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地震及海啸的论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材料三: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 第一时间内,向受灾国提供了及时而有效 的、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无私帮助,不仅 派出了许多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 现场参与救援,而且,为受灾国提供了大 量的物质与资金的援助,得到了受灾国与 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好评,与此同时, 国际社会也展开了积极的救援工作。
• 2、⑴我国政府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积 极参与受灾国的重建工作,既帮助受灾国的发展, 又给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⑵东南亚国家的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资,我们可以 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扩大我国的产品出口。 • 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加强中 国——东盟经济区的建设,加快中国——东盟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
• 材料四:2005年一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 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开 幕。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同时出现在 受灾最重的印尼。会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 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 愿根据受灾国政府和灾民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 灾物资;将与受灾国合作,帮助受灾地区重建道 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 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 等。温总理的庄严承诺使与会的100多名代表为 之动容,他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表达对中国政 府和人民的感激之情。
• 国际援助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代 表着和平发展、互助合作的时代潮流的发 展。作为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崛起于国 际主流社会的中国,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
国际救援展示综合国力
• 某种意义上,当前的国际救援已成为一种 “和平竞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 的展示。国际援助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定程 度上代表着和平发展、互助合作的时代潮流 的发展。作为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崛起于 国际主流社会的中国,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 1、 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 道理? • 2、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灾后重建工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 3、 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 本点的?
• 1、⑴、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 与客观性,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 须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印度洋的地震引起 的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以及由此可能 引起的疫情”张锡镇说, “中国的崛起同样不例外,需要在周边地区形成一个利益 共同体。” • 为此,中国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1997年亚洲金融 危机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为邻国提供了数 千万美元的援助。2001年,朱镕基总理提出要在东南亚 建立“自由贸易区”,也受到了东盟官方和民间的高度认 可。而在由泰国发起的ACD———亚洲合作对话组织中, 中国也是积极推动的成员之一。 • 对中国的大力援助,不但是东南亚有关国家,联合国 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也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这再次表明中国是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有影响和负责任 的国家。 •
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内向受灾国提供了及时而有效的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无私帮助不仅派出了许多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而且为受灾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与资金的援助得到了受灾国与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好评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展开了积极的救援工作
印度洋地震及海啸的论述题
铜梁一中黄倩
中国:空前援助彰显大国气度
• 3、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 本目标,我国人民与政府对受灾国的援助充分体 现了这一目标。 • ⑵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对 受灾国的援助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体现了我 国对其他国家主权与内政的尊重。 • ⑶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 系的基本立足点。我们对受灾国的援助必然有助 于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推进友好关系
• 另有分析认为:此次救灾的突出表现,也包含着推动友好 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的实际行动,可以不断提升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友好合作水平。”张锡镇说 • 中国对外开放后,与东盟诸国逐渐走上了邦交正常化的道 路。1990年中国与印尼复交,次年又与文莱建交、与越 南关系恢复正常化。“当时恰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 行经济制裁,”张锡镇说,“此消彼长,这又为中国与东 盟关系的发展增添了催化剂。” • 上世纪90年代中叶,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 此前,中国一直以“大国外交”为主,重点放在美国、欧 洲、俄罗斯等地;但此后则提出了“以周边国家为重点, 重点中的重点在亚太”的战略。
• 材料一: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 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中, 至今已经造成超过15万人的死亡,印尼、 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损失惨重,更 多的人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可持续发展和 环境卫生的执行干事戴维· 纳巴罗说,海啸 灾区,尤其那些灾民密集的避难地区,由 于缺水和生活环境恶劣,很可能出现腹泻、 疟疾、登格热和其它呼吸道疾病的泛滥。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造成比海啸中死 亡的人数还要多的人死亡。所以,当务之 急是要尽快向灾民提供卫生的饮水和食品, 为他们建立起带有卫生设施的住所,以预 防各种流行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