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e2ceb8f8c75fbfc67db250.png)
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德宁潘骊婷洪韬来源:《老区建设》2015年第18期[提要]通过对赣南脐橙主产区种植户的问卷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行为受到自身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对合作社了解程度、政府的支持力度、市场的发育程度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赣南脐橙[作者简介]张德宁(1993—),男,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潘骊婷(1994—),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洪韬(1994—),男,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学。
(江西南昌 330013)一、引言近年来,中央政府就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调整,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空间。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改善农民的交易地位,降低家庭农户生产经营成本,引导农户成员实现增长增收,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我国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增产致富的必由之路。
但据国家农业部门在2013年8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2.8万家,实有成员达654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2%,与农业部提出在十二五末要实现实有入社农户成员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45%以上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另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2007)研究指出法国与荷兰90%的农户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丹麦98%的农民都是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日本、韩国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达90%以上,巴西、智利也有80%左右的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
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覆盖面小,发育程度不足的问题。
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的,合作社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农民对它的需求日益增长,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建立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怎样依法完善政策制度,有效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的内部障碍分析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的内部障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266a2eccbff121dd36838e.png)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68~170A cm A gr i eul t ur ae J i angxi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的内部障碍分析郭怀亮,魏鑫(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陕西渭南714000)摘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富裕,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条有效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运营成本、民主管理、利益分配等内部机制缺失障碍及其产生原因.以期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制定不断完善自己和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的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障碍;优惠政策中图分类号:F32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12-0168一0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障碍,相应地提出了加强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的政策建议。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因与组织形式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特别是第二轮延包体制的完善.为农民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注入了新的动力,农民为在市场上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扩大生产或经营规模,规模扩大的途径无非是农民内部通过扩大土地经营面积而扩大经营规模,或是农户之间通过交易联合扩大经营规模,个体小生产希望组合后去面对大市场。
总之,农户的需求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因素。
分散而众多的农户为了获得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只有通过自愿地建立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来实现这一目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单个农民相互联结成为有力的群体,其最大的优势是大批量的购销,有利于农民形成规模种植与批量加工,形成适度规模,解决了小而分散的制度缺陷,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独农户“办”不了的事情,改变了单个农户进入市场时只是市场条件接受者的弱势地位,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是实现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有效对接的最佳途径。
