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桑木场背斜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合集下载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特征及对比探讨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特征及对比探讨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特征及对比探讨李隆富;刘志臣;汪洋;邓福猛【摘要】贵州黔北煤田是贵州省最为主要的产煤区之一,本文根据贵州黔北煤田吴家寨背斜煤炭整装勘查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及周边煤矿的勘查成果资料,对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开展系统分析,根据含煤岩系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煤层特征的对比分析,划分出 B1~B4这4个标志层,探讨了该区含煤岩系对比划分的方法和特点,对研究区的整装勘查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The Qianbei coal field i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main coal -producing areas.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data of the Wujiazhai Anticline Coal Mine’s monoblock exploration as well as the surveying data around the coal mine,analyzes the coal -bearing rock series in Longtan group of upper permian system.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al seam features of the coal -bearing rock series,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four B1 ~B4 mark layers.It also discusses the contrastive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bearing rock series in the area,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monoblock exploration of the study area.【期刊名称】《矿业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7页(P27-33)【关键词】二叠系上统;含煤岩系;对比【作者】李隆富;刘志臣;汪洋;邓福猛【作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3;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3;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3;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贵州是我国煤炭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省份,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加工基地,贵州仁怀-习水-桐梓地区又是贵州煤炭重要的产区之一.20世纪初期及中期阶段,对贵州煤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的普查勘探、区域地层划分、煤与瓦斯突出、聚煤规律、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对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地层研究及聚煤规律方面,主要对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成煤规律进行过探讨[1],对贵州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进行过研究[2],以及对贵州晚二叠世地层的形成环境、地层特征进行过大量的探讨[3-5],但对黔北地区二叠世煤系煤层特征及煤层对比方面的研究基本为空白,不利于指导该区进一步的找煤勘探工作,更好的对比煤层特征,研究区位于黔北煤田的重要位置,该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特征对黔北煤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本文意在对贵州省黔北吴家寨背斜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岩系特征作系统分析,建立标志层并作对比探讨,以更好指导该区煤炭整装勘查工作.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北东部.处于二郎向斜北东段南西翼、吴家寨背斜北东段倾没端、茅台向斜北东段昂起端与官店向斜南西段昂起端之交汇部位(见图1).区域褶皱变形相对较强,发育一系列次级牵引褶曲及断裂构造.梅子湾向斜、寨头背斜发育于二郎向斜和吴家寨背斜之间,两者均为NE-SW向展布,梅子湾向斜核部、SE翼地层产状平缓,寨头背斜为一紧密背斜,两翼地层产状均比较陡,倾角50°~75°.研究区内断裂发育具有2大特点,一是相对较老的地层奥陶系至二叠系断裂构造较发育,且断层走向与褶皱轴迹大多一致,多为北东向展布.如伴随吴家寨背斜轴发育一高角度正断层;二是相对较新的三叠系地层内断裂不甚发育.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全由沉积岩组成,自震旦系至侏罗系,除缺失志留系中上统及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外,其余地层均有出露[6],已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明心寺组、金顶山组、清虚洞组;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石冷水组;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奥陶系下统桐梓组、红花圆组、湄潭组、奥陶系中统十字铺组、宝塔组、奥陶系上统涧草沟组、五峰组;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石牛栏组、韩家店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狮子山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各地层分布情况见图1. 区域内矿产除有重大价值的二叠系龙潭组产出的煤外,在桑木场背斜轴部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地层中产有磷、重晶石、萤石、铅、锌、铜等矿种;寒武系地层中产有磷、铅、锌矿种;奥陶系地层中的石膏以及二叠系地层中的高岭土、硫铁矿、石灰岩,侏罗系地层中的砂石等矿产[7].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是黔北吴家寨背斜主要的含煤地层,厚度55.88~85.82 m,平均厚72.19 m左右.含煤层及煤线7~15层,一般8~12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及煤层为主,夹泥质灰岩及菱铁质团块.产腕足、瓣鳃、腹足、头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瓣轮叶等植物化石.本区龙潭组分为上、中、下3个含煤段[7],见图2.现由下至上分述如下:下部(P3l1):C8煤层底界至龙潭组底界,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菱铁质粉砂岩、粘土岩、黄铁矿粘土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线).炭质泥岩、泥岩中产丰富的植物碎片化石,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水平层理发育,含1层可采煤层(C12),为稳定可采煤层.中部(P3l2):C5煤层底界至C8煤层底界,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粘土岩,泥质粉砂岩、少量灰岩、泥质灰岩、质粉砂岩及煤层(线).灰岩中偶见有腕足类化石,泥岩、炭质泥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黄铁矿呈星散状、团块状分布,水平层理发育,含2层可采煤层(C6,C8),其中C8为稳定可采煤层,C6为局部可采煤层.上部(P3l3):龙潭组顶界至C5煤层底界,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灰岩、泥质灰岩、细砂岩、泥岩、钙质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线).