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
•【公布日期】2010.03.25
•【字号】粤技组[2010]3号
•【施行日期】2010.03.25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技组[2010]3号)
各地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局、人力保障局)、省属有关单位: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和广东省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通知书》(粤办函[2010]132号)的要求,我们制订了《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级以上市和省属(行业)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请直接与该工种承办单位或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各地级以上市和省属行部门(行业)参加本工种竞赛的代表队,请直接向该工种竞赛承办单位报名。
本实施方案请查询网站。
省竞赛办联系人:王建平,联系电话:************;
苏光护,联系电话:************(传真)。
技术咨询: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联系人:傅鸫刘忠良
联系电话:020-83185010,020-83185954
承办单位联系人:李明;
联系电话:134****7213,
传真:************;
邮箱:572964548@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厅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实施方案
一、竞赛宗旨
为了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推进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粤办[2010]132号文部署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主任:陈俊鸿
(二)副主任:丁争鸣
(三)成员:葛步云张廷彩刘新林廖显财张方明
(四)根据赛事安排,设立组委会办公室、技术专家组、赛务组、后勤接待组和宣传报道组。
(具体名单略)
(五)举办、承办、协办、支持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三、竞赛项目、标准、组别
(一)竞赛项目:装配钳工
(二)竞赛标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
(三)组别:本次大赛分为学生中级组、学生高级组和职工组三个组别(与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接轨)。
四、参赛选手资格(条件):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校全日制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可参加学生组竞赛;各行业从事本工种工作的从业人员,各级各类职业、技工院校教师可参加职工组竞赛。
五、决赛时间、地点:
全省决赛拟于2010年9月30日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在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举行。
六、奖励办法
按粤办函[2010]132文件执行。
七、竞赛程序
(一)名额分配及报名:
根据各地市人口总量、学校及企业分布情况,广州市代表队每个组别可派6~9名选手参赛,其余地市代表队每个组别只派3个选手参赛。
各地市在选拔赛后一周内按所分配的参赛名额,填写《2010年广东省装配钳工职业技能竞赛报名表》(附件1)和《2010年广东省装配钳工职业技能竞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并提交身份证与学生证明复印件以及大一寸白底近照四张,将参加决赛的选手、领队和教练的名单报本工种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二)资格审核:
由组委会对选手参赛资格进行审查,参加职工组的选手须年满18周岁以上,须提供身份证查验。
参加学生组的选手,报名表格须学校批准同意及盖公章,并提供学生证明与身份证明查验。
初赛和选拔赛资格审核由各地市执行,全省决赛资格审核由大赛组委会执行。
(三)制发参赛证:
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参赛名单统一制定选手参赛证,方可具有进入竞赛场地的资格。
(四)决赛
由大赛组委会按预定时间组织决赛。
八、竞赛规则
(一)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按比赛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
并按照指定的编号位参加比赛。
迟到15分钟者不得参加比赛。
离开赛场后不得在赛场周围高声谈论、逗留。
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不得将相关技术资料和工具书带入赛场。
所有的通讯工具和摄像工具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4)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评审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5)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人员提问,选手之间互相询问按作弊处理。
6)当听到大赛结束命令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或答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
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现场。
(二)赛场规则
1)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2)各赛场除现场评委、安全巡视和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3)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组委会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得影响比赛进行。
4)各参赛选手的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赛场。
九、裁判组织
由大赛组委会聘请省内行业专家组成大赛技术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技术与评判工作。
十、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工具和设备,有失公正的评审、计分,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选手申诉均须在规定时限(竞赛结束后24小时内)用书面形式向仲裁工作组提出。
仲裁工作组要认真负责地受理选手申诉,并将处理意见尽快反馈当事人。
(二)仲裁
1)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保证比赛结果公平公正,组委会下设仲裁工作组。
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
2)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附件:1.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报名表
2.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报名汇总表
3.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技术文件
附件1:
组委会联系人:李明电话:134****7213附件2:
2010年广东省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报名汇总表
参赛单位(盖章):
附件3
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竞赛技术文件
一、竞赛项目及内容
(一)竞赛项目
竞赛项目为装配钳工,分为学生中级组、学生高级组、职工组三个组别。
(二)竞赛内容与方式
各组别的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部分。
1.理论知识竞赛
采取闭卷作答方式进行,竞赛内容以装配钳工专业知识为主,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专业基础知识为辅。
竞赛时间为2小时。
满分为100分。
2.操作技能竞赛
以现场使用钳工工具及台钻等设备手工操作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加工试件并完成装配要求。
竞赛时间:学生组为7小时,职工组为6小时。
满分为100分。
(三)竞赛标准
学生中级组的竞赛标准以装配钳工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高级组的竞赛标准以装配钳工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职业标准的职业标准为依据,职工组的竞赛标准以装配钳工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1. 基本要求
