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解读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
⼀. 本周教学内容:
1.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2. ⾦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
⼆. 教学⽬的要求:
1. 熟悉物质分类的原则及各种物质的概念。
2. 会运⽤⾦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
3.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的条件,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
三. 重点、难点:
氧化物的分类是教学难点,⾦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是重点。
四. 知识要点:
(⼀).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也⼀定是纯净物。
(2)按组成分类:
--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由氧元素和另⼀种⾮⾦
⾮⾦属氧化物素组成的氧化物。
由氧元素和某种⾦属元
⾦属氧化物氧化物(3)按性质分类:
氧化物:
①成盐氧化物—能与酸或碱反应⽣成盐的氧化物。
a . 酸性氧化物—仅能与碱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
如:CO 2、SO 2
b . 碱性氧化物—仅能与酸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
如Na 2O 、MgO
c .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能与碱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
如:Al 2O 3、ZnO
②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成盐也不能与碱反应⽣成盐的氧化物。
如:H 2O 、CO 等。
凡能跟酸起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如: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CuO+2HCl=CuCl 2+H 2O 。
⾦属氧化物⼤多数是碱性氧化物,例如:CuO 、CaO 、MgO 等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在常见的碱性氧化物中,只有K 2O 、Na 2O 、BaO 、CaO 少数⼏种能跟⽔直接化合⽣成可溶性碱。
但碱性氧化物⽆论能否溶于⽔,⼀般均可跟酸反应⽣成盐和⽔。
凡能跟碱起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如:CO 2+2NaOH=Na 2CO 3+H 2O 。
⾮⾦属氧化物⼤多数是酸性氧化物,例如:SO 2、SO 3、P 2O 5等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在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中,除SiO 2外均可直接跟⽔化合⽣成对应的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跟可溶性碱反应,⼀般⽣成对应的含氧酸盐。
要把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好,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的化学⽅程式。
例如:
酸性氧化物~酸~盐
42+CO 432+CO H 4
32+CO Na 4
2+SO 432+SO H 4
32+SO Na
63+SO 642+SO H 6
42+SO Na
注意:在对应关系中,中⼼原⼦的化合价相同。
酸性氧化物叫做这种对应酸的酸酐。
(4)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要注意: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与⾦属氧化物和⾮⾦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法。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根据化学性质对氧化物分类,⾦属氧化物和⾮⾦属氧化物是根据氧化物中除氧外的另⼀种元素的类别进⾏的分类。
在理解和实际应⽤时要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①⼤多数⾮⾦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2等)。
不能认为所有⾮⾦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等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也不能认为凡是酸性氧化物⼀定是⾮⾦属氧化物[如KMnO 4中锰元素对应的氧化物是Mn 2O 7,它对应的酸是HMnO 4(⾼锰酸),因此Mn 2O 7是⾦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定是⾦属氧化物;但⾦属氧化物不⼀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