灰岩中产腕足类化石及碎片,泥岩、炭质泥岩、粘土岩中含丰富的植物碎片化石,水平层理发育,含黄铁矿团块结核.含1层可采煤层(C5),研究区内为大部可采煤层.表1数据显示,研究区内含煤岩系龙潭组的主要岩性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垂向上,自下而上砂岩比例逐渐减少,灰岩比例逐渐增多,反映沉积环境由潮坪向泻湖过渡;横向上,由北往南,砂岩比例呈逐渐增多趋势,泥岩比例及煤比例相对比较稳定.研究区范围内龙潭组含主采煤层3层(C5,C8,C12),煤线4~8层,煤层平均总厚7.42 m.含煤率为10.20%.C5主要可采煤层聚集于煤系地层的上部;C8可采煤层聚集于煤系地层的中部;C12分布于下含煤组.矿区含煤地层含可采煤层层数多,且较稳定,含煤率高.可采煤层平均总厚为5.56 m,含煤率为6.76%.煤线几乎聚集在C8之上和C9与C11之间,具较强规律性,含煤率为2.26%.整个含煤岩系在研究区沿吴家寨背斜北东段倾没端呈扇型展布.根据研究区及周边煤矿施工钻孔所取煤样测试结果显示,区内煤种类均为无烟煤3号(WY3),其中C5煤层为中灰高硫中高发热量煤;C8煤层为中灰中高硫中高发热量煤;C12煤层为中灰高硫高发热量煤[7-9].具体煤质特征见表2.根据研究区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特征、空间位置,以及各煤层在煤系中的赋存特征和煤层特征,对研究区运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和物性曲线特征法进行对比研究,有效的划分和识别煤层.4.1 标志层对比标志层对比是进行煤层对比的重要手段,也是煤层对比的前提,标志层越多,煤层对比越可靠[10,11].本文将研究区煤系地层中分布稳定的特殊岩性层与煤层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自上而下共划分了4个主要标志层(见图3),叙述如下:1)B1标志层:位于C5煤层之上,是C5煤层的直接顶板,全区稳定,易于辨别,是C5煤层对比的可靠标志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灰岩,局部夹菱铁质岩,含粉晶状、结核状黄铁矿,产较多生物化石碎屑.一般厚0.91~5.53 m,平均厚4.13 m.2)B2标志层:位于C8煤层之下,且是C9煤层的直接顶板,全区稳定,易于辨别,是C8煤层对比的可靠标志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夹深色泥质条带,显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局部夹菱铁质灰岩.一般厚0.58~3.60 m,平均厚2.42 m. 3)B3标志层:位于C12煤层之上,是C12煤层的直接顶板,全区稳定,易于辨别,是C11,C12煤层对比的可靠标志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粉至细砂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显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一般厚1.34~7.74 m,平均厚3.80 m.4)B4标志层:位于C12煤层之下,为C12煤层的底板,全区稳定,是确定C12煤层的可靠标志层.岩性主要为浅灰、灰白色硫铁矿粘土岩,黄铁矿晶粒多呈星散状、结核状产出,产丰富的植物根茎化石.4.2 煤层间距对比煤层层间距对比即分析对比煤层与煤层或与含煤岩系顶底界的间距.确定煤层相对位置,在煤层对比中是一种十分有效和直观的方法,也对地质技术人员预测煤层赋存深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区钻孔主要可采煤层层间距统计见表3.研究区C5煤层距长兴组底界一般14.23~24.53 m,平均18.33 m;C5煤层底距C8煤层顶界一般16.11~28.13 m,平均21.59 m;C8煤层底距C12煤层顶界一般29.01~53.19 m,平均40.36 m[8].4.3 物性特征对比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物性特征,这些特性参数是测井的重要地球物理基础[12,13],研究区测井各岩层物性参数见表4.研究区煤层及其他岩石的3种测井物性特征:灰岩——由于灰岩的主要矿物都是不导电的,一般不含放射性元素并且致密,密度较大,所以视电阻率最高,自然伽玛低,伽玛-伽玛低;砂岩——视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自然伽玛低,伽玛-伽玛低;泥岩——视电阻率较低,变化范围小,由于泥岩沉积过程常吸附较多化合物,且密度较小,故自然伽玛、伽玛-伽玛呈现高值;煤层——视电阻率高,自然伽玛低,伽玛-伽玛最高[14].本区龙潭组含煤岩系就4个标志层及煤层分别进行对比:图4中GGFR为伽玛伽玛测井曲线;GR02自然伽玛测井曲线;LL304为视电阻率测井曲线.1)标志层1(B1)中高阻、高密度中厚层状泥灰岩、LL304曲线呈明显的高峰,GGFR 曲线呈低峰异常.C5煤层位于含煤岩系第1标志层之下,煤层具高电阻率、低自然伽玛、高伽玛伽玛一般煤层物性特征.曲线主要表现为:视电阻率和伽玛-伽玛曲线为单峰正异常反映,峰顶上由多个小单峰组成,自然伽玛曲线呈“U”型负峰异常反映.煤层本身曲线形状明显(图4a).2)标志层2(B2)中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LL304曲线呈正峰、多峰反应,GGFR曲线呈低值异常.C8煤层位于第2标志层之上,煤层具高电阻率、低自然伽玛、高伽玛伽玛一般煤层物性特征.曲线主要表现为:视视电阻率和伽玛-伽玛曲线为单峰正异常反映,峰顶上由多个小单峰组成,自然伽玛曲线在煤层夹矸处均有明显的正峰异常反映,自然伽玛曲线异常总体呈“W”型(图4b).3)标志层3(B3)中阻砂岩、泥质粉砂岩、LL304曲线呈正峰、多峰反应,GGFR曲线呈低值异常.C12煤层位于第3标志层之下,煤层在自然伽玛曲线上表现为总体呈“U”型负峰异常,视视电阻率曲线均呈单峰~双峰正异常反映,伽玛-伽玛曲线为单峰~双峰明显的正异常反映(图4c).4)标志层4(B4)为C12煤层直接底板,全区稳定.岩性为含硫铁矿粘土岩,曲线组合特征,视电阻率曲线表现为十分低缓的低阻,自然伽玛则表现为全区最高的峰值异常(图4c).1)研究区含煤岩系为龙潭组,含煤岩系岩性组合在垂向上及横向上均存在一定规律:自下而上砂岩逐渐减少,灰岩逐渐增加;从北往南砂岩逐渐增多,泥岩逐渐减少.含煤岩系含主采煤层3层(C5,C8,C12),煤层平均总厚7.42 m,含煤率为10.20%,煤种类均为无烟煤3号(WY3).2)研究区含煤岩系对比选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和物性曲线特征法进行对比较为可靠,可以较好地指导整装勘查工作.致谢:感谢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王劲松总工程师,以及大队勘查一院及吴家寨背斜煤炭整装勘查项目部的所有同仁的悉心指导与帮助.【相关文献】[1] 陈学敏.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成煤规律的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1):4-8.[2] 赵征,陈朝玉,谭华,等.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5):1-8.[3] 杨瑞东.贵州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9,7(3):213-228.[4] 文德修.几种煤层对比方法在水箐勘查区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3(9):153-156.[5] 陈名学.官寨井田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4):24-26.[6] 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7] 杨旭,罗旋,李隆富,等.贵州省习水县二郎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R].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2014.[8] 杨光友,张明华,何开寿,等.贵州省桐梓县容光井田煤矿勘探报告[R].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2004.[9] 徐彬彬,何明德.贵州煤田地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0] 王华,陆永潮,任建业,等.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11] 郭立君,洪愿进,邵龙义,等.黔西织纳煤田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J].古地理学报,2011,13(5):494-500.[12] 曾芳.测井曲线特征在贵州省兴达井田煤岩层对比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7):79-81.[13] 伍远学.贵州刘家田井田测井曲线特征及在煤岩层对比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7):83-85.[14] 胡涵,曾勇.贵州六盘水矿区上二叠统含煤沉积相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42(4):101-105.。

