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2016年防汛典型案例集2016022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5、7号线9标花照壁站上方茅草堰水位上涨,倒灌基坑顶板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6、 4号线二期1标大学城站雨水检查井冲毁、挡墙倾斜
2015年8月17日11时,大学城站受长降雨影响,雨水由基坑外两 根DN800雨水管汇集到大学城站基坑北侧新迁改DN1400雨水检查井, 因雨水流量过大导致检查井(砖砌)被毁,雨水进一步冲破北侧局部 基坑挡墙,导致基坑挡墙向基坑内倾斜,大量水流入基坑。(该部位 设计为放坡)
为保证基坑安全及周边燃气等管线安全:在DN800雨水管上游检查 井进行钢板封堵,并采用大功率水泵抽排雨水至邻近沟渠的方式进行 管道上游雨水节流;挡墙内侧采取堆土反压等措施进行加固。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6、4号线二期1标大学城站雨水检查井冲毁、挡墙倾斜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7、 3号线熊猫大道站自来水爆管
第五章 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险情
1、 3号线2标磨子桥站C出入口涌水事件
第五章 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险情
1、 3号线2标磨子桥站C出入口涌水事件
2015年6月23日凌晨2点40分左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2 标磨子桥站C出入口基坑南侧市政污水检查井侧壁被冲毁,大量 雨污水倒灌入磨子桥站内,通过区间隧道往北流向滨江路车站、 滨春始发井,往南流向省体育馆站,相邻几个车站和区间积水量 极大,造成3号线轨道工程工期延误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2013年7月,由于成都 突降暴雨,玉双路站 东端雨污水漫出地面, d800污水主管道流量 远超负荷,车站东端 基坑边围护桩背后一 口污水检查井不堪重 负,发生损坏,导致 围护桩喷砼面被水冲 毁,大量雨污水夹带 泥沙涌入基坑,围挡 外人行道路面塌陷。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3、7号线8标光-清区间右线始发段洞门涌水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4、7号线4标崔-万暗挖掌子面污水泄漏、地面塌陷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5、7号线9标花照壁站上方茅草堰水位上涨,倒灌基坑顶板
2015年8月17日11时,由于连续降雨致使茅草堰水位持续上 涨,施工现场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13:30水位突破茅草堰回灌至已施工完成结构顶板上方,现 场先投入7.5kw水泵3台、柴油泵150立方米2台进行紧急排水,后 又投入400立方米55kw泵排水,挖机2台、吊车1台、铲车1台、人 员90人,抽排工作于19:00完成,历时5小时。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2、4号线二期6标凤-西区间绿化带地表沉陷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2、4号线二期6标凤-西区间绿化带地表沉陷
2015年8月17日7:30,第三方监测单位雨中巡视发现在凤西区间地表DK25+445处出现沉陷,沉陷区域长1.8m、宽1.8m、 深1.5m,在确定管线没受影响后,采用细沙回填,共计回填约5 方。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1、2号线一期工பைடு நூலகம்钢管厂站断头管封堵不牢,导致雨水倒灌基坑
2012年5月1日, 成都降雨量较大, 钢管厂站西端头 废弃雨水管因端 头封堵不牢固, 突发泄漏,造成 大量雨污水进入 车站,部分装修 工程损坏。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2、4号线玉双路站基坑围护桩背后检查井被冲垮,导致雨水涌入车 站。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3、7号线9标花-西区间地表沉陷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3、7号线9标花-西区间地表沉陷
2015年8月17日14:00,花-西区间左线150、151环地面,位于银沙街 80号院(条形基础)散水区,空洞长*宽*高为2.5m*0.8m*2m;回填砼约 4m3,16:30处置完成。
成都地铁2号线西 延线盾构区间,该 线路已经正式运营, 由于施工阶段在出 土量和二次注浆控 制不到位,超方空 洞逐步上升至地面, 刚好又遇到雨季, 地下水位上涨,最 终出现地面塌陷。 塌陷所处位置在农 田的道路旁。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2、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双林-玉双区间汛期换刀位置滞后沉降
2015年8月17日13:30,巡查发现光-西区间在里程DK22+418位置出现滞 后沉降空洞,地面直径由300mm逐渐扩大到约2米,最大深度约2.5米,空洞 回填砼约10方。
该区域为光华国际楼盘前期开挖回填杂填土区域,盾构通过该区域时监 测累计值最大为DK224+15沉降-31mm,盾构在22+415-22+420位置(228-231 环)累计超方约2方,前期打孔排查无空洞现象,累计地表注浆0.5方,洞内 二次注浆1.3方。
成都地铁防汛典型案例集
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 2016年02月22日
