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操作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加热炉的操作
F-3101、F-3201主要为反应和分馏提供热量,对F-3101、F-3201及空气预热回收系统的设备和工艺操作,主要是要保证加热炉出口温度平稳并严格控制加热炉的有关参数在指标规定范围内,在保证安全正常操作的前提下节能降耗。

6.8.1.加热炉的点火
6.8.1.1点火前的检查
正常情况下开车点火
(1)检查燃料管线阀门是否开关自如。

(2)详细检查炉壁衬里有无裂缝、脱落,检查炉管吊架和炉管是否弯曲变形。

(3)检查防爆门、看火窗、烟道挡板、风道挡板、烟囱挡板以及火嘴风门是否灵活好用。

根据环境温度和风力情况,烟道挡板开启1/4-2/3,一般可开启1/2。

各火嘴风门关闭。

(4)检查火盆和火嘴内不能有油和杂物。

(5)检查各火嘴是否畅通,必要时拆卸清扫火嘴。

(6)检查灭火蒸汽接管是否有腐蚀和烧坏现象。

消除灭火蒸汽接管和风压接管内的杂物。

(7)检查各仪表是否齐全、可靠。

(8)检查耐火保温炉壁是否有损坏,清除炉膛内漏油和其它杂物。

(9)检查加热炉事故、停炉阀门及联锁、控制系统阀门是否开闭灵活。

(10)检查余热锅炉系统,并确认在加热炉系统开工之前煮炉操作已经完成。

(11)检查余热锅炉系统和空气预热系统各部分齐全、可靠。

引风机、通风机盘车正常。

(12)各火嘴前瓦斯阀门均关闭。

(13)检查火嘴安装是否有偏斜,蒸汽管、瓦斯管等是否准确无误。

对加热炉系统初次开工或检修后开工,除作以上检查外,还应作以下检查:
(14)炉管是否已经压力试验,检查有无泄漏。

(15)检查工艺管线、燃料油、瓦斯、点火气和蒸汽管线(包括消防蒸汽)是否正确连接。

(16)检查耐火衬里材料、防爆门和看火孔是否完整无损,密闭严实且灵活好用。

(17)检查烧嘴是否按规定要求正确安装,是否有污垢或施工期间积聚的杂物。

(18)检查雾化蒸汽、消防蒸汽、吹灰蒸汽、伴热蒸汽及燃料管线是否畅通,并经试漏合格。

(19)通风机、引风机试运合格。

6.8.1.2加热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空气预热系统各蝶阀关闭。

(2)消防蒸汽引至炉前,消防器材准备就绪。

(3)瓦斯管线试压合格,并逐个把火嘴贯通。

(4)引瓦斯至炉前:
①引氮气吹扫瓦斯系统,包括燃料气分液罐D-3507。

废气高空排至安全地方,不能排至火炬。

若氮气紧张,燃料气系统可用蒸汽赶空气,然后用瓦斯置换蒸汽。

低点排凝,直至无水或
只有极少量水放出。

排凝时要注意安全。

②采样分析瓦斯总管的含氧量,不大于0.5%为合格,停止置换。

③D-3507加热盘管排凝后投入使用。

④确认瓦斯线炉前手阀完全关闭,防止瓦斯串入炉膛发生事故。

⑤联系调度、瓦斯班,引瓦斯入装置。

联系仪表启动瓦斯压力控制。

⑥确认瓦斯供应正常后,引瓦斯至炉前。

(5)F-3201对流段蒸汽阀前排凝,慢慢打开手阀引过热蒸汽入F-3201 对流段。

打开排放大气阀放空。

(6)点火器材准备就绪,清除炉旁杂物。

(7)炉膛测爆合格。

否则应向炉膛内吹入蒸汽,直至烟囱见汽至少10分钟后停汽,以避免回火伤人,损坏炉体。

(8)烟气氧分析仪与炉膛压力测定仪表投用。

6.8.1.3加热炉点火的步骤
点火开工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方式两种。

(1)确认点火准备工作完毕后,将各火嘴的二次风门稍开,调整烟道挡板开度使炉膛负压在-50~-100Pa。

(2)利用瓦斯罐系统管线上设置的压力调节阀将瓦斯压力整定在0.4MPa。

(3)打开长明灯(明火)瓦斯线总阀,建立长明灯手阀前压力。

(4)把点火器材(如点火棒)点着,插入点火孔,使其火焰达到火嘴的尖端。

(5)慢慢打开长明灯的瓦斯阀,使其点着。

(6)按上述同样的程序点燃要求投用的长明灯。

(7)长明灯点燃后,将需点主火嘴的二次风门打开约1/4-1/3。

(8)手动打开主火嘴瓦斯线控制阀(约10 %开度),建立火嘴手阀前压力0.3MPa。

