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合外力等于零
B.有些昆虫薄而透明的翅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薄膜干涉现象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大
2.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3.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
B.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事件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D.质能方程2
E mc
=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4.已知电子的静止能量为0.511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25MeV,则它所增加的质量∆与静止质量0m的比值近似为()
m
A.0.1B.0.2
C.0.5D.0.9
5.假设甲在接近光速的火车上看地面上乙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尺,同时地面上的乙看甲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相同的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看到乙手中的尺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大
B.甲看到乙手中的尺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小
C.乙看到甲手中的尺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大
D.乙看到甲手中的尺长度与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相同
6.有关宇宙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长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碳、氧等物质的燃烧
C.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高
D.由于光速有限,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相当于观察宇宙的过去
7.麦克斯书认为: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
受此启发,爱因斯坦认为:物体的周围存在引力场,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
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
A.类比法B.观察法
C.外推法D.控制变量法
8.有两只对准的标准钟,一只留在地面上,另一只放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地面上的钟走得慢
B.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慢
C.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快
D.因为是两只对准的标准钟,所以两钟走时快慢相同
9.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物理学理论发生了跨越式发展.下列叙述中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观点不符合的是
A.高速运动中的尺子变长B.高速运动中的时钟变慢
C.高速运动中的物体质量变大D.光速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相对论的知识,取了三个完全相同的机械表,该小组的同学将机械表甲放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动车上,机械表乙放在高速转动的圆盘上,转盘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00倍,机械表丙放在密度极大的中子星附近。
对这三个机械表的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机械表都明显走慢
B.机械表乙和丙明显走慢,而机械表甲没有明显的变化
C.三个机械表始终一样
D.由于机械表丙受到中子星强大的引力,因此仅机械表丙明显走慢
11.与相对论有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内有一时钟,当火箭高速运动后,此火箭内观察者发现时钟变慢了
B.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一根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要长些
D.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会变小
.在以下叙述12.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13.有兄弟两人,哥哥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去遨游太空,经过一段时间返回地球,哥哥惊奇地发现弟弟比自己要苍老许多,该现象的科学解释是( )
A.哥哥在太空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停止生长了
B.弟弟思念哥哥而加速生长了
C.由相对论可知,物体速度越大,物体上的时间进程越慢,生理进程也越慢
D.这是神话,科学无法解释
14.在高速行进的火车车厢正中的闪光灯发一次闪光向周围传播,闪光到达车厢后壁时,一只小猫在车厢后端出生,闪光到达车厢前壁时,两中小鸡在车厢前端出生.则()
A.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B.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D.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这个钟将变慢,若要重新调准,应增加摆长
B.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长
C.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D.照相机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 4
16.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和相对论都适用
B.爱因斯坦相对论无论是宏观低速还是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都适用
C.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结论是不一致的
D.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将逐渐成为过时的理论
17.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C.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D.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18.下列关于相对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B.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D.在相对论力学中,物体静止时的质量最小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比红光波长短,它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它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
C.阴极射线来源于核外的自由电子,β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部核衰变得到的电子
D.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航员会发现飞船中的时钟与他观察到的地球上的时钟走得同样快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学上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CT”,使用的是γ射线
B.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D.考虑相对论效应,静止的人测量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比静止时的杆长
21.如图所示,假设一根10cm长的梭镖以接近光速穿过一根10cm长静止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
以下叙述中最好地描述了梭镖穿过管子情况的是()
A.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能完全遮住梭镖
B.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变长,因此在某个位置,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
C.静止的观察者看到两者的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仍恰好遮住梭镖
D.如果梭镖和管子都以光速c相向运动,则二者的相对速度是2c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是纵波
B.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小
C.照相机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利用的是光的衍射原理
D.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23.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仪器可以观察到太阳后面的恒星,这说明星体发出的光() A.经太阳时发生了衍射
B.可以穿透太阳及其他障碍物
C.在太阳引力场作用下发生了弯曲
D.经过太阳外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纵波
B.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是无线电波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光速不变原理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5.关于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过时了,应该被量子力学所取代
B.由于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太大,其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C.人造卫星的运动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D.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回复力等于零,而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故A错误;B.薄而透明的羽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由于羽翼前后表面反射,进行相互叠加,是薄膜
干涉现象,故B 正确;
C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故C 错误;
D .根据相对论,则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短,故D 错误。
故选:B 。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 错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选项B 错误;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C 正确;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选项D 错误.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波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的现象,但对于稍微复杂一定的原子如氦原子,波尔理论都无法解释其发光现象,故波尔理论有它的局限性.A 错误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错误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困难.C 正确
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D 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20E m c =得:
261900.51110 1.610J E m c -==⨯⨯⨯①
由2E mc ∆=∆得:
26190.2510 1.610J E mc -∆=∆=⨯⨯⨯② 由②①
得 00.250.50.511
m m ∆=≈ A. 0.1与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A 不符合题意;
B. 0.2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B 不符合题意;
C. 0.5计算结果0.5相符,故C 符合题意;
D. 0.9计算结果0.5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B
【解析】
由l l=可知运动的观察者观察静止的尺子和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运动的尺子时,都发现对方手中的尺子比自己手中的变短了,故B正确,A、C、D错误.
