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钼靶 x线检查 ,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 比较 两种诊断方式 的效果 。结果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x线检查 的准确性 、 敏 感性及特异 性
分别为 8 6 . 9 6 %、 8 0 . 0 0 %及 8 2 . 6 1 % 。超 声 诊 断 的准 确性 、 敏感 性及 特异性分 别为 6 9 . 5 7 %、 5 3 . 3 3 %及 5 1 . 6 1 %, 差 异 有
钼靶 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 的准确性更高 , 对疑似乳腺癌患者更应 推荐 钼靶 x线检查。
【 关键词 】 超 声检查 ; 钼靶 x线 ; 乳腺癌 【 中图分 类号 】 R 4 4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4 3 7 X . 2 0 1 7 . 1 3 . 0 5 1
李 晓松
( 平顶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 放射科 河南 平顶 山 4 6 7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对 比分 析超 声和钼靶 X线检查对乳腺癌 的诊 断价值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9 2例 于平顶 山市第二人 民医 院接受治疗的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采 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 每组 4 6例 。对照组使用超声 检查 , 观察 组
表 2 两种检查方式漏诊率和误诊率 的比较( %)
3 讨 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 5—1 2 MH z的频
率设置为彩色超声诊断仪的探测频率 , 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
双手高举过头部 , 使其腋 窝及乳房充分暴露, 以乳 头为中 t l , , 将患 者的乳房划分为四个象限, 对患者两侧 的乳腺实行放射状 、 多切面 的探测检查。以其乳腺肿块作为检查重点 , 仔细观察并详细记 录 下患者乳腺肿块的位置、 体积、 形态、 数量等特征 , 同时还要 注意观 察其与周 围组织的关 系。对患者双侧腋窝进行检查 , 查看是否 出 现了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量肿瘤 内部 动脉 在 收缩 期 的血流 速度 和 阻力指 数 。 1 . 2 . 2 观 察 组 采 用 钼 靶 x 线 检 查。机 器 型 号 为 P h i l i p
2 . 2 漏 诊 率和 误 诊 率 观察 组 的漏 诊 率 和 误 诊 率 分别 为 1 6 . o 0 %和9 . 5 2 %, 对照组 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 1 5 . 7 9 %和 2 3 . 8 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2 。
1 . 2 . 1 对照组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 的女性恶性肿瘤 之一 , 严重威胁女 性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2 2 . 0进 行统计分析 , 定性资料用
身心健康 。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 , 可 以有效地 保障患者 的生 命安全 , 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 我 国乳腺 癌的发病率 呈
递增趋势 , 且呈 年轻 化趋 势 , 更 应重 视乳腺 癌 的早期诊 断和 治 疗。本研究 比较分析超声和钼靶 x线检查诊 断乳 腺癌的效果。
百分 比 ( %) 表示 , 采 用 检 验 , P< 0 . 0 5为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2 结果
2 . 1 诊断效果 对照组共 3 2例确诊 为乳 腺癌 , 超 声诊断真 阳
河南 医 学研 究 2 0 1 7年 7月第 2 6卷 第 1 3期 HE N AN MED I C AL R ES E AR CH J u 1 . 2 0 1 7 ,V o 1 . 2 6 ,N o . 1 3
・
2 3 91 ・
超 声 和 钼 靶 X 线检 查对 乳 腺 癌 的诊 断价 值对 比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检查方法具体如下 。
性为 1 6例 , 假 阴性为 3 例, 假 阳性组的准确性为 6 9 . 5 7 %, 敏感性 为 5 3 . 3 3 %, 特异 性为 5 1 . 6 l %; 观察 组共 4 0例确诊为乳腺 癌 , 钼靶 x线诊 断真 阳性为 2 1例 , 假阴性为 4例 , 假 阳性为 2例 , 真 阴性为 1 9例 , 观察组 的准确 性为 8 6 . 9 6 %, 敏感 性 为 8 0 . 0 0 %, 特 异性 为 8 2 . 6 1 % 。两 组 比 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两种方式诊断效果 的比较 (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5年 3月至 2 0 1 6年 3月 于平顶 山市 第二人 民医院接受治 疗 的疑似乳 腺癌 患者 9 2例 , 回顾 性分 析 其临床资料 。采 用随 机数 表法分 为 观察组 和 对照 组 , 每组 4 6 例 。观察组年龄 2 6~6 8岁 , 平 均年 龄 ( 4 6 . 9 2±2 . 5 5 ) 岁; 病 程 1 1个月 ~ 6 a , 平均病程 ( 3 . 5 8±1 . 2 5 ) a ; 其 中浸 润性 导管癌 1 0 例, 导管 内多发乳头状癌 1 4例 , 单 纯癌 1 3例 , 腺 癌 9例 。对 照 组年龄 2 8~ 6 7岁 , 平均 年龄 ( 4 7 . 3 5±2 . 6 5 ) 岁; 病程 1 ~5 a , 平 均病程 ( 3 . 4 1±1 . 3 9 ) a ; 其 中浸润性 导管癌 1 2例 , 导 管 内多 发 乳头状癌 l 3例 , 单 纯癌 1 1例 , 腺癌 1 0例 。两组患者 在年龄 构 成、 病程 、 患病类型 等一 般资 料 比较 ,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