(9)确认长明灯火焰稳定和炉膛压力为负压后,慢慢打开主火嘴瓦斯手阀,将主火嘴点燃。

刚点着的火嘴易熄灭,可适当将火焰调大一些,或适当调节风门及烟道挡板。

(10)主火嘴点燃后,应调节一、二次风门与烟道挡板开度,优化火焰。

火嘴燃烧稳定后,将瓦斯控制阀投自动。

6.8.1.4点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点长明灯时,如果加热炉已进入一些燃料,但是点不着火,应切断火嘴用灭火蒸汽吹扫直至烟囱见汽后方可重新点火。

(2)若主火嘴阀打开后,在10秒左右还未被点着,应立即关闭燃料阀,炉膛吹扫15分钟后才允许重新点火。

(3)点火时应侧身在上风向,不应面对火嘴,以防回火伤人。

(4)严禁不使用点火器材(如点火棒),而用邻近火嘴去对火。

(5)如用点火棒点火,点火后点火棒不能任意丢掉,必须用沙土熄灭,以备用。

6.8.2.加热炉的操作与控制
6.8.2.1加热炉的操作要求
(1)室内与室外操作人员要互相配合,按工艺要求操作,使加热炉出口温度平稳。

(2)经常检查炉管、焊接头、法兰、回弯头、胀口、堵头有无泄漏情况。

(3)加热炉进料要保持流量平稳,各分支流量要均匀,防止走短路结焦。

(4)炉子的防爆门、通风门、烟道挡板不能随便开放。

看完火后,要立即关闭看火窗。

(5)加热炉的炉膛温度要定期校对。

严格控制炉膛温度一律不能超过800℃,同一炉膛内两点热偶温差不能大于20℃,炉出口温度与指标差不大于1℃。

(6)低压瓦斯要定时脱液,脱液完毕放空阀必须立即关死。

(7)经常观察炉膛内各点温度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8)尽可能点燃全部火嘴,保持多火嘴,短火苗,火苗应不偏,长短整齐并不“舔”炉管。

炉膛应明亮,烟囱无黑烟。

(9)认真依照炉氧含量、炉膛负压、引风机和通风机出入口风压,调节各炉燃烧情况。

(10)加热炉出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车间。

若发生事故要冷静沉着,密切配合,保证设备、生产、人身安全。

(11)要注意检查设备管线的保温、伴热是否正常好用。

(12)开关烟道气调节风门时,动作要缓慢,以免烟道气压力急剧波动。

(13)辐射段的烟气温度不能过高。

如果太高会引起管壁结垢、结焦或造成火嘴火焰过长。

(14)要注意工艺介质压力和炉管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防止炉管内结焦。

(15)经常检查通风机、引风机、空气预热器等运行、润滑情况。

注意电机电流、风量、风压等工艺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16)检查设备、冷却、紧固等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启动转动设备应先盘车。

(17)检查各部位轴承温度。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切换、停机,通知车间,请有关人员处理。

(18)检查风机、电机、空气预热器有无异常,如有问题,要及时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需要停车修理时,应按一般故障处理操作,达到修理条件。

6.8.2.2炉膛氧含量的调整
炉膛氧含量是保证瓦斯能否在炉膛完全燃烧的重要参数。

若炉膛氧含量高,则瓦斯可以在炉膛完全燃烧,但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会带走大量的热,导致加热炉热效率低;若炉膛氧含量过低,则会使瓦斯燃烧不完全,同样导致装置能耗增大,所以要将炉膛氧含量控制在一定的指标范围内,一般在2%~6%。

炉膛氧含量的主要调节手段是调整鼓风机出口阀门的开度,当然二次风门也可以调节,烟道挡板对炉膛氧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6.8.2.3炉膛负压的调整
炉膛负压是保证加热炉安全燃烧的重要参数。

