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务劳动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务劳动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重要
性
摘要:劳动是每个人提升自己并适应生活的有效活动的内容,这是我们生活
和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
中华文化提倡热爱劳动。
劳动为人们创造了5000年的
光辉成就,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中华传统美德。
关键词:家务劳动;小学生;劳动教育;重要性
家庭劳动教育是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的社区实践活动的内容。
根据家务劳动,
孩子身心都能快乐地发展。
医学科学研究证实,劳动是各种生理机能和内脏器官
协调活动的全过程。
有利于改善吸入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肌肉和肌肉骨骼的生
长发育,促进儿童大脑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趋势。
一、家务劳动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务劳动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可以说是所有工作中最难的。
同时,家务劳动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及其家庭成员,因此被认为是独立于社会的。
于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其他领域的
经验却越来越不重要,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发展趋势以及家务
劳动能力的塑造。
其实,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工作,做更有意义的家务,不仅能培
养出孩子热爱学习的良好品格,还能促进孩子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心理学家卢梭认为,创造健康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
进行。
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优秀劳动精神,还可以在“锻炼身体”中锻炼孩子的
大脑。
与家务劳动的习惯一样,也培养了孩子在安静中不断思考的品格。
我国著
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塑造孩子的独立的性格特征。
塑造康健的体力,劳动的
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人从出生起,由于家庭氛围的影响,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在方方面面都在影
响着孩子的成长。
父母需要明白,家务是孩子个性发展所必需的[1]。
(一)培养小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曾说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好可以使每个人都致
力于获得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来开展今天的主题活动。
只有当孩子们对家务感兴趣时,他们才能主动动脑去做家务劳动,最后,创造性地实现目标。
为了更好地激
发孩子做家务的兴趣,父母应该:
1、为孩子创造实践机会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只追求高分的错
误观念,让孩子在课后练习或不影响学习训练的同时,积极做一些有意义的家务。
中小学生只有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才能体会到家务劳动的快乐和收获,对家务产
生兴趣。
家长要积极发现问题,教育孩子有目的地动脑筋,而不是急于应对孩子
在整个劳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更不要说抢走动手的机会,教育孩子去思考和探
索新的解决方案。
2、家长榜样
俗话说“以身作则”,爸爸妈妈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父母
是小学生最接近、最直接的模仿者,可以说,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观念、文化
特点,一直影响着孩子,人们总能在孩子身上看到其父母的样子。
为了让孩子对
家务劳动产生兴趣,父母首先要热爱家务劳动,在家务劳动中感受快乐。
因为父
母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以及情绪,对孩子而言的都是模仿的对象。
比如语言表达、
生活习惯、心态等。
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模仿是盲目的,孩子很可能会模仿爸
爸妈妈的坏习惯,如粗鲁的语言,甚至不良行为。
当父母一边做家务一边抱怨时,孩子们并没有体会到家务的乐趣,觉得这是父母不愿意承担的负担。
不要在孩子
面前抱怨,甚至父母有时也不喜欢做家务。
同时,父母可以在做家务的播放音乐
并跟着哼唱。
总而言之,父母应高度重视自己的榜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树立榜样。
3、适时地鼓励和表扬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父母表示通常自家的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往往越做越乱。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引导不合理,孩子在做家务时并没有立即给予
一定的奖励,只是一心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并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努力家务劳动
的价值,获得成就感。
所以,只要努力做家务劳动,无论结果如何,父母都应该
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微笑、拥抱或及时夸奖他们,让他们在家务劳动后感到
充实和满足。
1.
不要以劳动作为惩罚手段
在学校,学生犯错。
教师通常更愿意将清理教室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并根据
明显的不正确程度设定惩罚期限。
有时几天,有时一周,有时长达一个月。
在家里,有些家长还喜欢用家务来惩罚犯错的孩子。
同时在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下,孩
子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家务事充满了抵触情绪。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1、做宽容的父母
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实践技能也是有限的。
因此,有时孩子的劳动成
果会给父母带来新的问题,甚至可以用“好心做坏事”来形容。
因此,父母需要
耐心引导,重视孩子们的家务劳动的激情,而不是压抑它。
与其着眼于劳动的好处,还必须着眼于劳动对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影响[2]。
2、做一个“聪明”的父母
提供一个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家务劳动环境。
例如:玩具,可以购买专用工具、厨房用品系列产品。
这些是最适合的家务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玩和梳理这些小
玩具时创造丰富多彩的想法。
家长们也应该成为明智的伙伴和向导,教给他们这
类家务活的基本常识,包括在选择蔬果时详细介绍不同蔬果的营养成分。
在清洁
时谈论分类的好处。
而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水平,还可以减少家
务劳动的枯燥感。
3、做到并心存感激
当孩子开始做家务时,通常认为家务是一个游戏,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努力劳动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努力工作的结果[3]。
例如:孩子喜欢洗手帕,是因为可以在洗手帕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因此,家长要接受和欣赏孩子做家务的态度。
例如,孩子们经常使用家居用品作为道具,在劳动过程中经常将"道具"暂时放置成一个圆圈、长方形、三角形等花样百出;在洗袜子的时候,泡沫在小小的手中千变万化。
小学生没有太多思想上的限制,当他们大胆地思考、行动、做家务时,往往不遵循大人的习惯,一个接一个地变化使人眼花缭乱。
因此,父母应鼓励小学生表现出创造能力,并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加以鼓励,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结语
综上所述,人人要塑造以“勤”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劳动者价值观,营造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孩子习惯性参与劳动,培养优秀的劳动品质,塑造孩子的劳动精神,做一个有使命感的中国公民,有自己的生存能力,能够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娥兰.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路径新探——家务劳动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践[J]. 中小学德育, 2020(8):4.
2.
孙亦华. 家校联动,让劳动教育时尚起来[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 2019(3):4.
[3]郭森林. 让孩子在做家务劳动中成长[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