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50分)
1.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关于b半岛和c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半岛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B.受地形地势影响,c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C.城市①是本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城市②附近盛产黄麻,煤、铁、锰资源丰富
3.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4.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是我国的()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5.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德雷克海峡
6.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泰国人大部分信奉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
7.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石油属于()
A.可再生资源B.新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
8.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分布在河流沿岸
B.分布在沙漠地区
C.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D.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9.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10.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11.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11﹣12题。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A.甲B.乙C.丙D.丁
12.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11﹣12题。
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13.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密集一地势起伏大
B.中部与纬线平行一海陆位置影响
C.南部向南凸出一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自南向北递减一西南季风影响
14.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
15.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
读图完成15﹣16题。
下列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处是苏伊士运河B.乙处的海洋在不断扩张
C.丙处是印度最大的港口D.丁处是马六甲海峡
16.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
读图完成15﹣16题。
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④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咖啡、玉米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D.天然橡胶、油棕
18.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通过图示海峡输往日本的主要能源是()
A.铁矿B.煤炭C.锡矿D.石油
19.(2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面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20.(2分)造成臭氧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变化
B.火山、地震频繁
C.煤炭、石油等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
D.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气体
21.(2分)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22.(2分)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石23.(2分)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24.(2分)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
A.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B.南极圈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25.(2分)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印度尼西亚群岛B.非洲刚果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二、综合题(50分)
26.(15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岛
B岛
C岛
D岛
E海
F洋
G海
H山(日本最高峰)
日本的首都是(城市)位于平原上。
(2)日本处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发和。
(3)观察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其有何优越性?。
27.(12分)某班同学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两个研究课题,课题A:“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课题B:“中美经济合作研究”。
材料一:
2018年5月17﹣18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双边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两国将继续加强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材料二:美国本土和俄罗斯地图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美国东西都濒临海洋,两国降水都主要来自洋,两国的分界线是海峡。
(2)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注入海;美国中部的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区域化生产,粮食大量出口,五大湖附近的①(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4)俄罗斯有“天然气王国”之誉,通过(运输方式)把石油、天然气出口到中国。
(5)美国“硅谷”位于②(城市)的东南部,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北京的科技园。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棉花带,这里热量充足,是历史上黑种人奴隶最集中的地区
B.④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C.⑤是海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⑥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区
28.(8分)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等国家。
(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国家。
29.(8分)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她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位置方面: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回归线都穿过其领土,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是(甲或乙)国。
(2)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地形区),乙国东部
②是山脉。
(3)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农产品),都有发达的畜牧业。
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乙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4)城市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甲国的③是。
乙国西部城市④是,有“硅谷”之称。
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甲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30.(7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东临洋,首都位于热带,终年绿草如茵,原因是。
(2)巴西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主要有。
(3)亚马逊河流域主要自然资源是,现在遭到破坏,引发了等环境问题。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0分)
1.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a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半岛是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和中南半岛纬度大致相同,受海陆因素影响,气候差异很大,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出现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中南半岛海陆差异显著,形成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故选:B。
2.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关于b半岛和c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半岛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B.受地形地势影响,c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C.城市①是本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城市②附近盛产黄麻,煤、铁、锰资源丰富
【分析】由题干提供的图示可知,b是印度半岛,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读图可知,b印度半岛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份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故A错误。
c中南半岛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受地形地势影响,中南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故B正确。
城市①是孟买,该地盛产棉花,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故C正确。
城市②附近盛产黄麻,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是钢铁工业发达;故D正确。
根据题意。
故选:A。
3.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四分之三;故A错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故B错误。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从中部流向周围的海洋;故C错误。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故D正确。
根据题意。
故选:D。
4.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是我国的()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解答】解: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
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南海。
故选:D。
5.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德雷克海峡
【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答】解: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②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故选:C。
6.中国决定投资开挖泰国境内的克拉运河,读图回答4~6题。
泰国人大部分信奉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
【分析】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解答】解: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佛教。
故选:A。
7.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石油属于()
A.可再生资源B.新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
【分析】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如:铁矿、煤,石油等。
故选:C。
8.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示意图”,完成7~8题。
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分布在河流沿岸
B.分布在沙漠地区
C.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D.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分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解答】解: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受石油资源的影响,如图阿拉伯半岛城市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
故选:D。
9.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依据经纬网的判读及0°、180°经线的位置,可判定,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164°E、75°S。
故选:A。
10.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9~10题。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解答】解: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极昼现象。
故选:B。
11.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11﹣12题。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A.甲B.乙C.丙D.丁
【分析】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解答】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即乙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故选:B。
12.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11﹣12题。
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分析】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解答】解: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故选:A。
13.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密集一地势起伏大
B.中部与纬线平行一海陆位置影响
C.南部向南凸出一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自南向北递减一西南季风影响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等温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故A符合题意。
中部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南部向南凸出﹣﹣同纬度地区该季节海洋气温高,故C不符合题意。
气温自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读图1“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和图2“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13﹣14题。
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
【分析】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千米2.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解答】解:读图可知:
卡拉奇位于印度河平原,A错误;
孟买位于阿拉伯海沿岸,B错误;
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C正确;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D错误。
故选:C。
15.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
读图完成15﹣16题。
下列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处是苏伊士运河B.乙处的海洋在不断扩张
C.丙处是印度最大的港口D.丁处是马六甲海峡
【分析】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截止2015年,世界上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7个,地区为35个。
【解答】解:图中的甲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乙是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范围不断扩大;丙是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港口是孟买;丁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
故选:C。
16.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
读图完成15﹣16题。
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④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分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解答】解: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位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因此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故选:C。
17.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
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咖啡、玉米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D.天然橡胶、油棕
【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玉米、小麦、棉花是温带农作物,不适合东南亚种植,水稻属于粮食作物,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8.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17﹣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