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司法保护宜居宜业宜游国际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法治
48Environment
公益司法保护宜居宜业宜游国际湾区
文/陈彦鸿 王振 图/江慧兰
今
年11月19日,珠海市检察院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举办“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会签仪式”。
仪式上,双方联合签署了《关于办理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的实施意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及人民调解等工作。
此举是珠海市检察院认真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守住用好珠海这片美丽海
洋,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的又一有力举措。
自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珠海全市检察机关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共摸排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9件,立案5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2份,行政机关已整改回复24件,支持起诉1件,诉前检察建议采纳率为100%。
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整治非法或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85个,查处海岸或海岛违法
建设项目5个,查处违规排污企业
入海排口污染问题是珠海检察机关重点关注问题
或学校6个,治理入海黑臭水体5条,清理近海海域非法养殖3处共4300余亩。
助推入海排污口监管步入正轨珠海前山某小区附近,大量污水正悄悄地通过一处入海排污口将直接排入海中。
表面上看,污水颜色只比正常水体颜色略深,随着无人机升空,通过空中航拍视角,珠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带领公益诉讼办案组的检察官在现场勘察发现,大量污水直排,一条黑绿色的
污水带若隐若现,更多证据被发现、固定。
这是今年6月珠海市检察院办理的一宗入海口排污案件。
接到线索后,检察官立刻出击,多次前往洪湾渔港、香洲码头、海滨泳场、淇澳岛等地展开现场勘察,利用无人机对部分规模较大的入海排污口进行航拍,进一步收集和固定证据。
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珠海涉案的近百个入海排污口存在底数不清、部分漏查、未经备案、排放超标等问题。
职能部门是否履职到位?对入海排污口的监管力度够不够?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到侵害,珠海市检察院果断决定立案并启动调查程序。
检察官先是上门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向具体经办人员询问了解入海排污口的监管制度、职责分工、报批手续和执法流程等有关情况,立案后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调查函》,调取《全市入海排污口初查清单》《入海排污水质监测评估结果》等能证明公益受损的关键证据材料。
“案件难点在于目前关于入海
排污口的认定国内没有统一标准,
导致一些通过河流、排洪渠等间接
排海的入海排污口因被错误认定为
入河排污口,而未被纳入监管范
围。
”办案组检察官表示,为了解
决这个争议焦点,珠海市检察院积
极借助“外脑”,主动向聘请的特约
检察官助理和市海洋监测中心的技术
人员咨询,及时解决入海排污口识别
及排污标准适用等专业疑难问题。
为确保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
性,办案组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类
案监督模式,从事前、事中、事后
等监管环节入手,对存在问题及成
因进行分析论证,在检察建议书中
向监管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该职能部门对检察建议高度重视,
迅速投入行动落实整改,专题研究制
订工作方案,从查清底数判别属性、
补充备案、清理整治、加强监测、开
展溯源分析、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建
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入海排污口事
前、事中、事后监管。
全市入海排污
口监管工作现开始步入正轨。
破解陆源污染老大难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陆
地污染物长年累月排海,给近岸海
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入海
河流管理力度不足,城镇农村污水
直排,近岸固体废物污染未得到有
效处理等是造成近海海域污染的主
要原因。
守护碧海汪洋,陆源排污
控制任重道远。
2018年珠海市两会期间,市
人大代表在小组讨论时谈及部分施
工单位野蛮施工,堵塞排污管道,
导致上游污水横流,一路散发恶
臭,直排入珠海的母亲河——前山
河,严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珠
海市检察院检察长黄维玉了解到该
情况后,指示办案人员进行公益诉
讼调查核实。
公益诉讼办案组迅速出动,
找到反映问题的市人大代表核实情
况。
经调查查明,南湾大道施工以
来,沿道路铺设的地下排污设施多
处被野蛮施工破坏,导致南屏、湾
仔区域的生活污水无法正常输送
到污水厂处理,每天约2万多吨污水
检查入海排污口
49
环境法治
50Environment
溢流至前山河,对前山河造成严重污染,污水泵站和溢流通道附近臭味难闻,附近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一直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调查了解情况后,公益诉讼办案组立即前往前山河排污口、泵站等涉案地点调查取证,制作现场勘验笔录、拍摄污水直排现场、询问知情人等,一气呵成固定证据。
随后,办案组及时督促香洲区城管局尽快履行职责,抓紧时间疏通排污管道,搜集证据追究肇事单位责任。
该局收到办案组建议后,加班加点疏通污水管网,两天后回复办案组称排污管道已经恢复正常使用。
办案组随即前往涉案地点核实,确实未发现污水直排现象,此后经多次现场核实并询问知情人,查明该处污水直排现象已经得到根治。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珠海市人大代表对珠海市检察院高效办理前山河污染案件大为赞赏,“检察
机关办案太神速了!几个月的时间内没解决的问题,经检察机关介入后几天内就解决了!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后,我终于看到了前山河污染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的希望!”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2018年4月,珠海市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高新区淇澳岛上的竹某湾餐厅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大海,污染附近海域;厨房油烟未经净化直接排放,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
珠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经调查核实后决定立案查处。
立案后,办案组多次赴现场调查取证,并向属地环保、城管等部门了解情况。
检察官现场勘察,还发现了更多线索。
除竹某湾餐厅外,淇澳
岛上其他餐厅普遍存在未设置油水
分离器、油烟分离器或者油水隔离池等预处理设施,污水、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此外,部分餐厅还有在禁燃区内使用柴、炭等高污染燃料污染环境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淇澳岛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办案组遂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责令竹某湾海鲜饭店限期整改,还要全面加强淇澳岛上餐饮业的污水油烟治理。
2018年6月初,竹某湾餐厅完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油烟净化处理装置的安装,经检测油烟排放已
达标。
同时,根据检察机关对相关职能部门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还要求淇澳岛其他排放未达标的餐厅也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此次珠海市检察院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广东省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珠海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等建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人民调解等生态环境公益司法,是对社会公众关切的有力回应。
接下来,珠海市检察机关将紧紧抓住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促进公益保护、促进社会治理、促进依法行政三个核心内容,牢固树立“督促之诉”和“协同之诉”并重的发展理念,持续聚焦美丽珠海、健康珠海、法治珠海建设,在融入服务和保障大局中找准发力点,在回应人民群众现实关切中找准着力点,努力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调查垃圾倾倒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