等题为主。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比例约为7:2:1。
说明:
化学方程式不包括用单箭桥法或双箭桥法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
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写法,烃类命名等均不要求。
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语文)
发布时间:2010/4/21
Ⅰ.考试要求考生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试题命题范围:
1.试题难度一般不超出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近几年人教版各册教材中课文中的习题、复习题的难度。
2.题目类型符合盲生的认知特点,如不出现注音、错别字、通假字以及辨析词语中的同音字等内容的试题。
3.因盲生读、写盲文速度慢于明眼人的读写速度,题量不宜过大;阅读材料不易过大,难度不宜过大;作文字数以600字左右为宜。
4.汉字是音意结合体,而盲文不能表意,盲生不能通过字音判断字意,并且没有盲文工具书,因此词语解释和文言文试题不应超出所学一类课文;试题中不宜有诗词鉴赏类的题目。
Ⅱ.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
能。
1.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 识记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根据盲生特点,一般情况下考察考生阅读过的浅易的古代诗文。
1. 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蔫、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四、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
采取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
要求学生能够写出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的一篇完整的文章。
600字左右。
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满分为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的难易度比例7:2:1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20分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15分四、现代文阅读,20分五、写作,40分
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如下:一、选择题25%
二、填空题5%
三、简答分析题10%
四、综合运用题20%
五、作文40%
(赋分、各类题型比例可略做调整)
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母亲和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C.中学生应注意文明上网,在虚拟世界里不但要避免对坏人的警惕,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D.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二、填空题
例:
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三、简答分析题
例:
1.仿照例句,另写一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