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为什么有些年青人不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而且老气横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这其中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有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的因素。
B . 一片高桂树枝的黄叶,一枚随风飘飞的羽毛,都会让他的内心有所触动。
令他苦恼不已的是,他没有能力将这些感觉诉诸文字。
C . 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还是必须依靠制度。
要使领导干部的行为时时处在监督之下,动辄得咎,从而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D . 日本的“购岛”闹剧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包含在内,有理有据,无可厚非。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多年来,厦航在两岸直航中的优质服务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全程闽南语服务、闽台特色机上餐食、铁观音、乌龙茶饮充分赢得了广大台胞的肯定。
B . 新城的规划设计有水上舞台、人造沙滩、红树林、观光塔等景观亮点,欲将其建成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适宜人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型。
C . 当晚,当地网络论坛炸开了锅,许多目击者在网上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形,说法不一。
不明飞行物由于出现时间较短,目前未发现有市民拍下照片。
D . 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
小说《西游记》正是因为这样的主题,才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
3. (2分) (2017高二上·合肥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 . 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 .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 . 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
4. (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丁西林: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
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
他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初试戏剧之笔,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显出“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
1914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兼任理预科主任。
后多次被选为物理系主任,他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一时之盛。
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
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
他在北京大学任教近十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长。
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
他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至抗战前,已建立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任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中研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
归国后业余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
作于1923年的处女作《一只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和当时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剧”不同的是,没有常见的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容的敌我,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主题,让人物在一连串的反话与谎话中表现自己,使剧情变得轻松活泼。
丁西林对人物的态度也较温和,他用一种既嘲弄但又不乏爱护的态度描写每一个人,表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品格。
作为常年从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
而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
物理学对研究者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丁西林在从事戏剧创作时形成了优越的“喜剧审美定势”。
正是这种发现与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从“找房子”“偷烟”“赔花瓶钱”这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近乎无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剧的因子,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
作为以严密逻辑推理为
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学家,他对逻辑关系的掌握是熟练的,而当作为一位戏剧作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与破坏着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从而使偶然性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
丁西林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
喜剧的笑也不同于闹剧的哄堂、捧腹,而是“会心的微笑”。
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夸张,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
他的独幕喜剧大都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也没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种子”,形成核心情节。
在剧情展开上,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
他很重视喜剧的结尾艺术,每每在全剧矛盾冲突已经结束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笔,进一步强化喜剧效果。
他的语言,幽默俏皮,挥洒自如,毫无斧凿痕迹。
建国后,丁西林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多种职务。
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对于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仍做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创作出多部话剧、舞剧、新编戏曲等。
他的独幕喜剧久演不衰,北京人艺多次把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搬上舞台。
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
他在独幕剧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为中国现代话剧史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相关链接:①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剧,而他却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②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丁西林通常面对的是抽象宏观的物质世界、超越人类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因而培养了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不仅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而且怀纳的悲悯远大于愤激。
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发现可笑,让可笑变得更可笑。
(郑以然《行走在物理与戏剧之间》)(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丁西林是物理学家又是剧作家,他的喜剧成就高于物理成就;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独幕剧的成就高于多幕剧。
B . 丁西林善于捕捉喜剧因子,自由驾驭生活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使一些偶然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化解,使喜剧效果独特。
C . 任职北京大学时,他倡导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风,首倡用中文编写教义,白手起家,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D . 丁西林在归国后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一只马蜂》《压迫》等独幕剧久演不衰。
E . 丁西林认为喜剧的笑应该是“会心的微笑”,他的戏剧虽无大的矛盾,但能把握喜剧性的“种子”,形成
核心情节,突出喜剧性。
(2)为什么说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3)丁西林在戏剧创作上有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5. (1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
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
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
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
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
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
”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
