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苍梧县大河矿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标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类异常 9处 , 乙 3类异常 5处, 丙类异常 3处。
3 矿床 地质 特征
3 . 1 矿体 特 征
矿区矿化类 型主要有 Au 、 缸、 P b 、 Z n , 局部有 W 矿化 , 多为共生或伴 生关系。矿 体严格 受断裂 构造 控制, 矿体主要赋存在北西向和近东西 向 断裂破碎 带中, 次为近南北 向。矿 体产状与断裂带产状基 本一致 , 呈脉 状、 透镜状产 出, 具分枝 、 复合现 象, 矿体倾角较 陡, 局部反转 , 延伸 不稳 定, 厚度、 品位变 化较大 赋矿 岩石主要为硅 化压碎 岩、 硅化构造角砾岩 及石英脉, 以硅化 、 云( 绢) 英岩化较强地段矿化较好 。 矿区经预 查工作 已发现 I、 Ⅱ、 Ⅲ、 V、 Ⅵ、 Ⅸ等 6条含矿 构造破 碎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0 8 — 0 2 3 4 — 0 2
广 西苍梧 县大 河矿 区地质 特征 与成 矿标
:
,
周 建 飞 阳宏 长 黎 义静
( 广西壮族 自治区第六地质 队 广西 贵港 5 3 7 1 0 0 )
摘
要: 介 绍 了大河 金多金属矿 区的成矿背 景, 地质特 征, 分析 了矿床成 因, 总结 了找矿标志 , 认 为区 内矿体 的形 态 、 产 状和规 模
l 区域 成矿 背景
本区位于钦一 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 山凸起东部 , 区域性博 白一 岑溪深 大 断裂 西 侧 , 栗木一 马江 大 断裂 南 端 弧 形 断 裂 的 内 弯 一 侧 , 大 瑶 山复 背 斜 东翼次级构造夏郢一 倒 水复式 向斜轴部。经历 了加里东、 印支和燕 山运动 等 多次地质作用 , 地质 构造 复杂、 岩浆活动频繁、 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强 烈, 金、 银及 多金属矿 ( 点) 床 众多, 是广西贵金 属、 有色金属重要 的矿 化 集 中区。 区内大 片出露的地层 为寒武系黄洞 口组的砂、 泥岩夹含炭质泥质岩 组合 , 其 中的 A u . A P b 等成矿元素背景值高, 可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 来源 。同时其遭 受长期 的风化 剥蚀过程中, 成矿物质被淋滤 向下迁移或 侧 向沿有利通道迁移 , 在有 利的层位 、 空间场所形成初始富矿化体 , 成为 后 期含 矿 热 液 叠 加 成 矿 的“ 矿核” 。 区 内岩 浆 活 动 强 烈 , 燕 山 早 期 形 成 众 多 呈 岩 株 状 产 出的 花 岗闪 长 岩 侵入 体。侵入体岩石中成矿元素丰度较高 , 是较典型的成矿有利小岩体 。 岩 浆活动上侵就位 过程 中, 为成矿 作用提供 了充足 的热液条件 , 同期形 成 的热液沿有利通道迁 移过程 中不断萃取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 , 在温 压条件聚变 的空 间矿质发生沉淀累积叠加成矿 。 另外由于岩浆上升过程 产 生的侧 向应力作用 , 从而 导致围岩产生褶皱、 破碎作用, 形成一系列有 利 含矿热液运移 、 汇聚、 沉淀成矿 的破碎带 、 蚀变 带, 以及有利 的成矿 构 造 空间——构造虚脱部位 、 构造叠加复合部位、 小尺度的构造环境 ( 微裂 隙区、 带) 。 据近年来科研成 果表 明, 大瑶山凸起东部存在加里东期和燕 山期两 次大规模 的成矿作用 。 加里东期成矿 以Au 、 A g 、 C u 、 P b 、 z n为主, w、 Mo次 之, 主要矿床有破碎蚀变岩 ( 石英脉) 型、 斑 岩型 A u 、 C u多金属矿 , W、 Mo 次之 。燕 山期为 w、 s n 、 M 稀有稀土 以及 A u 、 A g 、 c u 、 P b 、 z n 等大规模成 矿 期, 在岩体 内部 有斑岩型 、 蚀变岩 型, 及风化 壳离 子吸附型稀土矿 等 , 在岩体外接触带主要形成破碎蚀变岩 ( 石 英脉) 型A u 、 C u多金属矿。 矿 区矿化蚀变强烈 、 类 型多 、 成份 复杂, 成矿地质 条件 有利 , 化探异 常丰富。矿 区经初 步工作已发现多条含矿构造蚀变带, 圈出 了初具规模 的金 多金 属 矿 体 1 1 个。 综上所述 ,对 比区域 上已知矿床 的成矿 地质构造条件及矿床特征, 该区找矿前景好 、 潜力大, 具有寻找中型规模 以上金多金属矿床的潜 力。
2 . 4 化 学异 常特 征
据土 壤 剖 面 测 量 成 果 , 圈 出 了 A u , Ag . P b 、 Z n . W 等 元 素 为 主 的 综 合 异常 2 1个 。编 号依 次 为 H t … 1 H t 2 ……H t 一 2 1 , 其中 乙 1 类 异 常 4处 , 乙
严格 受断裂破 碎带控制 , 地表具褐 铁矿化 的硅 化压碎岩 带及石英脉 是该区直接 的找矿标志 ; 而地表铁 帽、 断裂破 碎带及其滚 石 , 是寻 找 断裂 破 碎 带 蚀 变 岩 型金 矿 及 矽 卡 岩 多 金 属 矿 的 直 接 找 矿 标 识 。 关键词 : 地质特征 ; 矿床 成因; 大河 ; 广 西
等矿体就是赋存在该组断裂中。
2 _ 3 岩 浆岩
区 内岩浆活动强烈 , 出露的岩浆岩主要 为侏罗纪细 、 中细粒花 岗闪 长岩, 主要岩体 有大岸 、 大河和 玉坡等 岩株, 此外在石圭顶东南部出露有 时代不明花 岗岩脉 。 花岗闪长岩呈灰~ 灰白色 , 细~ 中粒花 岗结构、 半 自形 柱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石圭顶 东南部花岗岩脉, 呈半风化状 , 灰 白色, 矿 物成分主要为长石 ( 多 己高岭土化) 和石英 , 铁质和暗色矿 物较少。 在岩体、 岩脉外接触带一般有 1 0 — 1 0 0 m宽的角岩化带 , 岩石 具细粒 状 变 晶结 构 , 斑点状构造 , 绿 泥 石化 、 黑云母化 较明显 , 且往往形成 A u 、 舷、 P b 、 Z n等土壤化探 异常 在石圭顶东南部花岗岩脉两侧见有 厚度 1 ~ 4 m接触破碎带 , A u 、 舨、 P b 、 z n矿化较 强, 局部形成低 品位 的金矿体。 此外, 在矿 区西北部大幕 村北部和矿 区东北角一带, 砂、 泥岩角岩化 较强, 推 测有 隐状 岩 体 存 在 或 未 发 现 的岩 株 、 岩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