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4章(2015成电版)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范馨月)fanxy-4-文档资料

通信原理(范馨月)fanxy-4-文档资料
号去控制脉冲串的某个参量,使其按 mt 规律变化的调制方式:
脉幅调制(PAM) 脉宽调制(PDM) 脉位调制(PPM)。
如果用模拟信号去改变脉冲参量,虽然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是 仍然是模拟调制,因为其代表信息的参量仍然是连续变化的。
《通信原理课件》
图4-9 PAM、PDM、PPM信号波形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二、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指出:如果模拟信号 mt是带通信号,频率限
制在 f L 和 f H 之间,带宽 B fH fL ,则其抽样频率 f s 满足
2 fH n 1

fs

2 fL n
(4. 7)
时,样值频谱就不会产生频谱重叠。其中 n 是一个不超过 fL /B 的最
2
(4.12)
取抽样频率 s 2H ,则平顶抽样信号的频谱

Mq


A Ts
Sa

ωτ 2
n-
M

2nH

可见,平顶抽样的 PAM 信号频谱是由Q 加权后的周期
性重复的 M 组成的
《通信原理课件》
图4-12 平顶抽样信号的恢复
《通信原理课件》
图4-10 自然抽样信号及其频谱
《通信原理课件》
比较理想抽样和自然抽样的异同
相同点:
抽样频率 fs 是按抽样定理确定的;
接收端通过 LPF 可以恢复出原始的模拟信号。 不同点: 由于采用的载波不一样,自然抽样频谱的包络线按抽样函数的规
律变化,随频率增高而下降,第一零点带宽 B 1 Hz。而理想
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 引言 4.2 抽样 4.3 量化 4.4 编码 4. 5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4.6 语音压缩编码 4.7 图像压缩编码

通信原理概论class4

通信原理概论class4

DCF的损耗与色散特性
-50 1
Fiber Dispersion (ps/(nm穔m))
-70
0.9
St. DCF -90 EHS-DCF fiber Attenuation -110
0.8
0.7
0.6
-130
0.5
-150 1350
0.4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Wavelength (nm)
DCF(leaf)
Lucent TW RS
DCF(twrs)
* 估计值
80 65 72 11* 55 15
色散补偿光纤
设计思想
– 通过折射率分布调整波导色散 以实现色散和色散斜率的同时 补偿,同时兼顾其他指标。
主要指标
– 色散 – 色散斜率 – 损耗(含PDL, 弯曲敏感度) – 截止薄长 – PMD
分布拉曼放大
3.09 Tb (77x40Gb) on 1200km C+L DRA/EDFA(OFC’01) 1.6 Tb (40x40Gb)w hybrid DRA/EDFA ( ECOC’99) 0.48Tb(12x40Gb) on 1500km (SuperCom’01) 商用 40 Gb/s TDM WaveStar40G Express optimized for TrueWave fiber 3/99 超高速 OTDM experiments 160 Gb on 300km (ECOC’99) 320 Gb on 200km (OFC’00 ) 超长距离陆上10 Gb/s 传输 56x10Gb 3600km w DRA (Qtera-Nortel demo)(OFC’00) 80x10Gb C+L on 32x100km w DRA (ECOC’00 ) 40x10Gb C-band on 25x100km w DRA (Sycamore)( NFOEC’00) 84x10Gb on 6500km w DRA and DM Solitons (OAA’01)

《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樊昌信-编著----第四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樊昌信-编著----第四章--PPT课件

