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60例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针刺组,每组各1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

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BI)指数评分。

结果:联合组治疗:基本痊愈42例,显著进步57例,进步25例;针刺组治疗:基本痊愈31例,显著进步45例,进步24例;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联合组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FMA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可更好的改善脑循环状况,提升预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状况。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引发的脑组织细胞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1-2]。

脑梗死后患者的脑组织由于坏死、软化,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脑部神经病功能障碍,语言、运动、听力功能障碍等[3-5]。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是一种通过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方式。

研究发现高压氧治疗可快速将脑梗死患者的血氧含量提升,促进脑部组织的神经功能恢复及再生,提升中远期的预后情况[6-7]。

针刺属于中医范畴,在脑梗死治疗中主要通过改善血管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状况以提升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状况的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采用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获得的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针刺组,每组各130例。

联合组患者中男84例,女46例,年龄49~78岁,平均(57.2±10.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7~34 h,平均(16.8±5.2)h,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28.9±15.4)分。

针刺组患者中男79例,女51例,年龄48~80岁,平均(57.6±11.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37 h,平均(17.2±6.3)h,治疗前NIHSS评分(29.1±16.0)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由影像学MRI或CT确诊为脑梗死[8];②发病时间为48 h内入院就诊,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可配合进行入院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定;③入院后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将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官病变患者排除在外;②将合并有其他恶性疾病,如白血病、败血症、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在外;③将伴有精神症状患者排除在外;④将发病48 h后入院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⑤将无法配合相关量表评定的患者排除外;⑥将存在HBO禁忌证或针刺治疗禁忌证的患者排除在外。

1.3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方法有:降低颅内压、抗脑水肿、抗凝、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降糖、降脂类药物等。

针刺组采用针刺疗法,具体如下:偏瘫患者取头部运动区,肢体麻木患者取顶颞前斜线,语言障碍患者取言语二区、三区针刺,采用1.5~
2.0毫针与头皮30°快速进针,刺入约1.0寸,快速连续捻转,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捻针1次/10 min,2~3 min/次,1次/d,9 d为1疗程,间隔1 d后进行下一疗程,总共3个疗程。

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2.0ATA,加压20 min,戴面罩吸纯氧80 min,吸氧方案:40 min×2+10 min,两次吸氧中间休息10 min,减压20 min,10 d为一疗程,治疗3疗程共30 d。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促进脑部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康复内容主要有(1)床上良肢位摆放;(2)采用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进行神经功能促通训练;(3)进行躯体活动、关节活动、肢体摆动训练、步行训练,弯曲训练等。

1.4 观察指标(1)疗效评价: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及以下;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或更多。

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无变化+恶化。

(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 d、治疗30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3)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BI)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 d,治疗30 d时的运动功能状况。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多次测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0天、治疗第30天时的NIH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第10天、第20天、治疗第30天时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同期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FMA及BI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MA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的FMA及BI评分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同期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3 讨论
研究发现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异常敏感,通常脑动脉闭塞6 h内,脑组织中缺血的中心区域部分脑细胞由于严重的缺氧将引发不可逆性死亡,而在病灶周期区
域则通过侧枝循环的代偿,部分细胞代谢仍旧可维持在细胞膜泵衰竭之上,电活动之下,脑组织处于该阶段是可修复的,该阶段亦被称为“缺血性半暗带区”,对该阶段的脑组织相关细胞进行保护是脑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9-11]。

而在发病6 h至5~6 d的时期临床上常称为炎症反应期,处于该时期脑组织已经呈现进行性进展,脑中心区域的部分脑细胞出现严重缺血死亡,治疗后常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如: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等。

本研究中选取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37 h内,多数患者属于炎症反应期,超早期的高压氧介入治疗临床上的效果已经获得确认,在发病7 d内进行高压氧治疗仍旧被认为是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国内学者王丽敏等[12]在对50例发病48 h内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对照研究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降低NIHSS评分,提升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国外学者Bennett M H等[13]的一项汇集了6项随机对照研究的28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7 d)进行类似于Meta分析后发现,在接受了高压氧治疗与常规治疗的6个月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RR=0.61,95%CI:0.17~2.2,P=0.45,而在肢体功能相关评分下,常规针刺组患者的得分显著低于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得分平均值-常规组的分平均值=2),95%CI=0.15~4.3,P=0.04。

提示高压氧治疗不一定提升短期内的生存率,但可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

本研究对2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性治疗后,13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130例针刺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疗效比较后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针刺组的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NIHSS评分、FMA及BI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第10天、第20天及第30天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FMA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同期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功能状况。

脑梗死后患者的的血流供应障碍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神经功能丧失。

高压氧能改善脑梗塞后脑组织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

治疗机制为:(1)提升氧的弥散率及弥散距离,改善病灶区域的供氧状况,使濒死状态下的细胞恢复功能;(2)增加缺血区的脑血流量,利用“反盗血现象”,使病灶区获得较多的血供和氧供;(3)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4)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内循环,促进血栓的吸收;(5)有效刺激病灶区域毛细血管增生,加快侧枝循环建立;(6)稳定中性粒细胞,改善炎症反应,对于处于炎症反应期的脑梗死患者,经由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的趋化因子、黏附因子、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调,改善脑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能,恢复脑细胞线粒体的跨膜电位,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凋亡[13-15]。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机理为:针刺相关性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管的收缩功能,发挥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素等血管的活性物质,改善血管痉挛,解除脑细胞的抑制状态;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状况,进而实现改善脑循环的目的。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入院后采用相关支持对症治疗并采用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更好提升患者的预后情况。

高压氧通过接触脑梗死后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减轻或者终止脑梗死后脑组织细胞的病理及生理改变,促使脑细胞、脑功能的恢复,进而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和运动功能状况,促进脑梗死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宏旺.急性脑梗死治疗及早期康复新进展[J].包头医学,2014,38(1):3-5.
[2]浦芳,李佩芳.针刺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1):77-79
[3]刘嘉眉,陈广原,叶慧玲,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3):1895-1897.
[4]谢展帆,冯健容.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8):39-40.
[5]刘赟,韩月蕊.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2-43.
[6]俞宁,李通,陈琼珍.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能量代谢及疗效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4(1):48-50.
[7]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LPO、SOD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2-43.
[8]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9]李悦,平懋华,张岭,等.高压氧内头针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4,45(1):10-12.
[10] Ostrowski R P,Graupner G,Titova E,et al.The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induced brain protection is mediated by a reduction of early apoptosis after 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J].Neurobiol Dis,2008,29(1):1-13.
[11]孙小鹏,高宝山,曲凯,等.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41-42.
[12]王丽敏,承解静,周华,等.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10,33(6):589-590.
[13] Bennett M H,Wasiak J,Schnabel A,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5,12(11):3.
[14]杨少勇,罗曙光.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进展[J].内科,2011,6(4):362-364.
[15]唐凌,沈璐.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失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