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年近海捕捞产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历年近海捕捞产量分析
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深圳的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滨海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等为代表的海洋经济产业格局。

2004年全市海洋经济产值达712 45亿元,增加值671 7亿元,以涉海用海为统计标准初步测算,海洋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的不完全直接贡献达19 5%。

2004年,全市滨海旅游业产值达190亿,对深圳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15 9%,对全市旅游业的贡献率达50%。

深圳沿岸海域具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有400余种,其中海洋渔业资源约50多种。

深圳海域出产丰富,主要名贵的海产鱼类40余种,还有虾、蟹、贝类等海产品。

沿海有近70平方公里的滩涂。

但由于近年来海域污染严重,各种生物资源和养殖用地均急剧减少,目前,西部海域已基本不能用作养殖用途,只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近海污染和渔业资源的枯竭,为满足市民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深圳远洋渔业从1994年的六艘远洋渔船开赴东南亚捕捞经济鱼类开始,经过18年的发展,深圳市目前获农业部批准的具有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企业共6家、远洋渔船100艘,功率3万多千瓦,总吨位1.6万吨。

“十一五”期间,捕捞总产量约15万吨,总产值约20亿元,约占广东省远洋渔业经济总量70%,居广东省首位。

1994年,深圳市6艘渔船拔锚起航,开始了前往东南亚捕鱼作
业的航程,这是我市渔民跨出国门发展远洋渔业生产的首批船队。

截至2007年,深圳远洋渔业企业才4家,自有及合作渔船仅56艘、功率15810千瓦,吨位6710吨,年产量不到5万吨,产值不到3亿元,而政府年扶持资金也不过二三百万元。

从2007年作业情况看,深圳远洋渔业企业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国家海域及太平洋海域,除深圳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公海稍有作业外,基本在他国的经济专属区域。

2008年共有4家远洋渔业企业,作业渔船85艘,全年捕捞产量2.99万吨。

作业区域包括马绍尔、斐济、马来西亚、缅甸等海域。

2012年,我市已发展到6家远洋渔业企业,作业渔船100艘,企业总数和渔船数均有增加。

估计年捕捞产量3万吨,总产值约4亿元,回运自捕水产品约1.5万吨。

生产范围扩大到中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公海海域,捕捞品种从2008年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多个,包括带鱼、墨鱼、鳕鱼、马鲛鱼、姑鱼、曼鱼、金枪鱼等品种;作业方式由围网、延绳钓扩展到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底钓、拖网、灯光围网、定置网等,远洋渔业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广东远洋渔业逐步下滑的情况下,深圳远洋渔业仍一支独秀,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