江西省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7ed1b4fd0a79563c1e72c9.png)
江西省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江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制约江西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323.8 doi:lO.3969/j.issn.1672-3309(s).2010.10.01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突出表现为大部分农产品总量过剩。
价格低迷,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艰难的“爬坡”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最大难点。
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
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收入增长加快但总量依旧较低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够.江西省经济和周边省份相比,发展相对滞后。
农民收入也明显偏低。
虽然近几年.江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发展工业经济,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且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收入总量依旧较低。
具体数据参见表1: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江西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到2007年年均增长13.22%,增长幅度分别为12.28%、10.57%和16.91%,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由于农业政策的转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不断加快。
但是总量依旧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次落后16.41、40.38、118.12、149.62、126.04、127.51、95.66(元)。
与周边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相比,则差距更大。
2007年差距分别为420.45、1579.34、1422.38(元)。
差距较大。
(二)收入结构中外出打工收入比例增长明显江西省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壮劳动力在外打工,2000年江西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74447元,到2007年达到1660.98元,7年增加了916.51元,增幅明显快于其他纯收入的增幅。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7594f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4.png)
2017年10期总第847期受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社优惠政策的吸引,近年来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加,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效、增收,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部门扶持及多领域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中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入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1.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型农民组织,即将部分农户组织在一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来顺利完成生产经营活动,改善经济收益的状况,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和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成员拥有经营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利。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公司和企业,其侧重于经营活动,收益主要受交易量影响,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交易性服务平台,能够帮助社员开展一定形式的交易活动,而且所得大部分收益也都分配给社员。
2.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1)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部分合作社实行统一计划生产、资料选购、技术标准,品牌和标识、加工和销售,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联合生产,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订单或合同生产,形成生产、技术、市场、规模、效益一体化。
(2)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坚持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主动寻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把农业先进技术首先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推广和应用。
(3)增加了农民收入。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某专业合作社,他们都统一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大幅度的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素质水平不高,有些还停留在封建的思想观念上,固执守旧,抗拒接受新事物。
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5ff66a0b1c59eef8c7b47e.png)
3 4
江西省农 民专业合 作社 发展 面临的 问题 及对 策
理农村事务职能上的不足 。
二 、 西省 农 民 专业 合 作 社 发 展 面 临 的 突 出 问题 江
泽 县 在 工 商 部 门 注 册 登 记 的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共 4 3家 ,入 社
成员 14 人 , 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2 31 仅 %。
用 :一是承担企业和农户之间 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有效降
