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化学工业园区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化学工业园区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安庆市城市规划局
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06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1、名称、性质 (2)
2、用地及建设规模 (2)
3、供水、能源的需求 (3)
4、采取的运输方式 (4)
5、废弃物的排放及处理方式 (4)
第二章项目选址的技术路线 (5)
1、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要求 (5)
2、选址的法律、法规依据 (7)
3、本次选址的指导思想 (7)
4、初选场址及其位置 (8)
5、报告重点内容 (8)
第三章项目所在城市规划介绍 (9)
1、城市空间管制要求 (9)
2、城市总体规划 (9)
第四章产业布局、行业准入政策分析和对地方发展的意义 (11)
1、项目选址与资源指向布局的符合性分析 (11)
2、项目选址与安徽省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1)
3、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1)
第五章项目选址的建设条件评价及其对策 (12)
1、气象条件影响评价 (12)
2、地形地貌条件影响评价 (12)
3、能源保障能力评价 (13)
4、供水条件评价 (13)
5、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13)
6、防洪排涝条件评价 (14)
7、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4)
第六章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 (15)
1、对项目用地布局及性质等的符合性审查 (15)
2、与城市交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5)
3、与城市供水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6)
4、与城市排水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6)
5、与城市电力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7)
6、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7)
7、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18)
8、建设项目所需的生活设施配套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的衔接和协调 (19)
9、建设项目与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 (19)
第七章方案比选及推荐 (20)
1、综合分析比较 (20)
2、综合结论:推荐凤凰—山口方案 (21)
第八章项目实施建议 (22)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市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了安庆市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对安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区农业、轻工业、建筑业、纺织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安庆市现有化工企业近百家,骨干企业4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安庆市工业总产值的30%。
安庆市石油及化工企业基本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中央直属企业,即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分公司,其产值、固定资产规模、利税等在安庆市均为最大;二是安庆市直属企业,包括基本化工原料、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轻化工;三是区县直属企业,以农用化工及轻化工为主;四是民营企业,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初,主要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型化工,规模较小,其技术多来源于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如油脂化工、生物化工、农用化工等。
总体来看,安庆化学工业还是以安庆石化为龙头,依托安庆石化的产品来发展。
近年来,随着安庆石化“油改煤”项目、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合肥—安庆成品油管线等项目的建设,安庆化学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受规模限制,现状安庆石化以生产汽柴油为主,石化原料的生产较少,仅少量丙烯用于丙烯腈、腈纶生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2007年,随着中石化同意安庆石化原油加工能力由现有的550万吨/年扩建至800万吨/年,并坚持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安庆特色的非乙烯化的“炼化一体化”思路的确定,安庆化学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安徽省到安庆市,均提出依托800万吨/年炼油综合加工项目,延伸安庆化学工业产业链,适时建设安庆化工园区。
目前,安庆化工企业布局缺少统一规划,除石化厂区相对集中外,其它企业相对分散,缺少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用地布局规划,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产业集聚程度较小,为适应安徽省、安庆市产业发展需求,利用当前安庆良好的化工工业发展条件,聚集优势产业发展要素,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为安庆化学工业发展空间(名称初步拟定为“安庆化学工业园区”)进行选址十分必要。
第一章项目概况
1、名称、性质
⑴项目名称:安庆化学工业园区
⑵项目性质:以安庆现有化学工业为基础,统筹考虑安庆市化学工业园区的布局。
2、用地及建设规模
⑴产业配置导向
总体来看,安庆市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充分发挥安庆石化现有炼油装置的龙头作用,积极支持为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行为。
要围绕安庆石化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加工一批石化深加工项目,并做好石化副产品利用,实现合理的延伸,使石化产品由初级原料型向面向最终用户和精细化工程度高产品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生产的效益化,确保产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突出现有优势产品的带动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链,并沿产业链向用户集合方向扩展。