在初中学习中⼀般可考虑为⼤多数⾦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 ⾦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属活动性强弱原⼦在⽔溶液中
失电⼦能⼒强弱对应的阳离⼦
在⽔溶液中弱强得电⼦能⼒
应⽤:
(1)⾦属+酸→盐+ H 2↑(H 前)(稀HCl 、H 2SO 4)
(2)⾦属+盐→新⾦属+新盐原则:前换后,盐溶液,除K 、Ca 、Na 、(Ba )。
在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的⾦属在⽔溶液中失e -
能⼒越强,越优先进⼊溶液,在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后的⾦属
在⽔溶液中失e -能⼒越弱,其阳离⼦得e -
能⼒越强,越优先从溶液中析出。
当有多种⾦属参予反应时,溶液中⼀定存在的是最活泼的⾦属的阳离⼦,⼀定析出的⾦属是最不活泼的⾦属,其余⾦属是存在于溶液中还是析出,具体看⽤量。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1. 酸:⽆机化合物中,除硅酸(H 2SiO 3)不溶于⽔,⼤多数常见的酸易溶于⽔。
2. 碱:⼀⽔合氨(NH 3?H 2O )、NaOH 、KOH 、Ba(OH)2易溶;Ca(OH)2微溶;其余碱不溶于⽔。
3. 盐: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易溶;盐酸盐中AgCl 、Hg 2Cl 2(氯化亚汞)不溶,其余溶;硫酸盐中BaSO 4、PbO 4不溶,CaSO 4、Ag 2SO 4微溶,其余都溶;碳酸盐中,NH 4+、K +、Na +溶,Mg 2+
微溶,其余不溶。
磷酸盐、硫化物中NH 4+、K +、Na +
溶。
4. 酸中HCl 、H 2SO 4、HNO 3 为强酸,H 3PO 4为中强酸、H 2SiO 3、H 2CO 3、H 2S 、CH 3COOH 等为弱酸。
5. 可溶性碱为强碱,不溶性碱为弱碱(NH 3?H 2O 为可溶性弱碱)。
应⽤: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包括:
或⽔或⽣成物中有新酸新盐盐酸⽔
盐碱酸↑↓
+?→?++?→?+)2()1(
↑
↓→?++?→?+3,)4()3(NH 或产⽣其⼀为⽣成物反应物⼆者皆可溶两种新盐盐盐新盐新碱盐碱常见的沉淀:
↑↑产⽣不溶于⽔、溶于酸、不
、、⽣不溶于⽔、溶于酸、产、、、不溶于酸不溶于⽔、3223
3324)()()(OH Fe OH Cu OH Mg CaCO BaCO CO Ag BaSO AgCl 除2)(OH Cu (蓝)3)(OH Fe (红褐)外其余6种均为⽩⾊↓【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填写以下空⽩:
氧化钾、五氧化⼆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硫酐、⼆氧化碳、亚硫酐、⼀氧化碳、⼆氧化硅、⼀氧化氮其中:(1)不成盐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溶于⽔的是_____________。
(3)碱性氧化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 、NO ;(2)P 2O 5、SO 3、CO 2、SO 2、SiO 2;SiO 2 (3)K 2O 、MgO 、Fe 2O 3;(4)Al 2O 3 [例2] 某元素的氧化物溶于⽔后,7>pH ,那么该元素的原⼦核外电⼦排布可能是()
A. 2、8、6
B. 2、8、8
C. 2、6
D. 2、8、1
解析:⾸先要判断这种元素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
根据题意,该氧化物溶于⽔(或和⽔发⽣反应)后,溶液7>pH ,也就是说溶液呈碱性,因此该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进⽽判断出该元素为⾦属元素,再根据⾦属元素的原⼦核外电⼦排布特点知:A 、B 、C 的原⼦最外层电⼦数均⼤于4,不可能为⾦属,⽽D 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则D 为⾦属元素,所以答案应选D 。
答案:D 。
[例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能反应的写化学⽅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Cu +HCl —— (2)Al +H 2SO 4—— (3)Cu +AgNO 3—— (4)K +CuSO 4—— (5)NaCl +KNO 3——(6)Cu(OH)2+HCl —— (7)BaSO 4+NaCl —— (8)NaOH +FeCl 3—— (9)BaCl 2+Na 2SO 4—— (10)CaCO 3+HCl —— (11)CuO +H 2O —— (12)SO 3+H 2O ——
解析:反应能否发⽣要根据发⽣的条件去判断,⾦属单质与盐反应必须是在⾦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换后,盐必溶,且K 、Ca 、Na 太活泼,与盐溶液反应是先与⽔⽣成碱,再与盐反应。
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溶于⽔或酸,⽣成物中有沉淀、⽓体或⽔时反应才能发⽣,否则不发⽣复分解反应。
答:
(1)Cu 排在H 后,不反应。
(2)2Al +3H 2SO 4=Al 2(SO 4) 3+3H 2↑
(3)Cu +2AgNO 3=Cu(NO 3)2+2Ag
