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计划的制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塞尔发育量表贝利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等社会适应行为评定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交流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归为独立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非正规化评估非定性评估康复内容评估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波特奇检核表家庭社区教育系统化的训练程序阶段性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计划的制定
邓永兴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 •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 ---如何评价个别化教学计划?
• 对个别化教育计划本身的评价。主要集中
在它的制定(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等)是 否恰当,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等方面; 形成性评价;实施中及时修改调整。

(试卷分析、作业分析、课堂行为表现分析、 家长评价)

对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
• • • • 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科学化的评估 差异化的个体需要体现 系统化的训练程序
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 • • • 成立领导小组 讨论、修订计划 实施计划 评估总结、分析
基本资料 评估能力 确立基线
• 步骤二:制订康复计划
确立长期目标 确立短期目标 编写训练计划
非正规化评估 (非定性评估)
康复内容评估(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 适应等) 波特奇检核表 ……
差异化的个体需要体现
• • • • • • • 适应学生身心障碍、个性和特长及发展需要 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特殊需要 集体教学中 体现 小组教学中体现 补救性教学(一对一 ) 资源教室 辅导 家庭----社区教育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 ---个别化教学
• • 课堂中的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中 融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个别教学于一体的教学。 随班就读学生寻找合适的助学伙伴;在某些不能参与 的环节安排特定的任务,如练习、抄写;与个别化教育计 划中相关的学习任务请随班生优先回答;对随班就读学生 的课堂练习及时面批、反馈指导。 开展个别化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适度兼顾。相对于 健全学生,随班就读学生是班集体中的个体, 在集体教 学中,普教为主、兼顾特教 课前课后的个别辅导。由谁进行个别辅导? 在哪里进 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什么? 家长协作的个别辅导

执行康复训练 的注意事项
• 随班就读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学生 的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 手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制定适合每个随班就读学 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方案。-------个别化原则 • 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专门的康复服务的同时,要 为他们提供一个融合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尽早适应正常的 社会生活环境,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融合原则。 • 随班就读学生适应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室辅导及康复 训练中的能力成长可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坚持 循序渐进、重复练习、综合训练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 果。------小步子、多重复原则 • 注意发现随班就读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利用积 极的方面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潜 能原则
要是对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即对目标达成度 的评价;总结性评价。
执行康复训练 的注意事项
了解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兴趣,寓 教于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训练环境,以利于学生的 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趣味性原则 •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 名随班就读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 ------动态性原则 • 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往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把教育 (尤其是学科教学知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活动, 充分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的各项感觉功能(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生活化原则
• 步骤三:实施计划 (训练与记录)
讨论 修订 执行训练策略 记录学习成绩
• 步骤四:评估(中期评估)、改进
进展性(阶段性)评估、 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
• 步骤五:评估(末期评估)、总结
科学化的评估
正规化评估(定性评估)
智力测验:比内量表、韦氏量表、麦卡锡智力测验 发育测验:盖塞尔发育量表、贝利心理发育量表、 儿心量表等 社会适应行为评定(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交流、个人取向、 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归为独立因子、认知因 子、社会自制因子)

• • •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
----制定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可以与学期目标联系起来(学 期) • 根据确定的目标行为和前期测量与评定 的情况,结合班级整体的教学目标为随班 就读学生设定一学期所要达到的学科教学 目标。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确定短期目标
运用任务分析法,把长期目标分解 成一个个短期目标加以实现(一般5~6个)。 • 通过一个个单元目标(短期目标) 的实现,来最终达成学期目标(长期 目标)。 • 谁在什么条件下要完成什么任务。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 ----制定流程
• 先确定目标行为,测量与评定相应行为, 制定长短期目标,设计完成长短期目标的 时间,为各目标的达成设计具体的教学方 法与策略。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确定目标行为
• 目标行为是教师或家长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观 察到或感觉到并需要专门帮助的行为,即需要干预、教育 训练的领域。 目标行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由个别化教 学计划是单一内容还是综合内容来确定。 例如:脑瘫学生多数伴有肢体残疾,严重的连正常的 走路都有困难, 除了作教学上的调整,还需要把肢体动 作的训练作为行为目标、通过训练使他们能站(走)起来。 对于大多轻度智障的随班就读学生来说,他们个别化 教学计划的目标行为可能就是学科知识的学习。 自闭症学生:学科知识、注意力、行为管理。
系统化的训练程序