目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深基坑险情典型案例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细部结构施工不到位引起的险情 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险情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辟之年,建设形势 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为了切实做好今年地 铁建设工程防汛工作,保障汛期地铁建设工程施工 安全,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现将成都地铁工程 汛期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要求各单位结合各自 项目特点,深入学习,举一反三,提前做好防汛工 作,确保2016年地铁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7、 3号线熊猫大道站自来水爆管
第四章 细部结构施工不到位引起的险情
1、骡马市站1、4号联络通道新旧混凝土相接处出现渗漏
2015年8月17日长时间降雨,13:40左右骡马市1、4号联络通道4号线 与既有1号线顶板新旧混凝土相接处(水平缝)出现渗水,且有量明显 变大趋势,少量积水进入一号线站厅。4号线施工单位接到运营车控室 通知后,采用应急砂袋对1、4号站厅层接1号线处进行封堵; 1、4号线 节点处漏水注浆堵水处理。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3、7号线8标光-清区间右线始发段洞门涌水
第三章 市政管网引起的防汛险情
4、7号线4标崔-万暗挖掌子面污水泄漏、地面塌陷
2015年8月17日22:30该区间地表因降雨、雨污水管堵塞,致使雨污 水渗入地表浸泡掌子面前方土体造成地表塌陷,掌子面突水、突泥。 塌陷范围:13米长×8米宽×1.5米深。初步原因为:塌陷位置管线多 次迁改,土层为回填松散土体;万年场站北端迁改后的管线为雨污合 流,连续降雨导致污水管排水不畅(原设计Φ800mm污水管,实际仅为 Φ500mm),雨期通过原车站洗车槽沉淀池反灌,通过松散土体渗入掌 子面。现场共组织了50余人进行抢险;调集15台5.5kw-18.5kw水泵对 基坑底部和被堵管道进行抽排;塌陷范围采用混凝土回填,方量127方。
由于施工阶段未严 格控制出土量,出 现超方,同时,该 处为换刀点位置, 超方空洞逐步上升 至地面,刚好又遇 到雨季,地下水位 上涨,反复冲刷地 层,最终出现地面 塌陷。地下管线遭 到破坏。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3、4号线二期2标光-西区间绿化带地表沉陷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1、4号线二期2标光-西区间地表沉陷
第一章 深基坑险情典型案例
3、10号线2标华兴站地势“外高內低”,深基坑积水
2015年8月17日早出现较大降水,11时左右华兴站基坑出现积水 (最深达2米),围挡外侧低洼路段大面积积水(最深达1米),致 使下午该路段已出现交通管制;14时开始,因高压电线刮断、电网 二次停电,现场累计停电10小时。现场投入抢险130余人进行交通疏 解、填装砂袋、基坑积水抽排工作,目前基坑内积水余80cm。
第一章 深基坑险情典型案例
1、成都地铁2号一期工程东门大桥站机电装修工程汛期大量雨水从出入 口涌入车站内
东门大桥站基坑北15 米为成都最大的环城 河——府南河,由于 突降暴雨,河水水位 上涨,导致雨水从出 入口涌入车站内部。
第一章 深基坑险情典型案例
2、 2号线一期红色村站汛期被水淹
2012年7月16日, 由于成都突降暴 雨,导致黄忠渠 内排水满负荷运 载,而排不及的 水已经冒出地面 ,水流入正在施 工地铁2号线红色 村站1号出入口内 ,由1号出入口流 入车站负一层及 负二层 。
原因分析:骡马市站路面施工未完,造成水从地面砂卵石铺装层汇 聚到低点,流入站厅层4号线与1号线交接位置。靠近1号线侧采用暗挖 施工,4号线顶板防水与既有1号线顶板未形成有效搭接;接缝紧采用混 凝土表面凿毛,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形式进行防水。
第四章 细部结构施工滞后引起的险情
1、骡马市站1、4号联络通道新旧混凝土相接处出现渗漏
初步原因分析:该车站处地势低洼段,周边雨污水井满负荷排水, 雨后路面积水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基坑内喷锚支护不及时,外部 地下水压大,为避免外部水压冲毁桩间土,无法开展大规模抽排工 作。
第一章 深基坑险情典型案例
3、10号线2标华兴站地势“外高內低”,深基坑积水
第二章 盾构滞后沉降险情典型案例
1、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盾构区间滞后沉降
2015年8月17日中午,距该区间始发端头3米位置有一埋深4m(与 隧道垂直净距5米)、DN1000mm的雨水管,因近几天连续降雨,该雨 水管连续满负荷运行,水压增大、管接头处松动、爆管,该管内雨水 及周边地下水将临时封堵洞门冲开,大量涌入车站底板。现场投入抢 险人数约150人,投入5.5kw、18.5kw水泵12台,投入使用55kw水泵1 台对基坑和雨水管上下游进行抽排,抢险历时7个小时。
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市政污水管检查井壁 部分侵入C出入口结构侧墙,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规定上报擅自 将该检查井侧壁钢筋砼结构破除,6月23日凌晨雨量较大,雨污 水均汇集于检查井,水压增大,导致井壁被冲毁。
结束语
2016年,成都地铁在建线路点多面广,防汛重 点部位突出,形式严峻,各单位应从 “内水、外 水、突发水”入手,做到有效排“内水”,有措施 控制“外水”,有能力应对“突发水”。同时严防 死守,建立防汛责任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完善应 急预案,狠抓隐患排查,落实防汛措施,确保2016 年地铁在建线路安全度汛。
2015年8月17日18:10,埋于熊猫大道站C出入口结构(正在 施工)上方的DN300自来水管突然发生爆裂,水流迅速向未完工 的基坑内部蔓延,19:30基坑站厅层被淹。119于19:45组织4台 消防泵进行抽排水配合抢险。自来水阀门21:50关闭。
漏水初步原因:长降雨致使已迁改的DN300自来水管下方松散 土体局部溜滑,自来水管悬空受力,导致拐角接头焊缝处开裂。 现场于8月18日8:30完成焊缝修复,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