*
由 有 为了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要求: x x 即要求: dx/dy x 或 dx/dy = kx, 式中 k =常数 由上式解出: 为了求c,将边界条件(当x = 1时,y = 1),代入上式,得到 k + c =0, 即求出: c = -k, 将c值代入上式,得到 由上式看出,为了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为对数特性 。 对于电话信号,ITU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压缩律和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 - 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
*
由抽样信号恢复原信号的方法 : 从频域看:当fs 2fH时,用一个截止频率为fH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就能够从抽样信号中分离出原信号。 从时域中看,当用抽样脉冲序列冲激此理想低通滤波器时,滤波器的输出就是一系列冲激响应之和,如图所示。这些冲激响应之和就构成了原信号。 理想滤波器是不能实现的。实用滤波器的截止边缘不可能做到如此陡峭。所以,实用的抽样频率fs 必须比 2fH 大较多。 例如,典型电话信号的最高频率限制在3400 Hz,而抽样频率采用8000 Hz。
*
4.4 脉冲编码调制 4.4.1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抽样 量化 编码 例:见右图 3.15 3 011 3.96 4 100 方框图:
*
A压缩率 式中,x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 y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 A为常数,决定压缩程度。 A律中的常数A不同,则压缩曲线的形状不同。它将特别影响小电压时的信号量噪比的大小。在实用中,选择A等于87.6。
*Hale Waihona Puke *求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Nq : 式中,sk为信号的抽样值,即s(kT) sq为量化信号值,即sq(kT) f(sk)为信号抽样值sk的概率密度 E表示求统计平均值 M为量化电平数 求信号sk的平均功率 : 由上两式可以求出平均量化信噪比。

《通信原理》樊昌信 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樊昌信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第一章 概论1.3 某个信息源由A 、B 、C 、D 等4个符号组成。

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2) 这4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解: 每秒可传输的二进制位为:()20010513=⨯÷-每个符号需要2位二进制,故每秒可传输的符号数为:1002200=÷(1) 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 24log 2=故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R b /2002100=⨯=(2)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bit 977.11651log 1651631log 163411log 41411log 412222=+++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R b /7.197977.1100=⨯=1.6 设一个信号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s μ。

试求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码元速率为:()baud R B 80001012516=⨯÷=- 信息速率为:s kb R R B b /16280004log 2=⨯==第二章 信号2.2 设一个随机过程X (t )可以表示成:()()∞<<∞-+=t t t X θπ2cos 2其中θ在(0,2π)之间服从均匀分布,判断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它的能量无限,功率有界,所以是一个功率信号。

`()[]()[]()()()πτθπτθππτπθπθπτπθπππ2cos 4224cos 2cos 22122cos 22cos 22020=+++=•+++=⎰⎰d t d t t由维纳-辛钦关系有:()()ττωωτd e R P j X -+∞∞-⎰=()()[]πωδπωδπ222++-=2.3 设有一信号可表示为:()()⎩⎨⎧>≥-=000exp 4t t t t x试问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通信原理(范馨月)fanxy-4PPT课件

通信原理(范馨月)fanxy-4PPT课件

支撑各种通信应用
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
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有助于培养出具 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通信人才。
无论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 信还是物联网,其背后的原理都离不 开通信原理的支撑。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送设备
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 电信号或光信号。
接收设备
将传输中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 信息信号。
缺点
需要高带宽、对信道要求高、对同步要求高、设备成本较高 等。
04
无线通信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电波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同时还会受到环境 因素的影响,如吸收、散射和干扰等。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递信息。
调相(PM)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递信息。
调相而幅度不变(APSK)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通过同时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传 递信息。
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和信道条件选择合适 的调制解调方式。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快、可实现多种通信 业务等。
通信原理(范馨月)fanxy4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光纤通信原理 • 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引言
通信原理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基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原理在信 息传输、处理和交换中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是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基 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四章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四章

《通信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4-1. 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1) t t c ωcos cos Ω(2) ()t t c ωcos sin 5.01Ω+式中,ωc =6Ω。

试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解:(1)t Ωcos 和t c ωcos 的波形分别如下:t c ωcos 的频谱为:()()[]c c ωωδωωδπ-++ ∴t t c ωcos cos Ω的频谱为:()()[]()()[]{}c c ωωδωωδπωδωδππ-++*Ω-+Ω+21()()()()[]c c c c ωωδωωδωωδωωδπ-Ω-+-Ω+++Ω-++Ω+=2()()()()[]c Ω-+Ω-+Ω++Ω+=75572ωδωδωδωδπ(2) ()t Ω+sin 5.01和t c ωcos 的波形分别如下:两波形相乘可得到如下波形:()t t t t t c c c ωωωcos sin 5.0cos cos sin 5.01Ω+=Ω+ ∵t c ωcos 的频谱为:()()[]c c ωωδωωδπ-++t Ωsin 的频谱为:()()[]Ω--Ω+ωδωδπj∴()t t c ωcos sin 5.01Ω+的频谱如下:()()[]()()[]()()[]{}c c c c j ωωδωωδπωδωδππωωδωωδπ-++*Ω--Ω++-++215.0()()[]()()()()[]{}c c c c c c jωωδωωδωωδωωδπωωδωωδπ-Ω---Ω+++Ω--+Ω++-++=4 ()()[]()()()()[]{}Ω--Ω-+Ω+-Ω++Ω-+Ω+=7557466ωδωδωδωδπωδωδπj频谱图如下:4-3. 已知调制信号()()()t t t m ππ4000cos 2000cos +=载波为t π410cos ,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的表达式,并画出频谱图。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4章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4章

