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0分)[ID:11638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2.(0分)[ID:116379]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
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3.(0分)[ID:11636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
4.(0分)[ID:116362]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5.(0分)[ID:11633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6.(0分)[ID:116333]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
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
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7.(0分)[ID:11633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A.1∶2B.2∶1C.9∶8D.8∶9
8.(0分)[ID:11632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4:9B.3:4C.3:1D.1:3
9.(0分)[ID:116302]甲、乙、丙三个运动物体,甲运动速度为72km/h,乙运动速度为
18m/s,丙物体在1min内通过900m, 比较可知()
A.甲运动最快B.乙运动最快C.丙运动最快D.三个物体一样快10.(0分)[ID:11629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1.(0分)[ID:116481]小华同学暑假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乘坐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经过某一长直隧道。
已知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350s,列车全长为200m,求隧道长为____m。
12.(0分)[ID:116459]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s。
13.(0分)[ID:116451]如图①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如图②所示,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s。
14.(0分)[ID:116433]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国庆期间小亮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北行驶,小亮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
12s,以小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_m。
15.(0分)[ID:11643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
则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为___________;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6.(0分)[ID:116423]单位换算:
15m/s﹦____km/h 36km/h﹦_____m/s 340m﹦____μm
17.(0分)[ID:116422]在庆祝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国庆庆典中,空中梯队表演了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高超特技,如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的,以地面观众
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的。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8.(0分)[ID:11639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
19.(0分)[ID:116568]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和B 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固定不动的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装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第一次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B盒计时器显示时间为0.1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红外线速度和光速一样,所以红外线从A盒到B盒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问:
(1)第一次测量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第一次发出信号后10秒,进行第二次测量,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B盒计时器此次显示时间为0.2s,则小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0.(0分)[ID:116553]张先生驾车从开封到郑州旅游,他行驶了1h到达郑州,行驶的距离为72km。
求: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张先生以(1)中的速度匀速驾车前行中,突然发现前方60m处有障碍物。
他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1.(0分)[ID:116547]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了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1.2秒后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汽笛声。
(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人与火车的距离;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
22.(0分)[ID:116543]厦门高速公路实现“区间测速”全覆盖。
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
行驶的平均速度。
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A、B相距
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求:
(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2)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用时多少s?
23.(0分)[ID:116518]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速度通过一长18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多长时间?
24.(0分)[ID:116498]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了3次,每次停留20min,最终用了5h到达乙地。
汽车在运动途中经过一个隧道,司机在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鸣喇叭,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山崖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 h?合多少m?
(2)汽车鸣喇叭时离隧道口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D
6.A
7.C
9.A
10.A
二、填空题
11.7200【详解】由题意可知列车的速度v=72km/h=20m/s在隧道的时间为t=350s列车的长度s车=200m由速度公式可知则隧道的长度为
12.5【详解】由图示知停表分针所指位置已超过5min至6min的中间刻度那么秒针读数应是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375s
13.42043【详解】1由图①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木块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42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420cm3图②中停表小盘的
14.南600【详解】1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以小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南行驶2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v=300km/h−120km/h =180km/h=50m/
15.7200m16m/s【详解】1由得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为2由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行驶的路程是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行驶的路程是总的时间为t
16.1034×108【详解】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7.静止的运动的【详解】1空中梯队表演了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高超特技时战斗机和加油机同步前进以加油机为参照战斗机是静止的2以地面观众为参照物战斗机离观众越来越远故战斗机是运动的
18.63【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对齐右侧与36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63cm
三、解答题
19.
20.
21.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有测量就一定存在误差,故A错误;
B.误差难免,但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仍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B
【详解】
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可以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故选B。
3.B
解析:B
【详解】
A.由s~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s
v
t 可
知,它们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乙的图象在甲的上面,50s后甲在乙上面,可知0~50s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0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由A已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即乙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一直保持4m/s,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 .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天舟一号”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 符合题意;
D .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被研究物体作为参照物,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D
解析:D
本题需掌握:怎样正确的记录测量结果,以及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
【详解】
A .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记录数据和单位,只写数字毫无意义,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单位越小,数值越大,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所用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不是位数越多越准确。
位数越多是精确度高,但测量结果不一定准确,故D 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D 。
6.A
解析:A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b 车出发5s 后a 车才出发,故A 说法正确;
B .由图甲可知,10s 时b 车的速度为
