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外扩展瑰丽的神话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瑰丽的神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神话小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学会讲故事的小方法,做趣味读书卡。

【教学重难点】
学做趣味读书卡。

【教学用具】
PPT、读书卡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设置法等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神奇的《山海经》中的神兽,趣味导入
出示《山海经》中的神兽图片,穿插故事,渲染神奇。

神兽示例:
鯥[音:lù]
一种集鸟、兽、鱼、蛇于一身,介于生死之间的怪鱼,生活在水旁的山陵上。

它的样子像牛,蛇尾有翼,羽毛长在肋下。

叫声像留牛。

朱厌
属于猿猴类,头白色,脚红色。

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

原出于《山海经-西山经》。

书中记载,有一种野兽,身形象猿猴,白头红脚,名叫朱厌。

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

双双
多体合一的奇鸟或奇兽。

出自《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二、主课
1、关于神话的小常识。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翌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山海经》里。

(3)神话指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

2、神话故事大家讲。

让学生回忆小时候,爸爸妈妈讲过的故事,可采用小组pk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知道的神话故事多。

故事示例:
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兄弟、哪吒等等。

盘古开天辟地
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女娲造人
她用五彩石补天空中的漏洞。

夸父追日
他跟着太阳奔跑想留住太阳。

3、神话故事大家画
《后羿射日》故事引入:很久很久以前,九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的直冒烟,禾苗都干枯了,铜铁沙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带着玉帝赐给他的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故事发生了……
请同学画出后羿射日图
后羿:后羿长什么样?(年龄、发型、服装)
射:(1)后羿的武器是什么?你想怎样设计弓箭的造型?
(2)后羿弯弓搭箭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演示一下?
(3)他在什么位置射?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
日:(1)十个太阳长什么样?
小结:形态各异、狰狞、顽皮、得意、猖獗。

(2)太阳的表情:后羿弯弓搭箭,满天流火,落地的变成了三足乌鸦。

有的太阳刚刚中箭,还没有开始变成乌鸦,是什么表情?别的太阳看到他的同伴被射中时有什么表情?
【第一节课小结】
小结讲故事的方法:主人公+做了什么事。

在整堂课中老师把握讲故事和画画的时间,重在趣味引导,培养学生兴趣。

第二课时
三、神话故事大家读
朗读《精卫填海》,穿插讲解故事。

阅读《牛郎织女》的文章。

完成习题。

通过表格梳理故事,强调讲故事的方法——人物+事件。

四、制作阅读故事卡
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卡片,讲授做卡片的方法。

示例:
故事名称:盘古开天地
主人公:盘古
喜欢指数:☆ ☆ ☆ ☆ ☆
我喜欢的词语:轻而清重而浊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
精彩的故事情节: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物评价:□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恶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为民造福□勇于探索□无私奉献□()
五、阅读故事吧
以读书会的形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卡。

读书方法讲解:
1、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勾画下来。

2、精彩的故事情节可以反复读。

3、边读边在头脑中进行想象。

4、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记下后讲给伙伴听。

5、对人物进行一下评价。

6、还可以做阅读记录。

通过故事讲一半、故事提问的方法,吸引学生课外去读以下的神话故事。

推荐课后阅读书目:
《我们奇妙的世界》
《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年的故事》
《彭祖的故事》
《试金石》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第二节课小结】
重申讲故事的方法:主人公+做了什么事。

读书卡可以在课堂完成,以一个熟悉的故事。

课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自由交换彼此的读书卡。

故事引导讲究趣味性,重在引发学生课后阅读推荐书目的兴趣。

人物百态
一.教案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文本寻找问题答案的阅读方法,特别是主观题要以文本为中心。

2.让学生了解李白和周恩来的事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价值。

重点:掌握从文本寻找问题答案的阅读方法,特别是主观题要以文本为中心。

难点:了解李白和周恩来的事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掌握从文本寻找问题答案的阅读方法,特别是主观题要以文本为中心。

三.教学流程
(一)走进李白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特级嘉宾。

这位神秘的嘉宾最喜欢热情的小朋友,看看我们班谁最热情。

好,有请我们的神秘嘉宾出场(ppt出李白像)
接着,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选择性讲关于李白的几个小故事(巧猜客姓,梦笔生花,三气乡绅,磨杵成针等)
2.讲解《赠汪伦》
主要让学生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以及总体意思。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自己多去发言,老师逐渐引导诗意。

3.抢答环节—李白知多少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相关资料。

(二)经典现代作品大赏
周恩来相关资料介绍,特别是关于周恩来的外交智慧的几个小故事,让学生对周总理产生敬佩之情。

以开火车的形式整体读《勤奋的周恩来》,然后回答课后问题。

老师重点讲解ABB式词语,拓展AABB,AABC,ABCC式词语。

《勤奋的周恩来》阅读答案
1.ABB式词语:红彤彤,金灿灿,绿油油,黑漆漆
2.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

田间育秧,移栽除草,施肥管理,除病
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3.蒋妈妈是一个和蔼可亲,勤劳的人。

4.学到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李白资料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

一:(巧猜客名)
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

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

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就要离去。

李白见了,连忙拉住客人说:“伯伯,您远道而来找我父亲,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这样会伤身体和精神的啊。


客人见李白礼貌热情,能言会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来。

李白开始忙起来,他又是送茶,又是递毛巾,对客人非常尊敬。

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大大方方地说:“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


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咳了一声,用手指轻捻(niǎn)了一下胡须,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客人疑惑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