1.1职业道德
1.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1.2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 基本知识
2.1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识图。
(2)公差配合与测量知识。
(3)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4)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5)力学知识
(6)液压及气动知识。
2.2机械加工工艺知识
(1)机械传动知识。
(2)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的分类、用途。
(3)金属切削原理和常用刀具知识。
(4)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5)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
(6)工具、刃具、夹具和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2.3钳工工艺知识
(1)划线知识。
(2)錾、锉、锯、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研等钳工操作相关知识。
2.4 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安全用电知识。
2.5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2.6 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7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二、成绩评定方法
(一)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裁判组负责。
(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由评分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统一阅卷、评分与计分。
(三)操作技能的成绩,由现场操作规范、试件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两部分组成。
其中操作规范成绩根据现场实际操作表现,按照现场操作规范评分标准,依据现场裁判员的赛场纪录,由现场裁判组集体评判成绩;试件加工质量与装配质量依据评分标准,根据检测设备的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客观评判、计分。
(四)参赛选手的最终名次依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成绩按比例累加进行排序,其中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30%,操作技能占总成绩的70%,当出现成绩相同时,先比较操作技能成绩,以成绩高者名次在前;若不能分出先后,再按加工时间比较,操作用时较短者名次在前,如用时相同分不出先后时,最后取相同名次。
三、竞赛场地与设施
(一)理论知识竞赛在标准教室进行。
(二)操作技能竞赛在指定场地进行,每个选手配置一个标准钳工工位,每3~4名选手配置一台台式钻床,每个竞赛场地配置一台立式砂轮机,竞赛中其他所需工具、量具按图纸及清单自行准备(见附表7)。
四、竞赛细则
(一)竞赛规则
1.理论知识竞赛
(1)答题用的稿纸由现场工作人员统一发给,选手答题结束后不能将稿纸、试卷带出考场。
(2)选手在竞赛试卷上规定位置填写选手证号。
试卷其它位置不得有任何暗示选手身份的记号或符号,否则取消成绩。
2.操作技能竞赛
(1)选手的操作技能竞赛场次、场地在报到后的赛务会议上抽签决定,工位号在进入赛场后现场抽签决定;各组别采用相同技能竞赛试题。
(2)技能竞赛试题与赛前公布的竞赛样题基本相同,但选手应根据竞赛时下发的图纸为准进行加工。
(3)选手参加操作技能竞赛前,可按组委会指定的时间熟悉竞赛场地及设备情况。
(4)如果确实是因为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竞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5)竞赛中途不设休息、就餐时间,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
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准备。
(6)如果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提前结束加工。
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
(7)提交试件:选手提交试件时应进行必要的清理,裁判员需在赛件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记并需经选手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以便检验和评分。
(二)赛场规则
1.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
2.各赛场除现场裁判、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3.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大赛组委会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竞赛进行。
4.各参赛队的领队、指导老师以及随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赛场。
五、参考教材
(一)学生中级组: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装配钳工--(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
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注:不包含高级技能部分)。
书号:ISBN 7-5045-3734-9
2.《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装配钳工--(初级、中级、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版(注:不包含高级技能部分)。
书号:ISBN 7-5045-4024-2
3.《机械基础》(中级工适用),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11-06988-9
4.《机械基础技能鉴定考核题库》,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11-06734-7
(二)学生高级组: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装配钳工--(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
书号:ISBN 7-5045-3734-9 2.《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装配钳工--(初级、中级、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版。
书号:ISBN 7-5045-4024-2
3.《机械基础》(高级工适用),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11-06989-7
4.《机械基础技能鉴定考核题库》,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11-06734-7
(三)职工组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装配钳工--(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
书号:ISBN 7-5045-3734-9 2.《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装配钳工--(初级、中级、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版。
书号:ISBN 7-5045-4024-2
3.《机械基础》(高级工适用),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
111-06989-7
4.《机械基础技能鉴定考核题库》,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11-06734-7
5.《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装配钳工--(技师技能、高级技师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版。
书号:ISBN 7-5045-3735-7 附件: 1.装配钳工学生中级组竞赛样题(略)
2.装配钳工学生高级组竞赛样题(略)
3.装配钳工职工组竞赛样题(略)
4.装配钳工竞赛场地要求与工量具清单
5.装配钳工实际操作竞赛评分说明
6.装配钳工实际操作竞赛安全操作规程
附件4
注:选手不得携带本清单未包含的工、夹、量、刃具进入竞赛现场。
注:选手不得携带本清单未包含的工、夹、量、刃具进入竞赛现场。
注:选手不得携带本清单未包含的工、夹、量、刃具进入竞赛现场。
装配钳工实际操作竞赛赛场准备清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