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
“哟,每公斤十元。
”屋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
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
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
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
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
”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
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
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
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
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
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
门外,站了一帮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B .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C .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D .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2)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3)“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6. (18分)(2016·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刺猬型的狐狸
刘子凌
李健吾,常被看作狐狸。
他是著名的文坛多面手作者,在戏剧、小说、散文创作、文学批评、翻译和法国文学研究等领域都卓有建树,自成一格。
李健吾的文学生活是从戏剧开始的。
他当时在北京寓居的解梁会馆,地近新开业的娱乐场所“新世界”。
十余岁的少年,深深地迷恋上了这里的文明戏。
由文明戏的“摆渡”,他又跨进话剧﹣﹣“一个真的,一个切近真实的人生”,又能满足他的“模仿本能”的“更好的东西”。
父亲已经去世,没有人拿“封建帽子”限制他,他投入了
爱美剧运动,成为北京舞台上的女角专家。
李健吾多年以后慨叹:“它让我晓得人世有一种东西,可以叫一个小孩子在舞台上表现自己。
”
演而优则作。
1922年底,他与北师大附中同学蹇先艾等人一起,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曦社”。
在“曦社”主办的期刊《爝火》上,李健吾发表了他最早的剧本《出门之前》和《私生子》。
两个剧本,故事情节都不复杂,但李健吾一出手就显示了他善于展示人物微妙心理活动的文学才能。
与剧本写作平行,李健吾也进行了小说写作的尝试。
由于徐志摩和王统照等前贤的赏识,他的“小把戏”陆续不断地出现在《晨报副刊》和《文学旬刊》等刊物上,也在文坛激起了不错的反响:《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赢取了朱自清的赞叹,《终条山的传说》则得到了鲁迅热诚的品题。
与鲁迅相比,朱自清由于师生之谊,似乎更了解这位高徒。
表面上看,李健吾的小说取材很广,主人公既有抑郁伤感的青年学生,也不乏丧子少妇、亡命之徒、估衣摊主、丘八大爷……这样的底层人物。
他熟悉青年学生的生活,这不令人意外。
但他的才华更在于,无论是采取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事的形式,他总能将底层人物的声口和举止加以惟妙惟肖的描述。
虽然也许若干隔膜难以逾越。
李健吾写小说跟写剧本,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经典的现实主义戏剧中,作者不能进行过多的主观介入。
相反,作者只有充分尊重角色的内面生活与主体性,把言行的权力充分下放给他们,才能使他们令人信服地活起来。
若想进入角色内部,只能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这正是李健吾所说的“模仿”。
这一点,提醒我们去仔细玩味他笔下的福楼拜:“在福氏的性格上,好些特别的地方,反而成为一种习而不觉的矛盾。
在这赤子的热怀里,是全部情绪的汹涌,一下子奔流过去,或者一下子奔流回来,是整个生命的期许,全部灵魂的撼动。
一切形成凿枘的参差。
他赋有外形的美丽,同时具有永生的疾病;他生有魁梧的身体,同时里面布满了柔脆的神经。
他从来一心相与;唯其一心相与,他容易受伤,也容易兴奋。
他可以因为一粒微屑,怨天谩地;或者一声呼喊,欢天喜地。
他在爱憎上,分不清大小轻重,甚至于轻重倒置;或者一言不发,或者滔滔不绝,是即是,非即非,绝无所谓的唯唯诺诺。
”这位神经质的法国文豪,难道没有那个歌哭无端的北京少年的影子吗?
在李健吾的散文集《希伯先生》中遍布这样的人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学同学牛小山,竟然做了抗日的英烈(《匹夫》);父亲信赖的风趣的老好人希伯先生,一个儿子被日本兵打死,他“被迫做了几天维持会的新贵,设法逃到外县”(《希伯先生》);父亲的另一位悲歌慷慨的小伙伴史某,却令人扼腕地死于仇人之手,壮志未酬(《史某》)……他的无常之叹也是从自己指向他人的:“我宝贝我过去的生命,希伯先生是它一个寂寞的角落。
他属于我的生命,他的悲哀正是我的悲哀。
有谁说我不就是希伯先生呢?有谁说不是呢?”
李健吾,也常被看作刺猬。
他说:“我挣扎于富有意义的人生的极境,我接受唯有艺术可以完成精神的胜利。
我用艺术和人生的参差,苦自揉搓我渺微的心灵。
作品应该建在一个深广的人性上面,富有地方色彩,然而传达人
类普遍的情绪。
”
【相关链接】①希伯先生一方面,身上有着明显的儒学印记,所持的处世哲学就是最明白的注脚;另一方面,他对现实也表示不满,对人生也抱有希望,但他是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自己只不过是“发两句无谓的牢骚”而已。
这恰恰反映出国民的劣根性。
(李健吾《希伯先生》)
②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论托尔斯泰时,借用古希腊诗人“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的说法,称“刺猬”型倾向于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以其原理来诠释他的世界;“狐狸”型则往往追逐许多目标,捕捉各种不同的经验,而不是依靠原则来理解生活。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李健吾的父亲去世后,他就开始了戏剧生活,由文明戏到话剧,使他能够在舞台上表现自己。
B . 演戏成功后,李健吾就开始戏剧创作,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同时他也进行小说写作的尝试,得到名家的好评。
C . 李健吾写小说和剧本所用的“模仿”法,是运用联想、想象,根据情势,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内心。
D . 李健吾分析福楼拜具有矛盾的性格,并且认为造成福楼拜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对一件小事悲喜无常。
E . 李健吾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具有国民劣根性的希伯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他对现实不满,却不想自己去改变它。
(2)
李健吾在戏剧、小说方面“都卓有建树,自成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
(3)
文本介绍李健吾笔下的福楼拜和《希伯先生》中的人物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为什么说李健吾是一只“刺猬型的狐狸”?请简要分析,并从“刺猬型的狐狸”的角度,在苏轼、鲁迅这两位文学家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7.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
B . 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
C .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D . 召君问其制问:询问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 . 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 . 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 . 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
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4)
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8高三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①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② ,万里逐沙蓬。
候月③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④ ,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⑤。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①黄图,帝都。
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
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④积石,山名。
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
⑤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深长。
B . “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
C . “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试题“边庭落日”。
D . 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
(2)全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默写
①她静默的远了,远了,________ ,走尽这雨巷。
(《雨巷》)
②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 , 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③________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④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 ,________”一句,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⑤《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⑥真的猛士,________ , 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示例: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①《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②《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