低 农 户 的 生产 成 本 和 交 易 成 本 ;二 是 构 建 了新 金 融 载 体 ,拓 展 了发 展 空 间 ;三 是促 进 了江 西 农 业 规 模 化 、市 场 化 和 生产 标 准 化 发 展 ,提 高 了 农 产 品市 场 竞 争 力 和农 民社 员 收 入 ;四 是 为江 西 省 的农 产 品开 拓 了 国 内 国际市 场 ,有 利 于 树 立农 产 品 品牌 、提升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水 平 ;五 是 成 为 政 府 贯 彻政 策 意 图 的有 效 载 体 ,能 有 效 降低 政策 的监 督 成 本 ,弥 补 政府 管
本 文是 江 西省 教 育厅 人 文社 科 课 题 ” 业 中介 组 织 的 宏观 管理 体 制 研 究 一 一 于制 度 经 济 学 的视 角”的 成果 之 农 基
一
、
江 西 省 农 民 专业 合 作 社 发 展 概 况
37 6 5元 。0 9年 1至 3月 , 省 新 增 农 民专 业合 作 社 6 7家 , 20 全 5 到 3月 底 ,全 省 拥 有 农 民专 业 合 作社 5 8 0 3家 , 出资 总 额 达 7 . 元 , 员 总 数 5 6 7 , 员 农 户 收 入 比非 社员 农 户 04亿 成 34 户 社 收入 高 2 % 以上 。 止 2 0 0 截 0 9年 6月 底 , 省 农 民专 业 合作 社 全 达 65 3 6家 ,其 中新 增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19 7 6家 ,出资 总 额达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585e0e009581b6bd9eb98.png)
2 O世纪 7 O年代末 以来 ,我 国农村 改革获得 了极 大的 成功,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创造 了良好 的条 件。但 目前农业和农村 的发 展又 出现 了新 的形 势和 问题,
集 中体现为市场 主体发育不足 、农 民收入增长缺 乏 后劲、
农 民互助性的集体行动组织发展滞后 、农村公共服务不足 等。怎样使分散 的小农 户获得 市场信 息,怎样使他们在 生 产经营 中实现 与市场的对接,怎样使农 民在面对 大市场和 大资本 时有足够 的信息和谈判地位而不 受到伤害 ,怎样建 立运 营成本低 而有效率的组织机制,为农 民提供 多方位 的 服务,这 已成 为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 的问题 。培育和发展 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解决这 些问题提供 了一个 有效 的途
一
3 一
维普资讯
户之 间 的 利 益 关 系 , 降低 龙 头 企 业 与广 大 农 户 的 交 易 成 本 ,从 而实现 公 司企 业 与农 户 利 益 的 “ 赢 ” 实 现 农 业 双 ,
产 业化 ,促 进 农 业 经济 稳定 而持 续地 增长 。
第 15号 ( 2 6 4 总 6 0号 )
我 国农 民合作 经济组织发 展
的影响 因素分析
内容摘 要 :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 泛 受到 农 民欢
迎 的 一 种 组 织 形 式 ,通 过 不 断探 索和 发 展 , 目前 已经
具备 了一定 的实践基础 。 目前是发 展农 民合作 经济组 织的重要机 遇期 。农 民合 作经济组织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市场过程 中也很难与之相抗衡 ,也很难获取 准确 的市场信
息 以及 获 取或 分 享二 三产 业 的增值 利 润 。而合 作 经 济 组 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99ff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1.png)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多重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其治理结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权利不明确、决策效率低下、内部监督机制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和稳定。
深入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深入解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优化合作社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深入了解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福祉提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该结构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加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综述
![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d89583bb90d6c85ec3ac6a7.png)
型 。一类是专业协会, 也称为“ 专业技术协会 ”属 于农村改革开 , 放 以来最 早 出现 的 、 在 农 民 自愿 基 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 专 业服 务 组 织: 二类专业合作 社, 是在 一类基本上按照传统的合作制原则来
因 绻 遘
型 。 它是 从 事 专 业 生 产 的农 民在 技 术 服 务 、 产 、 工 、 运 、 生 加 储 销
的组织化程度 , 推进农 业产 业化经营方面发挥 了较 大的作 用。 本 文通过组织形 式和性质界定两方面介绍 了它 的内涵 ,且对影响
售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建立的社 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入社时缴纳 股金 , 属于经济实体 的合作社型。 其性质是劳动者 自愿联合 的组 织, 实行一人一票制 , 民主管理 ; 分红受到 限制。 合作社不以盈利 为 目的,按交易量向社 员返 回盈利 。而合作社按是否引入股份 制,合作社型合作社又进一步划分为会员制合作社和股份 制合
运 行 机制 ,可 将 我 国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划 分 为 三 大 组 织类
显季节或时间约束 , 易损性较 强的农产品领域 内, 以及规模经济 较显著, 专业化程度较高, 资产专有性较 高的行业 中。但他仅仅 是理论上的分析。 石敏俊等就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与一般的预期 结果不同,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户 的意向没有 显著影响 。 这是因 为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 小、 实力弱, 对于迫切需要降
㈢对农 民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性质的界 定
维普资讯
甘肃 农业
20 0 8年第 0 期 ( 2 8期 ) 1 总 5
影蕊锾 俭缝缝 瞳 国 俸 澄
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条件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
