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嫁接育苗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总结西瓜嫁接育苗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嫁接、成活期管理、移栽前准备、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瓜;嫁接育苗;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0-0130-01
西瓜嫁接育苗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张英超1肖国胜
2
(1河北省定州市庞村镇农技站,河北定州073000;2定州市砖路镇农技站)
西瓜嫁接育苗双膜覆盖栽培,即通过日光温室应用嫁接苗木进行育苗,利用地膜覆盖与小拱棚结合的双膜种植方式,不仅阻断了土传病害的传播途径,而且使地膜覆盖与小拱棚的双重保温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可以提前收获西瓜上市,且可避开病虫高发期,经济效益显著。

1育苗1.1营养土制备
选无病菌的河泥或未种过瓜菜的稻田土,晒白。

按500
kg 干土加1kg 磷酸二铵、1kg 硫酸钾、25kg 人粪尿对水100kg 的比例混匀堆制1个月。

1.2催芽
选择接穗抗逆性强、亲和力好的黑籽南瓜作砧木。

种子用清水洗3~5遍,搓出种子表面黏液,用50~60℃温水烫种
30min ,然后浸种6~8h ,捞起以后置于28~32℃的湿润环境
中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芽长不宜超过3mm
[1]。

1.3播种
采用营养钵育苗,先在钵内播1粒南瓜籽,5d 后再播入1粒西瓜籽,播种时芽尖向下,种子平放,为保持适宜的湿度,应用薄膜覆盖。

播后出苗前,控制白天温度28~30℃,夜间温度15~20℃,出苗后控制白天温度22~28℃,夜间温度15~20℃。

2嫁接
嫁接采用靠接法。

接穗的子叶完全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时,砧木在2叶1心时为嫁接适期。

嫁接时,先除去砧木顶芽,切口向下30°,切长0.5cm ,深度达径粗的1/2~2/3,再使接穗与刀片呈30°向上切,深度达径粗的2/3~4/5,切口长0.5cm ,然后插入砧木切口内,用嫁接夹夹好[1]。

3成活期管理3.1湿度
嫁接后前2天湿度要求95%,随着通风时间加长,湿度逐渐降低到85%,8~10d 后进入苗期正常管理。

瓜苗移栽前7~10d 应停止浇水,并注意幼苗锻炼。

3.2温度
嫁接后3d 要求较高温度,一般控制白天温度26~28
℃,夜间温度22~24℃,高于32℃及时通风降温,之后可将温度降低2~3℃,具体降温幅度视伤口愈合情况而定,嫁接
后8~10d 进入苗期正常管理[2-3]。

3.3光照
嫁接后2d 遮阳,以后几天要早晚见自然光,并逐渐加长见光时间,允许轻度萎蔫。

8~10d 后可完全去除遮阳网。

3.4施肥
如瓜苗后期瘦弱,可用0.2%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作叶面根外追肥。

4移栽前准备4.1地块选择
选择前茬为粮食作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栽培西瓜,土壤质地以壤土和砂壤土为最好。

4.2基肥
播前施足基肥,可结合整地开沟进行,一般施硫酸钾
150~225kg/hm 2、磷酸二铵375~450kg/hm 2、硫酸锌15~30kg/hm 2、尿素75~150kg/hm 2、腐熟有机肥15.0~22.5t/hm 2。

4.3开沟尧铺膜
畦宽3.5~4.0m ,沟宽0.3m ,沟深0.4m ,沟两侧筑起一条高于畦面的定植垄,西瓜移栽前1周,垄面上铺上1.4m 宽的地膜预热,四周封实。

5移栽
当嫁接苗长到4叶1心,苗龄40~45d 时,开始在定植垄上定植。

株距40~50cm ,深度3~5cm ,保苗1.2万株/hm 2左右。

定植后立即加盖高度60~70cm 的小拱棚,跨度1.7m 左右,塑料两边用土压实,用麻绳或塑料绳斜拉将拱棚固定。

6田间管理6.1温度管理
定植后1周内密闭小拱棚,白天保持30~35℃,夜间温度15~18℃。

缓苗后,棚内温度达30℃时,开始通风降温,中午适当通风,下午棚内温度降到25~30℃时,关闭通风口保温。

当瓜苗出藤发蔓,拱棚已容不下瓜苗时,需及时揭膜。

6.2整枝授粉
西瓜坐果前进行整枝,留主蔓及主蔓3~5节处的2条健壮侧枝,其余则全部抹除。

以第2雌花结果的早熟栽培,留取侧枝部位则在10~15节。

此外,为提高坐果率,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弥补昆虫活动少的劣势。

6.3肥水管理
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施用尿素150~225kg/hm 2或腐熟人粪尿7.5~10.5kg/hm 2。

