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新导学同步选修34 课件:第十三章 光本章优化总结13 (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
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 M,若用 n1 和 n2 分别 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1<n2,a 为红光,b 为蓝光 B.n1<n2,a 为蓝光,b 为红光 C.n1>n2,a 为红光,b 为蓝光 D.n1>n2,a 为蓝光,b 为红光
(1)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点距 C________ cm.
解析:(1)
设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由折射定律得 sinC=1n 代入数据得 C=45°.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 在 AB 边和 BC 边的入射角均为 60°,均 发生全反射.设光线在 CD 边的入射角为 α,折射角为 β, 由几何关系得 α=30°,小于临界角,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是在 CD 边,由折射定律得 n=ssiinnαβ,代入数据得 β=45°.
解析:由题图可知,b 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 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则 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B
2.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 ABC 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 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 BD 的单色光由 AB 面射入介质,经 AB 面 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 BC.
(1)求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 n; (2)若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 c,求光在此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
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为减弱点, 该处为暗纹.即|r2-r1|=(2n+1)2λ(n=0,1,2,…)
[对点训练]
6.如图中甲、乙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射到圆孔时形成的 图 象 , 其 中 图 甲 是 光 的 ________( 填 “ 干 涉 ” 或 “ 衍 射 ”) 图 象.由此可以判断出图甲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_(填“大 于”或“小于”)图乙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A.A、B、C 三个位置都出现亮条纹 B.B 位置处出现暗条纹 C.C 位置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要由其他条件决定 D.以上结论都不对
解析:在干涉现象中,所谓“振动加强的点”是指两列波在 该点引起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同,该点的振幅是两列波的振幅之 和,而不要理解为该点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在某些时刻它也可 以位于平衡位置(如图中 C 点).所谓“振动减弱的点”是指两列 波在该点引起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该点的振幅是两列波的振 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则该点始终在平衡位置,对光 波而言,该点是完全暗的.本题中,A、B、C 连线上所有的点 到缝 S1、S2 的距离相等,所以 A、B、C 三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 屏上对应出现的都是亮条纹.
解析:
(1)由题意作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得光线在 AB 面折射时 的入射角 θ1=60°,折射角 θ2=30°,则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n=ssiinnθθ12 =ssiinn6300°°= 3.
(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为 v=nc= 3×108 m/s. (3)由光路图及几何关系知 BD 边上的入射角为 30°,要使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A.紫光最先消失 B.红光最先消失 C.a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D.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a 光相邻条纹间距小于 b 光相 邻条纹间距
2.光的折射与光速、频率、波长关系的综合分析 先由折射光路判断光的折射角大小关系,进而得出光的频率
关系,然后再根据 n=vc和 λ=cf判断出光速、波长的关系. (1)折射率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
光折射率越大,当各种色光通过同一介质时,紫光折射率最大, 红光折射率最小.
(2)折射率与光速及波长的关系: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 频率不变,速度减小,波长减小,ssiinnri=n=vc=λλ0.
专题三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衍射的理解及应用
1.光的颜色与色散 (1)对同一介质而言,不同单色光的折射率 n、波速 v、波长 λ 不同,由红光→紫光的变化是:光的频率变大,折射率变大, 光速变小,波长变短,临界角变小. (2)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频率(颜色)不变, 而光的速度、波长均发生变化.
(3)光在介质中的速度由介质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这与机 械波有很大区别,因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
(4)光的色散现象还通常与折射定律、临界角、全反射等内 容联系在一起.利用折射率 n=vc,光速 v=fλ,临界角 sinC=1n= vc等公式并结合光的折射等知识可分析此类综合问题.
2.光的干涉与衍射 (1)两者的产生条件不同 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 差恒定;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可以跟 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 (2)图样特点不同 双缝干涉产生的是等间距、等宽度、明暗相间且亮度基本相 同的条纹;单缝衍射产生的是中央最宽、最亮,其他地方窄且暗 的明暗相间条纹,并且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解析:(1)依题意作出光路图,由几何知识得:入射角 i=60°,
折射角 r=30°
由折射定律 n=ssiinnri 解得 n= 3. (2)若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 c,则光在此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解析:图甲是光的衍射图样,图乙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 小孔成像.只有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相差不多 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图甲所对应的圆孔比图乙所 对应的圆孔的孔径小.