![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条件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d5a3aee1172ded630b1cb66b.png)
第3 9卷第 3期
20 0 8年 5月
南昌大学学报( 文社 会科学版 ) 人
J OUR NAL 0F NAN CHANG UNI VERSTY I
Vo . 9 N . 】3 o 3 Ma . 0 8 y2 0
构 建 农 民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 条 件 分 析
( ) 民对合 作经 济组 织 的需 求程 度 1农 从 问卷分 析 中我 们发 现被 调查 农户 所在 区域 有
的限制 , 便 于采 用 问 卷 邮 寄 调 查 方 式 , 是 利 用 不 而 20 05年 7月到 9月 的暑 假 时 间 , 织 了一 个 以南 昌 组 大 学 经济 与管 理 学 院旅 游 管 理 专业 2 0 02级 学 生 和
理 学 院管 理 科 学 与工 程 系 2 0 0 3级学 生 为 主 的 调 查 小组 , 江西 省 新建 、 对 奉新 、 乡 、 安 、 东 吉 新余 、 远 、 安
8 .9 的 农 户 没 有 成 立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只 有 88% 1.1 的 区域 有 “ 似 ” 11% 类 的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都 是 大 经 营还 很 不规 范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的 协会 组 织 , 中 其 既有官 办性 质 的 、 提 供 种 苗 、 息 、 系 销 售 渠 道 以 信 联 为 主 的协会 ( 奉新 山 口猕 猴 桃 协 会 ) 也 有 种 植 大 如 , 户领 办并 受 到政 府 支 持 的 民办 性 质 合作 社 ( 新余 如 市渝 水 区湖 陂葡 萄 协 会 ) 。而且 在 对 收 入 的 分 析 中 可 以发 现 , 合作 经 济 组 织 且 开 展 良好 的地 区农 户 有 的平 均家 庭 年收入 普 遍 高于 没有 合作 经济组 织 地 区 的农 户 , 管一些 有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地 区 由于农 作 尽 物 的生长 周期 较长 ( 如脐 橙 至少 3年 挂 果 ) 使 得 某 ,
促进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e046e36294dd88d0d26b39.png)
促进江西地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李 芮 ,王忠 良
萍 乡 375) 30 5 ( 萍乡高等专科 学校 ,江西
摘
要 :本 文提 出了促 进 江 西地 区农 民专业合 作 经 济组 织发展 在 内部 治 理机 制和 外部政 策 环境 方 面
还需要进一步规 范和优化的对策措施 。
基金项 目 : 江西省 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课题 项 目资助 ( 14 ) J 1 7 7
组织 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为社员农户提供各种服务 的经营活动, 如果按交易量( 分红 , 额) 能够激发广大 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 有利于形成合作经济
组织 发展 的利 益驱 动机制 和 良性发 展机 制 。此外 ,
方面还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一
职能部门的扶持资金。 因此也导致部分农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产权关系较为模糊 。明晰产权制度要 求: 一是 明晰个人产权 。坚持社员入社交纳股金原
、
规 范 内部 治 理机 制
则, 无论社员 以什么方式人股 , 合作组织必须按照
法律规定为其建立帐户 , 以明晰产权 。二是 明晰 用 政府扶持资金产权 。 政府扶持资金是合作组织的共 有资产 , 按照合作组织共有资产界定产权 。三是明
( ) 晰 产 权 制 度 二 明
江西地 区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建 立之初均借助经济实体 、 能人 、 大户 的资金开展经 营活动 , 少数发展较好 的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政府
于扶持农 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的明确要求, 江西
地区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 了较 陕的发展 。 但
从总体看 , 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还 处于起步阶段 , 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政策环境等 在
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来自江西九江、抚州、景德镇的调查报告
![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来自江西九江、抚州、景德镇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6000e6102de2bd9605885a.png)
1 调 查 对 象 与 方 法
业合 作组织在加快农 民闯市场 的进程 巾, 起到 了促进农业新 科技 的推 广应 用,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 系 ;优化 农业 资源 市场配置 ,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 战略性调整 ;提高 农民的市 场主体地 位, 维护农 民的经济利益 的作用 。 因此, 各市 县在 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方面 已有一定 的基 础和不 少实践经验, 但与飞速 发展的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所提 出的要 求相比, 我 省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差距 尚不小 , 例如数量少 、 规模小 等, 但最大的差距还是表现在官办的多 、 民办 的少方面 , 内部管 理也极不规范 。 从全省来看,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不少是 由 各级政府主导建立的, 种 由政府主导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农 这 户的吸引力不强,即使农户加入了,其积极性 也不高 ;而直 接的负面效应是联系不紧,较为松散 。 21被调查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都 昌县 :截止刨 2 0 年 7 8F 笔者调查的 I期 )为 07 月 I( : I 止, 都昌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 个 , 3 其中专业合作组织 1 个,各类行业协会 2 家。合作组织 的工作人员达 58 8 5 3 人,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 5 号予以公布, 2 0 年 7 1I 7 于 0 7 月 I : 起施行 。 民专业合 作社法 是继公司法 、 农 合伙企业法 、 独
