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育对
策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和功能的不断优化,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听音乐、打电话无一不可,但也就是因为这些功能的出现,让使用者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并愈发严重。
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大学生、白领等中,但是,现在这种现象悄然降临在了中学生身上,更甚至于小学生。
对于这种手机依赖低龄化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正视手机媒体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的双向影响,在对手机媒体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手机媒体使用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手机依赖;小学生;影响;对策
【引言】手机作为新媒体工具,已经被使用在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感情等各个方面,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学生正处于懵懵懂懂的认知和接受的未成年阶段,不能明辨是非,不能分析对错,因此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和人生观的树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手机依赖低龄化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我们所说的“宅”等。
甚至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本文就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分析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
1.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有体质监测报告指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经常玩手机导致肥胖和超肥胖学生变得越来越多。
长时间使用并依赖手机,小学生变得“宅”,不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不能让小学生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过度使用并依赖手机,使得近视学生变得越来越多,总是近距离看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并且,手机有辐射,会对学生身体产生影响,小学生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抵抗力不强,一些手
机辐射会损害小学生的脑部神经,从而引起头疼、记忆力下退、失眠等症状。
因此,小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并依赖手机,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2.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于手机、依赖手机不仅会导致注意力下降,降低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出现性格孤僻的情况,更甚至于出现交流障碍。
在此阶段,手机并不是小学生的必备品,因此,不应该让其养成过度使用手机的习惯。
并且小学生思想简单,抵抗诱惑的能力差,不仅不能控制住自己,甚至还有可能深陷其中,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国大学斯坦福诺曼尼曾说过:国际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手机可以减少人与人当面交流所有的紧张,但是,经常通过手机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流,会出现小学生脱离现实世界的情况,缩小学生的交际圈,使小学生变得不善言谈、孤僻、冷漠,更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探究小学生在手机依赖的情况下的教育对策
1.家庭熏陶
榜样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是关键因素,家长的在孩子面前的各种行为表现,都可能被孩子效仿,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效仿,因此,父母玩手机以及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家长要学会陪伴,家长不能以没有时间为理由不陪伴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舒适的氛围,父母作为孩子交流交往关系亲近的人,因此,父母应该多花时间来陪伴和关爱孩子,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让孩子来效仿,多多和孩子交心发现孩子的问题从而进行心理疏导;家长需要控制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与孩子多多进行沟通和协调,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孩子知道要合理文明的使用手机;家长要在平时丰富孩子的生活,孩子平时生活丰富了,就不会想玩手机甚至于沉迷手机依赖手机了。
比如,春天到了,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室外一片生机勃勃,那么家长就可以在周末,孩子完成作业,家长不用工作的时候,一起去春游,踏青,如果孩子有绘画的爱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春;在草地上,还可以伴随着阵阵春风,和孩
子一起做一些运动,比如说两人三足、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这样不仅可以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依赖手机,孩子还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孩子进行交流。
2.学校教育
小学是小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小学生的
思想和素质教育,来正确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合理分配时间,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建设校园文化,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校要加强校园管理,禁止学生在校期间将手机带进
校园,可制定一些制度来惩罚带手机进校园的小学生,可使学生之间互相监督,
并且发现后及时向家长反馈。
比如,在春季,举办春季校运会,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活动项目,如
跑步、羽毛球比赛、跳远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体育运动的兴趣,还可以锻炼身体,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两周或是一个
月进行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近期或是前期读过的书进行分享,在分享的同时,不仅要说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还要说一说读书心得,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摆脱对手机
的依赖。
3.自我意识
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差,但是手动能力强,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
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并且教育学生正确规划
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使用手机,不依赖手机,正确对待手机。
小学生正处
于懵懂的认知和接受阶段,身心正不断成熟,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
意识都极其重要,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
比如,孩子玩手机两个小时以上,全身已经非常累了,尤其是眼睛,这个时
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吃一些水果,一起做一些手工:千纸鹤、爱心、蝴蝶等,也可以去室外打会羽毛球,这样即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开拓孩子的大脑。
【总结】综上所述,过度使用并依赖手机对小学生影响非常大。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社会辨识能力较为薄弱,往往成为不良信息的直接受害者,为了弱化手机使用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对手机媒体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要拧成一股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邵昕波.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50):53.
[2]张俊文.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