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工程 师
从 事岩矿地 质研 宽
稗 锻

近 年 来 在 我 国 热 水 沉 积 岩研 究取 得 了很 大 进 展, 许 多学 者 从 不 同 角 度 阐 述 了热 水 沉 积 岩 的 特 征, 但 目前 国 内在 热 水 沉积 岩稀 土 元 索 地 球 化 学 方 面 的 报 道 较 步 。笔 者对 辽 东 裂 各 … 带 的 元 古 宙 层 状 硫化 物 矿 床 内的 纹 层 状 电气 石 岩 的 RE E进 行研 究, 结果 表 明这 些 电气 石 岩的 稀土 元索 具 有 热 水 沉 积特 征 。
维普资讯
5 8
地 质地球 化学 表 1 电 气石岩 { I 土 元囊 分析 结 集 I 嵋, g 1
1 9 9 5拒
分析 者 : 北京 国隶地质 实验 测试中心 伍 新宇昔
3 . 1 稀土 元 素 分 配 模 式 的 铕 、 铈异 常类 型
7 0 % ~8 5 %, 粒径 0 . 1 5 am。 电气 石单 矿 物 分 析 表 明 主 要 为镁 电气 石 , r 少 数 为 钙 镁 电 气 石 和 含 铁 镁 电气 石 。 磁 黄铁 矿 主要 为单 斜 磁 黄 铁 矿 。
3 电气 石岩 稀土 元素 组 成
电 气 石 岩 作为 一种 特 殊 含 硼 岩 石 , 在 硫 化 物 矿 床 中 具 有 明 显 的 找 矿 示 踪 意 义 辽 东 凤 城 地 区 产 出 的纹 层状 电气石 岩 稀 土 元 素 分 析 结 果 列 于表 t 。 趴表 t可 看 出 , 此 类 岩 石 的 稀 土 元 素 总量 很 低, ∑RE E变化 在 1 9 6 7×1 0 ~2 7 . 1 5×1 0 之间, 平均 2 3 , 7 3 ×i 0 ~, 比本 区正 常海 相 沉 积 变 质 岩 一一 变粒 岩 、 大理 岩 的 稀土 元 素 总量 低 6 ~7倍 , 比“ 北 美页 岩” 组 合样低 8 ~9倍 。

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黔东地区是中国铀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铀矿主要分布在雍熙山、羊角山、巫山等地,而其中大部分是碳硅泥岩型铀矿。

对该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为该地区的铀矿勘探及开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碳硅泥岩型铀矿是在旋回或小地塑变作用下,碳酸盐岩或砂岩与黑色页岩或潜在页岩形成的沉积岩矿床,在含铀热液的作用下,铀被还原成U(IV)的溶液,并在还原环境下与碳酸盐结合沉积而成。

黔东地区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分布在中下寒武统的大宏力组、清水镇组、白云组等地层中。

对黔东地区的碳硅泥岩型铀矿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发现铀含量较高,尤其是宏力组和清水镇组中铀的平均含量达到了700ppm以上,远高于全球平均铀含量。

此外,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中铀的富集系数也很高,一般在20以上,表明该地区在成矿作用过程中铀的迁移和浓缩效应较为显著。

此外,黔东地区此类铀矿还具有显著的硅、石英、脱氧嘧啶等特征元素富集,这些元素的存在说明了成矿作用是在华夏期以前的海洋环境中发生的。

对于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成因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铀富集的海水和陆地,而海洋环境对铀的富集和浓缩起到了关键作用。

成矿过程中发生的热液作用和蚀变作用,是铀成岩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此外,在碳硅泥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中,碳酸盐岩和潜在页岩会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复合岩墙,这一作用在铀迁移和富集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综上分析,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是在震旦系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水和陆地,海洋环境对铀的富集和浓缩起到了关键作用。

碳硅泥岩中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和硅质,与成矿过程中的热液和蚀变作用紧密相连。

因此,黔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勘探和开采应该优先开展在宏力组、清水镇组、白云组等地层中。

黔东地区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分布在大宏力组、清水镇组和白云组等寒武系地层中。

据国土资源部核工业地质局的调查数据,全区已探明铀矿床420个,其中大型铀矿6个,中型铀矿39个,小型铀矿375个,总量达到22.7万吨。

贵州沿河萤石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贵州沿河萤石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贵州沿河萤石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杨忠琴;赵磊;贺永忠;安亚运;盘应娟【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sis of fluorite deposit in Yanhe area,mainly aimed at th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huitianba and Fengshuiling fluorite deposit,and use plasma mass spectrun for analysis the REE.The results shows that total amount of rare earth in surrounding rock,light rare earth and heavy rare earth is much higher than fluorite.But the type of rare earth distribution in fluorite is similar to surrounding rock.According to fig of Tb/Ca_Tb/La,uni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body and research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area,think that the fluorite deposit is hot water(hot brine)recycled sedimentary rock(or deposit).%为了研究沿河县萤石矿成因,主要针对研究区内具代表性的水田坝和丰水岭两个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等离子质谱(ICP-MS)对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稀土总量、轻稀土和重稀土的含量远高于萤石矿石,但是萤石的稀土配分型式与围岩相似.根据Moller等(1976)的Tb / Ca_Tb / La关系图,结合矿体特征和区地质背景研究,认为该区萤石矿为热水(热卤水)再造沉积岩(或矿床).【期刊名称】《贵州地质》【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7页(P199-204,198)【关键词】稀土元素;萤石;成因;沿河县【作者】杨忠琴;赵磊;贺永忠;安亚运;盘应娟【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 5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1+5萤石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费与需求量不断攀升,包括萤石在内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日益受到重视。