以氰化钠深加工为主线,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最终扩展为多品种中间体的供应基地。
注重轻化结合,扩展精细化工产品的品种和规模,壮大日用化工生产,开拓适合自身能力的日化产品细分市场,适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⑵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在安庆市化学工业园区近期重点建设“800万吨/年原油加工非乙烯路线炼化一体化项目”并发展与之紧密型的下游产品,远期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项目。
初步预测
为体现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参照国内其它同等规模化工园区的发展需求,初步确定安庆化工园区用地规模为20~25平方公里。
3、供水、能源的需求
由于化学工业园区的特殊要求,需要充足的供水、供电、供热等方面的保障。
4、采取的运输方式
化工园区运输的主要货物有: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煤、天然气、机械设备等。
采取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运、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公路运输等运输方式。
5、废弃物的排放及处理方式
化工企业的废物排放方式主要为废气、废水、废渣。
废弃的处理主要通过尾气回收的方式进行,废水主要通过专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体,废渣需通过相应工艺在一定的场所掩埋。
第二章项目选址的技术路线
1、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要求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乡镇的总体规划及其用地布局,节约用地、不占用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有关规定,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不污染水源,有利于三废处理,并符合现行环境保护法规规定。
具体如下:
⑴遵循城市指向原则
由于城市软、硬环境明显优于其它地方,因此,大型工业生产项目一般宜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布置,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工业布局的首选。
⑵遵循环境指向原则
工业项目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系的下游,以防止污染城市环境;项目内不同的工业企业之间,应将有污染的企业布置在无污染企业的下风向和水系的下游。
⑶遵循建设条件指向原则
项目选址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地基承载力应能满足拟建项目的要求,严防选址在断层、岩溶、流沙层和有用矿床上、洪水淹没区、已采矿坑塌陷区、山体滑坡下以及泥石流影响区。
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基地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以利于地面排水。
基地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开发那些平整度比较高、可以连片开发的地块,以降低投资成本。
⑷遵循交通指向原则
工业项目应尽可能地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尽量布置在铁路、公路、水运干线两侧,接近交通枢纽的地方,特别是对那些运输量大、甚至需要铺设铁路专用线的工厂,更应该接近铁路、水运干线布置,并便于与路、水上最近的车站、码头联接。
⑸遵循技术指向原则
随着技术、人才、知识交流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业项目应尽可能地布置在城市等技术、人才、知识密集的地域,以便于及时地采用新技术成果,加快信息传递和技术升级。
综上所述,化工项目布局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条件在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如兴建必要的交通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排水系统、防洪涝设施以及土地平整等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随着区域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项目布
局在硬件上的依赖程度正逐渐削弱,而更多的是从投资环境出发,谋求比较优势,营造市
2、选址的法律、法规依据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⑸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家建设部,2006.4);
⑹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⑺关于政府核准、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城市规划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安徽省建设
厅建规[2005]122号,2005.4);
⑻《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局部调整);
⑻安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提供的市情基础资料和有关信息。
⑼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3、本次选址的指导思想
依据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本着有利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项目近期建设实施的总体思路,科学选址,努力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⑴项目选址必须以城市规划为指导
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的规划,不与规划相矛盾,应与该地区的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相协调,与城市交通、能源、电力、燃气、供排水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协调。
⑵项目选址必须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项目选址,要优化布局,保护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者不占农田。
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确定合理的占地规模;检查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⑶项目选址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高效配置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符合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⑷项目选址必须以人为本,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尽可能避开农村居住密集区,减少拆迁量。