答案:衍射 小于
7.如图所示是单色光双缝干涉实验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实 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此时刻,介质中 A 点为波峰相叠 加点,B 点为波谷相叠加点,A、B 连线上的 C 点为某中间状态 相叠加点.如果把屏分别放在 A、B、C 三个位置,那么(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3:55:50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32021/9/132021/9/13Sep-2113-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3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分析与计算.
[对点训练] 4.某种材料的三棱镜截面如图所示,∠A=90°,∠B=60°,
一束垂直于 BD 边的直线光束从 AB 边上的某点入射,折射光线 经过 BD 边反射后,从 AD 边垂直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 c= 3×108 m/s.求:
(1)三棱镜的折射率; (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 (3)要使光线在 BD 边上发生全反射,则 AB 边上的入射角应 如何变化?
(2)设光线与 AB 边、BC 边和 CD 边的交点分别为 E、F、G,
由几何关系,得 CF=AE=coOs6A0°. 又 CG=CF·tanα
两式联立,解得
CG=4 3 3
cm,即第一次的出射点距
43 C3
cm. 答案:(1)出射光线与 DC 边的夹角为 45°
(2)4 3 3
方法技巧 (1)解决几何光学问题应先准确画好光路图. (2)用光的全反射条件来判断在某界面是否发生全反射;用折 射定律找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3)在处理几何光学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光的可逆性、对称性、 相似性等几何关系.
专题整合提升
专题一 折射率与光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
1.正确、灵活地理解、应用折射公式 教材中给出的折射率公式为 n=ssiinnθθ12(θ1 为真空中的入射角, θ2 为某介质中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入射角、折射角 是可以随光路的逆向而“换位”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记忆: n=ssiinnθθ12空介⇒1n=ssiinnθθ21空介.
专题二 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的综合问题分析
1.对全反射的理解 光投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和反 射角、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分别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当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中时,若入射角等于或者大于临界角 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对临界角的理解 光线从介质进入真空或空气,折射角 θ2=90°时,发生全反 射,此时的入射角 θ1(介)叫临界角 C. 由1n=ssiinnθθ12介空=sinC
线在 BD 边上发生全反射,应满足 sinC=1n= 33,所以临界角 C>30°.因此 AB 边上的折射角 θ2 应减小,入射角 θ1 也应减小.
答案:(1) 3 (2) 3×108 m/s (3)减小
5.
如图所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 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 O 点垂直 AD 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 n= 2,AB=BC=8 cm,OA=2 cm,∠OAB=60°.

v=nc=
3 3 c.成都高二检测)一个大游泳池,池底是水平面,池 水深 1.2 m,有一直杆竖直立于池底,浸入水中部分杆是杆全长 的一半,当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 37°角射在水面上时,测得杆 在池底的影长为 2.5 m,求水的折射率.
解析:设折射角为 θ2,在△ABO 中,AB=1.2 m BO=AB·cot37°=AB×43=1.6 m 池底影长 2.5 m,故 CD=0.9 m 在△CDO 中,tanθ2=CCDO=01..92 mm=34 θ2=37° 由折射率公式 n=ssiinnθθ12得 n=ssiinn5337°°=43 答案:43
(3)波长对条纹间距的影响 无论双缝干涉还是单缝衍射,所形成的条纹间距和宽度都随
波长增加而增大.对于双缝干涉,相邻亮纹或暗纹间距为 Δx=dl λ.
(4)两者的相同点
两者成因相同,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对于双 缝干涉,如图所示.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 该点为加强点,该处为亮纹;即|r2-r1|=nλ=(n=0,1,2,…)
3.这类综合问题的解题思路 (1)确定光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还是由光疏介质进
入光密介质,并根据 sinC=1n确定临界角,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 (2)画出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的光路图(全反射问题中关键要
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图”). (3)结合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临界角 C、几何关系进行
答案:A
8.(2017·唐山高二检测)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 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 A 点射入玻璃砖,在 O 点发 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a、b 是其中的 两单色光.若入射点由 A 向 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 向入射到 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下面正确的 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