(4)K 活泼不与CuSO 4反应⽣成铜,是先与⽔⽣成碱,再与CuSO 4反应。
(5)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的条件,⽣成物中没有⽓体、沉淀或⽔。
(6)Cu(OH)2+2HCl =CuCl 2+2H 2O (7)BaSO 4不溶于⽔,反应不能发⽣。
(8)3NaOH +FeCl 3=Fe(OH)3↓+3NaCl (9)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10)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11)CuO 不溶于⽔,Cu(OH)2是难溶性碱。
(12)SO 3+H 2O =H 2SO 4
[例4]在AgNO 3、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盐酸中有⽓泡产⽣,则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可能是()
A .Cu 2+
B .只有Fe 3+
C .只有Fe 2+
D .K +、Fe 2+
解析:在题⼲中,铁过量的条件被隐藏起来,⽤“滤渣放⼊盐酸中有⽓泡产⽣”来代替。
把铁放⼊混合溶液中,发⽣如下反应:
Fe +2AgNO 3=Fe(NO 3)2+2Ag ;Fe +Cu(NO 3)2=Fe(NO 3)2+Cu
当铁剩余时,溶液中已⽆AgNO 3、Cu(NO 3)2剩余,⽽KNO 3不与Fe 反应,始终在溶液中。
答案:D
[例5]下列各组物质加⽔充分搅拌,各物质间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的是()
A .CuSO 4、NaCl 、Ba(OH)2
B .KOH 、FeCl 3、NaNO 3
C .CuSO 4、Ag 、Fe
D .K 2CO 3、NaOH 、HNO 3
解析:结此类题必须要求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条件、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熟练⽽准确地掌握。
①看每组中的三种物质是否可溶,两两能发⽣反应的是哪些。
②看能发⽣的反应中⽣成物是什么,它们的溶解性如何。
A 组中CuSO 4与Ba(OH)2可以⽣成BaSO 4和Cu(OH)2两种沉淀;
B 组中只有KOH 和FeCl 3反应⽣成Fe(OH)3⼀种沉淀;
C 组Ag 与CuSO 4不反应,Fe 与CuSO 4反应⽣成Cu ,过滤时Ag 与Cu 两种不溶物会留在滤纸上;
D 组K 2CO 3和HNO 3反应⽣成⽓体没有不溶物⽣成NaOH 与HNO 3也⼀样。
答案:A 、C 。
[例6] 现有铁粉、氢氧化铜、氧化镁三种固体,三氧化硫⼀种⽓体,硫酸铜、烧碱、稀硫酸三种溶液。
哪两种物质在⼀起会发⽣反应?能够发⽣反应的写出化学⽅程式。
解析:解答这类题⽬⾸先确定所给物质的类别,然后依次两两组合,找出符合反应规律的所有可能发⽣的化学反应,最后再写化学⽅程式。
答案:
(1)===+42SO H Fe ↑+24H FeSO (2)===+422)(SO H OH Cu O H CuSO 242+ (3)===+3SO MgO 4MgSO
(4)===+42SO H MgO O H MgSO 24+ (5)===+32SO NaOH O H SO Na 242+ (6)===+4CuSO Fe Cu FeSO +4
⼀. 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下列各题均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下列变化中不可能⽣成盐的是()
A. ⾦属溶于酸
B. 碳酸盐溶于酸
C. ⾦属氧化物溶于酸
D. 碱溶于⽔
E. 碱溶于酸 2. 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并溶于⽔,结果只得到⼀种⽆⾊透明溶液的是()
A. NaCl 、3AgNO 、4CuSO
B. NaOH 、42SO Na 、3FeCl
C. 42SO K 、2BaCl 、3HNO
D. 32CO Na 、KCl 、34NO NH
3. 现有甲、⼄两组物质,已知甲组中有⼀种物质在⼀般条件下能与⼄组中所有物质发⽣反应,则该物质是()
甲组:A. 硫酸铜
B. 盐酸
C. 氢氧化钠
D. 2CO
⼄组:铁、氧化铁、硝酸银、碳酸钾
4. 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硝铵
B. 尿素
C. 重钙[242)(PO H Ca ]
D. 硝酸钾
5. 下列各组物质颜⾊相同的是()
A. 4BaSO 、AgCl 、3CaCO 、42MnO K
B. CuO 、2MnO 、43O Fe 、C
C. 52O P 、3KClO 、MgO 、HgO
D. 32O Fe 、3FeCl 、O H FeSO 247?、O H CuSO 245?
6. 不⽤其它试剂鉴别(1)NaOH 、(2)342)(SO Al 、(3)23)(NO Ba 、(4)4CuSO 、(5)KCl 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 (1)、(2)、(3)、(4)、(5)
B. (4)、(1)、(3)、(2)、(5)
C. (2)、(3)、(1)、(4)、(5)
D. (5)、(4)、(1)、(2)、(3) 7.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与⽔反应且反应后的⽣成物⼜能相互反应的是()
A. CuO 和HCl
B. 2CO 和NaOH
C. O Na 2和3SO
D. CaO 和2SiO
8. 宋朝初期,我国已将湿法炼铜应⽤于⽣产,其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A. ?