思路分析:由l l=可知运动的观察者观察静止的尺子和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运动的尺子时,都发现对方手中的尺子比自己手中的变短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相对性,根据公式l l=分析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故A错误;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恒星的颜色是由温度决定的,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故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低,故C错误;
D.由于光速有限,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时,我们看到的是过去的宇宙射线;故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故D正确.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爱因斯坦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物体周围存在引力波,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类比法。
故A正确。
故选A。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到运动延迟的效应;故地面上的人看到飞船上的鈡变慢了,飞船上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认为地球在高速运动,故看到地球上的钟变慢了,C正确.
9.A
【解析】
【详解】
A.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故A错误;
B.根据狭义相对论,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故B正确;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结论,质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故C正确;
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光速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C.动车的速度相对光速而言很小,机械表变慢不明显,AC错误;
BD.机械表乙有很大的加速度,机械表丙受强引力作用,都明显变慢,B正确,D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当火箭高速运动后,火箭内观察者相对于时钟的速度仍然是0,所以发现时钟的快慢不变,故选项A错误;
B.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选项B正确;
C.根据尺缩效应,沿尺子长度方向运动的尺子长度比静止的尺子长度短,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故选项C错误;
D.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是会变大的,所以牛顿运动定律不适合高速运动的物体,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海王星是英国人亚当斯发现的,故A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选项B正确;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并不否定经典物理学,选项C错误;哥白尼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选项D错误.
13.C
解析:C
【分析】
【详解】
上述故事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提出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的尺寸变短了,时针变慢了,因此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解释题目中的现象,即物体速度越大,物体上的时间进程越慢,生理进程也越慢.故选C.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火车中的人认为,车厢是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光源在车厢中央,闪光同时到达前后两壁则在火车上的人看来,小猫和小鸡同时出生,故AB错误;地面上的人以地面是一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向前传播的路程长些,到达前壁的时刻晚些.故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故C正确,D错误.所以C正确,ABD 错误.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由于重力加速度变小,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2
T=可知这个钟的周期增大,钟将变慢,若要重新调准,应减小摆长,故A错误;
B.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振动的频率越高,周期
1
T
f
=越短,
所用时间越短,故B错误;
C.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故C正确;
D.当增透膜的厚度为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
4
时,从增透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相互抵
消,从而减少了反射,增加了透射,故D错误;故选C。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B.经典力学只适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相对论在任何情况都适用,故A错误,B正确;
C.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结论是一致的,故C错误;D.经典力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但对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经典力学仍然适用,并仍将在它适用范围内大放异彩,故D错误。
故选B。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提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选项A错误;B.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物体的质量变大,这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几个重要的效应,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选项B错误;
C.爱因斯坦相对论解释了经典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高速、微观范围,但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它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选项C错误;
D.普拉克提出的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选项D正确。
故选D。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经典力学研究的是宏观、低速、弱引力范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研究的是高速和微观领域,只是研究的范围不同,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理论,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可知,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对应非惯性系不适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速公式
m=
m0是静止时的质量, m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v等于零时,质量最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外线比红光波长长,它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选项A错误;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高,它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选项B错误;
C.阴极射线来源于核外的自由电子,β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部核衰变时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选项C正确;
D.根据钟慢效应,宇宙飞船相对于地球高速运动的过程中,飞船的人观察飞船是不运动的,而地球是高速运动的,所以飞船上的时钟没有变慢了,正常走时,而地球上的钟变慢了,故D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医学上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CT”,使用的是x射线,选项A错误;
B.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B错误;C.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选项C正确;
D.考虑相对论尺缩效应,静止的人测量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比静止时的杆短,选项D错误。
故选C。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如果梭镖相对于观察者运动,那么梭镖收缩变短,而管子长度不变,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能完全遮住梭镖,选项A正确,BC错误;
D.由光速不变原理,可知物体的速度不会超过光速,故D错误。
故选A。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波是横波,A项错误;
T=得出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B项错误;
B.根据2
C.增透膜利用的是光的干涉原理,C项错误;
D.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D项正确。
故选D。
23.C
解析:C
【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作用下发生了弯曲,所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如日全食时)通过仪器观察到太阳后面的恒星,故C正确,ABD错误.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横波才会发生偏振现象,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横波,故A错误;B.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故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是无线电波,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传播,故C错误;
D.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故D错误。
故选B。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经典力学在低速宏观物理过程中适用,量子力学不可替代,故A错误;
B.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其运动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故B错误;
C.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故C错误;
D.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