b v =
20m 15m 10s
=0.5m/s a 车的速度为 a v =20m 5s
=4m/s 故B 说法错误;
C .由图甲可知,b 车的出发地在a 车前15m 处,b 车比a 车早出发5s ,故C 说法错误;
D .由B 解析可知,图乙中的图线不是b 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故选A 。
7.C
解析:C
由速度公式可得
339===428
s v t s t s v s t t =⨯甲
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
故选C 。
8.D
解析:D
【详解】 根据s t v
=可知,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 231321
s s t t v v =
==甲乙甲乙甲乙:::: 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
故选D 。
9.A
解析:A
【详解】
甲的速度为
72km/h v =甲
乙的速度为
18m/s=18 3.6km/h=64.8km/h v =⨯乙
丙的速度为
900m 15m/s 15 3.6km/h 54km/h 60s
v =
==⨯=丙 比较甲乙丙大小,可得 v v v >>甲乙丙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0.A
解析:A
【详解】
AB .由图可知,0~3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 ,3~5s 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 ,乙的平均速度
v 乙=
15m =3m/s 5s
s t =乙 故A 正确,B 错误;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
v甲=
15m
=
5s
s
t
甲
甲
=3m/s
4s时,甲运动的距离
s甲1=v甲t1=3m/s×4s=12m
4s时,乙运动的距离
s乙=15m
4s时,乙在甲前方
Δs=s乙-s甲1=15m-12m=3m
故C错误;
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7200【详解】由题意可知列车的速度v=72km/h=20m/s在隧道的时间为t=350s列车的长度s车=200m由速度公式可知则隧道的长度为
解析:7200
【详解】
由题意可知列车的速度v=72km/h=20m/s,在隧道的时间为t=350s,列车的长度s车=200m,
由速度公式可知
s s
v
t
-
=隧车,则隧道的长度为
=20m/s350s+200m=7200m
s vt s
=+⨯
隧车12.5【详解】由图示知停表分针所指位置已超过5min至6min的中间刻度那么秒针读数应是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
3375s
解析:5
【详解】
由图示知,停表分针所指位置已超过5min至6min的中间刻度,那么秒针读数应是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37.5s。
13.42043【详解】1由图①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木块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420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420cm3图②中停表小盘的
解析:4.20 43
【详解】
[1]由图①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木块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4.2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4.20cm。
[3]图②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略偏过0.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43s,因此秒表读数为43s
14.南600【详解】1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以小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南行驶2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v =300km/h−120km/h =180km/h=50m/
解析:南 600
【详解】
[1]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以小亮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南行驶。
[2]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
v =300km/h−120km/h =180km/h=50m/s 根据s v t
= 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s =vt =50m/s×12s=600m
15.7200m16m/s 【详解】1由得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6min 的路程为2由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 的速度行驶4min 行驶的路程是汽车在整
个测试过程中行驶的路程是总的时间为t
解析:7200m 16m/s
【详解】
[1]由s v t
=得,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6min 的路程为 20m/s 660s 7200m s vt ===⨯⨯
[2]由s v t
=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 的速度行驶4min 行驶的路程是 0000m/s 4601s 2400m s v t ==⨯⨯=
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行驶的路程是
02400m 7200m 9600m s s s =+=+=全
总的时间为
t 全=6min+4min=10min=600s
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9600m 16m/s 600s
s t v ===全全全16.1034×108【详解】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解析:10 3.4×108
【详解】
[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m =3.6km h
15m s =15 3.6km h =54km h ⨯
[2] 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1km h =m s 3.6
136km h =36m s =10m s 3.6
⨯
[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61m=10μm 68340m=34010μm=3.410μm ⨯⨯17.静止的运动的【详解】1空中梯队表演了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高超特技时战斗机和加油机同步前进以加油机为参照战斗机是静止的2以地面观众为参照物战斗机离观众越来越远故战斗机是运动的 解析:静止的 运动的
【详解】
[1]空中梯队表演了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高超特技时,战斗机和加油机同步前进,以加油机为参照,战斗机是静止的。
[2]以地面观众为参照物,战斗机离观众越来越远,故战斗机是运动的。
18.63【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零刻度对齐右侧与363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63cm
解析:63
【详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零刻度对齐,右侧与3.63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3.63cm 。
三、解答题
19.
(1)34m ;(2) 3.4m/s
【详解】
(1) 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
11340m/s 0.1s 34m s v t ==⨯=声
(2)第二次测量时两个小车间的距离为
22340m/s 0.2s 68m s v t ==⨯=声
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21-68m -34m 34m s s s ===
小车速度为
34m 3.4m/s 10s
s v t === 答:(1)第一次测量时,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34m 。
(2)小车运动的速度为3.4m/s 。
20.
(1) 72km /h ;(2)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详细见解答。
【详解】
解:(1)由s v t =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72km 72km /h 1h
s v t === (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72km /h 20m /s =
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0m /s 0.75s 15m s vt ==⨯=
直到停下,汽车行驶的路程 '15m 30m 45m s s s =+=+=滑总
因为
45m 60m <
所以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72km /h ;
(2)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
21.
(1)340m ;(2)544m
【详解】
(1)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所下所示:
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声音的传播用时1s ,则人与火车的距离为
11340m/s 1s 340m s vt ==⨯=
(2)声音从鸣笛处到山再到人传播用时为
21s+1.2s 2.2s t ==
设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s ,则
122s s vt =+
即
12340m 340m/s 2.2s 544m 22
s vt s ++⨯===
答:(1)人与火车的距离为340m ;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544m 。
22.
(1)没有超速,计算见解析;(2)450s
【详解】
解:(1)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
t 1=10∶41-10∶31=10min=
16
h 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 1115km 1h 6
s v t =
==90km/h 因为 90km/h <120km/h
所以没有超速。
(2)通过AB 路段时间最短用时
2215km 120km/h
s t v ===0.125h=450s 答:(1)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不会被判超速;
(2)若要确保通过AB 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焦耳判超速,则通过AB 路段时间最短用时450s 。
23.
200s ,160s
火车通过隧道时通过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已知火车的速度和火车通过的路程,可以用公式v =st 解出通过隧道的时间;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路程为隧道的长度减去车长,再用公式v =st 解出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详解】
火车过隧道的路程
s =s 隧道+s 车=1800m+200m =2000m
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12000m =200s 10m/s
s t v =
=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路程 s ′=s 隧道﹣s 车=1800m ﹣200m =1600m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21600m =160s 10m/s
s t v '== 答: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00s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为160s 。
24. (1)72km h ,20m s ;(2)360m
【详解】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360km 572km h 72m s 20m s 5h 18
s v t ====⨯= (2)汽车鸣笛后运动的距离为
1s vt =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21s v t =
由题意知,汽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12120m s 2s 340m s 2s 360m 222
s s vt v t s ++⨯+⨯'==== 答:(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72km h ,合20m s ;
(2)汽车鸣喇叭时离隧道口3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