资企业法等之后又一部市场主体法, 是新 巾成立 以来第一部 规范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 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 农 布, 应了现阶段 农民专业 合作社 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适 村的客观需要,对于规范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 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水平, 进一 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通过对江西 省部 分市 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现状 的调查, 我们深刻地认 识到,当前我省 农民专业合 作社 的总体情况表现为, 数量有 业合作社 的 规范发展 , 不会 因为一部法律 的颁布一蹴而就,让农民专业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21723e83c4bb4cf7ecd198.png)
二 、新型农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发 展的影 响因素
( 一) 法律地位不明晰 虽然因为现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发展的需要 ,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 然 已经被广大衣户所接受, 但是其在法律层面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 的规定。相关对于农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服务范围等方 面也一直缺少 明确的法律规定 。这也造成 了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的法律保障 f 生 薄弱 , 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 因此这是影响因素之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u d y l 产 业 研 究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王继 翠 山东 省 临 沭县 大 兴镇 经 管 站 2 7 6 7 0 0
摘要 : 近 些年 , 我 国农业产 量大增 , 农产品开始 销往 国际 , 我 国农产品 的市场 已经逐 渐与 国际市场相 融合 , 致使 我 国 的 农产品 市场竞 争压 力 日益加 大。本 文主 要从 发展 的必 要趋 势、影 响 因素和 发展途 径三个 方 面, 分析 了农户通过 组织合作 经 济组织来进行 市场开拓 , 从 而为合 作经 济组织增 强 自身 的市 场竞 争能力 , 以便能够从 容应 对愈加 激烈 的 国际市场环境 , 增 强 自身抵御 风 险的能力奠 定基础 。 关键词 : 农村 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 ; 影响 因素 ; 对 策分析
( 二) 缺乏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渐渐增多 , 并且越来越得到农 户 的重视 , 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 ,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的发展却因为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 导致许多业务无法正常展 开, 甚至于社员招募和经营规模也无法正常进行 。在我国很多外在 四 、结束语 的因素导致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 困难 , 既有来 自外界的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市 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 况下 因素 , 也有合作组织能力不足 的影响。同时, 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倾 产生的, 农民作为联系农户和市场的中间点 , 不仅解决了农 民缺乏进 斜, 农村作经济组织根本无法获得资金支持, 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 入市场的通路问题 , 还帮助农民以集体 的力量抵御因激烈的市场竞 ( 三) 内部管理松散 争 环境而 产生的 风险。 四 自从产生之 日起 , 农 村合作 组织就 缺少专业的财务或监管部 门, 这是因为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或者组织成员需要而设立 参 考文献 : 1 】 许志伟 . 农村 经 济 发展 的 新 模 式探 索 【 J 】 . 农村 经 济 问 的。并且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农户 , 其 由于 自身的限制性 并 [ 2 O 1 2 ( 8 ) 不能参与组织的决策 , 因此经济组织的决策过程极其不 民主, 这样造 题 , 2 2肖华 ] 帅, 张明 . 创新农村农 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的途径[ J ] . 现代经 成了其关系松散 , 同伴之间不能形成利益风险共担的关系 , 这也是影 [ 响因素之一。 ( 四) 农户 自身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的整体农业化程度较低农户对于合作的意向 并不明晰。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大多 由农户组成, 是市场经 济 中的弱者联手建立 的组织, 但是 由于农户 自 身 的制约f 生 使得经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785803bb68a98271fefa8b.png)
关键词 :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影响 因素 ;外部环境 ;内部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3 F 收 稿 日期 :0 l 9一l 2 1 一0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4 7 (0 2 0 0 8 0 0 9— 90 2 1 ) 1— 0 6— 5
这 样 的一种 组织 , 是 对农 民最 有 利 的组 织 ,因为 也
深 刻地 影 响着组 织 的运 营和 发展 。伊 恩 ・ 沃辛 顿 等
在《 企业环境》 一书中指出, 考察企业环境时, 有必
要 将其 环 境分成 两 部 分 : 是 对 日常运 营产 生 直 接 一 影 响 的外部 因素 ,如供 应 商 、竞争 者 、劳 动 力 市 场 及 金融 机 构等 ; 是倾 向于影 响企业 总体 的 “ 二 背景 ” 因素 ,即宏观 环境 因素 , 如政 治 、 经济 、 律 、 会 法 社 及其他 等 。农 民专 业合 作经 济组 织 虽 不 同于 一般 的 企业 组织 , 其 生存 环境无 疑也 由这两部 分构 成 。 但
较快发 展 , 须着 力提 高农 业市 场化 程度 。 必
2 农 业产 业化 经 营水平 .
