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质量管理分析 质量管理案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很好地得到发展。
2
0
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 质量奖”
3
0 1960年,“质量月”活动
4
0
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 最辉煌的时期,其产品充斥世
界各国市场。
5
0
最终形成了精益生产、讲究质 量和团队精神的日本管理特色,
促使企业实现了高效率、高质
6 量和高速发展。
04 日本质量管理特点和方法
2.注重学习,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开花结果。 日本引进美国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国情,
予以灵活运用并有所发展。日本根植于东方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 响,强调“自觉修为”,因此日本企业自己和自己比较,发现差距,然后 进行改进。进行自我超越与美国的“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形成鲜明 的对比。
日本质量管理01质量管理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检验逐个检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将质量管理看做是系统工程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管理1930s1950s至今02日本引进质量管理的社会背景日本战前生产管理水平已落后于欧美加之战时大批熟练工人被征入伍使劳动力质量更加低下
日本质量管理
0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1
• 1946年5月,美军对日本电气通讯工业界提出采用新式质量管 理的劝告,并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此为契机,日本学者和技术 人员组成质量管理调查小组,对美国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并 开始逐步引进质量管理方法。
03 日本质量管理的发展
0
20世纪40年代后期,战后日本 困境重重。
1
0
二战后,聘请美国专家到日本 讲学、指导,全面质量管理在
质量机能展开方法:赤尾洋二博士受到轮胎公司久留米 工厂提出的,“工序保证项目一览表”连接了真正的质 量和工序要因方面的启发,提出了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通过“质量屋”把顾客的语言转换为工程设计人员的语 言的质量机能展开技术。
田口玄一针对顾客对产品性能稳定性的要求创立的田口 方法将实验设计和非线性技术应用于产品质量设计阶 段.提出了著名的三次设计思想。
0
特点
1
强调自主、主动管
0 理,重视质量改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plan,计划; 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上。 其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 都可进行PDCA循环,寻找问题并加以改进;第一循环 结束后,就进入更高一级的循环;螺旋式上升,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
05 日本质量管理与日本文化
1.充分发挥“和魂”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做到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TQC)虽然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提出,但是在日
本得到普遍推广并引起世界关注的。全面质量管理之所以在日本而不是在 美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它要求“全过程”“全企业”“全员”管理。 要求有集体主义精神。
1930‘s
质量检验阶段 事后检验 逐个检验
1950‘s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将质量管理看做是 系统工程
至今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应用统计方法进行 科学管理
02 日本引进质量管理的社会背景
• 日本战前生产管理水平已落后于欧美,加之战时大批熟练工人 被征入伍,使劳动力质量更加低下。
• 战时管理工厂的军方不搞产品质量管理,只追求数量,结果导 致日军武器故障故障率远高于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