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经典易错题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通过比较 2和3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
拓展: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额外功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所以W额=fS。利用此公式可以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f=W额/S=80J/2m=40N
考点六 会探究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以及会计算机械
效率的大小
例题9.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匀速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 想法 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 钩码上升
G/N
高度h/m
1
4
0.1
2
4
0.1
3
8
0.1
4
8
0.1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
F/N
距离s/m
2.7
0.2
1.8
0.3
3.1
0.3
2.5
0.4
机械效率 η 74% 74% 86%
80%
(4)通过比较 1和2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 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例题8.如图所示,沿斜面把重120N的一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 面向上的拉力F=100N,斜面长2m、高1m,则有用功是 120 J,总功 是 200 J,额外功是 80 J。
分析: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 W有用=Gh=120N×1m=120J W总=FS=100N×2m=200J W额=W总﹣W有用=200J﹣120J=80J
L1
F2
分析:杠杆的五要素有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其中支点、动力作用点 和阻力作用点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是使杠杆转动 的效果肯定相反。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画的时候要注意力臂和力 的作用线是相互垂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标出力臂的长短以及标明力臂的符号。
例题4.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5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
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
所做的功约为( B )
A.0J
B.500J
C.2000J
D.2400Jຫໍສະໝຸດ 分析:此题既要会判断力有没有做功,同时又要会计算功的大小。 人对书包的力是竖直向上的,所以在水平路面行走时,人对书包 没有做功,登楼时人对书包是做功的。
例题6.小明和他所骑的自行车总重为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 1min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3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 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明 骑车的功率约为( A )
A.150W C.1500W
B.300W D.3000W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功率的计算。骑车时小明的功率就是 小明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所以先算出克服阻力做的功, 再除以时间就是功率的大小。
考点五 会分析和计算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例题7.如图所示,物体重240N,动滑轮重20N。工人用135N的拉 力将物体匀速提升2m,用了10s,此过程中有用功是 480 J,总 功是 540 J,额外功是 60 J。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 20 J。
分析: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有用功为克 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有用=Gh。总功为拉 力做的功,即W总=FS。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 重、绳重和摩擦做的功。如果忽略绳重和摩 擦,额外功可以等于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即W额=G动h。
考点四 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会测量和计算功率的大小
例题5.甲机器的功率为100瓦特,乙机器的功率为200瓦特,
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机器做功一定多
B.乙机器做功一定快
C.甲机器做功一定快
D.乙机器做功一定多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功率的理解。功率反映的是做功 的快慢,所以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不能说明做功 多。如果控制时间相同,则功率大的,做的功就多。
考点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题2.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 右 调节,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 左 端会下沉,
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
《简单机械和功》 经典易错题精讲
重要考点:
1、画杠杆的五要素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会判断力有没有做功,并计算出功的大小 4、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会测量和计算功率的大小 5、会分析和计算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6、会探究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以及会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
考点一 画杠杆的五要素
例题1.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 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 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左边的钩码取下一个
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
所示。你认为__小_李__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 验时是否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 不会影响。因为此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的平衡不受影响。


考点三 会判断力有没有做功,会计算出功的大小
例题3.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做挺举连续动作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D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判断力有没有 做功?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所以在站立状态下,小明没有对杠 铃做功。
A.小明同学从准备状态发力到上拉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B.小明同学从上拉状态发力到上挺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C.小明同学从上挺状态发力到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D.小明同学在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