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有道德修养的护士,一定要善于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对待癌症患者更要富有同情心,应用控制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用发自内心的行为和语言,使病人得到安慰,减轻痛苦,真正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和提高健康水平。
例2,男性,46岁,大学教员。患结肠癌肝转移。入院后,能很自觉地配合各种检查和治疗,很少要求别人给予帮助,在了解了自己病情后,能理智化地自我克制和支持,在全身衰竭很明显的状态下,仍坚持自己进食和下床活动。开始我们认为他确实是一个意志坚强者,忽略了心理护理。病人在疼痛难忍时,趁夜深人静,企图用水果刀自杀。幸被护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对忍耐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应细致观察其言行改变,主动采取措施,指导其正确参与疼痛的缓解过程。预防自杀的办法,是使患者确信有效方法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并能获得帮助和支持。
3.濒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
患者处于临危阶段,表现为食欲差,精神萎靡,极度衰竭状态。疼痛发作时,狂躁不安和沉默无语交替出现。对一切丧失信心,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消极等待生命的终结。这时医护人员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反应影响更大。如医护人员的熟练操作会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减弱濒危感;解释耐心,态度和蔼、无微不至的关怀,能消除或减弱孤独感,增加亲切感。反之会给病人带来紧张和危险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言语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解释要合理,安慰要耐心。使病人得到振奋与鼓励。以我们良好的言行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可以提高患者最后与疼痛作斗争的能力。同时,必须加强家属的心理教育,取得“口径”一致性,鼓励家属给病人多安慰,让患者感到了周围的温暖和希望,并且定时给予较大剂量的强效止痛剂,极力减轻痛苦,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心境,尽到护理工作者的最后责任。
例1,女性,66岁,文盲,无职业。患肝癌腹腔转移。每次疼痛发作,大声吵闹、哭泣摔、东西。当家属来探视时,疼痛表现更为强烈,不停地要求打止痛针,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我们经常与她交谈,向她表示同情,肯定她疼痛的巨大痛苦。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如进食、洗衣、洗头、擦澡等,使她感到住院的温暖和护士的可亲可信。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有关病理、生理知识,疼痛反应的规律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帮助她解除了恐惧焦虑心理,分散了注意力,提高了痛阈值。同时对家属进行了宣教,介绍了配合的方法,使他们增强了信心。经过这些心理引导护理,患者的自制力有明显提高,止痛剂由原来1次/每1-2小时减少到1次/3-4小时,较好地配合了缓解疼痛的治疗护理过程。
1.兴奋性反应,常见于疼痛开始发作时,表现生理反应如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等。心理反应,如皱眉咬牙、烦躁不安、不断呻吟哭泣,甚至有吵闹、抱怨的忿怒表现,只相信止痛剂的作用。多见于性格外向和忍受性差的患者。
2.抑制性反应,慢性疼痛往往带胄较多的焦虑、抑郁成分,表现为悲痛内向,疲惫淡漠、少语、过度的克制和不适当的孤独。悲观失望的心理占多数,对治疗抱怀疑态度,对生活和检查丧失信心,多见于性格内向或忍受性较强的患者。
3.疼痛如长期持续不断,便成为破坏心身的负性刺激,尤其是癌症患者,认为自己是绝症,理应得到周围一切的足够重视。持续疼痛还可造成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病情恶化,对痛的敏感性更高,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到临危期,表现对一切失去信心,处于退化状态的心理。
4.病人的疼痛抑郁、焦虑的情绪反应影响着家属,使其也常流露出焦虑悲观情绪,反馈影响患者,而使疼痛加剧。
二疼痛的心理护理
疼痛反应与疾病有关,更取决于病人情绪、性格、职业和对疾病的态度。我们认为,止痛剂是控制癌性疼痛的有效治疗措施,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同样能使患者减轻和避免疼痛。因此,在合理使用止痛剂的同时,必须加强心理护理,从临床实践中我们收到了一定效果。
1.依赖型病人的心理护理
依赖型患者忍耐性差,常以呻吟,烦闹等忿怒行为出现,对疼痛发生不了解或不能正确认识,过多地相信止痛药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采用帮助、指导暗示止痛的方法,达到了信任,配合、克服的效果。
疼痛的心理护理
痛觉是一种知觉,受心理状态和其它因素紧密伴随,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往往痛觉较重,痛反应强烈。因而癌症病人常常表现痛阈低,痛觉感受性高。而痛觉的持续性和顽固性又加重了变态的心理反应,增加了紧张情绪,出现失眠、厌食,消瘦,其反应不一,临床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
2.忍耐型病人的心理护理
此型患者自制力强,不善交谈和暴露内心世界。疼痛发作时,以自我克制为主,很少提出用止痛剂。对这类患者,应热情地与他多交谈,及时了解需求。细致地观察言行改变,发现异常,认真追查到底。同时应主动定时给予止痛剂,减轻痛苦。因为人的自制力是有限度的,过度的紧张和疼痛不能控制会使病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采取自杀行为。自杀是病人解决危机的尝试,是沮丧病人的反应。千万不能因患者忍耐性强,而忽视了心理护理,这一点我们是有教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