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 十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018·宁德模拟)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
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
下图示意崇明东滩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泥沙淤积
B.形成沿海草滩
C.增加植株密度
D.保护海岸滩地
2.崇明东滩利于互花米草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滩涂面积大
B.水质条件好
C.土质肥沃
D.开发历史久
3.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强势植被,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
A.大型船只航行受阻
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解析】1选D,2选C,3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具有促淤造陆的功能,可以保护海岸滩地。
第2题,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强势植被。
第3题,互花米草成为崇明东滩强势植被后,导致东滩植被结构单一,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下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 )
A.红叶谷
B.香山
C.栖霞山
D.五指山
5.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 )
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
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
【解析】4选A,5选B。
第4题,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
第5题,影响红叶观赏时间的因素是热
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
(2018·山西联考)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及周边略图和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6、7题。
6.图乙所示自然带符合图甲中的( )
A.阴山
B.贺兰山
C.吕梁山
D.秦岭
7.气候对该区域山地的影响是 ( )
A.秦岭的北坡自然带比南坡简单
B.吕梁山西坡的森林带下限高度比东坡高
C.贺兰山东坡森林带下限高度比西坡高
D.阴山的阴坡自然带比阳坡复杂
【解析】6选C,7选A。
第6题,依据乙图可知,山地分东西坡、且东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只有吕梁山符合。
第7题,秦岭北坡(阴坡)因光热条件差,植被少,带谱结构比南坡简单;由乙图可知,吕梁山西坡森林带下限高度比东坡低;贺兰山东坡比西坡水分条件好,东坡森林带分布的下限比西坡低;阴山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光热条件不及南坡好,则北坡(阴
坡)自然带比南坡(阳坡)简单。
8.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观测仪器以前,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就用人目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这就叫物候。
”
材料二“清杭州人谈迁著的《北游录》,叙述……公元1653年,谈迁从杭州来北京,于阳历11月18日到达天津时,运河已冰冻;到11月20日,河冰更坚,只得乘车到北京。
公元1655年,阳历3月5日,谈迁由京启程返杭时,北京运河开始解冻。
”……水电部水文研究所整理了1930~1949年,天津附近杨柳青站所做的记录:“……运河封冻平均日期为12月26日,开河平均日期为2月20日。
”
——摘自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
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依据材料说出与1930~1949年相比,17世纪中期京津地区的气温特点和判断依据。
(2)指出影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竺可桢利用物候研究气候变化所运用的地理学原理。
【解析】第(1)题,与1930~1949年相比,17世纪中期京津地区运河冰冻时间提前,解冻时间推后,说明17世纪中期冬季气温较低。
第(2)题,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物候现象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关;利用物候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气候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17世纪中期冬季气温较低。
17世纪中期运河封冻时间较早,解冻时间较晚。
(2)气温、降水(或热量、水分;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山西联考)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为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1~3题。
植被类型积雪开始
时间(日)
积雪结束
时间(日)
积雪日
数(天)
年最大雪
深(厘米)
稀疏灌木136 268 132 11.0 草地135 266 129 29.6
农田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133 273 140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
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1选C,2选B,3选A。
第1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所以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积雪最厚的农田。
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较晚,为268日,可知消融速度不快;地表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266日)较早;农田积雪结束(264日)最早,说明消融速度最快;高大建筑物的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
第3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
(2018·南昌模拟)下图为某岛国四大岛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纬度最高的岛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造成丙岛屿自然带相对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海陆
B.纬度、地形
C.海陆、土壤
D.土壤、地形
6.下列关于图中各岛植被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被分界线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倾斜
B.同时体现了水平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
C.海拔越高,针叶林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出现
【解析】4选D,5选B,6选B。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丁岛屿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而其他三个岛屿基带均为常绿林,所以丁纬度最高。
第5题,读图可知,丙岛屿基带为常绿林,纬度较低,自然带带谱复杂,是由于海拔较其他岛屿高,影响因素为纬度和地形。
第6题,植被分布高度主要是由于阴坡和阳坡光照、热量条件差异导致的,是从阳坡向阴坡倾斜;图中自然带分布既有垂直地带性,由于基带不同,又体
现了纬度地带性;海拔与针叶林占比不呈正相关;丙岛海拔2 000米以上有混交林,属于阔叶和针叶混交林。
【加固训练】
读甲、乙两座山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回答(1)、(2)题。
(1)甲、乙两座山峰可能分别位于 ( )
A.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秦岭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
(2)甲山峰雪线低于乙山峰雪线的主要原因为( )
A.纬度高,气温低
B.距海近,降水多
C.山峰坡度较缓
D.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解析】(1)选A,(2)选B。
第(1)题,甲山峰山麓地带的植被为常绿
硬叶林,说明该山峰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因而可能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乙山峰山麓地带的植被为荒漠、草原,说明该山峰所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因而可能位于天山山脉。
第(2)题,阿尔卑斯山脉与天山山脉的纬度相近,因而热量条件不是影响两山峰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甲山峰距海近,降水多,因而雪线低,乙山峰深居内陆,降水少,因而雪线高。
(2018·潍坊模拟)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
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
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发生弯曲的原因 ( )
A.地处内陆
B.纬度低
C.地势高
D.降水多
8.11月10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 )
A.武汉
B.南宁
C.海口
D.台北
【解析】7选C,8选A。
第7题,广西地处云贵高原,较东部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因此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应比东部同纬度地区
提前,等物候线向南发生弯曲。
第8题,南宁、海口、台北三城市均位于11月28日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附近及以南,说明其银杏叶要全部变色必须在11月28日及以后的时间。
而武汉位于11月28日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以北地区,纬度更高,降温更快,同时间气温应比南宁、海口、台北三城市更低,银杏叶全部变色的时间应提前,在11月28日之前。
因此11月10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最可能是武汉。
9.(能力挑战题)(2018·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
左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
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
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右图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
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
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 ℃,西部可达 5 ℃以上。
降水量西部沿海达 2 000~3 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
(1)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原因。
(2)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3)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洋流、地形、下垫面等,从这几个角度作答即可。
第(2)题,茂盛的雨林生长需较好的水热条件,由材料可知 W 岛西部沿海水热条件较好。
第(3)题,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即生物多样性较少,需从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优势树种生长习性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1)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北极冷空气;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2)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3)(与热带雨林相比,)W 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知识拓展】温带雨林
(1)概况:温带雨林是地球上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
它们大多数位于南北纬40°~60°的温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 000~3 000毫米的大陆西海岸,在海岸山脉靠近海洋的一侧生长。
(2)主要分布区。
主要存在于美国西北海岸(豪雨林)、加拿大西海岸一直延伸至阿拉
斯加亚历山大群岛(大熊雨林)、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以及智利西海岸(瓦尔迪维亚冬雨林)部分地区,除此之外在黑海东南海岸的格鲁吉亚的巴统和阿布阿兹海岸(黑海森林)、欧洲西北部挪威、爱尔兰也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