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诗》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带领学生学习了几首送别诗,初次进行了一次群文阅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体会同一题材表现的不同情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送别诗文化,吸收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挖掘,我精心设计了教案,并对教案中的以下几点的设计较为满意:
1.尝试了一次主题整合式的教学模式。

以“送别诗的情感”为主题,把几首古诗放到一起,异中求同,介绍送别类古诗的一般特点;同中求异,分别辨析了几首送别诗不同的情感基调,在这种主题上的纵向对照和情感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在比对中有所感悟,以点带面,从已学到未学为突破口,形成能力,整课构想基于“化纷繁为简单,强调共性”的理念。

2.拓展资料,升华情感。

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准备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通过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
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也使学生对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课上过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感到十分不满意:
1.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阅读不足,品味不够,没有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这样的课堂是空洞的。

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没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比如:、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柳依依、伫立、凝视、脍炙人口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