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2课时变阻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变阻器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变阻器的结构、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经过研究如何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3.知道电阻箱的使用方法和长处 .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认识科学发明创建、科技改革的过程.
2. 经过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育学生的归纳、归纳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说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课要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课难点】依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结滑动变阻器.
【教具准备】不一样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小灯泡、铅笔(或铅笔芯)、金属夹、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教课课时】 1 课时
【稳固复习】
教师指引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解说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精选部分难
题解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 .
【新课引入】
从列举生活中需要改变音量或改变电灯泡亮度的实例(如:演示旋转收音机音量旋钮能够改变音量、旋转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能够改变灯的亮度)下手,激发学生激烈的求知欲,
引入“变阻器”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演示或用多媒体展现有关图片)【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 P94-95 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观点、规律、规定、原理等用红色笔做上记
号,并达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而后,各小组内部沟通议论,提出预习疑问,
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现 .
【沟通展现】
1. 各小组代表举手讲话,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论校正.
2.学生怀疑,教师指导释疑 .
【拓展研究】
变阻器
学生察看课桌上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议论沟通,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评论校正 .
师在科学实验和各样电器设施中,常用什么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生:常用改变电阻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师实验室常用变阻器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两种?
生:经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
阻器和电阻箱两种 .
师简述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画出其结构表示图及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可让学生举手登
台演板绘图)
生:结构主要有A、 B、C、D四个接线柱、金属杆、金属滑片P、电阻丝绕成的线圈、
瓷筒及支架;此中,电阻丝绕成线圈是为了增大电阻丝的长度. 结构表示图为,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师电阻箱是一种能够显示电阻值的变阻器,在电路图顶用符号表示,一般有
两种电阻箱:旋钮式和插孔式.
1)旋钮式(多媒体展现):
①使用方法:将电阻箱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中,调理四个旋钮就能获得0~9999Ω之间的随意整数电阻值 .
②读数方法:将各旋钮对应的小三角指的数字乘以面板上标志的倍数,而后加在一同就是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如下图是一电阻箱的实物图,该图的示数为3× 1000Ω +6×100Ω +0× 10Ω +8× 1Ω =3608Ω .
(2)插孔式:(多媒体展现)①使用方法:插孔式电阻箱的盖上有一排铜块,铜块间有
插孔,孔里插有铜塞,插孔下
相邻的两个铜块间有电阻线相连. 当铜塞插在孔里,就把相邻的两个铜块连在一同,电流就
从铜块上经过 . 当铜塞拔出时,电流经过插孔下边的电阻线,拔出的铜塞越多,连入电路的
电阻越大 .
②读数方法:每个插孔下的电阻线的电阻值都标在插孔旁边. 只需把未插入铜塞的插孔
旁的数值加在一同,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 如下图,将 20Ω和 50Ω上方的铜塞拔出,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就是 20Ω+50Ω =70Ω .
【讲堂训练】
教师指引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变阻器的使用
师用多媒体播放以下问题,学生小组内部议论沟通,并对问题(6)和( 7)设计实验考证 .
( 1)滑动变阻器有 4 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假如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
(2)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4)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会随之改变?向哪个方向挪动时
电阻变大?
(5)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同样,滑动变阻器应当与灯泡串连仍是并联?
( 6)要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
(7)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地点上?
教师指引学生沟通展现,评论校正 .
生:( 1)共有 6 种接法:A与B、C与D、A与C、A与D、B与C、B与D.
生:(2)A与B
生:(3)C与D
生:( 4)A与C、A与D、B与C、B与D,此中A与C、A与D接入电路时,滑片P向右挪动时电阻变大; B与 C、 B与 D接入电路时,滑片 P 向左挪动时电阻变大, D接入电路时,滑片 P 向左挪动时电阻变大.
生:( 5)串连 .
生:( 6)应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生: (7) 要使灯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就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电阻最大的地点上,
马上滑片置于远离“下”接线柱的那一段.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上、下各接入一个接线柱,串连在电路中.
师请同学们思虑一下,滑动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边写有“50Ω,1.5A ”是什么意思呢?
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就是50Ω,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是 1.5A.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
(1)电路中的电流不可以超出滑动变阻器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
(2)使用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端.
【讲堂训练】
教师指引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讲堂小结】
教师指引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达成课本P95-96 作业 1 2 4.
【课后作业答案】
1.变大变大
2.向右,向左由于向右挪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大,连入电路中电阻变大,通
过灯泡的电流变小,反之,向左挪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
4. 提示:滑动变阻器串连在干路中,且“一上一下”连结.
1. 本节课采纳学生沟通议论与多媒体教课相联合的教课方法,改变了过去以老师教、学
生听为主的传统教课方法,从根本上浮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踊跃参加思虑,参加研究实验,从课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懂得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2. 本节课的教课充足表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沟通领会. 有利于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和参加度,提升讲堂效率.
3.本节课做到了精讲多讲,少讲多练,重在利用对应练习册中思想拓展和讲堂训练对学
生进履行用滑动变阻器的技术训练,突出教课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