贵州金沙岩孔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贵州金沙岩孔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集空 间, 其对本 区储 层的改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l 刘 家 洪 杨平 。 汪 正江 , 等. 黔 北 震 旦 系 灯 影 组 顶 部古 风 化 壳 特 征 及 油气 意义 [ J ] . 中 国地 质 . 2 0 1 2 , 4 1 ( 5 ) : 4 5 2 — 4 5 6 .
储 集空 间类 型之 一 ( 图4 e 、 图4 f 、 图4 i ) ;
沉 积 环境 , 是 储层 发育 的最 有 利的相 带 。 该相 带在 黔 西北 地 区大面 积分 布 ,岩石 类 型多样 ,储 集岩 类 型
( 不 包含 碎 屑 岩 )主要 为 藻 砂 屑一 藻 团块 白云岩 类 、 内碎 屑 白云 岩 类和 结 晶 白云 岩 类 。
物 。开放 环 境 , 溶 蚀 可 以很 发 育 , 可 以形 成淡水 方解
( 2 ) 在研究区 , 储 层 物 性 较差 , 属 于典 型 的 低 孔
隙度 、 低渗 透率 储层 。 后期溶 蚀 作用对 本 区储 层 的改
善 具有 重要 意义 ,使 得 该剖 面 主要 的潜在 储集 类 型 为 缝洞 型 。 次为 溶孔 型 、 葡萄 石残 余溶 孔 。储集 空 问 则 以粒 内溶 孔 和 晶 内一 晶 间溶 孔 为 主 ,面 孔 率分 别
2 王津义, 涂伟 , 曾华 盛 , 等. 黔 西 北 地 区 天 然 气 成 藏 地 质 特 征 Ⅲ. 石 油 实验 地 质 , 2 0 0 8 , 3 0 ( 5 ) : 4 4 5 — 4 5 5 . 3 周 明 辉 粱秋 原.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 区” 下组合 ” 油 气 地 质 特 征 Ⅲ. 海相油气地质, 2 0 0 6 , 1 1 ( 2 ) : 1 7 — 2 4 . 4 彭俊. 川东南地 区震旦系灯影组储 层特征研究[ D ] . 成 都 理

贵州黔北松林钼镍矿地质特征及可行性试验技术

贵州黔北松林钼镍矿地质特征及可行性试验技术

开发应用36贵州黔北松林钼镍矿地质特征及可行性试验技术沈大兴杨山福樊正烈王安科(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六地质大队,贵州 遵义 563000)摘 要:贵州松林钼镍矿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底部“磷块岩(上磷层)之上的金属层”,已有多年钼镍矿的开发历史,结合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类型,采用镍钼矿→回转窖焙烧→碱浸→除杂→离子交换→酸沉→烘干→钼酸铵工艺生产钼酸铵产品,同时采用富镍渣→制粒→熔炼→低镍锍工艺处理浸出渣生产低镍锍,并使弃渣无害化,这对区内钼矿开发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可行性试验;地质特征;松林DOI: 10.3969/j.issn.1671-6396.2015.03.0131 区域地质背景松林钼镍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与凤冈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接合部,具体位置位于松林穹窿,松林—岩孔背斜叠加于松林穹窿之上(图1)。

图1 区域地质构造略图(1-前震旦系(Ptbn);2-震旦第(Z1n-Z2dn);3-寒武系(Є 1n—Є 2-3ls);4-奥陶系(O1t-O2-3);5-志留系(S1l-S2sh);6-二叠系(P1l-B/P1m2);7-三叠系(T1y-T3x);8-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J1zl-J2x);9-穹隆;10-背斜;11-向斜;12-正断层;13-岩层产状。

)松林穹窿核部由前震旦系板溪群的一套浅变质岩系和震旦系南沱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地层构成,翼部由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明心寺组、金顶山组、清虚洞组和中统的高台组、石冷水组组成,岩层倾角一般8°~35°。

其穹窿边界东起金鼎,沿逆时针方向经红光坝、庙子湾、珍珠山、鸡公山、丁台、大竹流水转至金鼎封闭,构成面积162km2,长轴方向北东27°,延长18.6km,短轴方向北西297°延长14.4km,沿穹窿的边缘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至北北东向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对穹窿北翼、西翼和西南翼地层有一定的切割破坏作用,同样破坏钼镍矿层位“黑层” 的完整性。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Ch i n a
A bs t r ac t :Gu i z ho u Pl a t e a u i s 1 O C a t e d i n t he e a s t o f Yu nn a n Gu i z h o u Pl a t e a u。 wh e r e va r i a b l e k a r s t 1 a nd s c a p e s a r e
w i d e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 T h e ma j o r . t r a c e a n d r a r e e a r t h e l e me n t s o f a t y p i c a 1 i n — s i t u we a t h e r i n g p r o i f l e o f c a r b o n a t e
Ge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a j o r , t r a c e a n d r a r e e a r t h e l e me n t s i n
t y p i c a l c a r bo na t e we a t he r e d pr o il f e s o f Gui z h o u Pl a t e a u
32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性质大多数主微元素在剖面的波动呈现出几乎一致的趋势进一步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元素之间相关系数很高表明风化壳元素之间g一聪图9风化壳中ce的迁移系数fig9indepthvariationsofcetransferratefortheqingzhenprofilebdtul叫口图10ereece除外与ph的相关图fig10correlationbetweenreesceandphfortheqingzhenprofile的变化显著相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

龙首山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龙首山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龙首山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龙首山岩群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境内,是一处具有丰富地球化学特征的岩石群。

其形成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龙首山岩群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龙首山岩群是一套石灰岩-页岩岩石,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长石和云母等。

