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乙酸市场调研报告
氯乙酸(MCAA) 又名一氯醋酸,为无色或黄色结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作为活性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除莠剂、医药、染料、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稳定剂、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电镀、香料、香精等领域。
其最大用途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 , 其次是生产巯基乙酸。
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 氯乙酸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 前景十分广阔。
2005年全球氯乙酸生产能力约为67 万t/a,产量约为55 万t,其中北美地区生产能力约为4.5 万t/ a;西欧地区约为26.5 万t/a;中南美洲地区1.2 万t/a;日本5.0 万t/a;中国25 万t/a;其他地区4.8 万t/a。
2005年全球氯乙酸的总需求量约为54 万t 左右,其中欧洲地区需求量为19.0万t;北美地区为6.7万t;日本为2.1 万t;中国需求量约为21.5万t;其他地区需求量约为4.8万t左右。
其中2005年我国氯乙酸生产能力与需求量分别占全球37.3%和39.8%,
一、氯乙酸的生产工艺
近年来, 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合成方法主要有 4 种,即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醇氧化法、氯乙酰氯水解法及乙酸催化氯化法。
国内外基本上很少或没有企业采用前三种方法,主要的生产方法为乙酸催化氯化法。
此方法使用乙酸为原料, 用乙酰氯、乙酸酐、硫磺、赤磷、三氯化磷等为催化剂, 在 90~ 100 ℃下, 将氯气通入乙酸中, 控制氯化深度, 乙酸被氯化成氯乙酸。
该方法是世界采用最多、工艺技术最为成熟的最普遍的合成方法。
乙酸催化氯化法的优点是乙酸供应充足, 生产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投资省, 见效快。
缺点是不能完全控制反应产物,产物是乙酸、氯乙酸和二氯乙酸等的混合物, 氯乙酸含量较低, 需要进一步结晶或加氢等提纯处理。
乙酸催化氯化法分为间歇氯化法和连续氯化法两种工艺。
间歇氯化法:该生产工艺优点是工艺简便, 操作灵活, 生产投资少。
缺点是原料消耗高, 生产周期长, 成本高, 产品的收率和纯度较低, 氯乙酸质量分数在 99%以下,三废污染严重。
在主产品氯乙酸和副产盐酸中均有催化剂硫磺粉残留, 并且容易造成生产设备的管道堵塞。
因产品有以上缺点, 该工艺生产的氯乙酸产品基本不能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使用。
连续氯化法:其优点是产品质量高, 原料消耗少, 原料氯可以使用液相氯, 也可用气相氯。
用醋酐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并且环保, 对设备腐蚀较小。
缺点是反应转化
率较低, 汽耗和电耗有所增加。
二、氯乙酸的国内生产情况
中国是氯乙酸的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该产品的生产大国,中国是氯乙酸产业面临装置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问题。
1、生产技术落后, 产品质量差
目前我国氯乙酸企业多采用落后的以硫磺粉为催化剂的间歇式生产工艺, 这些企业产能占到我国氯乙酸企业总产能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采用醋酸酐为催化剂的生产企业仅 6 家, 产能约占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生产工艺的落后导致消耗高, 乙酸消耗高出国外约百分之三十, 氯气消耗高出约百分之二十五。
产品多为二级品或一级品, 只有少部分产品能够达到氯乙酸质量分数 97.5%的优级品行业标准, 达到98%以上的高纯度产品为数不多。
采用落后工艺生产的氯乙酸产品, 因出现易潮解和主含量降低等问题, 很难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虽然我国众多氯乙酸企业想涉足国际出口业务, 但因产品质量欠佳, 氯乙酸产品能够成功出口的企业或贸易公司为数甚少。
多数企业采用单管通氯及无搅拌反应釜多台并联小设备的生产方式, 其氯化反应器多使用搪瓷釜,反应时间长, 工作效率低; 氯气分布不均匀, 易发生氯化过度或氯化不足, 影响产品的主含量指标。
而国外先进技术采用连续化反应器或大容量氯化釜, 反应周期短, 氯化收率高, 过度氯化现象基本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
采用多级冷凝器及深冷冷凝技术回收乙酰氯等活性组分, 副产高纯度盐酸; 开发加氢脱氯工艺, 降低氯化液的二氯乙酸含量; 充分回收醋酸母液等措施,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 目前国外氯乙酸生产多使用 DCS 过程控制技术。
