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及加勒比海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全年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美及加勒比海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全年展望
作者:尹佳音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21期
2020年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体全年经济负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报告,2020年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全年经济增长-
7.0%,其中墨西哥全年经济增长-8.2%,为地区表现最差。

疫苗接种推进缓慢,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风险持续上升、财政空间明显不足,多因素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迟迟无法回归正常轨道,预计2021年全年经济增长4.6%,低于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速6.7%。

一、2021上半年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特点
2020年各主要经济体采取积极措施稳经济、促民生,并取得积极效果,但由于2季度经济衰退严重,经济增速年末无法回归正增长区间。

墨西哥四个季度经济同比下降1.4%、
18.7%、4.3%、3.6%;巴西四个季度经济同比下降0.3%、11.4%、3.9%、1.1%;阿根廷四个季度经济同比下降5.4%、19.1%、15.9%、4.3%;智利四季度经济零增长,为经济恢复相对最好成绩。

进入2021年,部分经济体年初经济实现正增长,巴西、智利一季度同比增长1.0%、
0.3%。

受北美疫情拖累,美墨外贸迟迟无法回归正常,墨西哥经济并未实现“由负转正”,一季度同比下降3.6%,但较去年四季度衰退步伐已明显放缓。

(一)供需两端继续复苏,外需颓势逐步缓解
2021年一季度,拉美及加勒比海各主要经济体内需呈“缓慢爬坡,偶现倒退”趋势。

一季度巴西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降1.7%,较2020年四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公共消费支出同比下降4.9%,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上升。

2021年2、3、4月墨西哥国内市场消费同比下降7.3%、7.8%、4.5%,其中4月服务类消费收窄7.9个百分点,而商品类消费收窄幅度较小,为0.4个百分点。

2020年四季度阿根廷政府消费支出同比下降2.7%,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降8.7%,预计2021年一季度,两类消费衰退幅度将进一步收窄。

智利2021年一季度社会总消费同比增长9.1%,其中家庭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9%,耐用消费品同比增长61.2%,非耐用品消费同比增长10.6%,政府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9%。

投资市场逐渐回暖。

2021年一季度巴西固定资产形成同比增长17%,继续保持扩张趋势,固定资本投资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3月墨西哥固定投资实现由负转正,原因在于设备类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增长10个百分点,拉动国内固定投资正向增长。

受生产设备投资拉动影
响,2021年一季度智利固定资本形成同比增长0.7%。

2020年四季度阿根廷固定资本形成同比增长15.9%,其中建筑类、设备类固定投资均在四季度实现由负转正,伴随国内投资需求上升,2021年阿根廷固定资本形成增幅将进一步提升。

外贸缓慢恢复。

1—5月,巴西出口总额1974.2億美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出口1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进口839.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

阿根廷4月出口61.43亿美元,为201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46.73亿美元,进出口额10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3%,贸易顺差为14.7亿美元,为2020年7月以来最高值。

2021年第一季度,智利进出口412.7亿美元,其中出口21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3%,矿业出口同比增长50.6%,拉动出口水平上升,2021年进口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制成品进口同比增长30.5%,贸易顺差25.2亿美元。

跨境投资强势反弹。

伴随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全球跨境投资活跃,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吸引外资规模明显提升。

2021年一季度智利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30.2亿美元,增长近4倍。

4月巴西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供给端释放利好信号。

一季度巴西农业、工业、服务业同比增长5.2%、3.0%、下降-
0.8%,农业增加值实现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同比正增长,服务业衰退有所缓解。

墨西哥工业和服务业分别较2020年四季度收窄1.4、1.7个百分点,但短期难以恢复正增长。

2021年一季度智利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3.0%、0.95%,家具制造、纺织、化工制造复苏明显。

(二)劳动力市场未现改善,物价水平再次上扬
主要经济体失业率持续波动。

由于当地迟迟无法走出疫情阴霾,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失业率普遍上扬。

一季度墨西哥失业率保持在4.5%,4月该国失业率小幅增长3个百分点。

巴西3、4、5月失业率为14.2%、14.4%、14.7%,已逼近年初市场预期14.9%。

2、3、4月智利失业率为10.3%、10.4%、10.2%。

食品价格助推物价持续高位徘徊。

5月巴西通胀率攀升至 8.1%,为2016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城市非耐用消费品价格大范围上扬为主要原因。

墨西哥通胀率从4月的6.2%降至5月的5.9%,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通胀率增长0.2个百分点。

智利3、4、5月通胀率分别为
2.9%、
3.3%、3.6%,为2020年3月以来逐月增长最快时期,食品价格上升明显。

受食品价格影响,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从2021年3月的42.60%上升到4月的46.3%。

(三)继续保持货币政策扩张态势
为确保国内货币供应稳定,防止生产成本上升造成的国内物价剧烈波动,6月巴西中央银行将最新政策利率上调0.75百分点至3.5%,巴西中央银行委员会强调,未来将保持灵活的货
币政策以应对多边的疫情。