这些岩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富含铝、钠、钙等元素,二是富含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铅、银等。

其中,高铝含量的特点表明这些岩石物质来源于陆源,主要是受到下地壳物质的影响。

而富含微量元素的特点可能是由于成岩过程中存在热液流体的作用,这些流体可能在成岩途中携带了丰富的微量元素,并与石灰岩和页岩发生了交换作用。

龙首山岩群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贵州省位于中国南部构造复杂带的东南缘,岑巩县位于大别山断裂带南段的北缘,因此龙首山岩群的形成与大别山断裂带的运动有一定的关系。

大别山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部的主要构造断裂带之一,其运动活动在晚古生代到中新世时期达到顶峰。

这种构造运动极有可能导致地壳的断裂和隆升,进而形成了适合于沉积物的堆积环境。

而这种特殊的堆积环境为龙首山岩群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龙首山岩群还与岑巩县所处的乌江裂谷有很强关联。

乌江裂谷是一条北东向的裂谷活动带,这一带在晚中生代至新生代有持续活动的迹象。

这种裂谷活动可能导致沉积物的沉积和抬升,进而形成了龙首山岩群。

同时,这一带的裂谷活动还可能导致热液流体的运动和岩浆的上升,从而影响到了龙首山岩群的成岩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

综上所述,龙首山岩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其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含铝、钠、钙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这些特征可能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影响以及热液流体的作用。

而龙首山岩群的形成与位于大别山断裂带的运动以及乌江裂谷的活动有关,这些构造活动为沉积物的沉积和抬升提供了条件,并影响了成岩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形成。

对于了解龙首山岩群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蚀变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蚀变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匝 女 攫 组 丁 . 下
圃 体 ; 匡 l 旦 髟 鲺 断 . 层 l 圈 l 抟 鼢
矿体在空间上的关 系 , 同时通过镜下光 薄片等微观 现象的观察 , 对蚀变 白云岩的特征进行总结 , 以期对 找矿预测提供有利 的方向和思路。
图 1 纳雍枝 铅锌 矿床 地质简要
组成部分, 地处黔 中隆起 南侧 , 于五指 山背斜核部发 育。 、 矿 区内矿 体旁侧及近矿 围岩均有不 同程
度的白云岩化 , 通过宏观地质编录 , 及镜下光薄片微观特征的观察 , 系统地对蚀 变白云石的类型进
行 了分 类 , 对蚀 变 白云石 的形成 环境 , 物 质 来源 以及形 成机 制进 行 了探讨 。
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贵州省境内 发现的一大型铅锌矿床 , 矿 区内矿体旁侧 的蚀变带 广泛发育白云岩化 , 与矿 体关 系密切。本文尝试通
过 坑道 地质 编 录等宏 观地 质 现 象 , 阐 明 白云岩 化 与
【 ! 司T * ^ _ ; [ 十 = l I ; 【 ! j ; [ 十 = t ; [ 1 j 1 T ★ ;
卢贸达 , 强丁丁 , 赵剑 星 , 李 卿
( 1 .昆明理7 - 大学 , 云南 昆明 6 5 0 0 0 0; 2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 3 0 6队 , 云南 昆明 6 5 0 0 0 0 )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纳 雍枝 铅锌 矿床 是 近年 来贵 州省 境 内发现 的一 大型 铅 锌矿 床 , 是 川 滇黔铅 锌 成 矿域 的一 个
下 寒武 统清 虚洞 组二 段及 三段 为主要 赋 矿地层 。区
内构造发育 , 主要分为 N W 向及 N E向两组构造 , 其

川西北观雾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指示

川西北观雾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指示

[摘要]分析川西北地区泥盆系观雾山组白云岩形成过程的流体特征,探 讨 其 形 成 机 理。 通 过
对江油县马角坝、青川县何家梁及平武县甘溪剖面观雾山组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按照 晶
粒大小将其分为细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中晶白云岩3类;根据稀 土 元 素 研 究 流 体 性 质,
推测白云岩成因。白云岩稀土总含量较低,3种白云岩具有相 似 的 稀 土 配 分 模 式,并 且 都 与 泥
[文 章 编 号 ]16719727(2018)03028210
川西北观雾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 及其对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指示
邓 予 炜1Βιβλιοθήκη 侯 明 才1,陈 安 清1,马 华 灵2,董 翼 昕1,罗 文1,黄 树 光1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川西北气矿,四川 江油 621709)
[收 稿 日 期 ]20180106。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2017ZX05008005009)。 [第 一 作 者 ]邓 予 炜 (1990-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沉 积 学 ,Email:cdutdyw@163.com。
第3期 邓予炜,等:川西北观雾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指示 ·283·
晶灰岩配分模式类似,表 现 出 轻 稀 土 富 集、重 稀 土 亏 损;样 品 均 呈 现 Ce不 明 显 负 异 常 (均 值
0.94)、Eu负异常(均值0.81)、Y 明显的 正 异 常 (均 值 2.98)。 稀 土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指 示 白
云 岩 化 流 体 主 要 是 海 源 性 流 体 ,成 岩 环 境 为 相 对 封 闭 的 还 原 环 境 。

贵州簸箕田金矿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簸箕田金矿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簸箕田金矿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贵州簸箕田金矿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长田乡,灰家堡背斜东头倾伏端,作为灰家堡卡林型金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探明黄金的资源量在20t以上。

但是目前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如果可以加强对这个的研究勘探,本区或许可以获得新的研究发现,获得新的找矿信息,拓宽找矿思路,为成矿预测提供参考信息。

文章立足于系统显微岩相学的研究,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计算,进行对贵州簸箕田金矿载金表矿物化学成分、形态以及分布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金的赋存状态。

标签: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卡林型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地区(Radtke A S,1985)发现的,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Angel Alvarez A et al,1988)[1]。

该类型金矿目前已成为当今全球储量最大的金矿类型之一(Hotstre and Cline,2000;Emsbo et a1.,2003;Kesler et a1.,2005)。