(a)
n2 n1 折射率
(b)
n2 n1 折射率
125
7~10
(c)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25

损耗与波长关系
1.31 m
1.55 m
0.7
0.9
1.1 1.3 光波波长(m)
1.5
1.7
图4-12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26
信道的数学模型


调制信道: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从调制 和解调的角度来看,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 变换装置及传输媒质,不论其过程如何,只不过是对已调 信号进行某种变换。 编码信道: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9
天波:天波是靠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 反射而传播的,频率范围在2~30MHz。 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可以多次反射,因 而传播距离很远(可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 碍物阻挡。但天波传播的最大弱点是信号很不稳 定的。

天波的传播
10
电离层对于不同波长电磁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波长短于10m(30MHz)的微波能穿过电离层 波长超过3000km的长波,几乎会被电离层全部吸 收。对于中波、中短波、短波,波长越短,电离 层对它吸收得越少而反射得越多。因此,短波最 适宜以天波的形式传播。 但是,电离层是不稳定的,白天受阳光照射时电 离程度高,夜晚电离程度低。因此夜间它对中波 和中短波的吸收减弱,这时中波和中短波也能以 天波的形式传播。收音机在夜晚能够收听到许多 远地的中波或中短波电台,就是这个缘故。 11
d
接收天线
D2 D2 h 8r 50
h
D
m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五版)第4章 信道(专业教育)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五版)第4章 信道(专业教育)

二端口的调制信道模型, 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有
r(t)=so(t)+n(t)=f[si(t)]+n(t)
(4.1 - 1)
骄阳书苑
9
si(t)
线 性 时变 网 络
so(t)
Si(t)
时变 线性 网络
S0(t)
Si1(t) Si2(t) Si3(t)
sim(t)
… …
时变 线性 网络
S01(t) S02(t) S03(t)
S0n(t)
图 4 – 2 调制信道模型
骄阳书苑
10
式中,si(t)为输入的已调信号;so(t)为调制信道对输入信号 的响应输出波形;n(t)为加性噪声,与si(t)相互独立。f[si(t)] 反映了信道特性,不同的物理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一般情况,
f[si(t)]可以表示为信道单位冲激响应c(t)与输入信号的卷积, 即
so(t)=c(t)*si(t)
(4.1 - 2)
或 S(ω)=C(ω)Si(ω)
(4.1 - 3)
其中,C(ω)依赖于信道特性。对于信号来说,C(ω)可看成
是乘性干扰。 如果我们了解c(t)与n(t)的特性,就能知道信道对
信号的具体影响。
骄阳书苑
11
2.调制信道分类
通常信道特性c(t)是一个复杂的函数,它可能包括各种 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交调失真、衰落等。同时由于信道 的迟延特性和损耗特性随时间作随机变化,故c(t)往往只能 用随机过程来描述。在我们实际使用的物理信道中,根据信 道c(t)的时变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如果信道是无记忆的, 则表征信道输入、输出特性的转 移概率为
P(yj/xi)=P(Y=yj/X=xi)

《通信原理》第4章-50页PPT文档资料

《通信原理》第4章-50页PPT文档资料

V (t)
X
2 c
(t
)

X
2 s
(t
)
-接收信号的相位
(t) tan 1 X s (t)
X c (t)
23
第4章 信 道 所以,接收信号可以看作是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慢变化的窄带信号:
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 起伏的窄带信号。 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 -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相比。 另外一种衰落:慢衰落 - 由传播条件引起的。
0.7
0.9
1.1
1.3
1.5
1.7
光波波长(m)
图4-12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12
第4章 信 道 •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 信道模型的分类: • 调制信道 •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加 密
信 道 编