经过10~12d ,西瓜长到1.5~2.0kg 时,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25kg/hm 2。

采瓜前7~10d
停止肥水,以免推迟成熟期和影响果实品质。

(下转第132页)
作者简介张英超(1974-),男,河北定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4-09
130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129页)
的芽和副芽。

7.2定枝
为减少养分消耗,保证通风透光,25cm左右1个枝条,留果10穗/株。

7.3摘心
葡萄在够叶数时进行摘心,大棚葡萄应早摘心,主梢摘心一般在果穗以上留4~5片叶摘心[7-8]。

去副梢,只留顶端1
个夏芽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保持架面通风透光[4]。

8花果管理
用0.2%硼肥溶液在花前喷布花序、叶片,疏穗疏粒在花后10~15d进行,生长势强壮、中庸、弱的结果枝分别留2、1、0穗。

留果7~10穗/株,每穗果留60~80粒。

9采后修剪
6月葡萄采收后,将已结果老蔓去掉,基部新蔓快速生长,第2年用该蔓结果,年年如此。

看上去整个温室内近似平茬。

由于不留带菌老蔓,温室内病虫害明显减少,果实产量高质量好。

回缩老蔓时间越早,部位越低,所形成的新梢生长越迅速,花芽分化越好。

修剪后树体当年能形成树冠,对下一季的结果没有不良影响[2]。

10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栽培碧玉香,主要是花期要防治灰霉病,可在花前喷施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

生长期可用齐螨素4000倍液、杀灭菊酯2000倍液防治葡萄虎蛾、叶蝉和叶螨危害。

11参考文献
[1]王洪波,姚振远.设施葡萄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方果树,2011
(2):5.
[2]刘冠义,丁发强.设施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11(5): 26-28.
[3]杨立柱,王柏秋.着色香葡萄温室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2):110-113.
[4]薛生泉.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12):39-40.
[5]吴柏娇.发展葡萄生产的几个技术问题[J].福建果树,1985(3):27-29.
[6]孙其宝,仇艺红,俞飞飞,等.安徽省水果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几
点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2(5):708-709,711.
[7]杨素玲.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果农之友,2005(10):35.
[8]熊绵平,曹美林.伊犁垦区红提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新疆农
垦科技,2007(1):31-32.
(上接第130页)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
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1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每隔10d防治1次;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每隔7d防治1次,连续3~4次;可用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防治疫病,灌水前叶面喷施1次,以后每隔7~10d喷1次,连续3~4次[4-5]。

7.2虫害
西瓜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蝼蛄。

可用2%阿维菌素6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蚜虫、红蜘蛛,每隔7d 喷1次,该药剂是高效、低毒生物杀虫剂;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拌土施入瓜沟内防治地老虎、蝼蛄。

8参考文献
[1]冉清华.日光温室西瓜嫁接育苗技术[J].吉林蔬菜,2011(3):1-2.
[2]吴海英.西瓜大棚育苗移栽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4): 105-106.
[3]黄为民,钟永清,朱海涛.赣南反季节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
学报,2006,18(2):74-77.
[4]王俊文.西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 88,94.
[5]唐海龙,刘娟,胡会英.早春西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139,144.
较短的早熟品种,留4~5穗果后摘心,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留6~7穗果摘心。

5.2保花疏果
落花落果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温湿度不适、肥水管理不当、栽植过密等。

因此,大棚栽培番茄时,要注意采取措施以保花保果,可选用30~40mg/kg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

为保证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7-8]。

6病虫害防治
6.1虫害
番茄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可用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0%蚜克星(浙江农科院研制)8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喷防。

6.2病害
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及病毒病等。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主要采取加强大棚内的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温度等措施预防,在发病初期用50%速克宁1000倍液,或40%菌核净2000倍液喷防。

早、晚疫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800倍液喷防,每隔7~8天喷1次,连喷2~3d[9-10]。

7收获
收获需及时,采摘应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催熟,以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选用70%乙烯利250~350倍液作为催熟剂。

8参考文献
[1]张朝坤,罗燕华,张连水.嫁接栽培对樱桃番茄抗青枯病和产量的影
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68-69.
[2]郝淑荣,周宇.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2):21.
[3]王汝莲.番茄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4):75,111.
[4]徐艳玲.河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1(24):244.
[5]胡明月,张华娟.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J].河南农业,2012(1):36.
[6]葛梦婷,段新华,王军,等.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 2011(10):31-32.
[7]孟有来.临夏县日光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1 (11):53-55.
[8]吴松梅,刘太文.棚室番茄早熟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 (11):127,144.
[9]李克仙.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
(9):65.
[10]王艳平.冬暖型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6): 22-24.
132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