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 第二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其中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的政治经济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2)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思想情感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启发法结合。

课程类型:讲授新课.
课时: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二(12)班学生。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史地班,作为文科生,文学素养相对较好.在理解文学篇目上不应存在理解的困难。

同时,通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对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来启发同学自己揭示文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我国古代不但有着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在文学方面也是绚烂多彩,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步入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先一起来听一首歌,然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哪篇诗歌改编的?”
播放《关雎》,约1.5分钟。

有哪位同学有答案了吗?
(1)生:《关雎》。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关雎》是出自哪里的吗?
生:《诗经》
2、讲授新课(37分钟)
(1)从《诗经》到唐诗(20分钟)
师:非常好,请坐。

说到《诗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诗经》中的名篇.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讲讲你所知道的《诗经》吗?
生:回答.
师:好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一下。

)我们说《诗经》出现的时间是“春秋末年”。

是由孔子编定,在后世成为了儒家的经典。

同时《诗经》是我们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出现的重要标志。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概念——成熟诗歌。

成熟诗歌是从原始歌谣中逐渐发展出来的,而原始歌谣则是在语言出现之后慢慢发展出来的.这个应该也很好理解,就像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先学会了说话,然后才会唱歌,在成长了一段时间后,才学会吟诗的。

那么《诗经》中的内容,主要是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这个三百多首其实也是有个准确的数字,305篇。

《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而其中的风,是西周各个诸侯国的民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是《诗经》中
最为精华的部分。

在这里老师找了一些《诗经》中的名篇,大家可以一起来体会一下他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展现。

同时也请同学们在读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些诗歌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伐檀诗经·国风·魏风》:
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生: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师:总结的非常好。

学习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诗经》的地位做一个评判呢?我们说《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歌从产生开始,就是不断变化着的。

发展到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这是一位诗人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这位诗人是谁啊?生:屈原。

师:很好,屈原介绍: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像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因此楚辞又被称之为“骚体”。

屈原的《离骚》我们在语言课本中已经学过了。

下面老师就节选了一小段。

大家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师:作者将自己对楚国和楚国人民的热爱,都寄托在了诗歌之中。

楚辞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在汉朝时依然盛行。

我们之前说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

到了汉朝,就有文学家在楚辞和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新的文学体裁——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我们说汉朝有西汉与东汉之分。

汉赋在西汉和东汉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西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出现了“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因此,西汉的赋具有“以恢弘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辞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的特点.而其中的代表作非司马相如的《子
虚赋》和《上林赋》莫属。

东汉时期,汉赋有出现了新的特点,那就是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

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这里老师要做个说明《二京赋》指的是《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赋。

如果同学们对此有兴趣,可以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自己阅读一些汉赋,感受一下西汉和东汉赋的不同特点。

学到这里,我们学习了《诗经》,楚辞,汉赋,他们或是诗歌的源头,或是诗歌的发展,但是他们都不是诗歌的顶峰。

直到唐朝,诗歌才达到了他的顶峰。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的时候达到顶峰呢?”老师给大家几个提示:大家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政策等多个纬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评价.那么我们说诗歌在唐朝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政治上: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经济上: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
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文化上: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正是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诗歌在唐朝时达到了顶峰.但是我们知道啊,唐朝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那么诗歌在这四个阶段的特点会是一样的吗?显然是不会的。

我们在政治上学过一句话,叫做“一定的社会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在这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唐诗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就是我们熟知的王勃和陈子昂.相信大家对这两位诗人都不陌生。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力排前朝的“逶颓靡”的诗风,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主张作诗要有风骨。

盛唐时期不仅是唐朝在社会经济上发展最好的事情,也是诗歌最为繁盛的事情。

不仅作品众多,而且流派众多。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分别看几首诗,请同学们说出他们属于诗歌的哪一派别。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生:山水田园诗派.
师:非常正确。

我们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就是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在艺术上很有成就。

而其代表人物也就是孟浩然和王维。

苏东坡就曾赞美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生:边塞诗派。

师:边塞诗作为盛唐时期诗歌的另一个派别,一方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为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想的情怀和将士的苦乐差异等。

代表人物也就是高适和岑参.
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和杜甫。

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

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下李白的《蜀道难》来体会一下李白诗歌的特点。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与李白并称的就是“诗圣"杜甫了。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就是三吏,三别。

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石壕吏》就可以很好的说明杜甫的这种创作风格。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
翁别。

中唐时期,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就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

其中的著名代表就是白居易。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晚唐时期,成就较高的就是杜牧和李商隐,后人便将他们合称为“小李杜”。

由于这一时期唐朝已经走向衰落,因此在他们的诗里也显露出一种个人失意的颓废情绪.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创作与社会发展情况有着密不
可分的联系,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特点。

(2)宋词和元曲(10分钟)
根据老师刚刚讲的这样一个规律,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宋代的时候主流的文学形式会是“词”,而不再是诗歌了呢?
生:回答。

师:好的,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了.词在宋代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三。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宋词也同唐诗一样,有着不同的流派,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大家之前也学过了不少宋词的名篇了,有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知道的宋词作者
以及他所属的流派呢?
生:回答。

师:看来还是对得起语文老师的。

我们说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他们的词风格委婉含蓄,细腻动人,内容主要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我们从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就可以看出这种特点。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婉约派对对的就是豪放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他们的词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的感慨。

下面两首词也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髪。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一点,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词人,比如陆游,就是兼具婉约和豪放特色的.
关于元曲,并不是我们的考察重点,因此大家只需要记住两点就可以了,第一,元曲包含了2个方面的内容:散曲和元杂剧.第二,元杂剧的成就,这里就记住两个人和两部作品就可以了。

那就是关汉卿的《别情》和马致远的《秋思》。

(3)明清小说(7分钟)
师:下面我们就进入明清时期了。

明清时期在文学上成就最大的就是小说.那么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

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那么为什么小说在明清时期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呢?大家结合我们第一单元学习明清儒学时讲过的社会背景,进行一下思考.
生:回答。

师: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下来.第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第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明清小说也具有着不同与前朝小说的特点,那就是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在众多作品中,最为有名的有六部,大家都非常熟悉。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说出是哪一步小
说。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水浒传》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儒林外史》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红楼梦》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3、课堂小节(5分钟)
师:好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屈原创立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汉赋在西汉的代表作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在东汉为张衡的《二京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唐诗在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和陈子昂。

盛唐时期有
山水诗,代表人物是孟浩然和王维。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则是高适和岑参。

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中唐则以白居易为代表。

晚唐的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则是苏轼和辛弃疾。

元曲的代表就是关汉卿的《别情》和马致远的《秋思》.明清小说主要有六部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同时,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状况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

今天的课程就是这些,回去后完成《同步导学》,下课。

主板书:ppt
副板书:根据上课情况补充。

注:若出现特殊情况,就改用板书。

板书设计如上图所示。

课后作业:
《同步导学》第9课的选择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