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步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同
步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将测得数据作不同的处理,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如果把某一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
A.草地、裸地、灌丛的湿度差异
B.草地、裸地、灌丛在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
C.该处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D.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均生长良好
B.均生长不好
C.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
D.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有颜色的4.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0×”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A.5倍B.40倍
C.45倍D.200倍
5.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p B.b C.d D.q
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中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细胞变小
C.细胞数量变少,细胞变大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7.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二、填空题
8.科学探究通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几个步骤。
9.___________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___________是检验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把某一处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做成曲线,曲线上的点代表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湿度,因此就可以了解该处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湿度变化。
2.C
【解析】
因为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所以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的生长不好。
3.C
【分析】
根据用显微镜观察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分析解答。
【详解】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无论它新鲜或者有颜色的或者是干燥的,由于它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D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显微镜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
【详解】
由于显微镜成的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所以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
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该是将字母p旋转180°后的样子,即为字母d,所以本题答案选C。
【点睛】
解答本题只需要考生将字母p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6.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
【详解】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7.C
【解析】
解:A、转换器上有放大倍数大小不一的物镜,所以转换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不符合题意
C、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符合题意.
D、镜臂不能调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详解】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
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讨论。
所以科学探究通常可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几个步骤。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探究一般基本步骤。
9.作出假设实验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等方面。
【点睛】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