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系统复习九年级上检测二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系统复习检测(二)
(120分钟120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备选成语:
进行曲。
3•默写。
(6分)。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4. 随着手机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给“校园手机”立规矩的呼声也随之出现。
不久前, 某中学正式下达了手机“封杀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中小学 生是否可能将手机带入校园使用?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5. 名著阅读。
(6分)
⑴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填对四处即可)(4分)
一部《水浒》,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话说梁山第十四
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_____________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 _______________ 酒店结识 __________ (母夜
(4分)
湖畔,春光明媚(),踏青的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
飘扬的黑发,
q in g ch e
的目光,花
般清新的红晕
(),鹿一般 q ingy 的脚步, 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2.根据语境, 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4分)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著的故事不老一一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著的人物不朽一一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
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著是(
),是(
),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
⑴官船来往乱如麻,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⑵当时奢侈今何处? ⑷晨起动征铎,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一诗中表达诗人内心惭愧, 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
⑹《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渴望为
国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的句子
(2 分)
叉),醉打蒋门神,替____________ (金眼彪)夺回__________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
削发扮成 _________ ;夜走蜈蚣岭,痛杀一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
惊胆裂。
”
⑵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6〜9题。
(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
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⑴虽千里不敢易也
⑵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
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
⑶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
⑷非若是.也_________
8.本文讲述了________ 的故事,表现了唐雎 _________ 的精神。
(2分)
9.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 ________ “不悦”“_____________ ” “ ________ ”,表现了秦王和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①玲玲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
当粉笔灰像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毒裹的同时,也消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
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
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
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竞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
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
声曰。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
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
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
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
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
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
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
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
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
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
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
转过身,书写。
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
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撸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
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0.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2分)
11.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 分),学生们“期待”什么?(3
12•你中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3分)
13.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近来,《人民日报》刊登了几位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谷振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地处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
作,他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
上海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孙悦礼,深怀感恩之心,立志报考医学专业,热心义工和公益活动,“当医生,能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冯圣兵,当年发起成立“圣兵爱心社”,8年间,爱心社通过卖报纸、
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捐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学殿
堂。
上述三个故事,反映出当代优秀大学生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
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洪流,在投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又着眼现
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 一代,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吃穿用住基本不愁。
身处
宽松的成长环境,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有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
爱他人、爱社会;有的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
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
自觉奉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唐代诗人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拿云”,李大钊也曾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从“五四”运动革命青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挺身救亡,唤醒民众,至址数热血青年心潮澎湃,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寻求真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旅居海外的华侨青年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贡献才华,到近年来涌动的海外学子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归国热”……一代代有志青年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洒下青春的热血与汗水,继续着属于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在神州大地上挥写青春的华章。
远大的理想,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今天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品质,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
12•你中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3分)
践行。
只有志存高远、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领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
才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多一份和谐和温暖,多一份真诚和团结。
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呼唤着一代代志存咼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青年人。
新一代青年人应 当更好地认清责任和使命,把握理想与现实,进而在祖国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 自己的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
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才能更 加美好。
14.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5. 第①〜④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 3分)
16. 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3分)
17. 请概括选文第⑧段论述的内容。
(3分)
18. 下面两句名人名言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论据?为什么?(
3分)
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一但丁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一顾炎武
三、表达与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选择”为话题作文,不少于 600字。
60年前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
30年前,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十五六年前,父母选择了结婚生子;
今天,中考语文选择了我;明天,我将选择我未来的前途……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系统复习检测(二)
参考答案
锲而不舍
⑶薄雾浓云愁永昼
⑷客行悲故乡
⑸念此私自愧
因为手机功能很多,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势必影响学习, 还容易引发其他一些事情,如盗窃、攀比等。
5. ⑴西门庆
十字坡
孙二娘 施恩
6.
⑴虽千里/不敢易也 ⑵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7. ⑴交换 ⑵通“措”,放置 ⑶扩充 ⑷这,这样。
1. m 召 清澈(彻)
ytn 轻盈
2. 精卫填海卧薪尝胆 坚持不懈
3. ⑴全仗你抬声价 ⑵只见草萧疏
尽日不能忘
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快活林 行者⑵略
8.唐雎出使秦国,维护国家利益(唐雎不辱使命)不畏强暴(忠贞爱国)
9.怫然怒色挠骄横凶暴色厉内荏
10.老师的手指裂开流血了,但她仍继续写粉笔字。
学生看了心疼,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11.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起铺垫的作用。
期待老师理解他们的用意,期待老师能接受他们的爱心。
12.这里用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爱心比作温暖的墙。
13.略(答案灵活,只要围绕着“爱”来回答即可)。
14.青年人应当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
15.①用具体的事例阐明什么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充当事实论据。
1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7.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重要意义。
18.选择②。
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心怀天下,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当做自己人生的责任,这恰好可以用来支撑本文的中心论点。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