该技术在国内使用较少, 主要原因是我国氯乙酸生产工艺多为间歇或半连续生产, 而 DCS过程控制系统要求连续生产。
就发展趋势来看, DCS过程控制技术是氯乙酸产品向集约化、高效率发展的主要措施。
2、小规模重复建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虽然我国氯乙酸行业发展较早, 但建设规模小,技术起点较低, 地域性分布不合理。
生产企业大多采用间歇硫磺法生产工艺, 每生产 1 t 氯乙酸产品连带产出 0.20~0.25 t 母液, 而且生产只用一级水冷凝, 尾气中剧毒的乙酰氯及氯气因冷凝不充分而逸出, 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3、产品消费结构单一, 受下游市场影响较大
氯乙酸产品虽然应用领域很广, 但并不是高附加值产品。
冰醋酸单耗为 0.8~ 1.0
t/t, 液氯单耗为1.0 ~ 1.2 t/t, 它们的价格波动严重地影响着氯乙酸的销售价格。
我国冰醋酸主要的生产企业如江苏索普、扬子乙酰、兖矿国泰、新宇三阳和上海吴泾等中的任何一个企业不论是运输还是生产出现波动, 冰醋酸价格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
近些年氯碱行业液氯市场价格的地域性因素也使得氯乙酸产品生产成本各不相同。
我国农药市场对氯乙酸的需求约占百分之三十六, CMC和羧甲基淀粉对氯乙酸的需求约占百分之二十五, 医药市场对氯乙酸的需求约占百分之九, 有机合成、染料及其他占百分之三十。
农药依然是影响我国氯乙酸产品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
2006 年因部分农药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农药对氯乙酸的需求有所降低, 加之我国农药生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对氯乙酸的需求形成旺季不旺, 淡季不淡, 总体需求平平。
近几年氯乙酸企业的扩建使得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氯乙酸企业间产品价格倾轧严重。
4、运输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要瓶颈
氯乙酸被界定为剧毒化学品, 其产品的运输受到了一定影响。
特别是西南地区因当地公路路况欠佳, 化工产品大多依靠铁路和水路运输。
氯乙酸作为剧毒化学品, 铁路禁运, 而当地氯乙酸产品销售半径和需求有限, 致使当地氯乙酸企业产品销售困难, 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我国自 1999 年辽宁阜新化工厂从斯洛伐克引进第 1 套 1 万t/a连续法氯乙酸生产工艺以来, 经过近几年氯乙酸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 江苏泰兴与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合资形成 2.5 万t/a氯乙酸的生产能力; 无锡格林艾普于 1999 年采用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技术, 至今也已形成 2.5 万t/a的生产能力, 2006 年实际产能已达 2.8 万t/a; 山东华阳科技也于 2006 年形成年产 2 万t高纯度氯乙酸的生产规模。
2000-2005 年我国氯乙酸产量及消费量均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氯乙酸产量13.1万t,2005年增加到23.1 万t,年均增长率12.0%。
近年来我国氯乙酸生产能力增加不大,2005-2006 年国内有数家企业扩建或者新建氯乙酸生产装置,江西电化有限公司将生产能力扩大到1.0 万t/a;河南许昌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1 万t/a氯乙酸装置,拥有6000t/a 氨基乙酸装置;山东华阳农药集团新建 1 万t/a 氯乙酸装置并计划未来几年内扩大到 4 万t/a。
截至2006 年9 月底,我国有50 余家氯乙酸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27 万t/a,其中有近十套生产装置长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正常生产的企业40 家左右。
其中生产能力超过1 万t/a 的生产企业有阿克苏诺贝尔氯乙酸化工(泰兴)有限公司、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公司、淄博东风化工厂、河北石家庄合成化工厂、石家庄恒谊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电化、山东华阳和许昌东方等8 家企业。
上述8 家企业总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41%。
三、氯乙酸的需求状况
氯乙酸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农药、羧甲基纤维素、医药、染料和一些有机合成领域。