若炉膛负压太高,将会使大量烟气在较高的温度下从烟囱排出,加热炉热效率低;若炉膛负压很低,甚至达到正压,有可能使炉膛产生回火,影响安全生产。

所以炉膛负压不能太高不能太低,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指标范围内,一般在-20Pa~-60Pa。

炉膛负压的主要调节手段是调整烟道挡板的开度,当然炉膛氧含量对炉膛负压也有一定影响。

6.8.2.4炉膛温度的调整
炉膛温度也是保证加热炉安全燃烧的一个重要参数。

炉膛温度的高低也主要影响加热炉出口物料的温度。

若炉膛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炉管结焦、局部过热甚至炉管破裂;若炉膛温度过低的话可能使炉管出口温度达不到要加热的温度指标。

炉膛温度主要受炉出口温度的限制,炉出口温度确定,则炉膛温度就确定,但必须保证炉膛温度不大于800℃。

6.8.2.5开工后加热炉升温操作及注意事项
(1)按工艺要求逐个增点火嘴进行升温操作。

(2)升温操作时应按规定对称地增点火嘴。

(3)初次开工升温操作时应仔细检查设备,热紧设备法兰。

(4)升温操作时注意烟道气升温速率不应大于100℃/h。

(5)增点火嘴或提燃料量前,需先开大一次风门,增加炉中空气氧含量,以免发生二次燃烧。

(6)一般情况下,调整炉膛氧含量,只需使用烟道挡板来控制加热炉的空气量。

(7)若发现烟气温度迅速上升,其原因是燃料量突然增大或氧含量过低造成二次燃烧所致,切不可立即打开烟道挡板,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应先分步减少燃料量,再调节挡板或风门。

6.8.3加热炉的烧焦
F-3101、F-3201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加热的是蜡油组分,且加热温度比较高,所以炉管结焦是不可避免的。

加热炉的炉管结焦将会导致传热系数下降,装置能耗增加,系统压降增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装置处理量下降,甚至需要停工检修。

在加氢裂化装置停工检修时一般都要对加热炉进行烧焦。

6.8.3.1加热炉烧焦的总体方案
首先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如流程已改好(具体见下面附图),蒸汽、风、氮气已引到加热炉前。

为防止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凝结成水,首先通入氮气循环,加热炉开始点火升温,进行烧焦。

待加热炉炉管升温至100℃以后,逐渐停止通入氮气,开始通入蒸汽。

加热炉以50℃/h的速度逐渐升温,炉管在刚开始升温的过程中并不给风。

在升温的过程中20分钟现场测量一次加热炉出口蒸汽温度。

烧焦分四个阶段进行,分别当炉管壁温达到400℃、500℃、550℃、600℃时,保持炉膛恒温,间断给入非净化风进行烧焦。

给风以前要注意协调各岗位,给风时阀门要逐渐开大,并密切注意温度变化,出现异常波动时,要停止给风,并开大蒸汽,待温度回落平稳后再逐步开大风量。

通入非净化风的要求是间断给风,每次通风的时间为3-4分钟。

在恒温阶段烧焦过程中如果排灰量很大,可以适当延长给风时间。

烧焦流程采用由加热炉出口给风和蒸汽,经过加热炉对辐射室炉管进行烧焦以后由两路入口出炉向大气排放的流程。

烧焦所采用的蒸汽为0.8Mpa蒸汽, 烧焦所用的风为0.7Mpa非净化风。

按烧焦方案接好临时管线,烧焦用临时蒸汽线及临时风线的阀门之前都设有压力表,以便及时控制混合的风量。

蒸汽和风经过加热炉炉管以后,由两路加热炉入口出来,经临时管线至烧焦罐,为了对加热炉炉管烧焦的排气状态及时跟踪检查,在出口处设置带有冷凝水的采样器,以及时观察控制烧焦进展情况。

6.8.3.2加热炉烧焦的操作步骤
(1)按方案开始进行烧焦,先通入氮气,两路均匀点火,开始升温。

(2)两路炉管最低温度都已经达到100℃时,开始通入蒸汽继续向400℃升温。

通入蒸汽升温过程中由加热炉烧焦排放口排出明显的类似碳黑的细小粉尘。

(3)两路炉管最高温度达到450℃以上,排放口还有细小烟尘,但是比刚刚开始通入蒸汽时所排烟尘有所减少。

加热炉开始第一次通风,进行烧焦。

刚开始烧焦时给风量比较小,加热炉炉管的温度明显增高,但是这时候通风时加热炉炉管正处于升温的阶段,而升温的速度也比较快(差不多一个小时温升达到了300℃),因此通风达到10分钟以后,停止通风,开始调整加热炉火嘴逐渐降低加热炉炉管的壁温以保证烧焦的平稳进行。

