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员工“十不准、十个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教育系统“反分裂、防渗透、去极端化”
教职员工“十不准、十个要”
为切实做好地区教育系统“反分裂、防渗透、去极端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政治观念,严明政治纪律,提高抵御渗透能力,加大惩处力度,经研究,特制定地区教育系统“反分裂、防渗透、去极端化”教职员工“十不准、十个要”,请认真遵照执行。

1.不准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要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引领者。

教职员工不信仰宗教是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不信仰宗教、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捍卫者。

同时,教职员工要当好文明的使者,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优势和特长不仅自己不能信教,向广大学生和社会群众大力宣传无神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要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中坚力量。

2、不准穿戴奇装异服、戴头巾等不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的任何服饰,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先进文化和时尚的推动者。

教职员工要严格按照师德师风和教师仪容仪表的要求,严格规范穿戴和着装,教职员工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不能穿戴有宗教色彩的服饰,也不得穿戴与教师职业不相符的服饰,严格规范自身仪容仪表。

同时,能主动制止、检举、揭发他人留大胡须、穿奇装异服、蒙面纱等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和行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开放、包容、文明、时尚的理念引领社会风尚,自觉成为严防宗教思想向教师、学生和教育阵地侵蚀的抵御者。

3、不准造谣、传谣、信谣,散布负面言论,诋毁党和国家形象,要严守纪律、勇戳谣言,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职员工要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理性甄别各类信息真伪,敢于戳穿谣言、制止谣言。

在维稳敏感时期、关键时期,更好擦亮眼睛,辨别真伪,管住自己,管好家人,教育好学生,宣传正面消息,传播正能量,对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好事、党和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法律法规要大讲特讲,主动发声,引领社会舆论正确导向,夯实维稳基础。

4、不准参与“三非”活动,要严于律己、坚守防线,做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三非”是催生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的温床,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

教职员工要坚决做到不参与任何“三非”活动,守住底线,强化责任,教育好家人、学生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三非”活动,走好人生路。

教职员工要坚持不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强化“三非”是动乱之源的教育,让各族师生充分认识到“三非”的危害性,增强免疫力。

对发现“三非”活动线索的,要及时检举、揭发,当好维护稳定的信息员和战斗员。

5、不准在校内校外两个样、讲台上下两种人,要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做爱国爱党的示范者。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是每一名教职员工的政治责任。

教职员工要把政治强、道德品行好作为自身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在校内校外、台上台下都要宣传拥护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禁表里不一、阳奉阴违,信口开河,乱加评论。

在反分裂、防渗透、去极端化工作中,教职员工理应爱党爱国、坚持底线思维,守好三尺讲台,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维护社会稳定。

6、不准以任何形式诱使、教唆、蛊惑未成年人和学生参加宗教活动,要立德树人、牢记方针,做国家教育制度的执行者。

任何人都不得干预国家教育制度。

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校期间是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形成
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不得接受宗教思想、参与宗教活动。

教职员工要牢记党交给的工作使命和责任,坚守教育阵地,强化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育人氛围,严防学生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更不允许出现视而不见、不制止、不报告、不教育现象的发生,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7、不准对家属、子女参与宗教活动放任不管,要严加管理、落实责任,做淡化宗教氛围的落实者。

教职员工除了自己不能信教,还要做好家属、子女的教育工作,严格落实联系、管教和引导责任,使其自觉远离宗教,杜绝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引导其崇尚现代文明,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决不允许教职员工家属、子女有被宗教极端思想诱导倾象现象的发生。

8、不准对民族团结说三道四、煽风点火、挑起事端,要大局为重、身体力行,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教职员工要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带头宣传“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说民族团结的话,带头做民族团结的事,积极创建民族团结个人、班级、科室和学校,促进各族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促进各族教职员工和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交心,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成促进民族团结的大熔炉。

9、不准在维稳工作中态度暧昧、包庇隐瞒、临阵脱逃,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做维护稳定的战斗者。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是新疆教育的使命所在,牢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一个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每名教职员工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对人的培养,积极发挥维稳先锋作用,善于发现苗头问题,主动提供维稳线索,在关键时
刻敢于表明政治立场,主动发声亮剑,展示教师职业素养和政治坚定的形象。

10.不准参与未经批准的任何游行、示威、集会活动,要遵纪守法、理性表达,做“一反两讲”的践行者。

树立公民意识、坚持法制底线是教师员工的基本素养。

教职员工要时刻牢记、懂规矩、守法律、听指挥的基本要求,不仅自己不参与非法的游行、示威、集会、围观、群体性上访等活动,更要教育引导好家人、学生远离诸如此类群体性活动,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同时要积极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成为学习法律、宣传法律、遵守法律的好公民。

对违反地区教育系统“反分裂、防渗透、去极端化”教职员工“十不准、十个要”的,将依照《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4〕1号)、《关于非法宗教活动的处理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治区党委《关于共产党、党组织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新党发〔2014〕1号)、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教育系统教职工遵守政治纪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新党教〔2014〕16号)、关于《印发<阿克苏地区中小学师德师风管理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阿地党教字〔2013〕3号)精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和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