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需水量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需水量名词解释
需水量是指植物对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浓度的反应,以植物地上部分对土壤可溶性盐分浓度的需要量表示。

生理需水量的简单表示方法为: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对应于克/公
顷土壤容重时所需的土壤水分量。

其中:单位面积产量=干物质产量/土壤面积单位土壤容重=(每公斤干物质对应的土壤容重-1)kg/cm3;
或者:单位面积产量=产量/kg/hm2=(干物质产量/0.034-1)kg/hm2;
两种表示方法都适用于同一栽培类型的作物;随着土壤肥力状况的改善,生理需水量将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下降,影响根系的吸水和作物的蒸腾速率。

作物需水量的测定不能完全依靠天然降水,还必须加入人工灌溉来进行。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仪器进行定期田间测定。

当作物生长发育到某一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而供给不足时,作物需水量就增加。

例如,当小麦拔节以后,从生理需水向生殖需水转变时,需水量最大。

若作物长期缺水,会使细胞伸长、衰老,造成各种病害的发生;此外,由于叶片光合效率低导致生长点死亡等
现象也相继出现。

所有这些情形都严重阻碍了作物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并引起早熟、落花、落果及畸形果实等问题。

据观察统计得知,我国北方冬季温室番茄(樱桃蕃茄)与夏秋露地栽培的结果比较,前者需水量约多10%~20%;南方春延后番茄(9月播种),则又高达30%左右;6月~ 8月份收获的西瓜, 7月初开始结瓜至8月底,平均亩产约2000kg,但施肥极少且基本无浇水条件,故只能维持微弱生长。

随着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雨热同期的局限日益扩展,旱涝灾害频
繁,危机四伏。

因此保证粮食安全、蔬菜丰收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

提高抗御自然风险能力,满足市场对绿色优质商品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快捷准确检验技术体系。

针对目标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制约科学研究深层次难题。

通过探索新途径创新思路推动具备该领域国际竞争力企业迅猛崛起。

二十年专家团队历练打磨,百万字专著铸就辉煌。

我们传承中华五千年农业文明,凝聚当今三农专家学者数十年心血,厚积薄发只为打造农业图书领域领军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