要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4、初选场址及其位置
综合多种因素后,初选场址有两个方案:
⑴皖河农场方案
位于安庆城区以西,皖河农场境内。
依托皖河农场良好的长江岸线布局,区域拥有70公顷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对于近期建设项目的落实有所保障,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可作为园区建设用地的规模在21平方公里以上。
⑵凤凰—山口方案
依托现状安庆石化用地,向西拓展,近期建设项目落位为凤凰山区域,远期发展用地位于山口乡境内,建设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不包括现状安庆石化用地)。
5、报告重点内容
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业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编写规范,结合委托方的要求,本报告重点:
⑴分析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布局要求,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准入规定,以及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⑵评价项目选址的建设条件,如,燃料供给、水源保障、交通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厂区地形地貌、防洪除涝条件、特殊区域的限制等,判定选址位置是否适合项目建设。
⑶检查项目选址方案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与相关的专项规划的符合性。
如,项目用地是否在城市及工业用地范围内,如何与其它不同性质用地进行有机的衔接与科学协调;对相临建设项目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何与所在地的环境规划保持有机的衔接与协调;对文物古迹、城市风貌、新农村建设等产生的影响,及其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等;项目选址与城市交通、能源、电力、燃气、供排水等各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等。
⑷在以上评价、检查的基础上,对项目选址给出结论性的意见。
第三章项目所在城市规划介绍
1、城市空间管制要求
安庆市城市规划区用地划分为建成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种用地类型,项目建设必须符合管制要求。
⑴建成区
指现状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长江大桥以西区域、安庆大电厂区域、北部新城安庆大学及周边用地。
⑵适宜建设区
是指新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及其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包括新城市中心区、新城东区、北部新城,以及杨桥镇、白泽湖乡、山口乡、五横乡、罗岭镇等城镇聚集区域。
⑶限制建设区
主要是指山地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村庄建设用地。
山地生态敏感区主要指安庆机场北侧山体、凤凰山山体以及城市西部百子山山体。
非城镇聚集区的村庄建设用地应限制村庄自发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新洲乡、海口镇集镇聚集区在周边堤防标准未提高情况下应限制集镇发展。
⑷禁止建设区
规划将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龙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高速公路两侧用地以及规划铁路线两侧用地、城市沿江滞洪区和堤防防护用地、河湖湿地(包括白泽湖、破罡湖、菜子湖、石塘湖、石门湖等)、其他城市发展必须控制的生态、绿化、隔离用地等作为禁止建设的控制范围。
禁建区内不准进行与生态保护对象无关的工程建设。
2、城市总体规划
⑴城市规划区范围
2007年版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局(2003—2020)部调整,调整后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与安庆市行政辖区范围一致,城市规划区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⑵城市规模
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其中主城区90万人,北部新城区10万人。
用地
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主城区控制在90平方公里以内。
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140万人,其中主城区120万人,北部新城区20万人。
用地规模控制在142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主城区控制119平方公里以内。
⑶城市总体布局
发展主城,东进北扩南联,带状组团式发展。
形成“一城二区、轴向延伸,山水相融、和谐共生、带状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重点建设主城区,带状向东发展,形成东、中、西三个组团。
东部组团重点建设安庆新工业区,包括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区以及生活居住区;
中部组团重点建设城市中心区,铁路安庆新站、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生活居住区;
西部组团在建成石化工业区和旧城区的基础上发展与完善,在其北面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以商贸物流为主体,配套建设工业及居住功能片区。
⑷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划分为4级,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规划建设城市快速交通和主次干道网为骨架的棋盘式城市道路系统
⑸绿地景观规划
按照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对城市环境建设的要求,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形成以菱湖风景区和秦潭湖公园为核心,以周围丰富的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以水系等绿色廊道为纽带,形成内外环抱、经络全市、外楔于内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游憩方便、特色鲜明的园林绿地系统,将安庆市建成园林化城市。
第四章产业布局、行业准入政策分析和对地方发展的意义1、项目选址与资源指向布局的符合性分析
未来安庆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应立足于安庆现有基础,特别是依托安庆石化大型国企的技术和经营优势,生产升级换代的高质量油品和进一步拓展其产业链,发展特色下游产品。