(4)调整火嘴,进行降温。

加热炉的管壁温度逐渐由550℃减低至450℃。

(5)加热炉开始第二次通风进行烧焦,加热炉排放蒸汽所含烟尘增多,由于加热炉还处在降温阶段,还在逐渐熄灭火嘴,因此这次给风以后,加热炉的炉管壁温也一直处于降温的状态。

(6)调整火嘴,使加热炉壁温均衡。

(7)加热炉炉管管壁温度恢复升温,温度达到500℃,加热炉开始通风进行第三次烧焦。

烧焦给风20分钟,在烧焦过程中炉管管壁温度变化不明显。

烧焦结束后继续升温。

(8)加热炉炉管管壁温度达到545℃,为了更好控制管壁温度,将加热炉蒸汽量适当关小,开始给风进行烧焦。

本阶段烧焦共给风6次,每次大约5分钟,在给风的前后炉管管壁温度部分测点有温升出现,加热炉的所排蒸汽比较前一阶段变黑。

(9)加热炉炉管管壁温度继续升温。

加热炉炉管管壁温度达到600℃,加热炉连续给风烧焦,给风时间为每次30分钟,加热炉排蒸汽颜色变黑,为更好起到冲刷的目的,将蒸汽量先适当关小,然后再迅速开大,以把炉管所结的焦碳更好的冲刷出去。

现象是每当给风后,开大蒸汽时,有明显的黑色烟尘排出。

到后期给风后再开大蒸汽所排烟尘明显减小。

从所采的蒸汽冷凝水来看,初期给风后所采冷凝水颜色为黑色,到了烧焦末期冷凝水颜色为红褐色,基本没有黑色粉尘。

(10)烧焦完成,炉管开始降温过程。

6.8.3.3烧焦正常的判断
(1)在恒温状态下通风时,管壁电偶指示温度增高或现场测量炉出口温度增高,说明管壁结焦的焦块烧焦已经开始。

(2)烧焦干净与否,依据是炉管温度是否达到了温度上限,如果通风烧焦时炉管温度较前有所下降,排水颜色不发红,不变黑,排出的蒸汽为白色,说明在该温度条件下烧焦已经完成。

(3)每个烧焦阶段完成的标志是:没有灰排出,所排出的蒸汽凝结水的颜色不再是黑色或红色。

在升温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加热炉炉管的颜色以及炉管温度,炉管正常颜色为暗红色,升温过程中如果炉管颜色出现桃红色,说明温度过高,要加大蒸汽量。

直至升温至炉管温度达到600℃后,给大通风量5分钟,注意观察蒸汽采样器排气冷凝水颜色,如果排水颜色不发红,不变黑,排出的蒸汽为白色,则表示烧焦已经完成,全开蒸汽和风线阀门,关小加热炉火嘴,以80℃/h速度降温至炉出口温度到200℃。

6.8.3.4烧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加热炉对流室炉管温度不要超过420℃;
(2)屋外工作人员用对讲机与室内操作人员密切保持联系;
(3)专人检查加热炉燃烧情况及炉管颜色;
(4)通入蒸汽以前要把冷凝水排净;
(5)屋外工作人员及时与屋内操作人员保持联系;
(6)专人负责加热炉各点温度记录;
(7)专人检查烧焦排水口的情况。

6.8.3.5烧焦流程如下图
6.3.4.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投用
6.3.4.1投用前检查
(1)打开各人孔门检察烟道,确认各段正常,无杂物,压力表、热电偶正常。

(2)检查引风机、鼓风机出入口挡板及传动装置,确认安装正确、完整,使用灵活且开关指示正确,然后关闭。

(3)检查烟囱烟道、集合烟道、风道挡板及其传动位置安装正确完整且开关指示正确。

(4)清除平台、梯子、设备上杂物。

(5)检查各处人孔盖、手孔盖关闭。

6.3.4.2投用前的准备工作
(1)引风机、鼓风机试运正常。

(2)各气动蝶阀、快开风门以及联锁系统调试完毕。

(3)加热炉余热系统各联锁已解除,待正常后投用。

(4)利用自然通风门,加热炉已点火投用正常(此项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5)做好切换烟气挡板的准备,至少要两人操作且要同内操配合。