考虑到国际贸易环境、全球金融市场、国内疫情变化较为复杂,3月墨西哥中央银行决定短期维持政策利率4%,以为突发事件出现预留足够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

智利中央银行董事会一致认为保持货币观望态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但部分激进派董事会成员认为2021年智利应上调利率75—125个百分点,以解决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2021年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形势展望
在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后,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主要经济体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部分经济体2021年一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但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旅游类服务业短期无法恢复正常,加之当地疫苗接种要在2023年达到群体免疫水平,2021年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不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该地区经济增速将为4.7%,远低于全球新兴经济体2021年平均增速6.7%。

(一)经济运行面临的积极因素
全球疫苗大范围接种为当地抗击疫情带来信心。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各主要经济体也陆续开展大范围疫苗接种。

尽管短期内全球疫苗不平衡问题无法解决,但随着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陆续达到60%的疫苗接种率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WTO就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尽快做出决定,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疫苗获得难度将有所下降,届时各主要经济体社会经济发展将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而有序恢复。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活跃有利于当地依靠原材料出口提振经济。

随着各原料进口国生产活动回归正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迎来疫情后首个繁荣期。

预计在短期价格上涨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陆续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而以大宗商品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部分拉美及加勒比海经济体如巴西、墨西哥可通过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出口缓解疫情对制造业冲击带来的整体经济复苏乏力问题。

制造业进入稳定恢复期。

先行指标显示各主要经济体生产正逐步恢复。

4、5月巴西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呈现逐月上升,基本稳定在荣枯线以上。

2021年初墨西哥制造业呈现波动上升,5月PMI47.6,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2021年前4个月阿根廷制造业指数(IPI)累计同比上涨21.3%,月度保持0.3%增幅。

智利4 月工业生产指数(IPI)同比增长5.1%,其中制造业增幅明显。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消极因素
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易导致地区金融风险发生。

发达经济体相继制定经濟刺激方案,导致全球债、股、汇三市不确定性短期显著提升。

由于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受疫情影响金融体系已现脆弱,受发达经济体持续制定经济刺激方案溢出效应影响,该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金融市
场将陷入动荡不动局面,本已面临崩溃的货币金融体系将再次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政府无法制定有效措施,或将造成金融体系崩溃。

财政赤字问题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上升。

自2020年新冠疫情在当地迅速蔓延,各主要经济体颁布救助法案防止经济崩溃,大规模经济救助方案造成各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问题严重。

仅以阿根廷为例, 2020年政府财政报告显示,2020年该国财政支出7770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其中关于社会保障福利的支出同比增长24.5%,地方转移同比增长334%,主要用以各省医疗设施建设、防疫物资购买等。

财政赤字问题既有可能成为当地以后经济重启掣肘,也将成为地区风险爆发的导火索。

新冠疫情导致当地债务水平持续保持高位。

新冠疫情大流行增加了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应对紧急情况的融资需求,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经济体债务结构性问题。

预计2019年至2020年,公共债务占地区GDP的比例将从68.9%上升至79.3%,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将成为发展中世界中负债最重的地区,也是相对于商品和服务出口而言外债偿付率最高的地区(57%)。

债务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既不利于政府制定经济救济政策帮助低收入群体渡过疫情难关,也不利于政府筹措资金用于疫后经济重建。

三、政策建议
贸易方面,根据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数据,2020年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对华出口1356 亿美元,对华进口1600 亿美元。

疫情期间中拉大宗商品贸易通道保持持续畅通,为该地区经济稳定贡献巨大。

投资方面,作为中国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对外承包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区,中方资本进入对当地疫情后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如何化解新冠疫情对中拉经贸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推进中拉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是后疫情时期中拉关系发展的关键。

稳定中拉贸易基本盘。

目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出口规模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而我国生产恢复对原材料进口需求相对较高,中拉贸易合作存在较高契合度。

建议在外防输入的原则下,梳理出对当地进口清单,对于关键性原材料可利用当地迫切寻求海外市场的时机进行“补仓”,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快速复苏,也有利于缓解我国橡胶、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来源地单一化造成供应风险提升问题。

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由于主要经济体采取管控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导致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受阻,部分在建投资项目被迫停摆,我国在该地区投资建设项目延期完工情况较为严重。

建议对现有投资项目进行梳理,对于投资金额巨大、受疫情影响较小的项目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境外施工人员健康的前提下恢复建设。

对于新投资项目应做好可行性评估,充分考虑政治、经济、环境、舆情等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因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继续推进中拉抗疫合作。

拉美地区集中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亟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中国目前已有多款疫苗援助拉美,为当地解决疫苗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建议在进一步提升对拉美地区疫苗援助的同时,尝试在当地投资建设疫苗生产厂,内外发力帮助当地政府早日走出疫情阴霾,同时针对拉美及加勒比海医疗水平较低、医疗人员较少、医疗用品产能不足等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国家给与人道主义救助,防止经济复苏受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