农 业 产业化 经 营 是 现代 农 业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所 谓农 业产 业化 经 营 ,著名经 济 学 家林 毅 夫 教授 认 为 , 业 产业 化作 为一 种在 市场 经 济条 件 下 适应 生 农
产力 发展 需 要 的崭 新 生 产 经 营 方 式 和 产 业 组 织 形
在农 民专 业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的外 部 环 境 中 , 构成 直接 影 响的 因素包 括农 业 市场 化 程度 ,农业 产
江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江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7b124d33687e21af45a93a.png)
21 对合作经济的性质认识模糊 .
中国农民曾经历过 2 世 0
纪 5 6 年代 的合作化 运动 。合 作 化运 动 由最 初 的农 民 自 0 0
为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他们往往与农户紧密结成利益共同 体, 这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的主要力量。②依托农产品
加工 流通 企 业牵头 兴 办。这 种 类 型 多是 在 “ 司 +农户 ” 公 基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oma o nu A Si20 ,4 2 )65 —6 5 Ju l f h i .c.0 6 3 {3 :33 34 A
责 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江西农 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发 展 现 状 及对 策
风险 ; 信息与技 术 ; 化生产要 素 、 加收入社” 聚集资金 、 , 技术、 土地等生产要素 , 种 植、 加工 、 销售食用菌 , 短短 3 年形成生产、 冷藏 、 运输 、 销售
一
条 龙 , 种植食用 菌 6 万袋 , 20 年 就销售 新鲜香 菇 5 年 0 仅 05 0
万 k, 占全县总产量的 16 / 。据统计 , 在宜春市 , 类似众发合 作社这样的合作组织有 3 0 0多个 , 5 通过租赁 、 承包 、 合股 、 公
司 + 户模式 , 生产农 户 2 万 户 , 大推 动 了农 业产 业 农 联合 6 大
浅析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因素
![浅析江西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62a8520915f804d2b16c1f4.png)
、
内部 动 力因 素分析
内部 动力 因素是 指 江 西 地 区农 民专业 合 作 经 济
组织 发展 过程 中 自身所 拥有 的、 客观 存在 的各 种有 利 条 件 的总和 。主要 来 源于农 民对 利 益增 长的需 求 、 市 场 化 的发 展 、 业 的 专业 化 生 产 , 三方 面 的力 量互 农 这 相影 响和 作用 构成 江西 地 区农 民专 业合 作 经 济 组织 产生 和发 展 的 内部 动力 因 素 。
场 、 民分 散经 营生 产 效 率低 下 、 民分 散 经 营难 以 农 农 维护 自身权 利 和利 益 等 问题 , 么 , 民必 然 自发 组 那 农 织起来, 成立 合作 经 济 组 织 , 通过 成 员 的合 力去 面 对 激烈 的 市场竞 争 , 低 经 营成 本 和 经 营风 险 , 降 获得更
李 芮 , 继林 叶
( 乡高 等专科 学校 政 法 系 , 西 萍 乡 3 7 区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动 力 因 素包 括 内 部 动 力 因 素 和 外 部 动力 因 素 。其 内 部 动 影 力 因 素 主 要 是 : 民对 利益 增 长 的 需 求 场 化 的发 展 、 业 的专 业 化 生 产 ; 外 部 动力 因素 主要 是 : 府 的 推 动 、 作 农 市 农 其 政 合 组 织 “ 人 ” 带 动 以 及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的诱 导 。 能 的 关 键 词 :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展 ; 农 发 动力 因 素
多 的利 益增 长 。对 江西 地 区的调 查数 据显示 : 为合 认
成 一个 动力 系统 , 响着农 民专业合 作 经济组 织 的产 影
生 和发 展 。 江西地 区农 民专 业合 作经 济 组织 的产 生和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8943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a.png)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障碍。
本文将探讨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1.资金缺乏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很多农户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导致很多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2.技术不足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到先进的环保、节能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然而,当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
很多农户、农业企业缺乏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在循环经济模式转型中遇到困难。
3.政策支持不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目前江西省政府在政策上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还不足。
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意识转变缓慢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意识转变,但目前农户和农业企业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还较为模糊。
很多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意识。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解决对策1.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投资,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减少因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2.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政府应加大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技术培训与推广力度,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立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
3.制定支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4.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政府应加大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一)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一)](https://img.taocdn.com/s3/m/16ed99fe3186bceb19e8bb55.png)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一)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应该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呢?这是学术界和政治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循环经济建设和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给出了探索性的思路。