1区域矿床地质特征简述簸箕田金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陆块区(Ⅵ)上扬子古陆块(Ⅵ-2)南盘江-右江前陆盆地(T)(Ⅵ-2-8),属扬子准地台。

灰家堡背斜为矿区内主干控矿构造,轴部出露地层为T1y,背斜轴走向近S型,背斜轴轴面向南倾斜,倾角75~80°,北翼地层产状较陡岩层倾角15~20°,南翼地层产状平缓岩层倾角5~10°;两翼发育与主背斜轴平行的次级褶皱,长300~500m。

1.1簸箕田矿段内出露及钻探揭露地层为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1)中二叠统茅口组(P2m):灰色中厚层到块状生物灰岩,局部夹浅灰色中层白云质灰岩,属于钻孔揭露的最老地层,其厚度超过500m,目前仍然没有钻孔揭穿。

(2)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分为三段,总厚200~500m。

第一段(P3l1)为灰色、灰白色中层条带状细砂岩夹1~3层含生物屑砂屑灰岩、灰黑色厚层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

烧变岩岩石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烧变岩岩石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烧变岩岩石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烧变岩是一种由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烧变岩的特征是晶粒细小、组成均匀、强化学反应和形态不规则。

在变质过程中,热液流体可以对烧变岩的成分进行大量的交换和注入,从而形成了一些地球化学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稀土元素的富集。

稀土元素在地球中是非常稀少的,但它们在烧变岩中往往会富集。

这是因为热液流体在变质过程中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等方式将稀土元素集中在烧变岩中。

此外,在烧变岩中,矿物的形成也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

例如,烧变石英和烧变云母在变质过程中会发生结晶,形成精细的晶体结构。

关于岩石学方面,烧变岩的成分通常会反映出岩石原始的特征。

例如,烧变花岗岩通常具有高硅、低铁的成分,而烧变黑云母二千年则具有高铝、低钠的组成。

总的来说,烧变岩是一种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具有晶粒细小、组成均匀、强化学反应和形态不规则等特征。

其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在稀土元素的富集和热液流体对矿物成分的影响。

贵州西北部玄武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西北部玄武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0.2
0.3
0.3
0.3
0.4
0.3
0.2
P2O5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5
TiO2
3.7
3.7
3.9
4.1
4.4
4.6
4.7
4.8
5.0
4.8
3.6
LOI
17.7
17.2
15.4
13.8
12.5
12.8
12.6
12.4
12.2
11.8
2.0
CIA
91
93
95
3(cm) 43.2 362 2.5 30.2 8.4 28.1 50.0 3.1 3.1 341.0 12.8
10(cm) 45.2 511 2.3 32.0 8.9 30.7 52.7 3.2 2.8 361.0 13.1
20(cm) 39.2 568 2.5 32.4 8.7 31.6 50.8 3.1 3.3 344.0 13.6
由于重稀土元素不易被高岭石吸附,而轻稀土元素易被 高岭石矿物吸附,因此 XF 玄武岩风化壳剖面轻稀土元素含 量比重稀土元素高。 3.2 元素迁移特征
在化学风化作用下,元素发生迁出或富集,质量平衡逼 近方法常用来分析岩石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 为 [7],分析元素的迁移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
96
93
95
93
91
91
95
45
注 :化学风化指数(CIA)=[Al2O3(/ Al2O3+CaO ☆ +Na2O+K2O)×100],公示中的氧化物均为摩尔分数,其中 CaO ☆仅表示硅酸盐中 CaO 的含量)

黔北五峰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黔北五峰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发育 典 型的 裂谷地貌 ,宏 观上 ,昌都一 思 茅地体 东西两 侧边 界断 裂强烈 扩展 ,形成 江达一 云 岭 一绿 春 和澜 沧江两 条 火山一地 堑 ,微 观上 昌都一 思茅 构造 带 内部 亦发 育堑 垒相 间的裂谷 型 盆岭 地貌 。在 昌都地 区 ,自东 而西 的江达 、车所 、妥 坝 、昌都 、左贡等 地堑 与其 间 的地 垒山
V ( / V+N ) 比值能 指示水体 的氧 化 还原 条 件 ,研 究 区五 峰 页岩 的 V ( i / V+N ) 比值 i 为 09,大 于 04 . .6,反 映 了缺 氧 的沉积 环境 。U在缺 氧 环境 下 相对 稳 定 ,所 以 U T / h比值 的 高低 能反 映氧化还 原条件 ,研 究 区五峰 页岩 的 U T / h比值 为 0 8 >0 7 ,也 显示 了缺氧 的 .7, .5
则为富氧环境。研究区五峰页岩的 V c 比值为 1.4 i o比值为 1.4 /r O 1 ;N/ C 36 ,说明其形成于
缺 氧环 境 中 。
c 元素对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特别敏感 ,因而可用其来分析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常用 e C 异 常来 作 为研究古 海 洋氧化 还原条 件 的化学指 示剂 ,一 般将 C e e异常 的氧化 还 原界 面值 定 为 一 . 以北美页岩为标准化值) >一 . 为还原环境 ,<一 . 为氧化环境。研究 区五 0 1( , 01 01
维普资讯
4期
6 .黔北五峰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4l 4
中 ,形 成 比较 广泛 的硅质 岩 系 ,这 与硅 质岩 的空 间分 布和 岩相古 地理 的演化 格 局是相 吻合 。

