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西湖中学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西湖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假设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照图中甲乙两地纬度可知,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都位于东经度的范围内,且乙地在甲地的正东面,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是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定。
2.关于日界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日界限的东侧是东12区,西侧是西12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日界限东侧是西经度,西12区;西侧是东经度,东12区;东西12区为一个区时,时刻相同;日界限东侧的区时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考点:该题考查日界限。
读图,判定以下小题。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4.假设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一起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东经64°B.西经64°C.西经116°D.西经180°
【答案】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据图能够判定,B在A的东南方,C在B的西南方,那么.从A到B再到C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4.两条相对的经线和为180°组成一个经线圈,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
与东经116°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西经64°。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定和经线特点。
5.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正确表达是()
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脊
B.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谷
C.等高线密集处,代表地形为陡崖
D.等高线密集处,地面坡度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6.有以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那么P点所在地形部位是()A.山峰B.盆地C.鞍部D.山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左图中P点是在两个山峰之间,右图中P点是在两个山谷之间,故P点的地形部位应该是鞍部。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部位。
7.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1:200000
B.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km
C.1:20000
D.图上1cn代表实地距离2000km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子都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四个选项中只有C 项的分母最小,故比例尺最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
8.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地域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地域表示平原。
以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散布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9.图中l、2两地的气温()
A.1地的气温高于O℃
B.1地的气温低于O℃
C.2地的气温低于4℃
D.2地的气温高于8℃
1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1低的海拔较2地低
C.图示区域的要紧粮食作物是水稻
D.图示区域若是植被受到破坏,将致使土地沙漠化
【答案】
9.C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9.依照等值线“高于高的,低于低的”原那么可知,1地气温低于O℃高于-4℃,2地的气温高于4℃,低于8℃。
10.地形越高,气温越低,依照上题可知,1地的气温低于2低,说明1地的海拔高于2地;该地域位于东部地域,且1月气温在O℃左右,故没有荒漠化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定。
11.以下有关运河和海峡的表达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
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限,是联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的海上通道。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海峡和运河。
12.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
A.麦哲伦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土耳其海峡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限,连接黑海和地中海。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海峡。
13.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各占一半B.2/3陆地
C.1/4海洋D.三分陆七分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上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世界海洋面积比例是3:7。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海陆面积。
14.以下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答案】C
试题分析亚洲和非洲位于东半球,不符合题意;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可是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应选C。
考点:
15.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赤道穿过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的面积。
16.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跨经度360°,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大洋。
17.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亚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故北三大洋包围。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大洲。
18.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限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D.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分界限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应选C。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分界限。
19.以下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亚洲、欧洲、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和北美洲。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大洲。
20.属于纵贯南北美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
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科迪科迪勒拉山系,其中在北美洲为落基山脉,南美洲为安第斯山脉。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要紧山脉。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小题。
21.A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B.夏日高温
C.四季如春D.终年酷寒
A.4月B.6月C.8月D.12月
【答案】
21.A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依照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地域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2.依照图中B地的降水柱状图可知,8月份降水柱状图最高,故降水量最多。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和降水量的判读。
23.以下地域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A.意大利的罗马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D.俄罗斯的莫斯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意大利的罗马位于地中海周围,为地红海气候;中国的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的新家坡为热带雨林气候,俄罗斯的莫斯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散布。
24.以下地域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A.山地迎风坡B.山地背风坡
C.两极地域D.大陆内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降水量散布规律是赤道地域多,两极地域少;回归线周围大陆东岸多,西岸少;沿海地域多,内陆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降水量的散布。
25.已知某登山队的动身营地海拔为1500米,动身时的气温为10ºC。
当他们登上3500米的山顶时,所测量到的气温值应是()
A.42ºC B.-2ºC C.22ºC D.-17ºC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照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动身时海拔为1500米,山地海拔为3500米,之间高差为2000米,依照公式计算山顶气温=10℃-(2000/100*0.6℃)=-2℃。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垂直递减率。
26.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缘故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阻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硕
C.地形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对降水量的阻碍。
27.季风气候散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散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因为亚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因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散布。
28.某地年平均气温为27.2℃,年降水量为2413mm,且各月分派均匀,形成该气候的最要紧缘故是()A.该地纬度位置较低
B.该地四全面是海洋
C.终年受赤道低压操纵
D.太阳辐射强度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照题干给出的材料可知,该地域终年高温多雨,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的要紧缘故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操纵。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形成的缘故。
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以下小题。
29.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转变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30.关于图中四种气候散布和成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要紧散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要紧散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操纵的是b和c
【答案】
试题分析
29.读图可知,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降水其中在夏日且夏日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一月降水量大于150毫米,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气候夏日酷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30.由上题可知,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散布在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阻碍形成;c为热带雨林气候,受单一气压带操纵,散布在赤道周围;d为地中海气候,散布在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操纵。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判读和散布。
31.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图中地域的主导风向是。
(2)E城为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此山区要建一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较好,理由是
(3)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需约分钟。
(4)BD与BC坡度较陡的是。
(5)画出沿FG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为1:20000)。
【答案】
(3)西风(2分)
(2)近水、海洋交通便利(4分)甲(2分)甲处在上风向,受工厂污染小(4分)
(3)12(2分)
(4)BC(2分)
(5)略(4分)
(1)依照图中指向标即可判定出风向。
(2)读图可知,位于河流沿岸,且和海洋相连,交通便利,水充沛。
甲地位于上风向,空气污染小,空气质量好,适合建疗养院。
(3)测量图中AB两地的距离,依照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时刻。
(4)读图可知BC处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5)画剖面图时注意,剖面线通过的地形区,起止点海拔的高低等。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32.如图为气候类型散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阻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
用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依照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能够判定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散布的一样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域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转变所产生的自然带转变反映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__________因素对该不同的阻碍明显。
(3分)
(4)图中⑥所示地域进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5)除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域有无⑥气候散布?什么缘故?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夏日(2分)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2分)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操纵(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操纵)(2分)(3)热带雨林(2分)由赤道向两极(2分)纬度(太阳辐射)(2分)
(4)夏日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2分)
(5)没有。
(2分)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小。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在30°~40°N,说明现在为夏日。
(2)由图知,⑤为温带海洋气候,它一样散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操纵。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域的植被为热带雨林,①→②→③→④→⑤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由纬度因素造成的。
(4)⑥为温带季风气候,其进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雨热同期。
(5)除亚洲外,其它大洲无温带季风气候散布,因为它们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小。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散布及对农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