===+2H CuO O H Cu 2+ B. ===+4CuSO Fe Cu FeSO +4
C. ?
===+CO CuO 2CO Cu +
D. ?
===
322)(CO OH Cu O H CO CuO 222+↑+ 9. 下列化合物放⼊⽔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蕊试液变蓝的是() A. 硫酐 B. 氧化钾 C. 氧化铝 D. 氧化铜
10. 下列各组溶液中,能共存的⼀组是()
A. 2)(OH Ba 、NaCl 、42SO K
B. 3NaNO 、2CaCl 、HCl
C. 3MgCO 、HCl 、KCl
D. NaCl 、3AgNO 、NaOH
11. 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组是()
酸碱盐氧化物
A. 氢硫酸纯碱氯化钠⼆氧化锰
B. 氢氯酸烧碱胆矾⽔
C. 硫酸⽕碱氨⽔硫酸钠
D. 碳酸氢钠氢氧化钡碱式碳酸铜⽣⽯灰
12. 下列物质中,分别加⼊稀硫酸或硝酸银溶液后,都能⽣成不溶于⽔和稀硫酸的⽩⾊沉淀的是()
A. 氯化钾溶液
B. 硝酸钡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13. 鉴别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的试剂是()
A. ⽯蕊试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14. ⽤实验证明铜、银两种⾦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应选⽤的试剂是()
A. 4CuSO 溶液
B. 3AgNO 溶液
C. 稀42SO H
D. 2)(OH Ca
15. 下列试剂中能把盐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 酚酞试剂 B. 氯化钡溶液 C. ⽯蕊试剂 D. 硝酸银溶液⼆. 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
下列各题中有⼀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将选中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要除去铜粉⾥混有的少量铁粉,可以加适量的()
A. 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 加氧⽓
D. 稀硫酸
2. 某⼀种溶液加⼊2BaCl 溶液后,产⽣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定含有硫酸根离⼦
B. ⼀定含有银离⼦
C. ⼀定含有碳酸根离⼦
D. 可能含有硫酸根离⼦或银离⼦,或两种离⼦同时并存 3. 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能与⽔反应的是() A. KCl
B. CaO
C. 3CaCO
D. 2CO
4. 下列物质既能与碱反应⼜能与⽔反应的是() A. KCl
B. CaO
C. 3CaCO
D. 2CO
5. 两种溶液混合未产⽣沉淀,所得溶液的pH 值等于6,则原来两种溶液的PH 值可能是() A. 10和8 B. 2和4
C. 0和12
D. 5和7
三. 填空题(共45分)
1. 现有六种物质:锌粉、23)(NO Ba 溶液、MgO 、NaOH 溶液、2CuCl 溶液、稀42SO H 两两混合后,共能发⽣个反应。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个,属于中和反应的有个。
2. ⽤Na 、H 、O 、S 四种元素按下列要求各组成⼀种物质,将化学式填⼊相应的空格上: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氧酸,碱,含氧酸盐,⽆氧酸盐,酸式盐。
3. ⼯⼚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中含有2SO ,经常污染空⽓及形成酸⾬,⼀般可以将其通过碱液(NaOH )吸收,原因是(⽤化学反应⽅程式表⽰)。
4. 只⽤两个反应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程式。
A 、
B 、
C 、
D 、
E 五种化合物都是由这两组中的各⼀种离⼦组成(离⼦可重复使⽤),这五种化合物的性质如下:
(1)A 既不溶于⽔,也不溶于酸。
(2)B 溶于⽔形成的溶液显碱性,要向B 中加⼊42SO Na 溶液则产⽣A 。
(3)C 溶于⽔得⽆⾊溶液,向C 中加⼊B 的溶液产⽣⽩⾊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仅部分溶解。