6.3.4.3投用步骤
(1)打开F-3201、总风道挡板,调节各火嘴入口风门,确认鼓风机入口挡板处于全关位置。

(2)启动鼓风机,检查鼓风机运转情况,确认鼓风机运转正常后,开启鼓风机入口阀,若加热炉已处于正常燃烧状态,则要注意使各火嘴火焰变化不要太大。

调整鼓风机负荷至设计负荷,注意不要超电流。

(3)鼓风机运转正常后,逐个关闭加热炉自然通风门。

(4)确认烟道旁通挡板开度正常、引风机入口挡板全关,开启引风机,检查引风机运转情况。

(5)确认引风机运转正常后,逐渐打开引风机入口挡板,同时根据炉膛压力和火焰情况的变化逐渐关闭烟道旁通挡板,同时注意引风机入口真空度和入炉空气温度的变化。

(6)烟气预热回收系统投用正常后,仔细调整鼓风机、引风机负荷及烟道挡板开度,保证加热炉燃烧处于正常状态。

(7)各工艺参数正常后,逐个投用联锁。

6.8.5.加热炉的异常操作
6.8.5.1火焰扑炉管
原因:
①火嘴未正确安装;
②火焰太长或炉膛负压太小;
③火嘴的气孔和喷嘴腐蚀。

处理:
①重新校正火嘴;
②缓慢关小火嘴风门或者将加热炉烟道挡板开大,增大炉膛负压;
③在保证装置平稳运行的情况下,逐个清洗火嘴。

6.8.5.2二次燃烧
原因:
①空气量不足;
②提瓦斯量的速度过快;
③仪表故障,瓦斯控制阀失灵;
④瓦斯带油有可能带油。

现象:
①炉膛温度下降,而燃料用量上升;
②烟道处温度上升。

处理:
①加大空气供应量;
②要缓慢调节瓦斯;
③请仪表修理调节阀并改副线操作;
④加强排油,并开伴热蒸汽。

6.8.5.3火嘴熄灭
原因:
①炉膛负压过大,抽力太强;
②燃料气的压力高于或低于设计压力;
③燃料气管线内有冷凝液集聚;
④阻火器堵塞;
⑤调解阀失灵;
⑥假信号使联锁动作而停炉。

现象:
炉膛温度速降,炉膛负压减小。

处理:
①适当调低炉膛负压;
②适当调整瓦斯压力;
③开副线控制,清洗阻火器;
④请仪表车间修理仪表,燃料改副线控制;
⑤按连锁停车步骤处理并尽快查清产生假信号原因。

6.8.5.4火焰形状不正常
原因:
①燃烧空气不足;
②供风量过大或抽风力过强;
③通风中断;
④火嘴风口堵塞;
⑤瓦斯组分变化。

处理:
①适当加大供风量或加大炉膛负压;
②适当降低供风量或负压;
③快速启备用引风机、鼓风机;
④拆洗火嘴;
⑤联系调度分析瓦斯组分。

6.8.5.5加热炉冒黑烟
原因:
①挡板开度大,瓦斯在炉膛没有完全燃烧;
②供风量不足;
③增大瓦斯量的操作过快,瓦斯流量大,没有充分燃烧;
④调节阀失控,燃料气瞬间大增。

