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中美国LEED认证与中国绿建标准的比较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设计中美国LEED认证与中国绿建标准的比较浅谈
包久通
【摘要】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15]108号文)、《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美国的LEED认证细则中关于国内外绿色建筑电气部分的评价规定,并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要求和做法,认为美国LEED认证与我国绿建标准二者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国情不同,所以具体内容亦有所差异,并非熟优熟劣.【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6
【总页数】3页(P75-76,95)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控制项
【作者】包久通
【作者单位】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6+.1
绿色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材、节水、节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美国的LEED的认证是采用全世界最广泛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它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白金级。
我国采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绿建
标准”)[2],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分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建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
随着绿色建筑的概念深入人心,节能、低碳的意识已经逐步从单一节能建筑向节能小区甚至是节能城市的宏观区域转变。
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节能设备的选用往往会对建设成本等因素造成一定的调整,因此在绿色设计策划时,应明确绿色建筑项目的定位、建设目标以及所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明确目标,确定绿色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绿建电气设计方面的措施要求进行比较,并采用适当的措施满足国内外的绿建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绿建中电气设计提供参考。
美国LEED[4]的认证尤其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的排放,关注环境和健康问题,反应地方特性等方面内容;我国的绿建的评价标示以节能与资源利用为重点,并对环境质量、施工、运行管理节能以及对碳的排放,在提高与创新内容也有专门要求,要求碳排放计算分析,并采取措施降低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
1.1 照明方面
两个标准对照度的要求基本一致,如一般办公室照度要求300Lx,我国绿建标准功率密度值要求为《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目标值8W/m2,并均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及其附件,我国绿建标准要求灯具选用达到相应产品的能效标准2级能效或节能评价值标准。
对照明内容我国绿建标准对照明的控制要求为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控制,并提出根据建筑的照明要求合理利用天然采光。
在具有天然采光条件或该条件的设施区应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设施及控制措施。
采用日光控制及照明自动控制系统。
评分项中提及到对走廊楼梯间、门厅、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有评分。
对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达到GB50034-2013《建
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目标值及主要功能房间达到要求的有不同评分。
但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绿建标准对照明要求的较为笼统,以致在有的设计中仅采用了节能自熄或人体感应的开关来达到部分节能控制要求,应该说距标准的本质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而LEED中的要求较完善,不仅有对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控制,并且对照明的自动控制进行的比较细致的要求,例如:需设置人员感应器,当人员走开30min,自动关闭照明系统;设置日光感应器;对个体工作区(如办公室)要满足90%的常驻使用者可以进行灯控需要(如台灯);灯光调控系统等。
由此看出,LEED的要求细化,充分体现了减少碳排放。
1.2 变压器损耗
我国绿建对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损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变压器设备选型要求达到《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级能效等级》(GB20052-2013)2级能效水平(节能评价值),而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节能中心文件要求均应到到1级能效水平。
并对变电所设置位置、线路路径供电半径是否合理也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LEED并无具体要求。
1.3 对可再生能源
两标准都一致提出可以采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在绿建标准评分项——能量综合利用中,凡对能量合理利用并依据当地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评价有加分,如: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在1.0%至4%的可有4分至9分加分,若大于4%的可加10分。
而LEED中要求具有两年的再生能源购买合同,保证至少35%的建筑用电取自绿色能源。
二者要求相差甚远,可见我国目前对此方面要求较宽,将来应视清洁能源利用政策以及资源情况增加此比例。
1.4 对室内空气质量项目
绿建公建项目中评分项中“主要功能房间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有评分并按以下规则评分累计:(1)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
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得分;(2)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
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得分。
LEED中明确要求“新风监控(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当满足1人/4m2时才需设置CO2监控设备,否则并无意义)、增强通风”,LEED
中对此两项均有要求,新版绿建标准中也增加了此项要求。
1.5 计量与智能化及运营能管理
无论是绿建还是LEED在计量与智能化及运营能管理方面均设置分项、分区、分户计量,并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这就需要投入一套能源管理系统,需对照明、普通插座、电梯、空调系统、热源系统、水泵系统分别设置计量表计并实时采集并记录。
采集数据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并分析建筑能耗数据来提升、优化现有的设备运行控制策略,最终减少能源的浪费,来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绿建中计量与智能化内容章节还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了要求,需要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并提出公建宜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并具有对主要设备进行能耗监测、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
而LEED并无对此有要求。
绿建中智能化要求并应满足《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其中对安全防范部分和管理与监控部分分别均有要求。
以住宅为例,安全防范部分:需设置住宅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界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装置;管理与监控部分:需设置自动抄表装置、车辆出入口管路系统、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装置、物业管路计算机系统、公共设备监控装置。
以笔者的住宅为例,住宅楼宇报警装置设置可以不用每层每户均设置报警系统,可以选择地上一、二层及最顶两层,此4层最大可能有外来侵入者,其他楼层则较
为安全。
在这些楼层的主卧、客厅设置红外感应器及紧急按钮,入户门设置门磁装置等探测报警系统。
此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初投资造价。
访客对讲装置,在现在的住宅区内均设有此系统,也可采用可视对讲,方便人员面对面对话,此部分对造价并
没有影响。
对封闭式管理的居住区周界设置越界探测装置,
并与居住区物业管理中心联网使用,和闭路电视监控联动,当发现非法越界者时探头能及时地监控到此区域,并实时显示报警路段、报警时间,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的信息。
闭路电视监控主要设置在楼层主要的出入口地下室、一层、顶层及室外区域。
电子巡更系统,为了更好地保障小区的安全,设置此系统让保安人员按照指定的路线巡查小区内的各个公共部位。
管理与监控部分中,自动抄表装置需设置电表、水表及煤气表的自动上传功能,此部分由于涉及到当地供电部门、自来水公司及煤气公司等自身行业的特点,各部门均在配合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积极配合实施。
目前的电表已经开始改造成智能电表都具有上传的功能,故容易实现。
车辆出入口管路系统,此系统在各个小区基本都已经比较完善,并不需再为此系统增加造价。
目前,在新建的高层小区室外都能很好地结合景观设计设置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
物业管路计算机系统,通过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配备有计算机局域网及物业管理软件,小区内设立电子信息发布系统,可显示有关公共信息及物业管理信息,住户也可在网上查询物业管理信息,此系统绿建和普通建筑相差就是多增设了一套电子信息发布系统,这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公共设备监控装置,需实现对各个蓄水池水位、电梯进行监控,此系统需增设电梯的远程监控及五方通话系统,可实现电梯故障报警、语音对讲、电梯运行状态显示、查询、故障报警等。
综上比较分析,美国LEED认证与我国绿建标准并非孰优孰劣的问题,二者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国情均存在差异。
经多年的发展,我国绿建的标准已经逐渐在达到或接近美国LEED认证的要求,在实现电气方面绿色建筑的同时基本也可以满足美国LEED的认证要求。
E-mail:*************
【相关文献】
[1] 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
[2] DBJ/T 13-118-2010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