字 调
信道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 频率失真 波形畸变 码间串扰
• 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
• 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 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
• 解决办法:同上
• 非线性失真:
• 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
• 定义: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


是非线性的。

• 其他失真:
频率偏移、相位抖动…
直线关系
非线性关系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 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

数字消息
20.04.2021
43
1.4 信道
20.04.2021
44
信道——介于发信者与收信者之间,供消息信号经过的 通道,是传输电、电磁波或光信号的物理媒质。
两大类: (1)有线信道:普通导线、电话线、电缆、波导与光纤; (2)无线信道:大气、真空与海水等。
数字波形:信号的传信息的参量只取有限个值。
可以用二元(二进制)波形(信号)传输,也可以用多元(多进制)波形 (信号)传输。
二进制(binary)信号: 1 bit二进制代码用一个脉冲传,故 在一个 Ts 时隙内传两种不同的脉冲之一.
Ts:Time slot
20.04.2021
26
例1:二进制波形(二电平波形)
20.04.2021
14
(1)单工系统
发端
信道
收端
(2)双工系统
发端
收端
信道
信道
收端
发端
(3)半双工系统
发端
收端
20.04.2021
信道
发端 收端
15
1.2 历史回顾 (自学)
20.04.2021
16
要求:
了解到200多年来通信的发展历程:
电报与电话通信的重要作用 收音、电视广播、卫星通信、移动电话系统等重要的系统 数字化与网络化过程 信息论与通信理论的发展 通信朝着数字化、宽带化、网络化、综合化、移动与个人 化方向发展
20.04.2021
32
1.3.3 信息的度量
1. 单个消息的信息量 2. 设: 离散信源 X
消息携带的信息量的大小与 消息出现的不确定程度有关。
X:Pa11
a2 P2
ai aM

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第1-8章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第1-8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2)平均信息量为则平均信息速率为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 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b I C 415.2163log 2=-=b I D 678.1165log 2=-=Bd 100105213B =⨯⨯=-R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 符号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 b 7.197977.1100B b =⨯==H R R解: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5.79比特/符号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

习题1.6 设一个信息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 us 。

通信原理4-2

通信原理4-2
S NBFM (t ) = A cos ω c t − [ AK FM ∫ f (t )dt ] sin ω c t
f (t )
A cos ω c t
积分器
− 90
o
Σ
S NBFM (t )
10
然后利用非线性器件进行倍频,再用带通波器选出所需 的频率。如果倍频n次,那么调频指数同样展宽n倍。 例如,调频广播发射机,初始载波200kHz,最高调制频率 15kHz,频偏25Hz,这时调频指数 β FM = 25 = 0.00167 ,如果
间接调频
由于实际相位调制器的调节范围不可能超出 (−π , π ) ,因而直 接调相和间接调频只适用于相位偏移和频率偏移不大的窄调 制情况,而直接调频和间接调相则可用于宽带调制。
3
4.6 窄带角调制
窄带角调制通常指由于调频或调相所产生的最大瞬时相位 偏移远小于 300 ,即 π 调频: | K f (t )dt | <<
对应的频谱为:
F (ω )
- ωm 0
S NBFM (ω )
ωc − ωm
ωm
- ωc
0
ωc ωc + ωm
S AM (ω )
5
0
由上图可见:窄带调频的频谱同常规双边带调幅信号相 比,它们都含有载波分量,也都有围绕着载波的两个边带,它 们的带宽都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但是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 在于:对于常规双边带调幅信号,载波与上、下边频的合成矢 量同载频同相,只发生幅度变化;而对于NBFM,由于下边频 为负,因而合成矢量并不同载频同相,而是存在相位偏 移 Δφ ,当满足窄带调制条件时,合成矢量的幅度基本不变。
8
由此可得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B = 2nmax f m 另一个计算带宽的近似公式是: 1 BFM = 2Δf max (1 + ) = 2(Δf max + f m ) = 2( β FM + 1) f m 式中 Δf max 为最大频率偏移。上式称为卡森公式。 用卡森公式的计算结果比前面的计算结果小,因为它忽略了 一些幅度仍较大的高频分量。 当无调制时, FM = 0, J 0 (0) = 1, J n (0) = 0 即所有信号功率 β 都集中在载波上。当 β FM 逐步增大时 , J 0 ( β FM )逐步减小, 而 J ( β )逐步增大,即载波功率逐步减小,而高次边频功率 逐步增大,而总功率=常数。 S FM (ω ) - 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冲形状:传输数据时,需要用电信号来表示。常见的脉冲信号
为矩形方波、滚降频谱对应的波形。

