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友谊期中)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 道尔顿
B . 普利斯特里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伽德罗
2.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月考)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乙醇天然气浓硫酸氢氧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所以通过化学手段可以识别、改造和创造分子
B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
C . 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来源的现代新型化学工业
D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用焓变(△H)来表示,△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4. (2分) (2017高一上·杭州期中) 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振荡,观察如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依次是什么.()
A . AgNO3溶液、NaOH溶液、水
B . NaOH溶液、AgNO3溶液、水
C . 水、AgNO3溶液、NaOH溶液
D . AgNO3溶液、水、NaOH溶液
5. (2分) (2016高一上·江西期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B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 冰水混合物是电解质
D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6. (2分) (2018高三下·姜堰开学考)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 . 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C . 1 L 1 mol·L-1的CuCl2 溶液中含有Cu2+的数目为NA
D .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7. (2分) (2016高二下·望都月考)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22.4L SO2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 .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5NA
C . 1L 1mol/L CaCl2溶液中所含的Cl﹣离子数为2NA
D . 56 g Fe与任何物质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8. (2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用20g氢氧化钠固体配成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体积是()
A . 1000 mL
B . 500 mL
C . 100 mL
D . 50 mL
9. (2分) (2016高三上·泉州期中) 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A . 等物质的量的H2O与D2O含有的中子数
B . 等质量的SO2和SO3中含有氧原子数
C .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 .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10. (2分)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B . 向Fe(OH)3胶体中滴加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 .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透过
D . 胶粒的表面积较大,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11. (2分) (2017高一上·仙桃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完全一致的是()
C将新制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
D将用砂子打磨过的铝箔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熔化并滴落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 . 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13. (2分) (2016高三上·西城期末) 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甲醛可作食品防腐剂
B . 氢氧化铝可作抗酸药
C . 氯化钠可作食品调味剂
D . 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14. (2分) (2015高二下·武汉期中) 氰气的化学式微(CN)2 ,结构式微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分子中四个原子共直线,且C为SP杂化
B . 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
C . 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
D . 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5. (2分) (2020高一上·常德期末)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分成两等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amolH2SO4、bmolAgNO3。

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A . mol/L
B . mol/L
C . mol/L
D . mol/L
16.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能一步实现图中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X Y Z W
A Al Al2O3NaAlO2Al(OH)3
B Fe3O4Fe FeCl2FeCl3
C H2SO4SO2S SO3
D N2NH3NO NO2
A . A
B . B
C . C
D . D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17. (8分) (2018高一下·上饶期末)
(1) 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_______。

(3) 19 gACl2中含有0.4 mol 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18. (6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开学考) 开学前某同学去实验室打扫卫生发现,放假前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几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展开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猜想:该溶液没有变质;小雷同学猜想:该溶液已变质
【表达与交流】小雷同学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验证】小松同学为了验正自己的猜想,取一定量试剂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于是认为自己的猪想正确。

请对小松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________。

小雷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试剂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证实了溶液己经变质的猜想,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验证与结论】小林同学和小文同学对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了进一步探究,两位同学为了节约药品,将小松同学实验后的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于两只试管中,小林同学向其中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发现溶液仍为红色,小林同学得出了该瓶溶液为部分变质的结论。

请对小林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________。

【反思与结论】小文同学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一种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且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准确证实了该瓶溶液已全部变质。

请写出一种符合小文同学所加溶液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在检验溶液中组成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19. (6分) (2018高一上·宿州期中) 某次实验需用480mL、0.5mol/L 的稀硫酸,某同学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量简、玻璃棒,还需要________;
(2)计算: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3)配制过程:
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至室温
③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已经检漏的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中
④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 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向容量流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 时,然后定容
⑥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⑦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待用。

上述步骤中一定用到胶头滴管的有________(填序号);
若步骤⑤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如何处置: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写下列各种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
②用量简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面________。

20. (8分) (2016高二上·宁德期中) 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反应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
该反应在干燥条件下仅生成氨基甲酸铵,若有水存在则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1)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生成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在相应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恒压滴液漏斗中装入浓氨水.步骤3:滴加浓氨水并搅拌,调节反应速率,在反应器中得到产品…
①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②对比碳酸盐和酸反应制CO2,该实验利用干冰升华产生CO2气体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③以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
④反应后期CO2气流量下降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____.
(4)该实验装置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17-1、
17-2、
17-3、
18-1、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