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视角下审计质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视角下审计质量的思考
邵诗辰
摘要:审计的目标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
本文站在博弈论视角,分析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意见;博弈论一、审计关系中的博弈要素
博弈论是指在特定制约条件下,多个个体根据所掌握的对方或相关方的策略信息变换自己的行为或策略,以获取相应的收益。
博弈最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参与人,审计关系中的参与人包括企业管理者、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其中管理者提供财务报告并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二是策略,即参与人在给定条件下可能采取的行动或者策略,如企业管理者可以选择诚信或舞弊,注册会计师面对不同情况可能选择诚信或与管理者合谋;三是所有可能的结果,即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收益或者付出。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往往根据参与人的影响做出决策,而对手也会估计注册会计师的策略来选择自己的策略。
这一系列相互影响的博弈行为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和结果,影响着审计质量。
二、审计质量博弈的过程分析
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存在错误并对外报告这些错误的概率,注册会计师发现错误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而将这些错误报出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从国内外现状来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未能保持独立性是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
独立审计质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
1.注册会计师与管理者的博弈
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则,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与管理者的博弈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如图1所示,注册会计师受托对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进行审计,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未发现任何错报、漏报,即管理者提供的是真实的财务报告,则应当发表标准审计意见。
当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导致财务状况不佳时,管理层可能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粉饰财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重大错报、漏报,首先应提请管理者进行调整。
管理者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调整,则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二是不进行调整,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获取标准审计意见企图提出较高的报酬条件与注册
会计师合谋。
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根据自身承担的风险决定是否与管理者合谋,如果决定参与合谋,则发表标准审计意见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如果决定保持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不参与合谋,坚持要管理者调整财务报表,则双方博弈又回到最初的状态。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者之间反复博弈,直到一方做出让步。
图1注册会计师与管理者博弈过程示意图
2.注册会计师与监管部门的博弈
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而管理层需要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时,可能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前还会考虑受到监管部门监督惩罚的成本。
注册会计师获得的报酬与监管部门的行动密切相关,若监管部门采取严厉的监管和惩罚措施,注册会计师一旦选择与管理层合谋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时注册会计师诚信获得的收益要大于合谋获得的收益,所以注册会计师宁愿失去客户也不敢冒险合谋;若监管部门监督不力,惩罚措施不严,注册会计师违背审计准则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获得惩罚的风险很小,这时注册会计师合谋的收益会大于诚信获得的报酬,因此注册会计师会冒着被处罚的风险选择合谋。
为使注册会计师选择诚信战略放弃与被审计单位合谋,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检查力度,另一方面增加注册会计师失信需付出的代价。
三、提高审计意见质量的建议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利益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诉讼风险较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注册会计师
没有
142
刍议县级审计机关实现审计全覆盖思路
分析与实践探讨
左风华
摘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就是对有关单位部门以及项目中使用的财政资金进行全面全过程监督。
我国在2014年提出《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将审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的目的。
在文章中,针对审计监督全覆盖含义的理解,阐述在县级审计机关中实现审计全覆盖问题,并利用相关的实践对策对其积极解决。
关键词:审计机关;全覆盖;思路2016年2月份,我国的审计部门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对审计监督全覆盖思路提出新的要求。
在县级审计部门,对审计全覆盖思路以及实践方法进行思考将发挥重要意义。
一、审计监督全覆盖
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能够促进监督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良好的监督效果,并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质量,在对每个项目进行审计过程中,都需要深入研究。
并且,审计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并根据党与政府的工作中心,把握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以利于问题解决。
其次,在审计工作中,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一般规定的审计时间为五年一次。
再次,审计工作还需要实现一定成效,不仅需要扩展审计覆盖的范围,还需要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关对策积极解决。
所以说,对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含义进行严格阐述,并明确了审计目标、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程序等各个方面,从而为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发展提供合理的实施思路和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刍议县级审计机关实现审计全覆盖问题(一)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
县级审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审计专业人员较少,无法满足现代审计全覆盖的实施要求。
近几年,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已经增加了一些审计人员,由于县级以下公务员招考不限专业,招考人员专业性不强,另外,随着审计全覆盖的业务铺开,审计专业人员存在超负荷工作问题。
人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老化现象严重,大多数人员主要从事传统的审计工作,无法满足当前的计算机信息审计等多样化需求。
(二)临时办事项目多
审计机关受县级政府临时交办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任务增多,导致审计工作实现全覆盖开展有一定难度。
县级政府是国家的基层政权,在促进经济发提高审计意见质量的动机。
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相关规定,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诉讼风险,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另一方面要加大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赔偿金额,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2.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的识别和控制系统
通过建立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评级制度,对其审计质量进行区分和识别,并以此作为审计费用的依据,促进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
同时,鼓励事务所进行横向一体化,提高审计服务市场的集中度,以增强注册会计师在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博弈时的发言权,避免与管理者合谋,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保持客观、独立。
3.加强对审计费用的监管,杜绝不合理的收费
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监督部门等相关机构应加强
对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监管,特别应关注上市公司支付给事务所报酬的金额和内容,审核其是否合理。
包括检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审计定价的依据;公司近年来审计费用的变化情况,核实发生变化的原因;审阅审计价外费用的内容是否真实;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其他服务严格限制,确定其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
参考文献:
[1]戴立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30-31.
[2]赵保卿,朱蝉飞.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9(4):87-93.
[3]徐飞.基于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审计质量博弈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8):79-83.
[4]王兵,李晶,苏文兵等.行政处罚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1(12):86-92.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