阶段性: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和发展需要,安排1年、 半年或3个月 为1个阶段。 (班级半年) • 分配化: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一日计划----课 时计划。(资源教室、康复训练) • 规定性: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方法等规定性、 模式化。 (资源教师、资源教室;班主任、学科教师) • 生活化、情景化、家庭化。 根据学习目标、学生的实 际生活安排每周和每日的具体训练内容以情景化方式安排 在机构和家庭的生活活动中。 (家校合力)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构成
• • 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应达到的长期目标(学期目标)、短 期目标(单元目标) •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起始时间(包括分阶段实
施时间)
• •
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及相关的辅助措施 效果评价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由谁来制定?
• 在美国,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由专 门的小组(跨学科的小组)共同制定的, 这些成员包括政府官员、学校行政领导、 心理学工作者、医生、特殊教育教师、普 通班教师、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必要 时学生本人也可以参加。 • 在我国,主要还是由随班就读任教老师 来制定,但过程中可以和其他课任老师、 班主任、资源教师、家长共同商量制定。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分类
• 单一内容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与综合内容 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 对大多数轻度智障的随班就读学生来说, 他们需要就某一具体学科在内容上做适当 的调整。 • 多重残疾的学生(智障伴有肢体残疾 等)、孤独症学生等, 除了作教学上的调 整,还需要各种康复治疗训练。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要求
个别化教育计划
• 个别化教育计划

• • • •
简称IEP(美国 1975年 “全国弱能儿童教育法” ) 定义 教育思想 教育方针 教育管理方式或工具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me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起源
•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雏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医生伊塔德 对狼孩进行系统的个别教育训练的尝试。 • 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广大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越 来越重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的不同需要,制定教育计划 和对策。个别化教学计划逐渐为人所瞩目,并得到补充和完善。 • 1975年11月,美国总统福特签署了美国特殊教育史上的一个重 要法令——《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94——142公法)。法令规定 所有国民学校必须对3——21岁所有残障儿童制定适应个别特殊需要 的教育计划。至此,个别化教育计划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个别化教 育计划在美国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 我国也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地位。1994年 7月21日,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 试行办法》中指出:“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 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举例)
• • • • • • • • • 基本资料 个案分析 训练计划 讨论记录 编写教案 教学记录 中期评估 末期评估 总结讨论记录
• • 随班就读 工作手册 (教师)
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稳定情绪是前提 合理安排教学环境 养成规范的学习模式 运用简单、清晰和直接的指示 合理的帮助、提示 合理奖赏,充分强化 。 反复练习,使儿童能力泛化。 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加强心理建设。 善用信息科技。
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针对特殊学生生理、心理、个性 发展及学习状况等特点,专为他们制定的适合其个人学习 与发展需要,补偿缺陷及发挥个人潜能的具体教育方案。 •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一种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和适 应普通教育、适应正常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针对每个 特殊儿童实施的具体教育方案。 • 随班就读教育过程中需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 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要求与流程符合个别化教 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要求与流程。
• •
• •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测量评定相应行为
• • • 在确立了目标行为后,要对学生当前的能力作相应的测量与评定。 测量与评定内容包括学生身体状况、心理能力、学业能力、生活 适应能力等,即学生的基本情况。 运用一些标准化或非标准化测验、观察、访谈、分析对特殊学生 在个别教育实施前具有的实际水平作一个评定。 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方法: 查阅档案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际水平、心理、生理缺 陷,程度如何等情况。 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把握学生 在学习本学科教学内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简单的教育诊断,将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编成简 单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从而了解他们存在的不足。 向家长了解随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与方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