时隙(Slot):用于传输单个数据的基本时间单元。 定时(Timing):接收时对准相应的脉冲,检测幅度。
基本的传输波形
注意脉冲宽度与 时隙的比例
双极性归零码除了具有双极性码的一般优点以 外,主要优点是通过简单的变换电路(如全波整流 电路) ,变换为单极性归零码,从而可以提取同步信 号。因此双极性归零码极性码得到广泛的应用。
4.1.2 多元PAM信号

2PAM、4PAM信号、256PAM:接收时, 分辨多种脉冲的 幅度。多进制PAM信号比2PAM更容易出错

2PAM方式必须用更长的时间;更窄的脉冲。窄的脉冲要
求同步更准,带宽大。

PAM波形(多电平波形)
如何产生M进制PAM信号?
s(t ) anT (t nTs ) * gT (t ) an gT (t nTs ) n n
设判决门限为 VT,判决准则为: 当抽样值>VT 时,则判为“1” ; 当抽样值<VT 时,则判为“0” 。
当发送“1”时,错判为“0”的条件概率
P error / 1 P r VT
VT

f r |1 dr
当发送“0”时,错判为“1”的条件概率
P error / 0 P r VT f r | 0 dr
(2)当发送“0”时,在抽样时刻由于噪声呈现一个大 的正值,使接收端错判为“1”,其条件概率表示为 P(error/0)
误码率
P e = P(0)P error / 0 +P 1 P error / 1
二元信号误码分析的几个关键点
s1 t A1 gT t , an 1 对应的信号抽样值为 y s1 ys 0 s0 t A0 gT t , an 0
(1) 误码率或误符号率
Pe
(2) 误比特率
错误码元数目 总传输的码元数目
Pb
错误bit数目 总传输的bit数目
P e与P b 相关联,通常 P b P e ,对于二元系统, P b P e。
二元信号的误码率的分析思路 由于受到信道噪声的干扰,接收端出现两类错误:
(1)当发送“1”时,在抽样时刻由于噪声呈现一个 大的负值,使接收端错判为“0”,其条件概率表示 为 P(error/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码型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信息序列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 并可提供同步定时信息的码型。比如:将二进制变换成多进制、AMI 码。
发送滤波器:又称为脉冲形成器。输出适合基带信道传输的脉冲波形。 接收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并对已接收的波形均衡,以便抽样判决器正确判决。 抽样判决器:先抽样获得抽样值序列,然后进行判决。 码型反变换:进行原始码元再生。
信息传输速率Rb:简称传信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
信息量。单位是bit/s(bps)
由定义可知:M进制的码元速率RS与信息速率其中H ( X )表示信源熵 等概情况下:Rb RS log 2 M
例题:二元序列{101101000111101011},传输时间为 1ms。 (1)写出对应的四元和八元序列; (2)计算相应的 Rb 、 Rs 、 Ts 。
VT

4.3.2 误码分析方法
1. 噪声造成抽样值的随机性
(1) 发送 0: 基带传输信号
s(t ) A0 gT (t )
接收信号(假设信道传输损耗为 0 分贝) r (t ) A0 gT (t ) n(t ) 滤波器输出信号 y(t ) A0 gT (t ) h(t ) n(t ) h(t ) ys 0 (t ) yn (t ) 抽样值为,
1)计算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噪声平均功率及其一维概率密度; 2)写出抽样时刻,概率密度 f (r | an 1) ; 3)计算先验等概时的误码率。
两个“条件概率密度”和“条件概率”
1 y A 2 / 2 σ n 2 f y | s1 e 2π σ n 1 y A 2 / 2 σ n 2 f y | s2 e 2π σ n
P e/s1
VT


f y | s1 dy
P e/s2 f y | s2 dy
VT
等概发送0、1时,双极性基带信号的误码率
Pe P s2 P e / s2 P s1 P e / s1
0 1 f y | s2 dy f y | s1 dy 0 2 A2 A 1 A 1 Q erfc erfc 2 2 2 2 n n 2 n
按间隔 Ts 产生 MPAM 信号 s(t )
n
ag
n