分别为 8 6 . 9 6 %、 8 0 . 0 0 %及 8 2 . 6 1 % 。超 声 诊 断 的准 确性 、 敏感 性及 特异性分 别为 6 9 . 5 7 %、 5 3 . 3 3 %及 5 1 . 6 1 %, 差 异 有
钼靶 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 的准确性更高 , 对疑似乳腺癌患者更应 推荐 钼靶 x线检查。
【 关键词 】 超 声检查 ; 钼靶 x线 ; 乳腺癌 【 中图分 类号 】 R 4 4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4 3 7 X . 2 0 1 7 . 1 3 . 0 5 1
李 晓松
( 平顶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 放射科 河南 平顶 山 4 6 7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对 比分 析超 声和钼靶 X线检查对乳腺癌 的诊 断价值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9 2例 于平顶 山市第二人 民医 院接受治疗的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采 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 每组 4 6例 。对照组使用超声 检查 , 观察 组
表 2 两种检查方式漏诊率和误诊率 的比较( %)
3 讨 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 5—1 2 MH z的频
率设置为彩色超声诊断仪的探测频率 , 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
双手高举过头部 , 使其腋 窝及乳房充分暴露, 以乳 头为中 t l , , 将患 者的乳房划分为四个象限, 对患者两侧 的乳腺实行放射状 、 多切面 的探测检查。以其乳腺肿块作为检查重点 , 仔细观察并详细记 录 下患者乳腺肿块的位置、 体积、 形态、 数量等特征 , 同时还要 注意观 察其与周 围组织的关 系。对患者双侧腋窝进行检查 , 查看是否 出 现了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量肿瘤 内部 动脉 在 收缩 期 的血流 速度 和 阻力指 数 。 1 . 2 . 2 观 察 组 采 用 钼 靶 x 线 检 查。机 器 型 号 为 P h i l i p
2 . 2 漏 诊 率和 误 诊 率 观察 组 的漏 诊 率 和 误 诊 率 分别 为 1 6 . o 0 %和9 . 5 2 %, 对照组 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 1 5 . 7 9 %和 2 3 . 8 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2 。
1 . 2 . 1 对照组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 的女性恶性肿瘤 之一 , 严重威胁女 性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2 2 . 0进 行统计分析 , 定性资料用
身心健康 。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 , 可 以有效地 保障患者 的生 命安全 , 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 我 国乳腺 癌的发病率 呈
递增趋势 , 且呈 年轻 化趋 势 , 更 应重 视乳腺 癌 的早期诊 断和 治 疗。本研究 比较分析超声和钼靶 x线检查诊 断乳 腺癌的效果。
百分 比 ( %) 表示 , 采 用 检 验 , P< 0 . 0 5为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2 结果
2 . 1 诊断效果 对照组共 3 2例确诊 为乳 腺癌 , 超 声诊断真 阳
河南 医 学研 究 2 0 1 7年 7月第 2 6卷 第 1 3期 HE N AN MED I C AL R ES E AR CH J u 1 . 2 0 1 7 ,V o 1 . 2 6 ,N o . 1 3
・
2 3 91 ・
超 声 和 钼 靶 X 线检 查对 乳 腺 癌 的诊 断价 值对 比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检查方法具体如下 。
性为 1 6例 , 假 阴性为 3 例, 假 阳性组的准确性为 6 9 . 5 7 %, 敏感性 为 5 3 . 3 3 %, 特异 性为 5 1 . 6 l %; 观察 组共 4 0例确诊为乳腺 癌 , 钼靶 x线诊 断真 阳性为 2 1例 , 假阴性为 4例 , 假 阳性为 2例 , 真 阴性为 1 9例 , 观察组 的准确 性为 8 6 . 9 6 %, 敏感 性 为 8 0 . 0 0 %, 特 异性 为 8 2 . 6 1 % 。两 组 比 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两种方式诊断效果 的比较 (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5年 3月至 2 0 1 6年 3月 于平顶 山市 第二人 民医院接受治 疗 的疑似乳 腺癌 患者 9 2例 , 回顾 性分 析 其临床资料 。采 用随 机数 表法分 为 观察组 和 对照 组 , 每组 4 6 例 。观察组年龄 2 6~6 8岁 , 平 均年 龄 ( 4 6 . 9 2±2 . 5 5 ) 岁; 病 程 1 1个月 ~ 6 a , 平均病程 ( 3 . 5 8±1 . 2 5 ) a ; 其 中浸 润性 导管癌 1 0 例, 导管 内多发乳头状癌 1 4例 , 单 纯癌 1 3例 , 腺 癌 9例 。对 照 组年龄 2 8~ 6 7岁 , 平均 年龄 ( 4 7 . 3 5±2 . 6 5 ) 岁; 病程 1 ~5 a , 平 均病程 ( 3 . 4 1±1 . 3 9 ) a ; 其 中浸润性 导管癌 1 2例 , 导 管 内多 发 乳头状癌 l 3例 , 单 纯癌 1 1例 , 腺癌 1 0例 。两组患者 在年龄 构 成、 病程 、 患病类型 等一 般资 料 比较 ,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