关键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因素解决对策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要使江西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江西农业发展并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忽视了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农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江西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江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现代农业进程。
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全面实施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连成一体。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农业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
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江西省现代农业进程,使农业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省和谐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来是人们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会导致经济后果的不同,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单一追求高产出,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不可持续模式。
而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推进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生态环境建设。
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渐突出。
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
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
![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9e732bad02de80d5d84055.png)
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学者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相结合的能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近年来,江西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已经逐渐成为改变分散农户应对市场并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商品生产者谋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增强其竞争能力的一种重要经济组织形式。
截至2010年6月底,江西省合作社总数达9849户,成员总数为103092户,带动周边农户达97万余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存着不少问题。
为了实现“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000家的发展目标,需要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努力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为此,找到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发的因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障碍以及非合作组织成员的态度,对推动江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典型案例调研分析法、SD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方法、演化博弈方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来验证学者对其他发达区域研究的结论,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就影响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在对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发影响因素、运作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反馈与仿真分析技术进行管理对策的生成、检验及修正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有其制度变迁的基础,由于可以有效节约交易费用,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农户在自愿联合的基础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利益所得。
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并非完善。
第二,在江西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发展速度到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实践中创建了各种因地适宜的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江 西 地 区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 发 展 现 状
合 下 发 了《 于加 快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发 展 的 若 干 意 关
事会 。
加合 作组 织相 比差 距很 大 。 三是 发展较 不平 衡 , 市 、 各 县 (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不平 衡, 区) 截止 到 2 l 年 1 月 , 昌、 dO 2 南 九江 、 州、 赣 宜春 、 饶五 市发 展数 上
量 分 别 突 破 千 户 , 乡 为 6 2户 、 安 7 5 、 州 7 7 萍 0 吉 7 户 抚 1
16 6 3家 , 0 8年 底 为 4 2 20 4 6家 , 0 9年 底 达 到 8 1 20 46
家 , 续三年 跨越 式增 长 。 至 21 连 截 0 0年 1 1月 , 省 在 全
工 商 部 门登 记 的 合 作 社 1 8 0家 , 有 人 社 农 户 有 00 实 l8 4 1 1 6户 , 占全 省 农 户 总数 的 1 4 , 动农 户 9 .7 带 8
户/ 万人 , 于全 国 4 2户 / 人 的平 均 水平 , 国外 低 . 万 与 农 业 发 达 国家如 美 、 、 法 日等 国 8 以上 的农 民都 参 O
万 户 。 目前 , 多数农 民专 业合 作经 济组 织制 定 了组 大 织章 程 、 财务 会 计 制度 ; 立 了社 员大 会 、 事 会 、 设 理 监
是农 民素 质不 高 。 江西 地 区农 民平均受 教育 年
限不 足 7年 , 中以上 文化 程度 仅 占 1 。 多数农 高 2 大
民没有 接受 过有关 农 业经 营 管理方 面 的教育 与培 训 。
二 是 创 新 意 识 不 强 。 农 民 中 小 农 思 想 和 守 旧思 想 严
收 稿 日期 : 0 1 5 7 2 1 —0 ~2 基金项 目: 江西 省 高校 人 文社 会 科 学课 题 “ 西 地 区农 民 素分 析 与 对 策 研 究” 编 号 江 ,
业 人 口 比重 只有 0 3 。二是农 户参 与率低 , 省农 .5 全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户 数 占农 村 人 口 的 比 重 为 3 8 .