T
(t nTs ) ,那么功率谱密度为
1 2 Ps ( f ) GT ( f ) Pa ( f ) (参见 115 页 4.2.3 小节) Ts
其中, GT ( f ) F gT (t ) , Pa ( f )


VT
f (r | 0)dr
f (r |1)dr

VT

误码率 P e P(an 1) P(err | an 1) P(an 0) P(err | an 0)
3. 最佳门限
Pe 0 ,求得: 最佳判决门限 VT ,令 VT
2 ys1 ys 0 n P(an 0) VT ln 2 ys1 ys 0 P(an 1)
例题:
设双极性基带信号受到 AWGN 影响,接收框图如下所示.
已知信道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 N0 / 2 , 接收滤波器采用带宽为 B 的 低通滤波器。发送端发出的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1”和”0”经过信道和接收滤
A,当an 1时 波器后,抽样判决时刻,对应的信号抽样值为 - A,当a 1时 。 n
总结:信号的带宽
如果序列之间互不相关,数字基带信号采 用矩形脉冲,则第一零点带宽为
1 1/ Ts W τ τ / Ts 其中,Ts 表示码元宽度, 表示脉冲宽度。
NRZ 信号 2PAM 符号率 带宽 评注 M 高,节约带 宽; 但抗噪性能 弱,接收复杂。
Rb
BT Rb BT Rb / K
《通信原理》
主讲人:于秀兰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本章主要内容
数字基带传输——运用各种基带信号传输数字序列
4.1 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 4.3 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 4.4 多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 4.5 码间串扰与Nyquist准则 4.6 信道均衡 4.7 部分响应系统 4.8 符号同步 4.9 线路码型
Rs (Baud)
18000 9000 6000
Ts (ms)
1/18 1/9 1/6
《通信原理》
主讲人:于秀兰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和带宽
重点:数字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的分析模型
关注:功率谱及其带宽如何?
定理
自相关函数为 Ra (k ) 的 M 元平稳信息序列 an ,如果以脉冲 gT (t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直接传送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
对数字基带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1)即使在频带传输中也存在基带传输的问题, 即基带传输中的许多问题也是频带传输系统要 考虑的问题。 2)基带传输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有应用。 3)理论上可以证明: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 频带传输系统,总可以由一个等效的基带传输 系统替代。
说明:可以用于双极性码的功率谱分析中 。

8PAM信号的功率谱
《通信原理》
主讲人:于秀兰
4.3 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
本节内容 4.3.1 接收系统的误码性能 4.3.2利用低通滤波进行接收的误码性能分析
4.3.3 匹配滤波器
4.3.4 利用匹配滤波器进行接收的误码性能分析
4.3.1 接收系统的误码性能
k


Ra (k )e j 2 fkTs 是信息序列功率谱。
当数字序列平稳无关时,功率谱如何?
2 2 2 如果 an 平稳无关的, ma E an , a E an ma ,则 s (t ) 功率

2
谱密度为
m Ps ( f ) GT ( f ) Ts T
2 r ys 0 yn ,且 r N ( ys 0 , n )
(2) 发送 1: r N ( ys1 , n )
2
2. 判决规则与误判概率
VT 由抽样值 r 来判断发送的码元是 0 或 1, r
0 1
(1) P(err | an 0) P(r VT | an 0) (2) P(err | an 1) P(r VT | an 1)
4.1.3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 “符号 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符号传输速率RS:又称符号速率或码元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 传输符号的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或者 符号/秒。 例如, 若1秒内传2400个码元,则传码率为2400B。

码元速率与传输的码元周期 Ts有关: R S
1 Ts
解:1) 四元序列:{10 11 01 00 01 11 10 10 11} ={2 3 2 0 2 3 2 2 3}; 八元序列:{101 101 000 111 101 011}={5 5 0 7 5 3} 2) M元 2 4 8 序列长度 18 9 6
Rb (bps)
18000 18000 1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