两个备选场址均位于城市的西侧,与现石化厂区的物料供应系统能够做到有机的联系,符合化工园区布局的资源指向。
2、项目选址与安徽省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安徽省提出的“提高化工原料生产能力,延伸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橡塑化工三大产业链条。
依托安庆石化,积极扩大石油化工,扩大炼油能力”总体化学工业发展政策。
3、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延伸安庆化学工业产业链,加强其在安庆的支柱产业地位;能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合理选址、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早日实现“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各项发展目标。
第五章项目选址的建设条件评价及其对策
在皖河农场建设化工园区,由于场址距中心城区较远,难以与城市现有化工企业做物料的运输联系以及能源供应系统的共享,各项基础设施、能源供应体系均需要重新建设,属新建园区。
在凤凰—山口建设化工园区,由于场址紧邻现状石化厂区,可以依托现状物料、能源供应系统由东至西分期建设,与安庆现有化学工业能做空间以及产业上的有机衔接,属于依托老区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园区。
1、气象条件影响评价
两处备选场址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冬季)、西南(夏季)风,两处备选场址均位于城市的西部,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侧风向,符合相关要求。
其中皖河农场场址距城市约20公里,较凤凰—山口方案场址距离城市更远,在非主导风向期间对城市的影响更小。
2、地形地貌条件影响评价
皖河农场场址地形平坦,地势开阔,腹地广阔;自然标高在11米~15米(1956年黄海高程,下同)之间;现状建设量较小,适合化工园区的建设。
但是区域内用地大多为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仅70公顷,需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来保障建设用地的供应需
求。
凤凰—山口场址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受地形地貌影响,凤凰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含现状安庆石化用地),山口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区域自然标高在10米~90米之间,起伏较大,在建设过程中,土方工程量较大;规划区域多为山林地,不受土地政策的限制,易于近期实施。
3、能源保障能力评价
化工园区的能源主要有电能、热能等。
皖河农场场址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现状城市、石化的电源、热源难以到达,需要新建。
凤凰—山口场址中凤凰区域近邻中心城区,能够与城市的现状能源供应系统有机衔接,近期建设的能源供应有所保障,山口区域可作为化工园区远期发展区域,届时可根据需求建设能源供应系统。
4、供水条件评价
现状城市供水系统难以到达,需新建供水系统。
皖河农场场址紧邻长江,可从长江直接取水作为水源。
凤凰—山口场址中凤凰区域可利用现状石化供水系统;山口区域需要新建水厂,因石门湖水质、水量难以保证,需在海口从长江取水。
总体来看,皖河农场场址水质、水量易于保障,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凤凰—山口场址可分期建设,但取水头部的建设、保护要求较高。
5、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皖河农场场址通过安九公路与中心城区联系,公路交通较为便捷;区域拥有11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可停泊3000吨级以上船舶。
凤凰—山口场址紧靠城市,城市良好的对外交通资源能很好的共享。
距206国道约3公里、距合安高速出入口8公里。
场址距五里庙港区(可停泊10000吨级油轮)约10公里,且与五里庙港区有着管道运输联系。
场址东北侧为安庆铁路货站和石化铁路专用线。
现状已建有仪征—安庆原油输送管道。
6、防洪排涝条件评价
皖河农场场址在长江大堤防护范围内,不受洪水威胁。
凤凰—山口场址自然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威胁。
皖河农场地势平坦,水系丰富,需加强汛期的对江排涝设施的建设;凤凰—山口场址为丘陵地带,地势较高,基本无内涝忧患。
7、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皖河农场场址为长江及皖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带,水系丰富,地下水位较浅。
凤凰—山口场址现状地形基本为破碎的丘陵岗地,大面积的山地、冲沟、湖泊相错,地形落差较大。
该区域土壤为灰红色砂岩中偶尔夹有薄砂砾层,红砂岩上覆盖的是新生代黄褐粘土,结构紧实,地基表层承载力特征值在150~180KPa,地下层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地下水位埋深为12-14米。
在山口区域北部有一条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头坡断层。
第六章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
1、对项目用地布局及性质等的符合性审查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节约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项目选址和土地利用应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参照扬州化工园区、金山化工园区等国内其它同类化工园区的建设经验,根据安庆化工园区产业发展设想,项目用地规模控制在20 ~25平方公里是符合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也是科学的。
⑴皖河农场场址的用地性质
规划用地大多数基本农田,仅有70公顷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化工园区总体用地需求,需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来保障建设用地的供应需求。
⑵凤凰—山口场址的用地性质
新规划用地中约3平方公里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为工业用地,其它用地多为山林地,仅有少量基本农田,在城市空间管制规划中属于适建区,基本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2、与城市交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⑴皖河农场方案
①水运
紧邻长江岸线,港口条件优越,在城市港口规划中为深水一类港口,可停泊3000吨级以上船舶,作为化工园区,大件设备、原料的运输通过水路运输能够直接运达,且不需要二次转运,成本将能降至最低。
②公路运输
较为薄弱,仅有安九公路穿越,无论与中心城区还是其它城市的联系均较弱。
③铁路运输
现状没有铁路运输,需从山口方向铺设专线与合九铁路衔接,线路长度约18公里。
④管道运输
城市现有原油、成品油管道均需要改造才能满足发展要求。
⑵凤凰—山口方案
①水运
现状石化距离五里庙港区油码头约9公里,通过管道将厂区与港口联系来运送原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