您姓俞,名字叫岛!”
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拍着他的脑袋说:“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二:(三气乡绅)
李白不到10岁时,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家乡。

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shēn)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

有一天,他当着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

”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

谁知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这个下联前后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

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

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副上联:“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了一番,大家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胡乡绅羞得满脸通红,还想找个机会再挽回面子。

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当然明白胡乡绅的用意,回头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便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关于李白小时候的故事(除去铁杵磨成针)
三.(梦笔生花)
李白五岁诵六甲(道家数术历算),十岁观百家。

相传,李白少年时代,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

一天晚上,李白读书作文之后,酣然入梦。

梦中,他仍然在奋笔疾书。

突然,他发现自己的笔头上开出一朵洁白如玉的莲花来,光彩夺目,正在诧异之间,一张张白纸又从天而至,落到他的眼前。

李白高兴极了,猜想一定是神仙送妙笔给他。

想到这里,李白抓起妙笔飞快地写了起来,没成想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于是,李白捧起一堆莲花,向屋外的池塘跑去,他在池边站定,扬手把莲花洒向池水中。

顷刻间,奇迹出现了:只见莲花入水后,即刻生出茎叶,竞相绽放。

微风吹来,花儿轻轻摇曳,阵阵清香沁入人的心脾,李白十分欢喜,刚要伸手去摸,忽然醒了过来。

李白回忆着梦中的历历情节,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美好的梦啊
说也奇怪,打这之后,李白的才思真就更加锐进,读书也更加刻苦。

他深入社会生活,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最终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举世闻名的诗人,至今他的许多著名诗篇仍被中外读者吟咏传颂。

后来,人们就将梦笔生花看作是有文才的吉兆,而成语“梦笔生花”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四:(铁杵成针)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周恩来资料
一:(巧对记者)
有一次,周总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时,一个美国记者伸出手来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

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总理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

这时很多人都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

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

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二:(“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

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三:(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

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

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

”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经典阅读感官盛宴(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品味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会寻找视觉、触觉上的美,学会体会生活中的五官的感觉。

3、学会辨别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会欣赏修辞的美。

【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的掌握,品味古典文学
【教学用具】
PPT、音频播放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设置法等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三、导入
2、看图听故事(5分钟)
最近在网络上疯传的一组热图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现在老师也找出来和大家一起看一看。

(播放图片)这一组图也引发了我对寺庙的兴趣。

在老师的眼里,僧人都是洞察世间一切的智者,就连诗词的造诣也是非常高的。

讲慧能的故事。

在众多普通的僧人所写诗作里有一首诗独具特点,诗人的生平无从考究,字数不足三十字,却博得各大名家的称赞。

那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诗歌发生在一个普通却又美妙的春天……
四、《渔歌子》
在同样的春天里,有另外一个人也为春天作了一首美妙的词。

引入张志和的故事介绍。

学习词的过程中,以其中的景物,颜色为主。

第二课时
三、老舍《济南的冬天》
学习了解的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了解下对于出生在深圳的你们来说非常陌生的季节——冬天。

在学习文章之前,想问同学们,你们在写关于冬天的文章会怎么去写呢?会有哪些颜色?会写些什么呢?
读完文章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然后让学生说出理由。

如果没有分析到位再给学生进行解读。

重点品味,文章中的颜色,景物,以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五、家庭作业
背诵《绝句》或《渔歌子》给家长听。

摘抄《济南的冬天》中的好词好句。

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
教学目标:
1、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能够大胆地表达。

2、学会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把它吸引人的地方写得清楚具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能够大胆地表达。

难点:学会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把它吸引人的地方写得清楚具体。

教学过程:
一、歌曲《谁不夸咱家乡好》导入。

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富饶吧!边欣赏歌曲边欣赏祖国迷人风光。

(播放PPT)
我们美丽的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如课文中介绍的西湖美景,风景优美而且特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等,多么令人神往。

同学们,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美在哪儿、什么景色吸引人写清楚,让人读了就想去。

二、写什么
风景优美的地方,可是是值得浏览的旅游胜地,可以是环境清静的山水之地等,我们可以写什么呢?
1、名胜古迹:长城、故宫等
2、旅游景点:泰山、大海等
3、山野隐地:家乡的小河、小院等
三、怎么写?(运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

做到语言质朴、笔墨
细腻、层次清晰、情感真挚。


方法提示:
(1)要仔细观察
1、按照空间顺观察。

所谓空间,就是指景物所处的位置,即
景物与观察者相对的位置。

2、按照时间顺序观察。

3、按照浏览顺序观察。

(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3)要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时,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好词佳句,历典帮或比喻、拟人等修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四、写作模板
开头:
1、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接点明写作的中心——风景优美的地方例:深圳是个风景优美的大都市。

深圳有很多名胜古迹和闻名景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地方要数盐田的大小梅沙。

2、引用导入式:引用有关“风景”的诗句或者歌词来作为文章的
开头
例: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书,黄山归来不看岳”金秋十月,我来到梦寐以求的黄山。

中间:
1、简单介绍游玩时间,地点,人物
2、游玩的经过,优美的风景
3、游玩中的心情,游玩结束
结尾:
1、抒情式
例:我爱风景优美的洪湖公园。

2、总结式
例:翠竹公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永远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3、首尾呼应,点明主题
例:开头----洪湖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公园。

结尾----洪湖公园是景色优美的公园,也是充满生机的公园,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啊!我喜欢美丽的洪湖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