处理:
①适当关小烟道挡板;
②加大供风量;
③缓慢调节瓦斯量;
④改副线操作,请仪表维修调节阀。

6.8.5.6加热炉回火
原因:
①烟道挡板开度太小,抽力不足使炉膛呈正压;
②瓦斯压力或供风量大幅度波动,瓦斯没有完全燃烧;
③火嘴已烧坏。

处理:
①减少炉负荷,开大烟道挡板;
②联系调度控稳压力;
③更换火嘴。

6.8.5.7炉膛内局部过热
原因:
①各火嘴火焰长短不齐,或点燃的火嘴分布不均;
②各二次风门开度不均;
③烟道挡板开度太小,火苗发飘。

处理方法:
①调整火嘴或清洗火嘴;
②调整各风门开度,尽量保持一致;
③调整烟道挡板,适当增大炉膛负压。

6.8.5.8炉出口温度不稳
原因:
①炉管内介质流量波动;
②瓦斯压力、流量、组成波动;
③进料入口温度波动;
④气温变化,下雨等;
⑤仪表失灵。

处理:
①控制平稳介质流量;
②控制平稳瓦斯压力、流量;
③控制平稳进料入口温度;
④加强炉子调整,保证炉出口温度平稳;
⑤请仪表维修。

6.8.5.9炉管破裂
原因:
①炉管结焦或堵塞;
②炉管长期局部过热;
③炉管老化或腐蚀严重;
④炉膛长时间超温使用。

现象:
①炉膛内炉管处有火焰喷出或看火窗冒火;
②炉膛和炉出口温度上升;
③有爆炸响声。

处理:
按紧急停工处理。

6.8.5.10点不着火
原因:
①负压过大;
②瓦斯置换氮气不完全,组分不纯;
③瓦斯严重带液。

处理:
①关小引风机入口碟阀,调节炉膛负压;
②加强瓦斯置换氮气;
③加强瓦斯分液罐的排液。

6.8.5.11.燃料气带油
现象:
①燃料气压力不稳。

②炉膛温度升高。

③炉出口温度升高。

④由看火窗可看出有油滴,严重时有将炉体烧坏的可能。

⑤烟囱冒黑烟。

处理:
①立即降低炉膛温度,改手控,适当降低瓦斯用量,防止炉温升得太高。

②注意加强瓦斯罐脱液,开大瓦斯分液罐加热蒸汽。

③联系调度,要求瓦斯系统加强脱油。

6.8.5.12.燃料气压力上升
现象:
①燃料气压力上升。

②燃烧不完全,烟囱冒黑烟。

③炉膛温度,炉出口温度上升。

处理:
①利用瓦斯分液罐压控PIC-3501调节燃料气压力。

②先将炉温度降低,然后再恢复正常。

6.8.5.13.火嘴熄火
原因:
①加热炉负荷过小,负压值较大抽灭。

②入炉瓦斯量忽大忽小,大幅度波动。

③阻火器或火嘴堵塞。

处理:
①适当降低炉膛负压。

②稳定瓦斯压力,稳定入炉瓦斯量,仪表改手动操作
③切断阻火器操作,堵塞的阻火器拆下来清洗。

6.8.5.14.炉出口温度烧不上去
原因:
①瓦斯压力低。

②阻火器部分堵塞。

③火嘴部分喷嘴结焦堵塞。

④烟道挡板风道蝶阀开度不适当。

⑤控制阀杂物堵塞。

⑥加热炉超负荷。

处理:
①调整瓦斯罐压力,加大瓦斯量。

②切换并清洗阻火器。

③该火嘴熄灭,拆下疏通火嘴孔。

④调节烟道挡板。

⑤适当降低处理量,减少热负荷。

6.8.5.15.炉膛温度不均匀
原因:
①火嘴偏烧。

②各火嘴火焰长短不齐。

③热电偶位置或插入深度问题。

④各炉管流量大小不够均匀。

处理:
①校正处理。

②调整火焰使之正常。

③联系仪表处理。

④控制各路入炉流量稳定。

6.8.5.16.炉管结焦
现象:
①各炉入口压力上升。

②炉膛温度上升。

③分支炉管出口温差大。

④炉出口温度下降。

⑤严重时炉管发生剥皮,出现纹路,变为粉红色。

原因:
①由于操作不稳,火焰过长,局部过热。

②各炉炉管内流量分布不均匀。

③进炉流量中断或偏低。

④原料性质变差。

处理:
①加强平稳操作,严格控制多火嘴、短火焰、齐火苗。

②严格控制分支炉管进料均匀。

③如进炉介质流量偏低,应降温操作。

④如结焦严重时,则汇报车间,按正常停炉处理。

6.8.5.1
7.炉管烧穿
现象:
①炉管烧穿呈小孔时,炉管上出现火苗。

②严重烧穿时,烟囱冒黑烟,炉出口压力下降,炉膛压力下降,炉膛温度及出口温度升高。

原因:
①炉管严重结焦。

②炉膛温度过高。

③炉火直扑炉管,造成局部过热。

④炉管质量不好。

处理:
①烧穿至小孔时,进行降温停炉。

②严重烧穿时,需要紧急停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