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杰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
”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 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 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
【解析】解题围绕雅典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答案应与现代民主的选举制相对应,同时体现平等原则,据此可知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故项正确;、项都不是选举制,是民主监督机制,排除;项仅仅是召开会议,现代民主政治也同样有这种形式,故不是区别,排除。
. “(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
”下列选项最能诠释这一观点的是
. 一位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控告官员盗取神庙财产
. 五百入议事会声讨并剥夺战神山贵族议事会的权力
. 雅典连续三年通过陶片放逐法流放僭主的支持者
. 雅典进行了抽签选取执政官的选举方式改革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项体现不出“政治冲突”,故错误;项体现不出“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故错误;项体现不出“政策分歧”,故错误;项陶片放逐法流放流放僭主的支持者,这体现了普通公民解决政治冲突的信息,故正确。
. 苏格拉底一生中,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主要表明苏格拉底
. 是代表平民阶层的哲人. 具有与智者相似的诉求
. 关注民众思想道德教育. 重视理性和知识的传承
【答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问题(如虔诚、民主、美德、勇气、真理等),这种做法是为了说法人民不要专注于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该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知识,项正确;苏格拉底是公民,排除;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具体主张不相同,排除;关注民众思想道德教育是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和知识的体现之一,排除。
所以选
.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
这说明
. 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 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答案】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皇帝的决定有法律效力的原因是“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来看,是因为皇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使得决定有法律效力。
故答案为项。
材料反映的是“君权民授”,排除项;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贵族意志”的法律效力,排除项。
.在罗马共和国公民看来:个人德行、家庭的利益必须与国家的荣誉取得一致……人生成功的标志是“职务、声望、美德、荣誉和与生俱有的天才”;如果个人的行为没能导致公共的成就,那么这种行为就只是恶行而不是善行。
由此可见
. 罗马人的思想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 罗马人将政治行为与道德紧密结合
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罗马的政治思想
. 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罗马公民的特点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材料中“个人的德行……没能导致公共的成就……不是善
行”说明罗马人重视将个人的德行与公共事业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道德与政治行为的关系,故项正确。
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至上的观念,不是人文主义,故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本题材料强调公民利益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基础,从而激发公民的集体意识,促进了罗马共和国的不断发展。
至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
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 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
. 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
. 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
. 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带来的是世界各地连为一体,文明交往的空间范围扩大,所以项正确。
这与东西方贸易壁垒关系不大,所以项错误。
世界中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基督教文化的成功,因此项错误。
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项错误。
世纪前后,葡萄牙海外殖民者斥资购买大量土地,他们认为,“在危机时刻,一颗橄榄树和一寸土地都是最后的藏身之所”。
下列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认识是
. 农业是葡萄牙的经济支柱
. 农业利润远远大于海外贸易
. 阻碍葡萄牙新经济因素发展
. 殖民者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
【答案】
【解析】
,不详解】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材料表明葡萄牙殖民者把获取土地作为主要目标利于资本原始积累,这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项正确。
葡萄牙的经济支柱是商品经济故项错误; 材料说明的是葡萄
牙殖民者对土地的青睐, 没有提及农业与海外贸易所获利润的比较,故项错误; 葡萄牙殖民者具有较强的开
拓意识,故项错误。
. 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
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
这说明了
. 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
. 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 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
【答案】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代表,文艺复兴推崇
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禁欲主义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追求人性解放,故正确。
. 英国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第三幕第二场台词:“我们这次(审判)要尽力避免暴虑,
因为我们己经按照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有罪无罪,总可以见个分晓。
……同一的太阳照若
他的宫殿,也不曾避了我们的草屋。
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这些台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
. 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
. 限制王权成为大众意识
. 法治己经取代了人治
. 呼吁司法应公正平等
【答案】
【解析】根据“我们已经按照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日光是一视同仁的”体现出要求司法应公正平等,
故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排除;材料与“限制王权”无关,排除;材料无法体
现“法治已经取代了人治”,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容易错选,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议会战胜王权,法治取代了人治,时间不符合题意。
.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上帝上帝
.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
.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
.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
.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答案】
【解析】
通过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信徒与上帝之间由原来的教皇、教会变为圣经。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宗教改革带来的变化。
那么由此可以看出选项是错误的,这种变化是改革的结果, 不是原因。
从图中正好可以看出教徒灵魂自救的途径由原来的教会变为圣经,因此项正确。
信徒的地位在此并未发生变化,所以项错误。
也不能看出新教主张世俗生活,只能看出“因信称义”。
点睛: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只要信仰上帝就可得救的概念,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理论。
灵魂得救不再需要教会或者教皇,只要有信仰就可以。
所以项正确。
.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
洛克的观点反映了
.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
.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
.欧洲人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护
.欧洲人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答案】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是对印第安人所有权的一种认识,而不是关注资本主义国家,故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