2004 年我国氯乙酸消费结构为: 农药领域对氯乙酸的消费量约占其总消费量的 35%, 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约占 24%, 医药约占 8%, 染料约占 5.5%, 有机合成等其他方面约占 27.5%。
1、农药:农药工业是我国氯乙酸的主要消费领域,氯乙酸可以合成20余种常用的杀虫、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消耗氯乙酸量最大的品种为全球范围内使用的主流除草剂草甘膦,近年来我国草甘膦产量迅猛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与供应国之一,草甘膦原粉产量由2000年的3万t/a增加到2005年的25 万t ,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
尽管国内产能迅猛增加,目前国内仍有不少企业计划建设氯乙酸装置,向下生产氨基乙酸进而生产草甘膦,如近年来新建装置的江西电化、许昌东方、山东华阳等都是这种发展思路。
未来农药行业对氯乙酸的消耗,由于杀虫剂多是传统品种,因此对氯乙酸消耗缓慢增长;除草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较前几年会有所回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氯乙酸消耗将快速增长,预计2005-2010 年农药领域对氯乙酸的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8% 左右,2010 年该领域将消耗氯乙酸12.0 万t 左右。
2、羧甲基纤维素:该领域在国外是消耗氯乙酸最大的领域之一,我国羧甲基纤维素生产与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快速,2005年国内多家羧甲基纤维素生产企业扩产,另外国外生产企业加快在国内投资建厂,美国斯比凯可特种化学品有限公司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毗邻阿克苏泰兴氯乙酸装置边,建设5000t/a羧甲基纤维素装置,另外国内一些日化、纺织和油田化学助剂生产企业也计划建设羧甲基纤维素装置,预计2005-2010年该领域对氯乙酸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2010年羧甲基纤维素将消耗氯乙酸8.8万t左右。
3、医药:氯乙酸在医药行业中主要用于生产多种维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近年来我国维生素行业发展迅速,2005年国内各种维生素的出口量超过8万t,成为全球主要维生素生产国与供应国,维生素类产品不仅出口前景看好,而且近年来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始启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预计2005-2010 年医药工业对氯乙酸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 左右,预计2010 年该领域消耗氯乙酸为2.9 万t 左右。
4、染料:氯乙酸主要用于合成还原、硫化、分散和活性染料,近年来随着国内染颜料出口增长,对氯乙酸的需求增长较为迅速,氯乙酸为原料合成的染料有一部分是传统的染料品种,未来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加上我国染颜料产能过剩日趋明显, 2005-2010年该领域对氯乙酸年均需求增长率较低,约为5%左右。
2010年染料行业约消耗氯乙酸1.55万t 左
右。
5、有机合成及其他领域:由于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氯乙酸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以氯乙酸为原料可以衍生出多种精细化工中间体,如丙二酸、丙二腈、巯基乙酸、氨基乙酸、巯基乙酸酯等,另外氯乙酸还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高级醇酯类、柔软剂、钙皂分散剂、日化护理剂、塑料助剂等,该领域对氯乙酸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预计2005-2010 年其他领域对氯乙酸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8%,预计2010年该领域消耗氯乙酸约为9.5 万t。
基于上述,2010 年我国氯乙酸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4.75 万t,若考虑一定数量的出口,预计2010年国内氯乙酸需求加出口为36 万t 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氯乙酸市场前景看好。
三、氯乙酸的操作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我提出以下销售方案:
1、代理
我注意到和阿克苏、无锡格林爱普有关于冰醋酸的业务往来,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为其做氯乙酸的销售代理
附:主要生产厂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