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阶段考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默写(选填十处即可)(10分)
(1)常恐秋节至,--------------------------。
(《长歌行》)
(2)东皋薄雾望,---------------------------。
(王绩《野望》)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陋室之雅,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
(6)《野望》中描写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句子是
------------------------,---------------。
(7)《长歌行》的中心句是--------------------,-----------------。
(8)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战争的句子:----------------,
---------------------------------------。
(写出连续两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18分)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⑪可爱者甚蕃.()⑫亭亭净植.()
⑬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6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4.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3分)
5.短文最突出用的手法是什么?表达作者哪种人生追求?(5分)(三)(三)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①20世纪60年代,几个神秘的金属球体在澳大利亚荒野被发现,西澳大利亚土著人莫卡努卡人就掌握着这样一个球体。
经专家分析,这个球体竟然是钛制的!一时间各种猜测层出不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外星人留下的物品。
这种金属球体也被命名为“莫卡努卡球”。
事实真相却令大家哭笑不得:球体来自太空不假,但不属于外星人,却属于美国人。
原来它是“双子座”6号飞船上宇航员的水桶。
只不过是一件从天而降的太空垃圾而已。
②其实,自从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已经发射了5000多个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
与航天器数目增加相对应
的是,太空垃圾的数量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
如果人类不加以治理,按这个速度,到三百年后近地轨道就可能被太空垃圾填满。
③太空垃圾在太空中以每秒6到7千米的速度运行。
由于相对速度很大,很小的一块太空垃圾都足以给人造卫星或者载人飞船造成巨大损伤。
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与人造卫星相撞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两辆轿车以100千米的时速迎面相撞产生的能量。
卫星会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
如果撞上的是载人飞船,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④在航天史上,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
⑤1983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碎片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提前返回地球。
⑥1986年,欧空局的“阿丽亚娜”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形成了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
这些如散弹枪弹般密集的“弹丸”后来直接造成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失灵。
⑦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面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悲剧才免于发生。
⑧太空碎片的来源多样。
运载火箭、卫星等航天器在完成任务后都会直接变成太空碎片。
有的很快进入大气层烧毁,有的则长久停留在轨道上。
载人航天活动也产生一些“太空垃圾”,如摄像机、工具、航天服手套等。
地面上用光学望远镜和雷达能观测到的太空碎片大约每年净增200个,它们主要集中在地球同步轨道、半同步轨道高度区域和2000千米以下的高度区域。
而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太空碎片的数量就在不断增加,目前,各种太空碎片已超过4000万个,对航天器构成了极大威胁。
⑨太空垃圾坠地产生的最大危害要数“宇宙954”shi件。
这是一颗苏联核动力侦察卫星的编号,在回收时失控急速向地球坠落。
1978年1月24日,载有30千克浓缩铀的“宇宙954”坠毁在人烟稀少的加拿大北部地区,在18000平方英里的范围内散落了大量带有高放射性的碎片。
虽然没有危及人员安全,但加拿大花费1400万美元清除污染,并获得苏联赔偿。
⑩一般来说,太空垃圾坠地的数量和航天发射的频率成正比。
以2001年为例,陨落的太空垃圾中,属于俄罗斯的超过120吨,属于美国的将近30吨。
这些太空垃圾时时刻刻都威胁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6.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太空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7.太空垃圾有哪些危害?请分条陈述。
(四)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
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8.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
⑨段的主要情节。
9.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10.(3分)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1.(4分)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12.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五)名著阅读(10分)
13.他是一个“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部作品是———————————(作者)写的—《—————-》。
这位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
14.请你概述作品中人力车夫买车丢车的三起三落(100字左右)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中山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2分)
(2)【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3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
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
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
(5分)
我选择【栏目______】来写。
能扣住所选栏目内容,针对性强,语言有文采即可给分。
示例(一):栏目一。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炮火与屠刀下鲜红的血,感受到的是炮火与炮火对峙的悲壮,印在我们心里更多的是国土和母亲屈辱和伤痛的泪,战争,我们不需要!
示例(二):栏目二:战争文化是血泪滋养的文化,兵法谋略究竟是用来杀戮还是用来消除仇恨?人类为什么非要拥有这些智慧?为了厮杀?还是自杀?
查看全文:/base/yuyan/36028.html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5、请你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拟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
16.品读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3分)
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5分)
材料一:当年在日寇侵华的民族危亡之时,章太炎先生号召国民读史,以激发爱国主义热忱。
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德国领导人表现了忏悔的勇气。
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
”2005
年4月10日,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纪念碑献花。
材料三:日本90年代以后,小泉连续4次参拜靖国神社,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反悔的迹象;日本在篡改历史教科书上无所顾忌,纵容扶桑社的右翼教科书出台;此外,一些阁僚不断发表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论;日本不断单方面挑战中日关系底线。
探究结果:
答案:1、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人不可淡忘历史,应知耻而后勇。
捍卫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每个人人努力。
我们应以斯言为座右铭,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高度重视对全民族的历史教育,让历史警钟、尤其是国耻日的警钟,时刻长鸣。
2、德国和日本领导人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德国正视历史,通过反思历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
日本则歪曲历史、回避罪行、拒绝谢罪赔偿,是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可淡忘历史,要高度重视对全民族的历史教育,保卫国家,捍卫和平。
让历史警钟、尤其是国耻日的警钟,时刻长鸣。
三.作文(70分)
题目:-----的味道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4)不得抄袭或套作;(5)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