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费县)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

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闵子骞为人寡言稳重,不言则以,言则必中。

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历代帝王因闵子骞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一、鞭打芦花
传说闵子骞8岁丧母,父续娶后妻姚氏,生闵革、闵蒙二子。

继母对亲生的两个孩子十分疼爱,对闵子骞却十分刻簿,平时不打就骂,不给饭吃也是常事。

这一切,闵子骞都默默地忍受了。

有一年冬天,闵父带着三个儿子外出,闵子骞坐在马车上直喊冷。

脾气粗暴的闵父气愤地说:“你弟弟的棉袄比你的薄不喊冷,你穿的比谁都厚还喊冷,你到底是安的什么心?”说着,举起马鞭就打,闵子骞的棉袄被打破了,许多芦花纷纷扬扬地从棉袄里飞了出来。

闵父见状,大吃一惊,撕开小儿子的棉袄一看,全是新棉花,原来是继母搞的鬼呀。

闵父自觉错怪了孩子,抱着闵子骞落下了悔恨的泪水。

回了家,闵父狠狠打了继母一顿,接着又写了一纸休书。

继母哭哭啼
啼就要被赶出闵家门了,闵子骞见状,一面拉住继母,一面跪在父亲面前哀求道:“不能休儿母,不能休儿母,母在一儿苦,若是休儿母,仨儿都受苦。


闵父觉得有道理,就依了闵子骞,把继母留了下来。

闵子骞也感动了继母,从此,继母对三个孩子都一样地疼爱了。

二、辞官
闵子骞成名后,被鲁君派往费邑为宰。

他在费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费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秋粮刚刚收获,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阳虎便赶来催缴赋税闵子骞说:“官税刚刚收了一部分,等收齐后我亲自送到国库去。


阳虎摆摆手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官税直接交给季氏就行啦。

”闵子骞是个实在人,不由地问道:“我生在鲁国,长在鲁国,如今又为费邑宰,怎么从没听说过费邑是私人的邑地呢?”
阳虎不耐烦地说道:“鲁定公以弟继承兄位,也是不合理的,这都是季氏拥戴他的结果。

如今国家大权掌握在季氏手中,这费邑还不是季氏家的吗?”
闵子骞听了,憋了一肚子气。

自己全心全意治理费邑,原以为是替国家出力,没想到干来干去竟是为私人卖命,于是决定辞去官职。

他在辞呈中假说父亲年高体弱,老病缠身,要归家侍候老父,以尽孝道。

因忠孝不能两全,所以要辞去费邑宰的职务。

鲁君闻知,连忙派人劝阻,但闵子骞主意已定,坚辞官职。

不待鲁君批准,就匆匆离任,隐居到汶水之滨,从此再也不肯出山为官啦!
因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费县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正阳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大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