济组 织 获得 了较快 的发展 。呈 现 出 以下特 点 :
( ) 一 发展 速度较 快 , 运行 质量 提高
20 0 7年 底 , 西 地 区 经 工 商 登 记 的 合 作 社 有 江
合 作社 发展 的政 策措 施 , 使江 西地 区农 民专业 合作 经 济组织 发展 的 政策环 境 得到 明显 改善 。 二 、 民专 业合 作经 济组 织存 在的 主要 问题 农 ( ) 一 组织覆盖面小 , 农户参与率低, 发展 较不平衡 目前 江西 地 区农 民专 业 合 作经 济 组织 发展 还处 于 起步 阶段 , 从整 体 看发 展 比较 滞后 , 表现 为 : 是组 一 织 覆盖 面小 , 民专业 合 作经 济组织 成员覆 盖全 省农 农
见 》至 2 1 , 0 0年 底 江 西 省共 出 台了 4 O多项 扶持 专 业
及 特 点
自 20 0 7年 7月 1日《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农 民专 业 合作 社 法 》 式实施 后 , 正 按照“ 服务 农 民 、 退 自由、 进 权 利平等、 管理 民 主” 的原 则 , 西地 区农 民专业 合作 经 江
第 2 8卷 第 4 期
VoI 2 NO .4 .8
萍 乡高 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 u n l fPi g i n l g o r a n x a g Co l e o e
2 l O 1年 8月
Au g.2 011
江 西 地 区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的 障 碍 因 素 分 析
李 芮 李 月华 ,
( . 乡高等专 科 学校 ;. 乡上栗 镇 中学 , 西 萍 乡 3 7 0 ) 1萍 2萍 江 3 0 0
摘 要 : 文 从 江 西 地 区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的 现 状 特 点 及 存 在 问 题 人 手 分 析 了 影 响 江 西 地 区农 民专 业 合 作 本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的 内部 机 制 障碍 因 素 和 外 部 环 境 障 碍 因 素 。 关键 词 西 地 区 ;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 江 农 障碍 因 素
( ) 业相对 集 中 , 办主 体多样 二 产 创
江 西 地 区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分 布 在 各 个 产
业 及 其 服 务 环 节 , 中 种 植 业 占 4. ; 殖 业 占 其 68 养
户, 新余3 0 , 4 户 而景德 镇、 鹰潭分别仅有2 0余户 。 o (Z) 民素质不 高, T 农 创新意识不强 , 生产简单粗放
一
4 . ; 它 占 1 . 。农 村 种养 大 户 、 25 其 O7 基层 农 技 服
务人 员 、 村级“ 两委 ” 责人 、 头 企业 、 中专毕 业 生 负 龙 大 等 正在成 为合 作组 织 的创 办 主体 。 ( ) 三 扶持 措施 增 多 , 政策 环境 改善
20 0 7年 4月 江 西 省 农 业 厅 、 政 厅 等 8部 门 联 财
J l4 。 J 1 7
作 者 简 介 : 芮( 9 6 ) 女 , 西 萍 乡人 , 教 授 , 究方 向 : 域 经 济 李 16 一 , 江 副 研 区
・
2 0・
萍 乡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报
2 1 年 01
重 , 现 代 农 业 技 术 成 果 应 用 比 较 滞 后 , 大 地 束 缚 对 极 了 江 西 地 区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 发 展 。 是 生 产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