6 .黔 北 五 峰 页 岩元 素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及 形 成 环境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李沛刚;王登红;雷志远;翁申富;高兰【摘要】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土矿质量及成矿过程的关系,最后就稀土元素对于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稀土元素总含量(不包括Y)分别为107.07×10-6、185.00×10-6和246.28×10-6,依次增高,说明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稀土元素贫化的过程,也是Eu异常和Ce异常趋于增大的过程,即相对于黏土岩来说,铝土矿具有高Eu异常、Ce异常的特征;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来说,无论是栗因向斜西翼还是东翼,铝土矿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轻稀土元素含量以及La与Yb含量之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单纯利用稀土元素图解不能有效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可以大体反映含矿岩系形成于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大竹园大型铝土矿与黔北其他铝土矿一样,总体上属于沉积型,可能与古喀斯特化过程、古风化过程有关.%Dazhuyuan large-scale bauxite depos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posits discovered in China recently. Based on the bauxite, allite and clayston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of Liyuan Syncline in Dazhuyuan mining area,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 (REE) contents (mass fraction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lationships of REE to bauxite quality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 were explained, and the significances of REE contents to genesis and setting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E contents of bauxite, a llite and claystone, which were 107. 07 × 10-6, 185. 00 × 10-6 and 246.28×10-6 without Y content, increased one by one, so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 of bauxite consisted with the leaching of REE while Eu anomaly and Ce anoma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laystone, characteristics of bauxite were higher Eu anomaly and Ce anomaly; compared with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HREE),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LREE) of bauxite relatively enriched whether in the west or in the east of Liyuan Syncline, and LREE contents and the ratios of La and Yb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depth; REE diagram was unsufficient to discriminate the source of metallogenic material, but generally showed that mineral-bearing system formed in marine facies or transitional facies setting; Dazhuyuan large-scale bauxite deposit* which was the same with other bauxite deposits in North Guizhout generally belonged to sedimentary, and was related to paleo-karstification and ancient weathering process.【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2(034)002【总页数】10页(P31-40)【关键词】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成矿过程;大竹园矿区;贵州【作者】李沛刚;王登红;雷志远;翁申富;高兰【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0 引言位于贵州省北部务川—正安—道真地区(简称“务正道地区”)的大竹园铝土矿是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1-2]。

贵州平坝白云岩风化壳稀土超常富集层中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

贵州平坝白云岩风化壳稀土超常富集层中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
态 的变 化 ・ l ”。
素 (E ) R E 可以达到 3 的富集 , % 这种发育在基岩稀
土仅 为 几 十 t / x g的低 背 景 上 的 超 常 富集 现 象 引起 g 了广 泛关 注 ,其 形 成机 理 已经 有 过初 步 的分析 和讨 论¨ ' 。然 而对 于 这种 超 常规 的 R E富集 模 式 的地 E 球 化 学机 理 至今 还 不 够 明晰 ,早 先 的文 章 主要 基 于 对 碳 酸 盐 岩 风 化 壳 形 成 过 程 中 的特 殊 微 环 境 的探 讨 ,缺乏 其他 实 验 证据 的支持 。 由于稀 土元 素 可 以 广 泛存 在 于 富稀 土 的 副矿 物 中 , 磷灰 石 、 居石 、 如 独
选取紧邻其上的半风化层的两个样品 ( 5 T ) T 和 6以
及 剖 面 中部 全风 化 层 的两 个样 品 (2 T 2和 T 6 进行 2)
对 比。样品经 自然风干 、缩分后 ,研磨成 2 0目 0 备
表 1 R E形 态 化 学 连 续 提 取 方 法 E
T b e 1 S q e ta xr c i n me h d o a i u a e e rh ee n s fa t n a l e u n i le ta t t o fv ro s r r a t l me t r c i s o o

般按 1 m 的 间距 从 下至 上 连 续刻 槽 取样 ,其 中 0c
岩 一 土界 面 附 近呈 紫 褐 色 的 R E富 集 层加 密 采 样 , E 而 土壤 结 构 和质 地较 为均 匀 的剖 面 上部 则 加大 取样 间距 , 整个 剖 面 一共 采 集 土层 样 品 4 0个 。剖 面结 构 和 取样 位 置 的详 细描 述 以及 主要 矿 物 、主微 量 元 素 分 析 参见 文 献 【, ,8 。 12 1 ] 根据 整 个剖 面 的样 品 分 析结 果 ,本 次 主要 选取 风 化前 缘 R E超 常 富集 层 ( l T ) E T — 4 为研 究 重 点 , 并

豫西南淅川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豫西南淅川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I
SSN0256

1492
CN37

1117/P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第 38 卷 第 4 期
Vo
l.
38,
No.

DOI:
10.
16562/
cnk
i.
0256

1492.
2018.
04.
009
j.
豫西南淅川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
s
s
uei
ngeo
l
ogyf
o
ral
ongt
ime.
Int
h
i
spape
r,
wepr
e
s
en
t
edt
het
r
a
c
eandr
a
r
eea
r
t
hgeochemi
ca
lda
t
a
f
romt
hedo
l
omi
t
eo
fNeopro
t
e
rozo
i
c,t
heDengy
i
ngFo
rma
t
i
on,i
nt
heHuwos
e
c
t
境意义
郑德顺,刘思聪,徐江红,王振江,李雨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焦作 454003
摘要:秦岭造山带自元古宙以来就是一个活动的地质单元,对于其演化过 程 的 研 究 一 直 是 地 学 中 的 热 点 问 题. 以 淅 川 震 旦 系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金中国;戴塔根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06(25)4
【摘要】@@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矿层位为志留系韩家店组-二叠系茅口组,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是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构造以NW向和NE
向的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发育为特征,铅锌矿沿垭都-紫云断裂构造带,威宁-水城紧
密褶皱构造带和银厂坡-云炉河断裂构造带的纵横断层交切部位及背斜倾伏端分布,呈陡脉状产出,常形成延深远大于延长,品位高,厚度大的特富(Pb+Zn>30×10-2)硫化矿体.岩浆活动相对弱,见有早二叠世晚期及晚二叠世早期的峨眉山玄武岩.
【总页数】2页(P410-411)
【作者】金中国;戴塔根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550005;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浅析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罗应坤
2.黔西北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林江
3.EH4在黔西北洗线沟-蒋家湾子铅锌矿区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J], 卢卯;杨朝贵;农观海;蒲庆隆;蔡国盛
4.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J], 周冉豪;孙大丽;陈淼;马先杰
5.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牛春晖;邓明国;陈伟;黄长帅;贾祯;陈俞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四川 盆地过 渡地 带 , 铅 锌 矿 主要 赋 存 于北 东 一
南西向展布 的桑木场背斜 核部 ( 冯 学 仕 和 王 尚 彦, 2 0 0 4 ; 刘金海 , 2 0 1 0) 。前 人 研 究 认 为 其 现 今 构 造形 成于 印支期 , 定型 于燕 山期 , 并 在喜 马拉雅 期 受 到叠加 和改造 。核部 出露地 层 主要 为 上震旦
2 0 1 3年 3 0卷