(4)D 溶于⽔后得⽆⾊溶液,加⼊B 溶液也有⽩⾊沉淀产⽣,此沉淀溶于盐酸且⽣成⽆⾊、⽆臭的⽓体。
(5)E 物质是红褐⾊固体,不溶于⽔但溶于酸。
根据以上性质,试推断A 为(写化学式,以下同)、B 为、C 为、D 为、E 为,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程式:
、、、、。
6. 固体烧碱放置在空⽓中,最后变成⼲燥的⽩⾊粉末,这⼀变化的过程是:(1)、(2)、(3)。
7. 2)(OH Ca 、CuO 、Cl OH Cu )(、O H SO KAl 22412)(?、CO 、2CO 、Cl NH 4、O H CuSO 245?、2SiO 、3HNO 、
S H
2、
4
3
4
)
(PO
NH、
2
4
2
)
(PO
H
Ca、
3
2
O
Al、
3
2
CO
K。
其中,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
酸式盐的有,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属于两性氧化物的
有,属于酸酐的有,能做复合肥料的有,被称为消⽯灰的是,属于结晶⽔合物的是,草⽊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属于碱式盐的是。
8. 盐、盐、盐、盐⼀般都能溶于⽔中。
盐酸盐除了,硫酸盐除了,也都能溶于⽔,⽽其它酸的盐类就很难溶于⽔。
溶于⽔的碱只有
、、、、。
四. 简答题(共10分)
1. 举出五种制备硫酸镁的⽅法。
2. 怎样鉴定⼀瓶失去标签的试剂瓶所装溶液是稀硫酸?写出稀硫酸的电离⽅程式和有关的化学反应⽅程式。
试题答案
⼀. 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 D
2. D
3. B
4. D
5. B
6. B
7. C
8. B
9. B 10. B 11. B 12. D 13. D 14. B 15. C ⼆. 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
1. AD
2. D
3. B
4. D
5. CD 三. 填空题(45分) 1. 6,2,4,1 2. O Na 2,3SO 或2SO ,42SO H ,S H 2,NaOH ,42SO Na ,S Na
2,4NaHSO
3. O H SO Na NaOH SO 23222+=+
4. Cu FeSO CuSO Fe +=+44
Ag NO Cu AgNO Cu 2)(2233+=+
5. A :4BaSO B :2)(OH Ba C :4MgSO
D :32CO Na
E :3)(OH Fe
NaOH BaSO SO Na OH Ba 2)(4422+↓=+ ↓+↓=+4224)()(BaSO OH Mg OH Ba MgSO O H MgCl HCl OH Mg 22222)(+=+ NaOH BaCO CO Na OH Ba 2)(3322+↓=+ ↑++=+22232CO O H BaCl HCl BaCO
6. (1)O H CO Na CO NaOH 2322
2+=+
(2)O H CO Na O H CO Na 2322321010?=+ (3)O H CO Na O H CO Na 2322321010+=?
7.
3HNO 、S H 2;2)(OH Ca ;242)(PO H Ca ;2CO 、2SiO ;CuO ;32O Al ;2CO 、2SiO ;434)(PO NH ;2)(OH Ca ;O H SO KAl 22412)(?、O H CuSO 245?;32CO K ;
Cl OH Cu )(
8. 钾;钠;铵;硝酸;AgCl ;4BaSO ;2)(OH Ca ;NaOH ;KOH ;2)(OH Ba ;O H NH 23
四. 简答题(共10分) 1. (1)↑+=+2442)
(H MgSO SO H Mg 稀
(2)O H MgSO SO H MgO 2442+=+
(3)O H MgSO SO H OH Mg 244222)(+=+
(4)↑++=+224423
CO O H MgSO SO H MgCO
(5)Cu MgSO CuSO Mg +=+44
2. 取1~2mL 待测溶液,滴加1~2滴⽯蕊试液,若⽯蕊变红则证明原溶液是酸(或取1~2mL 待测溶液,与Zn 粒反应,若有可燃性⽓体⽣成,则证明原溶液是酸)
∴另取1~2mL 待测溶液,滴⼊2BaCl 溶液和稀3HNO (或加⼊已⽤3HNO 酸化过2BaCl 溶液)若有⽩⾊沉淀⽣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24
SO
由(1)(2)两步可知原溶液是稀42SO H
↑+=+2442)(H ZnSO SO H Zn 稀 HCl BaSO BaCl SO H 24242+↓=+ -
++=24
422SO H S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