1 3 2・
GU I Z H0U GE 0L 0G Y
V o 1 . 3 0 N o . 2 ( T o 1 . 1 1 5 ) 2 0 1 3 第 2期( 总第 1 1 5期 )
黔北桑木场背斜灯影组热液 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热液 白云岩化流体的信息 , 并初步探讨 了热液 白 云岩化 与铅 锌矿化 间的关系 。
1 地 质 背 景
研究区位于扬子地 台西段, 川黔南北 向构造 带 与北 东 向构造 带 交 汇 复合 部 位 , 属 于 黔 中 隆起
2 0 1 0 ) , 部分 铅锌矿 体与重 晶石、 萤石 矿体共 生
产出。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3— 2 0 [ 作者简介] 王珏 ( 1 9 5 9 ~) , 男, 地质工程师 , 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管理 和成 矿研究工作 。

1 3 4・




2 0 1 3年 3 0卷
籁{ 冒 } 一 。 一 啊如懈
【 ' ._ 【 ^ v N H _ 【 ●H 0 N 0 ' 【 . 【 — 口 N

征。综合研究, 认 为白云岩化热液流体具有轻稀土富集及 E u 和c e负异常特征 , 而氧化还原环 境 的 变化 可能是 导 致本 区铅锌矿化 的重要 因素 。
[ 关键词 ]R E பைடு நூலகம்;热液 白云岩 ; 震旦 系灯影 组 ; 桑木场铅 锌 成矿 带
[ 中图分类号] P 5 8 1 ; P 5 9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 5 9 4 3 ( 2 0 1 3 ) 0 2 - 0 1 3 2— 0 4
贵州 省 习水 县 桑木场 铅锌成 矿带 位 于川 黔南 北 向构 造带 与北 东 向构 造 带交 汇复 合 部位 , 属 于 黔 中隆起 与 四 川 盆 地 过 渡 地 带 ( 冯 学 仕 和 王 尚 彦, 2 0 0 4; 刘金海 , 2 0 1 0 ) 。本 区发 现 十 多 处 铅 锌
白云岩 , 是 区 内主要 的赋 矿 围岩 , 已发现 的铅锌矿
热液矿物组合 , 如M V T 铅锌矿组合、 马鞍状 白云 石 一石 英组 合 、 马 鞍状 自云石 一沥 青 组 合 等 ( 宋 光永 等 , 2 0 0 9 ) 。本 文 利 用 电感 耦 合 等 离 子 体 质
谱仪 , 分析 了热液 白云 岩的稀 土元素 组成 , 揭示 了
伸大 于 2 0 k m, 具有 压扭性 力 学特 征 , 近轴 部 的桑 木场 断裂具 有先 压扭 后拉 张特 征 ( 图1 ) 。 上 震旦 统灯影 组 出露 面 积约 为 1 0 k m , 出露 厚度 约 2 5 0 m( 未 见底 ) , 岩性 主 要为 受热 液蚀 变
矿床( 点) , 并伴 随分布萤石及重 晶石等 , 其 中主
要 的赋 矿地层 为震 旦 系灯影组 。其 岩性 为热液 白 云岩 , 主要 表 现 为 发 育 条 带状 构 造 白云 岩 ( 镜 下 表现为 中 一 粗 晶马鞍 状 白云 石 ) 和 一 系列 典 型 的
统灯影组和寒武系, 断裂构造呈北东 ~ 南西 向, 延
王 珏 , 刘金 海2 , 陈云 明2
( 1 .遵义市 国- t " 资源局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0 ; 2 .贵州省地矿局 1 0 2地质大队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3 )
[ 摘 要]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仪, 分析 了习水桑木场背斜核部铅锌矿赋 矿热液蚀 变 白云岩 的稀 土元 素组成 , 并初 步探讨 了白云岩化 与铅锌 矿化 间的 关 系。铅锌 矿体 旁侧 工程 中 白云岩样品的测试显示: 有部分样品 z n 含量超过 2 0 0 X 1 0 。 。 。 , 具有矿化显示 ; 全部样品 ∑R E E 很低( ∑ R E E= 0 . 8 2 —5 . 9 6 x 1 0 ) , 具有明显的 C e负异常( 8 C e = 0 . 3 7 ~0 . 6 8 ) , 除个别有矿 化显示的白云岩样品具有正 E u 异常( 3 E u =1 . 1 5 ~2 . 4 0 ) 外, 其余样 品均具有 负 E u异常( 8 E u 0 . 5 6— 0 . 8 0 ) 。在 稀 土元素 球 粒 陨石 标 准化 配分 模 式 图上 , 全部 样 品 均 呈 现 轻稀 土 富 集特


楼冥墩
Ⅲ髅臻 舔
【 . 0 — N
g n 【 _ H 卜 . 0 ∞ _ 【 . 0 n 0. 0
刮羞 f 长咪 篚
【 ' 0
I I l _ 【 【 '
H 啭
^ 0 【 _ v 0 苗昌 ∞ 4 毒 ∞ 芑g ∞ 【 _ 。名 器 l 磊 0 I I 0 { a u 0 营一 0 I B 营喜 Q I p
床( 点) 有谢 家坝 、 大岩 、 润南、 槽沟、 石坟、 半 山等 都赋存 于 该套 白云岩 中( 图1 ) 。矿 体 主要受 层 间 剥离 带 、 张性断裂 或裂 隙控制 , 呈似 层状 、 透镜状 、 脉状 产 出 , 围岩蚀 变为硅 化 、 黄 铁矿 化 、 方 解石化 、 白云石化 、 重 晶石 化 、 萤 石化 、 沥青 化等 , 尤其是 黄 铁矿 化 、 硅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 ( 刘金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